高州市第二中學是廣東(dong)省(sheng)百年(nian)名校(xiao)、全(quan)國(guo)教育教學先進單(dan)位(wei)、全(quan)國(guo)語文特色示范校(xiao)、廣東(dong)省(sheng)一級學校(xiao)、廣東(dong)省(sheng)書香(xiang)校(xiao)園。
學(xue)校(xiao)前(qian)身是始建于(yu)清光(guang)緒三十一(yi)年(nian)(nian)(1905年(nian)(nian))的茂名中(zhong)學(xue)堂,民國元年(nian)(nian)(1912年(nian)(nian))改(gai)稱茂名縣(xian)立中(zhong)學(xue),解(jie)放后(hou)改(gai)稱茂名縣(xian)第一(yi)中(zhong)學(xue),1972年(nian)(nian)后(hou)逐漸定現(xian)名。學(xue)校(xiao)原址(zhi)位于(yu)高州城縣(xian)學(xue)宮,2011年(nian)(nian)學(xue)校(xiao)整體搬遷于(yu)新址(zhi)(興(xing)教路),新校(xiao)區占地面積(ji)達560畝,是茂名地區規模較(jiao)大(da)的中(zhong)學(xue)之一(yi)。
該校(xiao)歷(li)經了一個世紀的(de)風雨,發生過許(xu)多(duo)的(de)動人(ren)故(gu)事,積(ji)累了深厚(hou)的(de)文(wen)化底(di)蘊(yun),培育出大批的(de)仁人(ren)志士(shi)。現已發展(zhan)成(cheng)為有90多(duo)個教(jiao)學班、師生員工6000多(duo)人(ren)的(de)高級中學。
崇德、博(bo)學(xue)、強體、卓(zhuo)越(yue)
團(tuan)結、求(qiu)實(shi)、拼搏(bo)、進(jin)取
愛生、治(zhi)學、傳承、彌新
志遠、勤(qin)勉、睿智、求新
每年3月15日
高(gao)州(zhou)二(er)中(zhong)可謂英才(cai)輩出(chu)(chu),為(wei)我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e)作出(chu)(chu)了重(zhong)大(da)(da)貢獻。遠在(zai)革命戰爭年代(dai),高(gao)州(zhou)二(er)中(zhong)就(jiu)培養了大(da)(da)批為(wei)爭取民族解放披肝瀝膽的(de)革命志士,如沙田起義總指揮李雅可,廣東南路游擊(ji)隊(dui)總指揮梁弘(hong)道(dao)、李一鳴等等。在(zai)軍政(zheng)(zheng)界(jie),有原(yuan)(yuan)廣東省軍區后勤部(bu)(bu)部(bu)(bu)長(chang)鄧吉趨,原(yuan)(yuan)廣州(zhou)空(kong)軍師(shi)(shi)政(zheng)(zheng)委鄧震林,新疆部(bu)(bu)隊(dui)原(yuan)(yuan)某(mou)師(shi)(shi)政(zheng)(zheng)委黃光(guang)海,原(yuan)(yuan)重(zhong)慶市市委副書(shu)記龍若虞,原(yuan)(yuan)廣州(zhou)市副市長(chang)楊(yang)毅,原(yuan)(yuan)茂(mao)名(ming)市市長(chang)黃春藻,等均出(chu)(chu)自高(gao)州(zhou)二(er)中(zhong)。在(zai)學(xue)界(jie),有參與神舟5號(hao)、神舟6號(hao)研(yan)制(zhi)的(de)中(zhong)科院空(kong)間(jian)科學(xue)應用(yong)研(yan)究中(zhong)心研(yan)究員、研(yan)究室主任吳漢基(ji),著名(ming)畫(hua)家丁衍(yan)鏞,著名(ming)生物學(xue)家、華(hua)師(shi)(shi)大(da)(da)生物系博士生導師(shi)(shi)莫熙穆教授,著名(ming)版畫(hua)家盧西林,地(di)質學(xue)家李四光(guang)秘書(shu)兼(jian)地(di)質報主編張祥(xiang)光(guang)等一大(da)(da)批專家學(xue)者。在(zai)商界(jie),有香港著名(ming)實業(ye)家江茂(mao)森(sen)、賴鴻漢等名(ming)流。
清(qing)光緒三十年(1904年),時(shi)值廢科(ke)舉(ju),興學(xue)堂。邑中士(shi)紳梁宗(zong)榘等與茂名知縣李(li)孔(kong)修商(shang)談,呈(cheng)準用(yong)常(chang)平(ping)倉(cang)空地(di)創建學(xue)校(xiao),募(mu)得數萬元,于冬季動工,并(bing)招收學(xue)生120名,分甲乙兩班,借近圣書院作為校(xiao)舍。
清光緒三十一年(nian)(1905年(nian)),開(kai)學(xue)(xue),初(chu)授高小學(xue)(xue)科,由(you)梁(liang)宗榘擔任總監,定(ding)名為茂(mao)名中學(xue)(xue)堂,包括中小學(xue)(xue)兩部。
清(qing)光緒(xu)三十二年(1906年),新(xin)校建成(cheng),遷入新(xin)址,仍借近圣書院作為小學(xue)宿舍。
清光緒三十(shi)四年(1908年).,梁宗榘辭職,周梁基擔任校長。
清宣統二年(nian)(nian)(1910年(nian)(nian)),首(shou)屆小學甲班畢業。
清宣(xuan)統三(san)年(nian)(1911年(nian)),首屆中學(xue)甲(jia)班(ban)畢業,辛亥革命爆發,學(xue)校短(duan)暫停辦。
民國(guo)元年(1912年),梁應奎繼任校(xiao)長,主持校(xiao)務。
民國二年(nian)(nian)(1913年(nian)(nian)),改(gai)為江楫(ji)為校長并呈準(zhun)定校名(ming)為茂名(ming)縣(xian)立中學。
民國四年(1915年),陳(chen)嘉謀接任校長。
民國八(ba)年(1919年),建教室(shi)四(si)間并設置辦公廳及(ji)教職員(yuan)休息室(shi),并呈(cheng)準縣學(xue)宮歸學(xue)校,辟作學(xue)生運動(dong)場及(ji)飯堂,購常平(ping)倉一所改建學(xue)生宿舍(she)及(ji)游藝(yi)場。
民國二(er)十八(ba)年(1939年),9月1日學校(xiao)遭日寇(kou)飛機頻頻轟(hong)炸,學校(xiao)遷往山美(mei)秧地坡再轉(zhuan)遷新垌。
民國(guo)三十年(1941年),校部(bu)再遭(zao)日(ri)寇飛機轟炸,兩邊房屋(wu)盡毀。
民國三十(shi)一年(nian)(1942年(nian)),遷回原校(xiao),重修校(xiao)舍。
民國三十四(si)年(1945年),梁錫英任(ren)校(xiao)(xiao)長(chang),學校(xiao)(xiao)慶祝(zhu)日本無條(tiao)件投降。
新中國初期
1949年,茂(mao)(mao)名縣解放,茂(mao)(mao)名縣女子中(zhong)(zhong)學與學校(xiao)合(he)并(bing),校(xiao)名改為茂(mao)(mao)名縣第一中(zhong)(zhong)學。
1952年,與茂(mao)名縣第(di)二(er)中學(xue)互換(huan)校名。
1959年(nian),高(gao)州(zhou)與信(xin)宜并縣為(wei)茂(mao)信(xin)縣,在“一大(da)二公(gong)”影響下,曾與高(gao)州(zhou)中(zhong)學(xue)、一中(zhong)、三(san)中(zhong)合并為(wei)一所中(zhong)學(xue),學(xue)校只(zhi)辦初中(zhong)部,不久分(fen)開,改為(wei)茂(mao)信(xin)縣第三(san)中(zhong)學(xue)。
1966——1976年,文革期間(jian),由于“武斗”的干擾(rao),學校的圖(tu)書、儀器、設施受到嚴重(zhong)的破壞。
1968年,學(xue)(xue)校搬至(zhi)頓梭公社,并改名(ming)為“頓梭中學(xue)(xue)”。原校被劃撥給高州(zhou)縣農機(ji)一廠作為職(zhi)工宿舍。
1972年(nian),縣(xian)人民政府委派屈偉昌、甘光正(zheng)等主持復辦二中(zhong)工(gong)作,當年(nian)秋(qiu)季招收初中(zhong)四班。
1974年,學(xue)(xue)校(xiao)招收(shou)高(gao)中生(sheng),學(xue)(xue)制均為(wei)二(er)年。
1976年,恢復招收(shou)高中二(er)個班(兩年制)。
1988年,新建和改建兩幢教(jiao)學樓,共有教(jiao)室(shi)46個。
1990年,學生江有中、蘇毅考上清華(hua)大學。
1996年(nian),九層綜合(he)大樓、三幢男(nan)生(sheng)宿舍、一座(zuo)學生(sheng)飯堂(tang)等建(jian)成,設置物理實驗室(shi)4個、化學實驗室(shi)3個、生(sheng)物室(shi)2個、圖(tu)書(shu)室(shi)1個、閱(yue)覽室(shi)1個、電腦室(shi)2個、語(yu)音(yin)室(shi)2個、電教室(shi)1個等。同年(nian)4月,學校被(bei)評(ping)為廣東省(sheng)一級學校,占地(di)32畝。
1997年,學生(sheng)張(zhang)道在中考考取(qu)高州市總分狀元。
1999年,學生古競(jing)在(zai)中考(kao)考(kao)取高州市總分狀(zhuang)元(yuan)。
2000年,學生程健在高(gao)考以優異(yi)成(cheng)績考取廣東省政(zheng)治科(ke)狀元。
2002年,學生黃堯(yao)達以優異(yi)成績考(kao)取廣東省化學科(ke)狀元。
2004年,學生余(yu)學強考取廣東省體(ti)育術科狀(zhuang)元。
2009年,學生(sheng)鐘英(ying)才、羅(luo)一(yi)飛、何文桃在高考(kao)考(kao)取廣東(dong)省理科基礎狀(zhuang)元。同年11月,學校(xiao)新校(xiao)區正式動(dong)工(gong)建設,總規劃(hua)面積560畝。
2011年,學(xue)校整體搬(ban)遷至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