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封信(八月)
引自 招魂喚鬼者。
親(qin)王正沉溺于(yu)愛情(qing)的(de)(de)歡樂之中。他又看到(dao)了(le)那希臘姑娘。請(qing)您細聽事(shi)情(qing)的(de)(de)經過。一個經西奧薩來威尼斯(si)的(de)(de)陌生人對親(qin)王大談這個瀕臨海(hai)灣的(de)(de)城市的(de)(de)美(mei)麗環境,這使(shi)他產生了(le)好奇心,想去那兒看看。這個愿(yuan)望在昨天實現了(le)。為了(le)避免種種不便和節(jie)省開(kai)支,除了(le)乙、我(wo)和比昂得洛(luo)以外沒(mei)讓任何人陪同(tong),我(wo)的(de)(de)主人不愿(yuan)意被人認出來。我(wo)們(men)看到(dao)…只(zhi)船正要啟航,我(wo)們(men)便訂好座位上了(le)船。
乘客(ke)中各色人物都有(you),這(zhe)些都無關緊(jin)要(yao),去(qu)的路上沒發生什么(me)值(zhi)得一提的事。西奧薩像威(wei)尼斯(si)一樣是建筑在夯實(shi)的樁(zhuang)座上的城市(shi),約有(you)四(si)千居民。貴(gui)族(zu)很少,隨時隨地都碰(peng)得到漁(yu)民或水手。凡是戴假(jia)發穿大衣(yi)的人都被稱為騎士;便(bian)帽和短(duan)外套(tao)則是窮人的標志。一個(ge)人如果沒去(qu)過威(wei)尼斯(si)的話,那么(me)會認為這(zhe)城市(shi)的風(feng)景(jing)是很美的。
我們逗留的時間不長(chang)。船主(zhu)招(zhao)攬(lan)的乘客更多(duo)了,他必須(xu)按時回到(dao)威(wei)尼斯(si),何況西奧薩也沒有(you)什(shen)么(me)東(dong)西吸引親王。
……
約翰·克·弗·席勒(le)(1759-1805)出身于醫(yi)生家(jia)庭,學(xue)過法(fa)律和醫(yi)學(xue)。他(ta)(ta)是(shi)和歌德齊(qi)名的德國啟蒙文學(xue)家(jia)。席勒(le)在青(qing)年時期(qi),在狂飆突進(jin)精神的影響下(xia),寫出了成名作《強盜》和《陰謀與愛(ai)情》,確立了他(ta)(ta)的反對(dui)封建制度、爭取自(zi)由和喚起(qi)民族覺(jue)醒(xing)的創作道(dao)路。
《強(qiang)盜(dao)》反映了青年人對封建專制(zhi)(zhi)制(zhi)(zhi)度的反抗。在《強(qiang)盜(dao)》第二(er)版的扉(fei)頁上,席(xi)勒(le)寫(xie)了“打倒暴紂者”的口號,并且引用古希臘名(ming)醫希波克拉特(te)的話(hua):“藥(yao)不能(neng)醫者,以鐵治之;鐵不能(neng)治者,以火治之。”戰斗(dou)熱情(qing)極(ji)為強(qiang)烈。恩格斯說這部劇作是“歌頌一個向全社會公(gong)開(kai)宣(xuan)戰的豪俠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