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是一(yi)部京劇(ju)劇(ju)目。
諸葛亮:老生
馬謖:凈
王平:老生
司馬懿:凈
諸(zhu)葛(ge)(ge)亮在(zai)祁(qi)山(shan)寨(zhai)中,得報(bao)(bao)新城失陷,孟(meng)達被殺,司馬(ma)懿(yi)已(yi)(yi)引兵(bing)(bing)來取(qu)蜀軍之(zhi)(zhi)(zhi)(zhi)訊,大(da)驚。逆料司馬(ma)懿(yi)出(chu)關,必取(qu)街亭(ting)以(yi)(yi)(yi)斷咽喉之(zhi)(zhi)(zhi)(zhi)路,遂擬派精兵(bing)(bing)一(yi)枝,往守街亭(ting)。惟統將頗難其(qi)選,方(fang)啟(qi)口(kou)探帳下(xia)諸(zhu)將,誰敢(gan)引兵(bing)(bing)去(qu)者。語未(wei)已(yi)(yi),而(er)(er)(er)參(can)軍馬(ma)謖(su)(su)(su)忽(hu)驅前慷慨請令,諸(zhu)葛(ge)(ge)亮頗躊躇(chu),不(bu)(bu)(bu)敢(gan)必其(qi)能(neng)勝任,且(qie)恐其(qi)易(yi)視街亭(ting)彈(dan)丸(wan)而(er)(er)(er)忽(hu)之(zhi)(zhi)(zhi)(zhi)。因為(wei)言(yan):街亭(ting)雖小,干(gan)系非(fei)輕,并(bing)(bing)(bing)諭以(yi)(yi)(yi)司馬(ma)懿(yi)善(shan)用(yong)兵(bing)(bing),張郃(he)又(you)魏之(zhi)(zhi)(zhi)(zhi)名將,均非(fei)等閑可(ke)比云云,實則(ze)諸(zhu)葛(ge)(ge)亮心疑其(qi)人(ren)而(er)(er)(er)不(bu)(bu)(bu)能(neng)決,又(you)雅(ya)重(zhong)其(qi)才(cai)而(er)(er)(er)希望其(qi)或可(ke)一(yi)用(yong)。故(gu)雖不(bu)(bu)(bu)之(zhi)(zhi)(zhi)(zhi)許(xu),而(er)(er)(er)仍出(chu)以(yi)(yi)(yi)激將之(zhi)(zhi)(zhi)(zhi)口(kou)吻。見(jian)馬(ma)謖(su)(su)(su)一(yi)再固請,義憤形(xing)于色,如當時(shi)黃忠入川(chuan)狀(zhuang),且(qie)謂自(zi)幼熟讀兵(bing)(bing)書,豈一(yi)街亭(ting)不(bu)(bu)(bu)能(neng)守耶,并(bing)(bing)(bing)愿以(yi)(yi)(yi)全家百口(kou)自(zi)保,當眾立狀(zhuang),諸(zhu)葛(ge)(ge)亮乃始許(xu)之(zhi)(zhi)(zhi)(zhi)。遂遣(qian)(qian)王(wang)(wang)平(ping)(ping)(ping)為(wei)副(fu),冀藉王(wang)(wang)平(ping)(ping)(ping)之(zhi)(zhi)(zhi)(zhi)謹慎,以(yi)(yi)(yi)補其(qi)疏(shu)忽(hu),并(bing)(bing)(bing)囑王(wang)(wang)平(ping)(ping)(ping)隨時(shi)將行營(ying)地勢,繪圖馳(chi)報(bao)(bao),俾可(ke)遙施方(fang)略。馬(ma)謖(su)(su)(su)等既(ji)啟(qi)行,諸(zhu)葛(ge)(ge)亮又(you)遣(qian)(qian)魏延、高翔等二軍,以(yi)(yi)(yi)為(wei)馬(ma)謖(su)(su)(su)后援,其(qi)設備(bei)調遣(qian)(qian)之(zhi)(zhi)(zhi)(zhi)周密,亦(yi)可(ke)謂至矣。孰意天下(xia)事,果終不(bu)(bu)(bu)能(neng)勉強也(ye),馬(ma)謖(su)(su)(su)既(ji)抵街亭(ting),與王(wang)(wang)平(ping)(ping)(ping)實度地勢,遂出(chu)其(qi)生平(ping)(ping)(ping)熟讀兵(bing)(bing)法(fa)“置(zhi)之(zhi)(zhi)(zhi)(zhi)死地而(er)(er)(er)后生”之(zhi)(zhi)(zhi)(zhi)手段(duan),計定(ding)扎營(ying)山(shan)頂,以(yi)(yi)(yi)取(qu)居(ju)高臨下(xia)之(zhi)(zhi)(zhi)(zhi)之(zhi)(zhi)(zhi)(zhi)勢,王(wang)(wang)平(ping)(ping)(ping)力諫(jian)(jian)再三,并(bing)(bing)(bing)陳述其(qi)利害,且(qie)示以(yi)(yi)(yi)在(zai)五路總口(kou)下(xia)寨(zhai)之(zhi)(zhi)(zhi)(zhi)種(zhong)種(zhong)便利,馬(ma)謖(su)(su)(su)均愎諫(jian)(jian)不(bu)(bu)(bu)聽。其(qi)信泥兵(bing)(bing)法(fa),幾如蚩蚩者氓(mang)之(zhi)(zhi)(zhi)(zhi)迷(mi)信神鬼無二。王(wang)(wang)平(ping)(ping)(ping)不(bu)(bu)(bu)得已(yi)(yi)只得乞兵(bing)(bing)在(zai)山(shan)麓另駐一(yi)營(ying),以(yi)(yi)(yi)為(wei)犄角,一(yi)面(mian)即繪圖驛報(bao)(bao)諸(zhu)葛(ge)(ge)亮,盼其(qi)速(su)救。詎司馬(ma)懿(yi)用(yong)兵(bing)(bing),神速(su)幾警,果不(bu)(bu)(bu)出(chu)王(wang)(wang)平(ping)(ping)(ping)所(suo)料,先(xian)絕汲水道路,并(bing)(bing)(bing)命張郃(he)阻(zu)斷王(wang)(wang)平(ping)(ping)(ping)軍,使(shi)不(bu)(bu)(bu)能(neng)救,繼(ji)乃率大(da)兵(bing)(bing)四面(mian)圍困,蜀兵(bing)(bing)早不(bu)(bu)(bu)戰自(zi)亂,而(er)(er)(er)街亭(ting)于是(shi)遂斷送,實諸(zhu)葛(ge)(ge)亮明知故(gu)犯,冀馬(ma)謖(su)(su)(su)為(wei)萬一(yi)僥幸之(zhi)(zhi)(zhi)(zhi)罪,而(er)(er)(er)非(fei)僅馬(ma)謖(su)(su)(su)之(zhi)(zhi)(zhi)(zhi)罪也(ye)。
【第一場】
(趙云、王平、馬(ma)岱、馬(ma)謖同上,同起霸。)
趙云(yun) (念) 憶昔長板建奇功,
馬(ma)岱 (念) 交(jiao)鋒(feng)對壘氣概雄。
王(wang)平 (念) 上陣全(quan)憑槍和馬(ma),
馬謖 (念(nian)) 保定我主錦江洪。
趙云 (白) 俺(an)趙云。
馬岱 (白) 馬岱。
王平 (白) 王平。
馬謖(su) (白(bai)) 馬謖(su)。
趙云 (白) 眾位將軍請了。
眾將 (同白(bai)) 請(qing)了。
趙云 (白(bai)) 丞(cheng)相升帳,兩廂伺(si)候(hou)。
眾將(jiang) (同白) 請。
(四將兩邊站。四紅套(tao)同(tong)上(shang)(shang),諸葛亮上(shang)(shang)。)
諸葛亮 (引子) 羽扇綸(lun)巾(jin),四輪車,快(kuai)似風云(yun)。陰陽反掌(zhang)定乾(qian)坤,保漢家,兩代(dai)老臣。
眾將 (同白) 丞相在上,末將等參見。
諸(zhu)葛亮 (白) 眾位將(jiang)軍少禮。
眾將(jiang) (同白) 謝丞相。
諸(zhu)葛亮(liang) (念) 憶(yi)昔(xi)當(dang)年居臥龍,萬里乾坤掌(zhang)握中。掃盡中原歸漢統,方(fang)顯男兒(er)大英雄。
(白) 山(shan)人,復姓諸葛,名亮,字孔明(ming),道號臥龍,官(guan)拜(bai)武鄉侯之職。蒙先帝托孤(gu)之重(zhong),一要(yao)掃清(qing)中原,二要(yao)重(zhong)整漢室(shi)。雖然(ran)龍御殯天,此言獨然(ran)在耳。昨日(ri)探馬報到,司馬懿帶兵攻取街亭,吾想街亭乃是漢中咽喉(hou)之要(yao)道,必(bi)須要(yao)派一能將把守,方保(bao)無慮。眾位將軍,
眾將 (同白) 丞相。
諸(zhu)葛亮 (白) 今有(you)司馬懿帶兵前來,奪取街(jie)亭(ting)。哪位將軍領兵前去鎮守(shou)街(jie)亭(ting)者,當帳請令。
馬謖 (白(bai)) 且住,丞相(xiang)(xiang)傳(chuan)下將(jiang)令,并無(wu)人應聲,待俺進帳討(tao)令。啟丞相(xiang)(xiang):末將(jiang)不(bu)才,愿帶領人馬鎮守(shou)街亭!
諸(zhu)葛亮 (白) 馬將軍,那(nei)司(si)馬雖(sui)然年邁(mai),用兵如神,將軍不可輕視(shi)。
馬謖(su) (白) 末將跟隨丞(cheng)相以來,戰無不(bu)勝,攻無不(bu)取,何況小小的街亭!
諸葛亮 (白) 街亭雖(sui)小,干(gan)系甚重。
馬謖 (白) 如(ru)有錯誤,愿照軍令施行!
諸葛(ge)亮 (白(bai)) 軍無戲(xi)言。
馬謖 (白) 愿(yuan)立(li)軍狀!
諸葛亮 (白(bai)) 當帳寫來。
馬謖 (白) 馬謖書??
(馬謖寫狀。)
諸葛亮 (白) 帳外(wai)候令。
馬謖 (白) 得(de)令。
(馬謖下。)
諸葛(ge)亮 (白) 哪位將軍(jun)愿保(bao)馬謖同鎮街(jie)亭(ting),當帳請令。
王(wang)平 (白) 王(wang)平愿往。
諸(zhu)葛(ge)亮 (白(bai)) 好,王將軍平日(ri)用(yong)兵謹慎;此(ci)番到了街(jie)亭,必(bi)須要(yao)靠山近水,安營扎寨(zhai)。安營之后,必(bi)須畫(hua)一地(di)理圖,送來山人(ren)觀看。
王平(ping) (白) 得令。
(王平下。)
諸葛(ge)亮 (白(bai)) 趙(zhao)老將(jiang)軍(jun)聽令(ling):命你(ni)帶領三千人(ren)馬,鎮守列柳城。
趙云(yun) (白(bai)) 得(de)令(ling)。
(趙云下。)
諸葛亮 (白) 馬(ma)岱聽(ting)令:命你押(ya)解糧草(cao),軍前聽(ting)用。
馬岱 (白) 得令。
(馬岱下。)
諸(zhu)葛亮(liang) (白) 來,傳(chuan)馬謖進(jin)帳。
龍(long)套 (白) 馬謖進(jin)帳。
(馬謖上。)
馬謖 (白) 參(can)見丞相。
諸葛亮 (白(bai)) 罷了,請坐。
馬謖 (白) 謝(xie)坐(zuo)。宣末(mo)將進(jin)帳(zhang),有(you)何吩咐?
諸葛(ge)亮 (白) 馬將軍,此番鎮守(shou)街亭,非(fei)比尋(xun)常。山人有一言,你(ni)且聽(ting)了:
(西皮原板(ban)) 兩國交鋒龍虎斗,
南征北勦幾時休。
將軍領兵街亭守,
靠山近水扎營頭。
犒嘗三軍要寬厚,
責罰分明莫自由。
馬謖 (西皮快(kuai)板) 丞(cheng)相(xiang)休要叮嚀叩,
馬謖自有巧計謀。
辭別丞相出帳口,
要把司馬一筆勾!
(馬謖下。)
諸葛亮 (西皮(pi)搖板(ban)) 蒙先帝托(tuo)孤時(shi)叮嚀恩(en)厚,
諸葛亮保幼言(yan)怎肯(ken)無憂?
但愿得此一去掃蕩賊(zei)寇,
免(mian)得我(wo)終日里常掛憂愁(chou)。
(眾人同下。)
【第二場】
(四上手引馬謖(su)同(tong)上。)
馬謖 (白(bai)) 俺,馬謖。在(zai)丞相(xiang)帳前討下將令,鎮(zhen)守街亭,不知哪位的副帥?來,伺候了(le)!
(王平、四龍(long)套同上。)
王平 (白(bai)) 參(can)見元帥。
馬謖 (白) 原來(lai)是王將軍(jun)的副帥!
王平 (白) 伺(si)候元帥。
馬謖 (白) 此番到了街亭,全仗將軍調(diao)遣!
王平 (白) 末將不敢。
馬(ma)謖 (白) 王將軍請來傳令。
王平 (白) 元帥請來(lai)傳令。
馬謖 (白) 你我(wo)一同傳令:
馬謖、
王(wang)平 (同白) 眾(zhong)將官兵發街亭。
(眾人同下。)
【第三場】
(四下手引(yin)張郃(he)同上。)
張郃 (白) 俺,張郃。奉了都督將(jiang)(jiang)令,奪(duo)取街(jie)亭。眾將(jiang)(jiang)官街(jie)亭去者(zhe)!
(眾人同下。)
【第四場】
(馬謖、王平、龍套(tao)同上。)
馬(ma)謖 (白) 前導為何不行?
龍套 (同白) 已至街亭。
馬謖、
王平 (同白) 人馬列開。
(挽門。)
馬謖 (白(bai)) 王將軍來到街亭,你我(wo)上山一(yi)望。
王平 (白) 好,來,接馬。
(馬謖、王平同上(shang)山。)
馬謖 (笑(xiao)) 哈哈……
王平 (白) 元帥(shuai)為何(he)發笑?
馬謖 (白) 將軍哪里(li)知(zhi)道,你看(kan)此山奇(qi)險,吾軍就在山頂(ding)扎營,憑高(gao)視遠。倘(tang)若魏兵到來(lai),我便乘勢沖下,殺(sha)他個措手不(bu)及,豈不(bu)是好?
王平(ping) (白) 倘被司馬團團圍住(zhu),阻(zu)斷(duan)我兵汲水道路,如何是(shi)好(hao)?
馬(ma)謖 (白) 王將軍(jun)你哪里知道兵(bing)法,昔日孫子有言(yan):“置之死(si)地而后生”。倘若魏兵(bing)到來(lai),斷了吾兵(bing)汲水之路,我兵(bing)自然個個奮勇爭先,以(yi)一當(dang)百,那怕(pa)司(si)馬(ma)不滅?
王平 (白) 馬將軍在山頂扎營,可將人馬各分(fen)一半(ban),在山下(xia)扎一小營。倘若司馬來時,也好(hao)作一準備。
馬謖 (白) 好便好,你(ni)不搶了我的頭功?
王平 (白) 末將不敢。
馬謖 (白) 吾諒你不敢(gan)!來,將人馬分與王(wang)平一半,隨你山下(xia)安營下(xia)寨(zhai)。
(馬謖、王平、龍(long)套(tao)同(tong)下。)
【第五場】
(王平、四下(xia)手同上(shang)。)
王平 (白(bai)) 且住,你(ni)看馬謖不聽我言,要在山頂扎營。倘若失(shi)卻(que)街(jie)亭,怎樣回(hui)復丞相?哦,臨行之時,丞相命吾到了街(jie)亭,速(su)畫地理圖形稟報。來(lai),容墨伺候!
(王平畫圖。排子。)
王平 (白) 傳旗(qi)牌進帳。
(旗牌上。)
旗(qi)牌 (念) 站在營門(men)外(wai),單聽(ting)將令行(xing)。
(白) 參見將軍。
王(wang)平 (白) 罷了。這有地理(li)圖形,命你(ni)送至大營,呈與丞相,不得有誤!
(旗牌允,下。)
王平 (白(bai)) 眾將官就(jiu)此(ci)安營。
(眾(zhong)人同允(yun),同下。)
【第六場】
(四下(xia)手引張郃同上。)
(白) 為何不行?
眾人(ren) (同白) 已至街亭。
張(zhang)郃 (白) 向前攻打(da)!
(王平(ping)上,開打(da)。王平(ping)敗,張郃追下。)
【第七場】
(馬謖、龍(long)套(tao)同上。)
馬謖 (念) 兵扎街亭地,要擒司(si)馬懿。
(王平上。)
王(wang)平 (白) 參見元帥。
馬謖 (白(bai)) 勝敗如何?
王平 (白(bai)) 大(da)敗而回。
馬謖(su) (白) 唗!無(wu)用(yong)的東西!隨在馬后,待俺(an)斬將(jiang)立功!
(張(zhang)郃上,開打(da)。馬謖(su)敗,張(zhang)郃下。)
【第八場】
(馬謖、王平同上。報子上。)
報子 (白) 張(zhang)郃奪(duo)取街亭。
馬謖 (白(bai)) 你我保守(shou)街亭要緊!
(張郃(he)、四下手同上(shang),開(kai)打。馬(ma)謖、王平(ping)同敗(bai)下。)
四下手 (同(tong)白) 街亭已得。
張郃 (白(bai)) 速速報與都(dou)督知道。
(眾人同下。)
【第九場】
(馬謖、王(wang)平、龍套同上。)
馬謖 (白(bai)) 是(shi)我(wo)不聽將軍之言(yan),將街亭失守,有何(he)臉(lian)面去見丞相,待我(wo)自刎了(le)罷!
王(wang)平 (白(bai)) 且慢,你(ni)我去到大營苦(ku)苦(ku)哀求,丞相(xiang)饒卻(que)你(ni)我,也未可知。
馬謖 (白) 如此走。
王平 (白) 走。
馬(ma)謖 (白(bai)) 走(zou)……
王平 (白) 哎,我的性命(ming)斷送你手!
馬謖(su) (白) 哎哎!
(眾人同下。)
【第十場】
(四(si)白文堂引司馬懿同上(shang),司馬師(shi)、司馬昭同上(shang)。)
司馬(ma)懿 (念) 眼觀旌旗起,耳聽好消息。
(報子上。)
報子 (白) 啟都督:張郃奪了街亭。
司(si)馬懿 (白) 再探!
(報子下。)
司馬懿 (白) 張郃得了(le)街亭,乃(nai)是我(wo)主(zhu)之洪福齊天!
(報子上。)
報子 (白) 啟都(dou)督:西城(cheng)乃(nai)是一座(zuo)空城(cheng)。
司馬懿 (白) 再探!
(報子下。)
司馬懿 (白) 且(qie)住(zhu),方才探馬報道:西城(cheng)(cheng)一(yi)兵(bing)一(yi)將沒有。老夫趁此機(ji)會發兵(bing)前住(zhu),西城(cheng)(cheng)豈不唾手(shou)而得(de)?眾將官兵(bing)發西城(cheng)(cheng)!
(眾人同下。)
(完)
川劇、秦腔都有此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