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沼絲蜻蜓(學名:Mortonagrion hirosei)是(shi)(shi)昆蟲綱蜻蜓目(mu)均(jun)翅(chi)亞(ya)目(mu)下屬的一種(zhong)豆娘。這種(zhong)豆娘的特(te)征是(shi)(shi)雄性復眼后部及背部分別擁有(you)兩對青綠色的斑(ban)紋。
棲(qi)息(xi)于沿海(hai)地(di)區泥濘的腐殖(zhi)質富(fu)營(ying)養型濕地(di)以及沼澤、河域等環境。
最初于1971年被發現(xian)于茨城縣的涸沼,1972年被正式命名為(wei)(wei)ヒヌマイトトンボ(涸沼絲蜻蜓)。在日(ri)本及香港都(dou)(dou)有分(fen)布。也有人認為(wei)(wei)同樣(yang)棲息于中國大陸地區(qu)。從日(ri)本的東北地方(fang)(fang)到九州(zhou)地方(fang)(fang)都(dou)(dou)有分(fen)布,但因為(wei)(wei)河川改修而(er)導致棲息地減少,現(xian)在被列為(wei)(wei)瀕(bin)危物種。
雄性(xing)背后有四個青綠色(se)(se)的(de)斑(ban)紋(wen),非常漂亮(liang)。雌性(xing)的(de)未成熟(shu)個體(ti)顏色(se)(se)為橙色(se)(se),待完全(quan)成熟(shu)后顏色(se)(se)變化成嫩草色(se)(se)。此(ci)外,雌性(xing)個體(ti)的(de)頭部(bu)有一塊不同于雄性(xing)標志性(xing)的(de)黑色(se)(se)斑(ban)紋(wen)。
從六月(yue)初開(kai)始(shi)出現,臨(lin)近九月(yue)消失。多(duo)活躍于陽光明媚(mei)的(de)上午,在水邊茂(mao)盛的(de)蘆葦和岸邊的(de)低(di)草(cao)間飛來(lai)飛去。
同其它(ta)豆娘及蜻蜓一樣,采用交尾的方式(shi)繁衍后代。雌性(xing)涸沼絲蜻蜓在與雄性(xing)交尾后會在蘆葦等植(zhi)物的組(zu)織(zhi)內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