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bao)勃(bo)·迪倫1941年(nian)出生于明尼(ni)蘇達(da)州德盧(lu)斯(si)城(cheng),6歲(sui)時(shi)全(quan)家移居到希賓。鮑(bao)勃(bo)·迪倫的(de)父母是猶太人,他在(zai)美國明尼(ni)蘇達(da)州的(de)一個中產(chan)階級的(de)猶太家庭中長大(da)。并且,他參加了猶太人夏令營。
少年時期(qi)的鮑勃(bo)(bo)·迪倫便顯示出(chu)音樂(le)天賦,10歲(sui)時鮑勃(bo)(bo)·迪倫自學(xue)了吉它(ta)、鋼琴、口琴等樂(le)器。高中(zhong)(zhong)時,他(ta)就加入了一(yi)(yi)個小(xiao)型搖滾樂(le)隊,并(bing)組織(zhi)過(guo)一(yi)(yi)場小(xiao)型的演出(chu)。高中(zhong)(zhong)畢業后他(ta)來到(dao)明尼蘇達(da)大(da)學(xue)繼(ji)續學(xue)業。大(da)學(xue)時期(qi),他(ta)開始(shi)使(shi)用藝名(ming)鮑勃(bo)(bo)·迪倫。
1961年,鮑勃(bo)·迪倫從明尼蘇達大學輟學,開(kai)始(shi)專(zhuan)心致(zhi)力于歌唱工(gong)作。
1962年,鮑勃·迪(di)倫發表第一(yi)張專輯專輯《BobDylan》。
1965年,鮑勃發行專輯《重訪61號公路(lu)》。
1971年,鮑勃出版了一(yi)本片面(mian)的(de)、超現實(shi)主義的(de)小說《塔蘭圖拉(la)》。
1973年,鮑勃(bo)參演山姆(mu)·佩金帕的影(ying)片《帕特(te)·加勒特(te)和比利(li)小子》。
70年代中(zhong)期,鮑(bao)勃與瓊(qiong)·貝茲在“滾雷(lei)”巡回演(yan)出。
1974年,發行專輯《軌(gui)道(dao)上(shang)的血》。隔年(nian),發行專輯《欲(yu)望(wang)》。
1977年,鮑(bao)勃與妻(qi)子(zi)薩拉(la)正式離(li)婚(hun),同年(nian)鮑(bao)勃又投入到(dao)另一(yi)次“滾雷(lei)”樂隊巡回演出中,并據此推出了一(yi)部長達4小時的(de)影(ying)片《雷(lei)納(na)多和(he)克(ke)拉(la)拉(la)》,影(ying)片中還插入了一(yi)段(duan)由鮑(bao)勃表演的(de)半自傳性(xing)的(de)音樂會。
1978年,鮑(bao)勃發(fa)行了唱片《合法街(jie)區》。1979年,鮑(bao)勃宣布自己成為“再生基(ji)督徒”,后期(qi)他(ta)的創作中呈現出濃厚的宗教(jiao)色彩(cai),此后鮑(bao)勃發(fa)行的4張唱片《慢車開來》、《得(de)救》、《愛的爆發(fa)》和(he)《異教(jiao)徒》均帶有宗教(jiao)意味(wei)。
1985年,發行了《帝(di)國諷(feng)刺劇》和《疲憊裝載》。
1986年,鮑(bao)勃恢復(fu)巡(xun)回(hui)演出(chu)。
1989年,發行(xing)專(zhuan)輯1992年(nian)的《Good As I Been to You》和1993年(nian)的《World Gone Wrong》中,他(ta)重新拾起早(zao)期的民謠,翻唱(chang)許多并不廣為人知的歌曲。
1991年,為(wei)慶祝鮑勃50歲生日(ri),CBS公(gong)司發(fa)行(xing)三合(he)一專輯(ji)《私錄卡帶(dai)系列》此專輯(ji)收錄了他(ta)1961-1991年(nian)的(de)出版的(de)歌曲。
1992年,在麥迪(di)遜花園廣場,舉辦了一場紀念迪(di)倫踏入歌壇三十年(nian)的(de)演(yan)唱(chang)會,其(qi)中包(bao)括尼爾·楊(yang)(Neil Young)、埃里克·克萊普頓(Eric Clapton)、前披頭士吉他手喬治(zhi)·哈里森(George Harrison)等(deng)人均到(dao)場表(biao)演(yan)。
1994年,迪倫在(zai)MTV音樂臺錄(lu)制不插電(dian)演(yan)唱會;1997年(nian)初,由于(yu)突發心臟病,當年(nian)的歐(ou)洲巡演(yan)被(bei)迫(po)取消,但(dan)他(ta)很快就康復出院,甚(shen)至還(huan)于(yu)當年(nian)9月27日,在(zai)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面前表演(yan)。
1997年,迪倫(lun)發行(xing)了由Daniel Lanois制(zhi)作的《Time out of Mind》,距他上一張原創專輯《Oh Mercy》有(you)八(ba)年(nian)之(zhi)久(jiu)。
2001年,鮑勃發行《Love and Theft》;2004年(nian)(nian)10月,他出(chu)版(ban)了名(ming)為《Chronicles, Vol. 1》的(de)自傳,書中主要記述了他的(de)童(tong)年(nian)(nian)生活、在(zai)紐約奮(fen)斗的(de)經過;中年(nian)(nian)陷入(ru)創作低潮的(de)心情等。推出(chu)之后,該(gai)書停留于紐約時報書籍(ji)非小說類排行榜長達(da)19周(zhou)。該(gai)書中文簡體版(ban)譯名(ming)為《編(bian)年(nian)(nian)史》(也譯為《像一塊滾(gun)石(shi)》);繁體中文版(ban)譯名(ming)為《搖滾(gun)記》。
2005年,導演馬丁·斯(si)科塞斯(si)執導了鮑勃(bo)自傳記錄(lu)片(pian)《No Direction Home》。
2006年,鮑勃發(fa)行了他第四十八(ba)張專輯《Modern Times》,隨即登上美國排行榜(bang)第一名(ming)。
2011年,分別(bie)在(zai)臺北小(xiao)巨蛋、北京工人體(ti)育館(guan)、上海大舞臺舉辦演唱會。從4月12日,連續三晚(wan),在(zai)香港獻(xian)唱。這是現年70歲的(de)鮑勃·迪倫(lun)首次在(zai)中(zhong)國登臺演出。
2012年,發行(xing)專輯《Tempest》。
2013年,美(mei)(mei)國(guo)(guo)藝(yi)術文學院(yuan)宣布鮑(bao)勃·迪倫為其榮譽成員,表(biao)彰他為美(mei)(mei)國(guo)(guo)文學和音樂所作的貢獻。迪倫是首位入選美(mei)(mei)國(guo)(guo)藝(yi)術文學院(yuan)的搖滾音樂家。
2015年,發行最新專輯《Shadows in the Night》;2月6日,鮑(bao)勃迪(di)倫在(zai)格(ge)(ge)萊(lai)美慈善晚(wan)宴上正式被授予(yu)2015年格(ge)(ge)萊(lai)美音樂關懷年度(du)人物這一獎項。
2016年,鮑(bao)勃(bo)·迪倫獲得(de)諾貝爾文(wen)學獎。
2017年,鮑勃·迪倫的(de)專輯(ji)《Triplicate》獲得(de)第60屆格萊美獎最佳傳(chuan)統流行演唱專輯(ji)提(ti)名。
2020年,發(fa)行(xing)單曲《Murder Most Foul》;4月,發(fa)布(bu)單曲《I Contain Multitudes》。6月19日(ri),發(fa)行(xing)專輯《Rough And Rowdy Ways》。
2007 我(wo)不(bu)在(zai)場/我(wo)不(bu)在(zai)那(nei)兒 托(tuo)德(de)·海恩斯
2006 工(gong)廠女(nv)孩/工(gong)作(zuo)室女(nv)孩 喬治·海肯盧(lu)珀
2005 迷(mi)途之家(jia) 馬丁·斯(si)科塞斯(si)
1967 別回頭 彭尼貝克
《迷途(tu)之家》(No Direction Home) 音樂紀錄片(pian) 馬丁·斯科塞斯
《工(gong)廠女(nv)(nv)孩/工(gong)作室女(nv)(nv)孩》(Factory Girl) 傳記電影 喬(qiao)治·海肯盧珀
《我(wo)不在場/我(wo)不在那兒》(I'm Not There) 傳記電(dian)影 托(tuo)德·海恩斯
《別回頭》(Don't Look Back) 音樂電影 彭尼(ni)貝克
專輯名稱 發行(xing)時間 語言 詳情
Fallen Angels 2017-05-20 英(ying)語
Shadows in the Night 2016-02-03 英語
Tempest 2013-09-10 英語(yu)
Christmas in the Heart 2010-10-13 英語
Together Through Life 2010-04-28 英(ying)語(yu)
Modern Times 2007-08-29 英語
"Love and Theft" 2002-09-11 英語
Time Out of Mind 1998-09-30 英語
World Gone Wrong 1994-10-26 英語
Good as I Been to You 1993-11-03 英語
Under the Red Sky 1991-09-10 英語
Oh Mercy 1990-09-18 英語
Down in the Groove 1989-05-30 英語
Knocked Out Loaded 1987-06-14 英語
Empire Burlesque 1986-06-10 英語
2017 ? ?最佳傳統流行專輯 ? ?《Fallen Angels》 ? ?(提名)
2016 ? ?最佳傳統流行專輯 ? ?《Shadows in the Night》 ? ?(提名(ming))
2010 ? ?最佳(jia)美國本(ben)土專輯 ? ?《Together Through Life》 ? ?(提名)
2010 ? ?最佳搖(yao)滾歌手 ? ?《Beyond Here Lies Nothin》 ? ?(提名)
2007 ? ?最佳搖滾歌手 ? ?《Someday Baby》 ? ?(獲(huo)獎)
2007 ? ?最佳當代民謠(yao)專輯 ? ?《Modern Times》 ? ?(獲(huo)獎)
2007 ? ?最佳搖滾歌曲 ? ?《Someday Baby》 ? ?(提名(ming))
2004 ? ?最(zui)佳搖滾男歌手 ? ?《Down In The Flood》 ? ?(提名)
2004 ? ?最(zui)佳(jia)流行對唱/組合 ? ?《Gonna Change My Way Of Thinking》 ? ?(提名)
2002 ? ?最佳當(dang)代(dai)民謠專輯 ? ?《Love And Theft》 ? ?(獲獎)
2002 ? ?最佳搖滾男歌手 ? ?《Honest With Me》 ? ?(提名)
2002 ? ?年(nian)度專輯 ? ?《Love And Theft》 ? ?(提名)
2001 ? ?最(zui)佳(jia)搖滾男歌手(shou) ? ?《Things Have Changed》 ? ?(提名(ming))
2001 ? ?最佳影視歌(ge)曲(qu) ? ?《Things Have Changed》 ? ?(提名)
1999 ? ?最佳(jia)鄉村歌曲(qu) ? ?《To Make You Feel My Love》 ? ?(提名)
1998 ? ?最佳搖滾男(nan)歌(ge)手 ? ?《Cold Irons Bound》 ? ?(獲獎)
1998 ? ?年度最佳專輯 ? ?《Time Out of Mind》 ? ?(獲獎)
1998 ? ?最(zui)佳當代民(min)謠專(zhuan)輯 ? ?《Time Out of Mind》 ? ?(獲(huo)獎)
1998 ? ?最(zui)佳搖滾男歌手 ? ?《Cold Irons Bound》 ? ?(提名)
1996 ? ?最佳搖(yao)滾(gun)男歌手 ?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 ?(提名)
1996 ? ?最佳搖(yao)滾歌(ge)曲 ? ?《Dignity》 ? ?(提名)
1996 ? ?最佳當代民謠專(zhuan)輯 ? ?《MTV Unplugged》 ? ?(提名(ming))
1995 ? ?最佳傳統民謠專輯 ? ?《World Gone Wrong》 ? ?(獲(huo)獎(jiang))
1994 ? ?最佳當代民謠專(zhuan)輯 ? ?《Good As I Been to You》 ? ?(提名)
1994 ? ?最(zui)佳搖滾對(dui)唱/組(zu)合 ? ?《My Back Pages》 ? ?(提名)
1994 ? ?最佳搖滾男(nan)歌手 ? ?《All Along The Watchtower》 ? ?(提名(ming))
1992 ? ?終身成就獎 ? ?(獲獎)
1992 ? ?最佳短(duan)篇音(yin)樂錄(lu)像帶 ? ?《Series of Dreams》 ? ?(提名)
1990 ? ?最(zui)佳搖滾對唱/組合(he) ? ?《Traveling Wilburys Volume One》 ? ?(獲獎)
1990 ? ?年度專輯 ? ?《Traveling Wilburys Volume One》 ? ?(提名)
1989 ? ?最佳傳統(tong)民謠錄制 ? ?《Pretty Boy Floyd》 ? ?(提(ti)名)
1982 ? ?最佳靈感音樂表(biao)演 ? ? 《Shot of Love》 ? ?(提名(ming))
1981 ? ?最(zui)佳靈感音樂表演 ? ? 《Saved》 ? ?(提名)
1980 ? ?最佳搖滾(gun)男歌手 ? ?《Gotta Serve Somebody》 ? ?(獲獎)
1974 ? ?最佳影(ying)視(shi)歌曲 ? ?《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 ? ?(提名)
1973 ? ?年度(du)專輯獎 ? ?《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 ? ?(獲獎)
1970 ? ?最佳(jia)鄉村樂器演奏(zou) ? ?《Nashville Skyline Rag》 ? ?(提名)
1969 ? ?最佳民謠演唱 ? ?《John Wesley Harding》 ? ?(提(ti)名)
1965 ? ?最(zui)佳(jia)民(min)謠(yao)錄音 ?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提(ti)名)
1963 ? ?最(zui)佳(jia)民謠錄(lu)音 ? ?《Bob Dylan》 ? ?(提名)
2006 ? ?格萊美名人堂 ?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Rock》 ? ?(獲獎)
2002 ? ?格萊美(mei)名人堂 ? ?《Mr. Tambourine Man》 ? ?(獲獎)
2002 ? ?格萊(lai)美名(ming)人堂(tang) ? ?《Highway 61 Revisited》 ? ?(獲獎)
1999 ? ?格萊美名人堂 ? ?《Blonde on Blonde Rock》 ? ?(獲獎)
1998 ? ?格(ge)萊美名人堂 ? ?《Like a Rolling Stone》 ? ?(獲獎)
1994 ? ?格萊美名人堂 ? ?《Blowin' in the Wind》 ? ?(獲獎)
2001? ? 第73屆? ? ?最佳(jia)原創歌(ge)曲 ? ?《奇跡小子》 ? ?(獲獎)
2001 ? ?第59屆(jie) ? ?最(zui)佳原創歌曲獎 ? ?《奇(qi)跡小子》 ? ?(獲獎)
1990 ? ?軍團騎士 ? ?(獲獎)
2008 ? ?第(di)92屆(jie) ? ?特別榮譽(yu)獎 ? ?(獲獎)
2016 ? ?諾貝爾文學獎(jiang) ? ?(獲獎(jiang))
2006 ? ?諾貝爾文學(xue)獎(jiang) ? ?(提名(ming))
1996 ? ?諾(nuo)貝(bei)爾(er)文學獎 ? ?(提(ti)名)
1974 ? ?第27屆 ? ?安(an)東尼·阿斯奎(kui)斯獎:最佳電影音(yin)樂 ? ?《比(bi)利小子(zi)》 ? ?(提(ti)名)
在(zai)法國看來,鮑勃·迪倫賦予音樂的(de)、可以(yi)改變人類和(he)世界的(de)顛(dian)覆(fu)性(xing)力量(法國文化部長菲(fei)利佩蒂評)。
鮑勃·迪倫是一(yi)個偉大(da)的(de)詩人(ren),是一(yi)個偉大(da)的(de)曲(qu)作者,承(cheng)載(zai)著偉大(da)的(de)美國(guo)歌(ge)曲(qu)傳統,45年(nian)來不(bu)斷地改變(bian)自己的(de)風格,改變(bian)自己的(de)形象(xiang)(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shu)長莎拉(la)·丹紐(niu)爾評(ping))。
鮑(bao)勃·迪倫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jiang)無疑體現出(chu)美國(guo)文化的國(guo)際(ji)影響(xiang)力(國(guo)際(ji)著名雙語作家、文藝評論家厲振羽(yu)評)。
鮑勃·迪倫(lun)頗(po)具創造力的作品為美國文化甚(shen)至整(zheng)個(ge)世界的文化界做出了(le)很多貢獻(美國唱片工(gong)業學院的首(shou)席(xi)執行官(guan)尼爾·波特評)。
他讓音樂真正變成(cheng)表達人生觀和態度的一(yi)個工(gong)具。(鄭鈞(jun)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