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shen)州荒漠(mo)野生(sheng)(sheng)動(dong)物(wu)園(yuan),主要從(cong)事瀕(bin)危(wei)動(dong)物(wu)保(bao)護(hu)繁育研究、野生(sheng)(sheng)動(dong)物(wu)救護(hu)、沙漠(mo)生(sheng)(sheng)態綜(zong)合(he)治(zhi)理和(he)沙產(chan)業開發研究等(deng)工作。園(yuan)內已建成招待所、科技樓(lou)、了望塔、動(dong)物(wu)標本展覽(lan)館(guan)等(deng)基本設施2412平(ping)方(fang)米,動(dong)物(wu)圈舍3182平(ping)方(fang)米及10萬畝的(de)動(dong)物(wu)半放(fang)野區圍欄,現有賽加羚羊、普(pu)氏野馬、野駱駝、野驢(lv)、金絲(si)猴、扭角羚、白唇鹿等(deng)瀕(bin)危(wei)珍稀動(dong)物(wu)10余(yu)種、180多(duo)頭,是一處絕(jue)佳的(de)青少年科普(pu)教育基地和(he)生(sheng)(sheng)態旅游觀光勝地。
園內(nei)建(jian)設有靈長類(lei)動物(wu)場(chang)館(guan)、猛禽(qin)館(guan)、長頸鹿(lu)餐廳、鸚鵡孔雀館(guan)、食草類(lei)、萌寵類(lei)等動物(wu)棚舍及沙(sha)產業館(guan)、標本(ben)館(guan)等場(chang)館(guan)。
在涼州區(qu)新西涼市場城鄉公交站乘(cheng)坐前往長城或(huo)者吳(wu)家井的公交車(che)可(ke)到達。
普氏野馬是地球上僅存的野生馬,屬于甲級瀕危動物,它的祖先是地球上最早的馬——始祖馬。野馬保留著馬的原始基因,具有別的物種無法比擬的生物學意義。動(dong)物園所做(zuo)的工(gong)作就是引進(jin)(jin)野(ye)馬,繁衍培(pei)(pei)育,然(ran)后逐步放(fang)歸自(zi)然(ran),恢復(fu)它的野(ye)外(wai)生存(cun)狀態。上(shang)(shang)世(shi)紀80年代中(zhong)期,研究(jiu)中(zhong)心(xin)先后從德國、美國等地引進(jin)(jin)8匹(pi),園內已繁衍培(pei)(pei)育到72匹(pi),在世(shi)界上(shang)(shang)專(zhuan)門進(jin)(jin)行野(ye)馬繁殖和培(pei)(pei)育的機構(gou)還只有中(zhong)國這一(yi)家。為了第一(yi)次放(fang)歸野(ye)外(wai)的試驗,研究(jiu)中(zhong)心(xin)曾(ceng)進(jin)(jin)行了長達(da)4年的準備(bei)。
賽加羚羊種群數量少,繁殖也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在中國滅絕。動物園最初就是為了賽加羚羊專門成立,就是為了加大對賽加羚羊的保護和利用。保護中心的氣候、地質地理、植被、植物類型等各方面條件,都與現存野生賽加羚羊棲息地的條件極為相似。園內對賽加羚羊采取半野化放養方式。
雙峰野駱駝是世界級瀕危物種,2000年被世界列為發現的新種,它和家養駱駝基因的差別在70萬年到80萬年。全世界只有800峰,500峰分布在中國新疆羅布泊和甘肅馬鬃山一帶,300峰在蒙古國境內。種群數量少得和大熊貓一樣珍稀。上(shang)世紀90年(nian)(nian)代,為了保(bao)護(hu)這一瀕(bin)(bin)危野(ye)生物(wu)種,國(guo)家林(lin)業局甘肅(su)瀕(bin)(bin)危動物(wu)保(bao)護(hu)中(zhong)(zhong)心從(cong)安(an)南(nan)壩、中(zhong)(zhong)蒙邊境以救護(hu)的(de)形式共捕捉、救護(hu)8峰(feng)野(ye)駱駝(tuo)幼(you)仔進行(xing)人(ren)(ren)工(gong)飼養(yang)、繁育保(bao)護(hu)。截至2012年(nian)(nian)8月,保(bao)護(hu)中(zhong)(zhong)心的(de)21峰(feng)野(ye)生雙峰(feng)駝(tuo),是國(guo)內最大的(de)人(ren)(ren)工(gong)飼養(yang)種群。
川金(jin)絲(si)猴(hou)跟沙漠(mo)不搭界。但它們(men)(men)棲息的家園(yuan)一度遭到(dao)破(po)壞,生(sheng)存環境受到(dao)威(wei)脅。原國家林(lin)業部采取移民(min)搬(ban)遷的方(fang)式,把它們(men)(men)分養(yang)在全國各個保護中心。甘肅瀕危野生(sheng)動物保護中心也安置來7只,加入(ru)到(dao)人工保護繁育的行列。經過繁育,金(jin)絲(si)猴(hou)家族(zu)在不斷壯大。
1981年3月(yue),國(guo)家林(lin)業局甘肅瀕危動物保(bao)護中心前身(shen),原(yuan)武威縣治沙造林(lin)站成(cheng)立(li)。
1987年10月,“甘肅(su)瀕危野生動物繁(fan)育中心”成立(li)。
1994年11月,更名為“林(lin)業部(bu)甘肅瀕危動(dong)物研究中心”。
1995年(nian),錢學森沙產業(ye)中心實(shi)驗室由(you)宋平同志揭牌成(cheng)立。
2002年(nian),林業部甘肅瀕危動物研究(jiu)中(zhong)心加掛“神州荒漠野生動物園(yuan)”牌子。
2006年6月,成立(li)了“陽光(guang)產業(ye)生產力促進中心”,與錢學(xue)森(sen)沙產業(ye)中心實驗室實行了兩塊牌(pai)子,一(yi)套人(ren)馬。
2012年8月(yue),“林(lin)業(ye)部甘肅瀕(bin)(bin)危動物研究中心”更名為“國家林(lin)業(ye)局甘肅瀕(bin)(bin)危動物保護中心”。
2013年1月,經甘肅省(sheng)林(lin)業廳批準在(zai)中心設立(li)“甘肅武(wu)威(wei)野生動物救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