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錫伯民族博物院原名為錫伯民俗風情園,位于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西側,距離縣城約7公里,距伊寧市區約22公里,是一處以展示新疆錫伯族的民俗風情、西遷屯墾歷史為主的園區。在這里可以參觀展示錫伯族事跡的博物館,也可以在園內體驗民俗風情,是了解錫伯族文化、歷史上偉大西遷事跡的好去處。園內的博物館共分為三個展廳,分別是西遷歷史展廳、民族民俗展廳和近現代史展廳。可以通過很多反映錫伯民族文化的物品、文字圖片、紀錄片和沙盤等,了解民族風情和西遷的歷史。在院子里,則有一些錫伯族民族英雄首領的雕像和娛樂區。其中娛樂以射箭最受歡迎,同時這也是錫伯族世代擅長的技藝,如今可以在這里體驗這一項民俗風情。園內的茶樓是休息的好地方,當地錫伯族的一些阿姨們還自發組織了錫伯族舞蹈團,常在茶樓內表演,可以前去觀看。另外,景區里還有格吐肯書畫藝術展覽館、錫伯族傳統工藝品店等,可以去參觀游玩。
錫(xi)(xi)伯(bo)民(min)(min)(min)族(zu)(zu)(zu)博物(wu)院,位(wei)于錫(xi)(xi)伯(bo)民(min)(min)(min)俗(su)風情院內,是按(an)新(xin)疆伊(yi)犁察布查爾錫(xi)(xi)伯(bo)族(zu)(zu)(zu)傳(chuan)統(tong)民(min)(min)(min)居(ju)建筑(zhu)1:1復原,由民(min)(min)(min)族(zu)(zu)(zu)工匠根據本民(min)(min)(min)族(zu)(zu)(zu)習俗(su)及(ji)建筑(zhu)工藝建造,館內展示(shi)了大量(liang)錫(xi)(xi)伯(bo)族(zu)(zu)(zu)人自西(xi)遷(qian)(qian)伊(yi)犁以來的(de)傳(chuan)統(tong)用具(ju)、書籍(ji)和歷(li)史(shi)文獻等,是一個全面(mian)展示(shi)錫(xi)(xi)伯(bo)族(zu)(zu)(zu)西(xi)遷(qian)(qian)歷(li)史(shi)、戍邊屯墾歷(li)史(shi)和錫(xi)(xi)伯(bo)民(min)(min)(min)俗(su)的(de)博物(wu)館。
景點導覽
購門(men)票進入(ru)錫伯民族風情園之后,左側就是錫伯民族博(bo)(bo)物院(yuan)(不用再另行購買門(men)票)。如果(guo)對錫伯民族的歷(li)史和文化感興趣的旅行者(zhe),這個博(bo)(bo)物院(yuan)不容(rong)錯過。
博物館分為三個展(zhan)廳(ting):西遷歷史(shi)展(zhan)廳(ting)、民(min)(min)族民(min)(min)俗展(zhan)廳(ting)和近現代史(shi)展(zhan)廳(ting)。民(min)(min)族民(min)(min)俗展(zhan)廳(ting)中展(zhan)示了(le)錫(xi)伯人熱愛射箭(jian)的(de)方方面(mian)面(mian),充分展(zhan)示了(le)錫(xi)伯族擅(shan)射的(de)特色。走到(dao)(dao)院子里(li)有個娛樂區,其中以射箭(jian)最受歡(huan)迎。園內(nei)的(de)茶樓,會遇到(dao)(dao)當(dang)地錫(xi)伯族自發表(biao)演的(de)錫(xi)伯族舞蹈(dao)。
西遷歷史
8世紀中葉,清朝政府從盛京(沈陽)等地征調錫伯族官兵1018人,連家屬共3275人,由滿族官員率領,西遷新疆的伊犁地區進行屯墾戍邊。這一年的農歷四月十八日,西遷和留居東北的錫伯族人聚餐話別,次日清晨,告別了父老鄉親,踏上了西遷的漫漫征程。經過一年零五個月的艱苦跋涉,到達新疆的伊犁地區。現在的察布查爾錫伯族自治縣就是他們當年的駐地。
建筑布局
錫伯族博物館由正(zheng)房(fang)、東(dong)廂(xiang)房(fang)、西廂(xiang)房(fang)、儲藏室(shi)、菜棚(peng)(peng)及畜棚(peng)(peng)組成,規劃為院落環境(jing)。按當地氣候配置(zhi)植(zhi)被,并(bing)種植(zhi)特色農(nong)作物。
館藏文物
錫伯族博物館室內外陳列,按錫伯族傳統(tong)生(sheng)產、生(sheng)活(huo)方式原(yuan)(yuan)狀復原(yuan)(yuan)陳列。展品征集(ji)新疆察布查爾地(di)區,年(nian)代為清代至近代,至今有200年(nian)歷(li)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