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fen)類
登錄 |    
李宗仁
0 票數:0 #現代將軍#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臨桂區人,著名抗日英雄,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內“桂系”首領,曾任中華民國首任副總統、代總統。他是北伐戰爭中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北伐前致力兩廣統一,奠定北伐的基礎,促成北伐。“九·一八”事變后,抗日戰爭爆發,李宗仁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的代表作品有《李宗仁回憶錄》。
  • 中文名: 李宗仁
  • 別號名稱: 李德鄰(lin)
  • 出生日期: 1891年08月13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廣(guang)西壯族自治區桂(gui)林市臨(lin)桂(gui)區
  • 星座: 獅子(zi)座
  • 生肖:
  • 畢業院校: 廣西陸軍(jun)速(su)成學堂
  • 去世日期: 1969年01月(yue)30日
  • 職業職位: 政治(zhi)家、軍事家
  • 代表作品: 《李(li)宗仁回憶(yi)錄》
  • 主要成就: 臺兒莊大捷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言商言政"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李宗仁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言商言政"提供, 反饋

主要經歷

早年經歷

早(zao)年就(jiu)讀于臨桂縣(今臨桂區)立(li)(li)兩(liang)等小學,1906年底到1907年春,在(zai)桂林(lin)城省立(li)(li)公費紡織習(xi)藝廠當(dang)學徒。

1908年,考入廣(guang)西陸軍小學(xue)堂第三期,1911年畢業。

1910年10月,加入同盟(meng)會(hui)。

1912年,考(kao)入廣西陸軍(jun)速成學堂(tang)。畢(bi)業后(1913年秋),到南寧將校(xiao)講習所任(ren)準尉見習官、少尉、中尉隊附。

1916年5月,任滇軍(jun)(jun)第(di)四師第(di)三十四團排(pai)長。后(hou)轉入桂(gui)系陸榮廷部,任護(hu)國軍(jun)(jun)第(di)六(liu)軍(jun)(jun)林(lin)虎部第(di)7旅13團排(pai)長、連長、幫(bang)辦(ban)營長、幫(bang)統,參加護(hu)國戰爭(zheng)、護(hu)法(fa)戰爭(zheng)和粵桂(gui)戰爭(zheng)。

1921年(nian),任少校營長的李(li)宗仁爭取(qu)十多個連隊和(he)他(ta)一(yi)起(qi)退到六萬大山的玉林地區(qu),整軍經武,伺機(ji)而動。他(ta)先后將所(suo)部改稱“粵桂邊(bian)防軍第(di)三路”、“廣(guang)西(xi)自治(zhi)軍第(di)二軍”,并自任司令(1921年(nian)-1922年(nian)),防區(qu)逐步擴大到七個縣。后任廣(guang)西(xi)“自治(zhi)軍”第(di)二路總司令(1922年(nian)-1923年(nian))、北(bei)京政府桂林鎮守(shou)使(1923年(nian)5月(yue)1923年(nian)11月(yue))、北(bei)京政府“定桂軍”總指揮(1923年(nian)11月(yue)-1924年(nian))

1923年,與廣州(zhou)孫中山大元帥府建立聯系。1923年10月,經(jing)李濟深(shen)、陳銘樞介(jie)紹加入國民(min)黨。

1924年(nian)(nian),聯合(he)黃紹竑、白崇禧等部,成立“定桂討(tao)賊聯軍(jun)”,任總指(zhi)揮。1924年(nian)(nian)9月,擊敗桂系(xi)軍(jun)閥陸榮廷部。1924年(nian)(nian)11月,被孫中(zhong)山任命為(wei)廣(guang)西省綏靖督(du)辦公署督(du)辦兼(jian)廣(guang)西陸軍(jun)第一軍(jun)軍(jun)長(1924年(nian)(nian)12月-1926年(nian)(nian))。

1925年(nian)7月,又擊敗沈鴻英(ying),完成(cheng)(cheng)統一(yi)廣(guang)西(xi)(xi)的(de)任務,成(cheng)(cheng)為新的(de)國民黨(dang)桂系軍閥首腦。統一(yi)廣(guang)西(xi)(xi)后,任國民黨(dang)廣(guang)西(xi)(xi)省(sheng)黨(dang)務特派(pai)員(yuan)和廣(guang)西(xi)(xi)省(sheng)第一(yi)屆(jie)省(sheng)黨(dang)部監察委員(yuan)。

北伐時期

1926年(nian)(nian)1月(yue),在國(guo)民(min)黨第(di)二次全國(guo)代表(biao)大會上(shang),當(dang)選為中(zhong)央監(jian)察委員(yuan)會候補委員(yuan)(1926年(nian)(nian)1月(yue)-1929年(nian)(nian)3月(yue))。1926年(nian)(nian)3月(yue),廣西軍(jun)隊正式改編為國(guo)民(min)革命軍(jun)第(di)七(qi)軍(jun),李宗仁任(ren)軍(jun)長(chang)(chang)(1926年(nian)(nian)3月(yue)-1926年(nian)(nian)8月(yue)),黃紹竑任(ren)黨代表(biao)。是國(guo)民(min)政府(fu)軍(jun)事(shi)委員(yuan)會委員(yuan)(1925年(nian)(nian)9月(yue)21日-1928年(nian)(nian))。根據國(guo)民(min)政府(fu)軍(jun)事(shi)委員(yuan)會的決定,負責籌(chou)辦(ban)中(zhong)央軍(jun)事(shi)政治學校第(di)一分(fen)(fen)校(即(ji)黃埔軍(jun)校南寧分(fen)(fen)校)。1926年(nian)(nian)5月(yue),南寧分(fen)(fen)校正式成立(li),派所部第(di)七(qi)軍(jun)第(di)二旅(lv)旅(lv)長(chang)(chang)俞作柏兼任(ren)校長(chang)(chang)。

1926年(nian)(nian)7月,率第七(qi)軍(jun)二萬多人參加北(bei)伐戰爭,轉戰湘(xiang)、鄂、贛、皖等(deng)(deng)省,立下戰功。他北(bei)伐前致力兩(liang)廣統(tong)一,奠定北(bei)伐的(de)基礎,終于促成北(bei)伐。在北(bei)伐時(shi)期,還兼任(ren)過(guo)左翼軍(jun)指揮官、江左軍(jun)總指揮、國民黨湖北(bei)省臨時(shi)政(zheng)治會(hui)議委(wei)(wei)員(yuan)、安徽省政(zheng)府(fu)主席(xi)、國民政(zheng)府(fu)委(wei)(wei)員(yuan)(1927年(nian)(nian)3月-1929年(nian)(nian)3月)和國民政(zheng)府(fu)軍(jun)事委(wei)(wei)員(yuan)會(hui)委(wei)(wei)員(yuan)等(deng)(deng)職。

1927年4月,支持蔣介石發動“四·一二(er)”政(zheng)變(bian),實行“反(fan)共清黨”。

1927年(nian)5月(yue),李宗仁是廣西省政府(fu)委(wei)(wei)員,被蔣介(jie)石任命為第(di)三(san)路(lu)軍(jun)(jun)總指(zhi)揮,統轄五個軍(jun)(jun)又(you)一個獨立師。1927年(nian)8月(yue),和白(bai)崇(chong)禧、何應(ying)欽等實力(li)派(pai)逼迫(po)蔣介(jie)石通(tong)電下野,并由(you)他(ta)們三(san)人擔任國(guo)民政府(fu)軍(jun)(jun)事(shi)委(wei)(wei)員會黨務委(wei)(wei)員。接著(zhu),指(zhi)揮龍潭戰役,消滅北洋軍(jun)(jun)閥孫傳(chuan)芳主力(li)部隊。1927年(nian)9月(yue)任(國(guo)民政府(fu))中(zhong)央特別委(wei)(wei)員會委(wei)(wei)員(1927年(nian)9月(yue)-1927年(nian)12月(yue)),1927年(nian)10月(yue)任西征(zheng)軍(jun)(jun)總指(zhi)揮兼第(di)三(san)路(lu)軍(jun)(jun)總指(zhi)揮,率部西征(zheng)武漢,擊敗(bai)唐生智。

1928年(nian)(nian)(nian)(nian)1月,蔣介石重新上臺(tai)后,被任命為中(zhong)央陸軍軍官學(xue)校校務委(wei)員(yuan)(yuan)會(hui)委(wei)員(yuan)(yuan)、國民(min)黨中(zhong)央政(zheng)治會(hui)議武(wu)漢(han)分會(hui)委(wei)員(yuan)(yuan)(1928年(nian)(nian)(nian)(nian)4月—1929年(nian)(nian)(nian)(nian))、主席,參加蔣介石舉行的第二期北伐(fa)。1928年(nian)(nian)(nian)(nian)2月,任(國民(min)政(zheng)府)軍事委(wei)員(yuan)(yuan)會(hui)常務委(wei)員(yuan)(yuan),1928年(nian)(nian)(nian)(nian)4月,任國民(min)革民(min)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期間,還任(國民(min)政(zheng)府)禁(jin)委(wei)員(yuan)(yuan)會(hui)委(wei)員(yuan)(yuan)、(國民(min)政(zheng)府)建設(she)委(wei)員(yuan)(yuan)會(hui)委(wei)員(yuan)(yuan)(1928年(nian)(nian)(nian)(nian)-1929年(nian)(nian)(nian)(nian))、(國民(min)政(zheng)府)預算委(wei)員(yuan)(yuan)會(hui)委(wei)員(yuan)(yuan)(1928年(nian)(nian)(nian)(nian)8月29日(ri)-1929年(nian)(nian)(nian)(nian)3月4日(ri))、(國民(min)政(zheng)府)財(cai)政(zheng)監(jian)理委(wei)員(yuan)(yuan)會(hui)委(wei)員(yuan)(yuan)。

1929年,回到廣西的李(li)宗(zong)仁(ren)、白崇禧決心勵精圖治建設廣西。他們發展教育,懲治土豪劣紳,對行政官員進行嚴(yan)格約束。

蔣桂戰爭

1929年(nian)1月(yue)(yue),任(ren)(國(guo)(guo)民(min)政(zheng)(zheng)(zheng)府(fu))軍(jun)(jun)事參議(yi)院院長(1929年(nian)1月(yue)(yue)—1929年(nian)3月(yue)(yue))、(國(guo)(guo)民(min)政(zheng)(zheng)(zheng)府(fu))國(guo)(guo)軍(jun)(jun)編(bian)遣委(wei)(wei)員(yuan)會編(bian)組部主任(ren)(1929年(nian)1月(yue)(yue)—1929年(nian)2月(yue)(yue))、(國(guo)(guo)民(min)政(zheng)(zheng)(zheng)府(fu))國(guo)(guo)軍(jun)(jun)編(bian)遣委(wei)(wei)員(yuan)會常(chang)務委(wei)(wei)員(yuan)(1929年(nian)-1930年(nian)11月(yue)(yue)15日)、(國(guo)(guo)民(min)政(zheng)(zheng)(zheng)府(fu))財政(zheng)(zheng)(zheng)委(wei)(wei)員(yuan)會委(wei)(wei)員(yuan)(1929年(nian)1月(yue)(yue)31日-1930年(nian)7月(yue)(yue)5日)。1929年(nian),還任(ren)(國(guo)(guo)民(min)政(zheng)(zheng)(zheng)府(fu))首都建設委(wei)(wei)員(yuan)會委(wei)(wei)員(yuan)、(國(guo)(guo)民(min)政(zheng)(zheng)(zheng)府(fu))賑災(zai)委(wei)(wei)員(yuan)會委(wei)(wei)員(yuan)、(國(guo)(guo)民(min)政(zheng)(zheng)(zheng)府(fu))國(guo)(guo)防會議(yi)委(wei)(wei)員(yuan)。

1929年(nian)3月,以(yi)李宗(zong)仁、白(bai)崇禧為首(shou)的桂系(xi)軍閥(fa)與蔣介(jie)石之(zhi)間(jian)爆發蔣桂戰(zhan)爭。結果桂系(xi)戰(zhan)敗,逃回(hui)廣西。蔣介(jie)石以(yi)“叛亂黨國(guo)”的罪(zui)名,開除李宗(zong)仁黨籍,免除本(ben)兼各(ge)職。

1929年秋,李宗仁返(fan)回(hui)廣西南寧(ning),組建護黨救國軍(jun),自任總司(si)令,白崇禧為(wei)前(qian)敵總指揮,下轄第三、八兩路軍(jun),此(ci)后,長(chang)期盤踞廣西,與蔣介石對抗。

1930年4月,參加馮玉(yu)祥(xiang)、閻(yan)錫(xi)(xi)山(shan)反蔣,被推為中華民國(guo)陸軍副(fu)總司(si)(si)令(總司(si)(si)令閻(yan)錫(xi)(xi)山(shan))兼第一方面(mian)軍總司(si)(si)令,由(you)廣(guang)西進軍湖南(nan),支(zhi)援閻(yan)錫(xi)(xi)山(shan)、馮玉(yu)祥(xiang)在中原(yuan)同蔣介石作戰。1930年7月,被蔣軍擊敗(bai),退回(hui)廣(guang)西。

1931年5月,李宗仁又聯合粵系軍(jun)閥(fa)陳(chen)濟棠反蔣,任第四集團軍(jun)總(zong)司令。

1931年11月,任(ren)中國國民黨(第四(si)屆)中央監察委(wei)員。

抗日戰爭

“九·一(yi)八”事變后,寧、粵合(he)流。在(zai)1931年11月召開的國民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da)會(hui),當選為中(zhong)央監察委員會(hui)委員。

1932年,任(ren)(國民(min)政(zheng)府(fu)(fu))財政(zheng)委員(yuan)會(hui)委員(yuan)、西南軍政(zheng)委員(yuan)會(hui)委員(yuan)(1932年-1935年)、(國民(min)政(zheng)府(fu)(fu))中央政(zheng)府(fu)(fu)駐滬辦事(shi)處常務(wu)委員(yuan)。1932年4月(yue),李(li)宗仁任(ren)南寧綏靖公署主任(ren),推行(xing)“自治、自衛(wei)、自給”的三自政(zheng)策,維持廣西的半獨立局(ju)面。

1935年(nian)4月,被國(guo)民政府授予陸軍一級(ji)上將軍銜。1935年(nian)11月,李宗(zong)仁(ren)繼(ji)續當選(xuan)為(wei)國(guo)民黨五屆中央監(jian)察委(wei)員(yuan)(yuan)會委(wei)員(yuan)(yuan)。1935年(nian)12月,任湘桂(gui)黔(qian)邊區(qu)剿匪(fei)總司令。

1936年(nian),李(li)宗仁任(ren)廣西綏靖公(gong)署(shu)主任(ren),并發表《焦土抗(kang)(kang)戰論》,指(zhi)出“作有計劃的(de)、節(jie)節(jie)抵抗(kang)(kang)的(de)長期消(xiao)耗戰……到敵人(ren)被誘深入(ru)我(wo)(wo)國(guo)廣大(da)無(wu)邊原野(ye)時,我(wo)(wo)即實行堅(jian)壁清野(ye),發動敵后區域游擊戰”。1936年(nian)6月,李(li)宗仁、陳濟棠發動反蔣事變(bian),成立(li)抗(kang)(kang)日救國(guo)軍(jun)第一軍(jun)團,任(ren)副總司(si)令(總司(si)令陳濟棠),出兵湖南,要求北上(shang)抗(kang)(kang)日。1936年(nian)7月,桂系軍(jun)隊被蔣介石改編(bian)為(wei)(wei)第五路(lu)軍(jun),李(li)宗仁被任(ren)命為(wei)(wei)總指(zhi)揮(hui)。

1937年(nian)2月-1937年(nian)8月,任第五路軍總司令。1937年(nian)7月,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nian)10月,被任命為(wei)第五戰區(qu)司令長官(1937年(nian)8月-1938年(nian)),駐(zhu)節徐州。

1938年(nian)1月(yue),任(ren)軍事委員會(hui)委員。1938年(nian)2月(yue)至(zhi)5月(yue),指揮徐海會(hui)戰(zhan)。其中3月(yue)至(zhi)4月(yue)的臺兒莊戰(zhan)役,取得殲滅日(ri)軍二萬余人的重大勝利(li)。1938年(nian)2月(yue),兼任(ren)安(an)徽省政府(fu)主席(1938年(nian)2月(yue)-1938年(nian)9月(yue))、保安(an)司令。1938年(nian)5月(yue),徐州失守后,率部(bu)入(ru)鄂,在桐柏山、大洪山創(chuang)立游擊基地,堅持抗戰(zhan)。1938年(nian)6月(yue)10日(ri),率部(bu)參加武漢會(hui)戰(zhan)。

1939年4月(yue)至5月(yue)參加隨(sui)棗會戰。

1941年1月(yue)至2月(yue)參加豫南會戰。

1943年9月調離第(di)五戰區,升(sheng)任國民(min)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jie)石)漢中行(xing)營主(zhu)任,負(fu)責(ze)指揮第(di)一、第(di)五、第(di)十等三個戰區。

1945年5月在國民黨第六次全(quan)國代(dai)表(biao)大會(hui)上,繼續當(dang)選為(wei)中央監察委員(yuan)(yuan)會(hui)委員(yuan)(yuan)。

解放戰爭

1945年(nian)1月-1946年(nian)7月,李(li)宗(zong)仁擔任國民(min)政府軍事委員(yuan)會北(bei)平(ping)行營主(zhu)任(后改稱國民(min)政府主(zhu)席北(bei)平(ping)行轅主(zhu)任),支持蔣介(jie)石發動全國規模的反共反人民(min)內戰,參(can)與(yu)對解放區(qu)的軍事進攻。期(qi)間(1945年(nian)2月-1945年(nian)9月),擔任軍事委員(yuan)會委員(yuan)長(chang)漢中行營主(zhu)任。

1946年7月(yue)-1949年,擔任國民(min)政府主席行轅(yuan)北平行轅(yuan)主任。

1948年4月(yue),李宗仁當選為中(zhong)華民(min)國(guo)副總統(總統蔣介(jie)石)。遼(liao)沈(shen)、淮海、平(ping)津三大(da)戰役(yi)之后(hou),國(guo)民(min)黨(dang)精銳主力部(bu)隊大(da)部(bu)被(bei)殲(jian),國(guo)民(min)黨(dang)統治面(mian)臨(lin)覆(fu)滅命運(yun),蔣介(jie)石被(bei)迫于1949年1月(yue)21日(ri)宣布下野。

1949年(nian)1月22日,李(li)宗仁就任(ren)中華民(min)國(guo)(guo)代總統。幻(huan)想通(tong)過“和(he)談”,阻止人(ren)民(min)解放軍渡(du)過長(chang)江,派代表團到(dao)北平(ping)談判,但(dan)最后(hou)又(you)拒絕在(zai)中國(guo)(guo)共產(chan)黨(dang)提出的和(he)平(ping)條件《國(guo)(guo)內(nei)和(he)平(ping)協定(ding)》上(shang)簽字(zi)。1949年(nian)4月21日,毛澤東、朱德下(xia)達全國(guo)(guo)進軍的命令,人(ren)民(min)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du)長(chang)江。1949年(nian)4月23日,人(ren)民(min)解放軍攻(gong)占南京(jing),國(guo)(guo)民(min)黨(dang)反動統治被(bei)推(tui)翻。此后(hou),先后(hou)退到(dao)桂林、廣州,繼續組織(zhi)國(guo)(guo)民(min)黨(dang)軍隊進行頑(wan)抗。

1949年6月(yue)-1950年,任中國(guo)國(guo)民黨中央非(fei)常委員(yuan)會(hui)委員(yuan)。1949年7月(yue)16日-1950年,任中國(guo)國(guo)民黨中央非(fei)常委員(yuan)會(hui)副主席。1949年11月(yue),白崇禧指揮的(de)(de)桂(gui)系(xi)部(bu)隊(dui)大部(bu)被殲,李在政(zheng)治(zhi)上賴(lai)以生存(cun)的(de)(de)條件(jian)被摧毀。

晚年生活

1949年11月20日,李(li)宗仁以就醫為名,從南(nan)寧乘專機飛往(wang)香港。1949年12月,李(li)宗仁乘機飛往(wang)美國,此后在美國度過了(le)十(shi)六(liu)年流亡生涯。

1950年(nian)3月,蔣介石在(zai)臺灣(wan)恢復“總統”職務(wu)。

1954年3月,蔣介(jie)石正式罷免李宗(zong)仁(ren)“副總統”職務。

1956年4月(yue)到(dao)1965年6月(yue)十年間,先后五次派程(cheng)思遠(yuan)到(dao)北京,晉謁(ye)周恩(en)來(lai)總理,為回歸祖國大陸作準(zhun)備(bei)。

1965年7月20日,沖破重(zhong)重(zhong)險(xian)阻,曾(ceng)任“國(guo)民政府代總統”的李宗仁和夫人郭德(de)潔從美(mei)國(guo)回到(dao)北(bei)京,周恩來總理到(dao)機(ji)場(chang)歡迎。李宗仁在機(ji)場(chang)宣讀(du)聲明,表示(shi)要為完成祖國(guo)統一作出貢獻。受到(dao)毛澤(ze)東、劉(liu)少奇、周恩來、朱德(de)等(deng)黨和國(guo)家領導人接見(jian)。

1969年1月(yue)30日,因肺炎在北京逝世。

主要作品

《李(li)宗(zong)仁回憶(yi)錄》是2005年廣西(xi)師范大(da)學出(chu)版(ban)社出(chu)版(ban)的圖書(shu),由李(li)宗(zong)仁口述,唐德剛(gang)撰(zhuan)寫。

人物評價

1、李宗仁擁有““匹夫一人系天下安(an)危(wei)”的愛國精神,他是“近(jin)代中國這(zhe)座高樓大廈的一根主(zhu)要支(zhi)柱,沒這(zhe)根柱子,則今日這(zhe)座大廈,可(ke)能又(you)是另(ling)外(wai)一棟不同的建(jian)筑了”。

2、李宗仁一生做(zuo)過兩件好事:一件是(shi)臺(tai)兒(er)莊,一件是(shi)回歸祖國。

3、李宗(zong)仁(ren)是(shi)北(bei)伐(fa)戰爭中(zhong)有著(zhu)重要影響的一位人物,北(bei)伐(fa)前致(zhi)力兩(liang)廣(guang)統一,奠定北(bei)伐(fa)的基礎,促(cu)成(cheng)北(bei)伐(fa)。

后世紀念

人物故居

李宗(zong)仁故居(ju)(ju)(ju)坐落在距桂林市約30公里的臨桂縣兩江鎮浪頭村,建于清(qing)末民(min)初,占地5,060平(ping)方米,為木結(jie)構的二層(ceng)樓房(fang),由安(an)樂第(di)、將軍第(di)、學館、三進(jin)客廳、炮(pao)樓等組(zu)成,分布(bu)有(you)(you)(you)7個院落、13個天(tian)井,共有(you)(you)(you)大(da)小廳房(fang)113間,是具(ju)有(you)(you)(you)莊園氣派的桂北民(min)居(ju)(ju)(ju)建筑。故居(ju)(ju)(ju)為李宗(zong)仁母親劉太夫人等家人所長居(ju)(ju)(ju),李宗(zong)仁在此舉行婚禮,并(bing)接待蔣(jiang)介石等大(da)批(pi)國民(min)黨(dang)要人、桂系將領。故居(ju)(ju)(ju)分三次擴(kuo)建,均建于20世紀20年(nian)代(dai)。1989年(nian)起(qi)對游(you)人開放。

紀念館

1938年,李(li)宗仁將軍(jun)(jun)指揮中國軍(jun)(jun)隊(dui)在臺(tai)(tai)兒莊重創日本侵略軍(jun)(jun),取得了(le)震驚(jing)中外的臺(tai)(tai)兒莊大捷,勝利后的4月8日,李(li)宗仁在臺(tai)(tai)兒莊火車站(zhan)站(zhan)牌下留影(ying),成為(wei)臺(tai)(tai)兒莊大捷的永恒紀(ji)念,將載入史(shi)冊。

坐落在臺兒莊老火車站(zhan)舊址上(shang)的李宗仁(ren)史料館,是一座風格獨特(te)的哥特(te)式建筑(zhu),它三(san)面(mian)環水,風光秀麗,為(wei)當地的一大旅游景點(dian),也是一處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館內藏有李宗(zong)仁先生的(de)各(ge)個歷(li)(li)史(shi)時期的(de)照片200余(yu)幅,文史(shi)資料1000余(yu)份,遺物和文物60余(yu)件,珍(zhen)貴錄相(xiang)帶一盤。所(suo)展示的(de)這些內容具有極高的(de)歷(li)(li)史(shi)文物價值。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zhan)為(wei)注冊用(yong)戶(hu)提供信息(xi)存儲空間服(fu)務(wu),非(fei)“MAIGOO編(bian)輯(ji)上傳提供”的(de)文章/文字均是(shi)注冊用(yong)戶(hu)自主(zhu)發布上傳,不(bu)代表(biao)(biao)本(ben)站(zhan)觀(guan)點,更(geng)不(bu)表(biao)(biao)示本(ben)站(zhan)支持(chi)購買和交(jiao)易,本(ben)站(zhan)對網頁(ye)中內容(rong)的(de)合(he)法性(xing)(xing)、準確性(xing)(xing)、真實(shi)性(xing)(xing)、適用(yong)性(xing)(xing)、安全性(xing)(xing)等概不(bu)負責。版權歸原作者(zhe)所(suo)有(you),如有(you)侵權、虛假(jia)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xi)我們,我們將在第(di)一時間刪(shan)除或更(geng)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jiao)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44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026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