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lei)
登錄 |    
胡適
0 票數:0 #作家#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漢族,安徽績溪人。中國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歷史家、文學家、哲學家。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1939年還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留學美國,1915年成為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的學生,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
  • 中文名: 胡適(shi)
  • 外文名: Hu Shi
  • 別號名稱: 胡(hu)(hu)嗣穈,胡(hu)(hu)洪骍,胡(hu)(hu)希疆;學名洪骍,字希疆,適之
  • 出生日期: 1981年12月17日
  • 性別: 男(nan)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zu)
  • 出生地: 上海市浦東川沙
  • 生肖:
  • 子女: 胡祖望,胡素斐(fei),胡思(si)杜
  • 畢業院校: 康奈爾大學(xue),哥倫比亞大學(xue)
  • 去世日期: 1962年02月(yue)24日
  • 職業職位: 學者、思想家、詩(shi)人、史學家、作家
  • 代表作品: 《胡適論(lun)學(xue)近著》,《中(zhong)國哲(zhe)學(xue)史(shi)大綱》,《嘗試集》,《白話(hua)文學(xue)史(shi)》
  • 主要成就: 新(xin)(xin)文(wen)(wen)化運動領袖(xiu),開創中國哲學史(shi),研究創辦(ban)新(xin)(xin)青年,提倡白話文(wen)(wen)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有文化的人"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胡適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shao) PROFILE +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父親:胡傳,字鐵花(hua),號(hao)鈍夫(fu),清朝貢生,官(guan)至淞滬厘卡(ka)總巡、臺(tai)東(dong)直隸州知(zhi)州,后因乙(yi)未戰爭離(li)臺(tai),著有《臺(tai)灣紀事兩種》,1895年8月22日病歿于廈門。

母親(qin)馮(feng)順弟,安徽省績(ji)溪縣人。她23歲守(shou)寡,一(yi)直守(shou)了23年,受盡了人生的痛苦(ku)和折磨。而最(zui)大苦(ku)痛,莫過于許多親(qin)人的相繼(ji)死亡(wang)。這(zhe)23年間,僅(jin)婆(po)家(jia)(jia)和娘家(jia)(jia),共死去七個親(qin)人。

妻子:江冬秀;由胡適其(qi)母包辦,1917年成(cheng)婚。在(zai)當時(shi)自(zi)由戀愛風氣(qi)興(xing)起后,胡適并(bing)未(wei)像其(qi)他青年一樣毀掉婚約(yue),而是繼續(xu)維持(chi),對此,胡在(zai)后來的日記中寫(xie)道:“假(jia)如(ru)我那時(shi)忍心(xin)毀約(yue),使(shi)這幾個人終(zhong)身痛(tong)苦,我良(liang)心(xin)上的責(ze)備,必然比(bi)什么(me)痛(tong)苦都(dou)難受。”

長子:胡祖望(1919-2005),旅居美國。

女(nv)兒(er):胡素斐,早(zao)夭。

次(ci)子(zi):胡(hu)(hu)思(si)杜(1921-1957),留在中國大(da)陸,1954年(nian)被迫與胡(hu)(hu)適斷絕父子(zi)關(guan)系,但仍被斗(dou)爭(zheng),后于(yu)1957年(nian)反右中自殺身亡(wang),遺(yi)體不予保留。胡(hu)(hu)適墓旁有其衣冠冢(zhong)。

個人經歷

胡適5歲啟蒙,在績溪(xi)老家(jia)受過9年私塾教育,打(da)下了(le)一定的古文基礎。早年在上海的梅溪(xi)學(xue)(xue)(xue)堂(tang)、澄衷學(xue)(xue)(xue)堂(tang)求(qiu)學(xue)(xue)(xue),初步接觸了(le)西方的思(si)想文化,受到(dao)梁啟超、嚴復思(si)想的較(jiao)大(da)影響。

1904年,他到上海(hai)進新式學校,接受《天演(yan)論》等新思潮,并開始(shi)在(zai)《競(jing)業旬報(bao)》上發表白話文章,后任該(gai)報(bao)編輯。

1906年考入中(zhong)國(guo)公學(xue),1910年考取(qu)“庚子賠款”第二期官(guan)費生赴美國(guo)留學(xue),于康乃爾大(da)學(xue)先讀(du)農科(ke),后改讀(du)文(wen)科(ke)。這里值得(de)一(yi)提的(de)是:當時(shi)庚款官(guan)費留學(xue)生只取(qu)前(qian)二百名,考試兩場,文(wen)章(zhang)和雜(za)科(ke)(政(zheng)史地物理化(hua)生等),頭一(yi)場文(wen)章(zhang)胡適揚揚灑灑一(yi)篇得(de)了一(yi)百分(fen),如此可(ke)見他(ta)的(de)文(wen)章(zhang)造化(hua)!

1915年入哥倫比亞(ya)大學研究院,師從哲學家杜威(wei),接受(shou)了杜威(wei)的實用(yong)主(zhu)義(yi)哲學,并一生服膺(ying)。

1917年(25歲)夏回國后,任(ren)北(bei)京大學教授,加入《新青年》編輯部,撰文反(fan)對封建(jian)主義,宣(xuan)傳個性自由、民主和科學,積極提倡“文學改良”和白話文學,成為(wei)當(dang)時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人物。

同年(nian),胡適在(zai)《新青年(nian)》上發表《文(wen)學(xue)(xue)(xue)改良芻議(yi)》,主(zhu)張(zhang)以白話文(wen)代(dai)替文(wen)言(yan)文(wen), 所寫(xie)的《嘗試集》是(shi)(shi)中(zhong)國第(di)一部白話詩集。且提(ti)出寫(xie)文(wen)章“不作無病之呻吟(yin)”,“須言(yan)之有物(wu)”等主(zhu)張(zhang),為(wei)新文(wen)學(xue)(xue)(xue)形(xing)式作出初步設想。“五四”時期,與李(li)大釗等展開“問(wen)題與主(zhu)義”辯(bian)難(nan);陪同來華講學(xue)(xue)(xue)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譯逾兩(liang)年(nian);與張(zhang)君勱(mai)等展開“科(ke)玄論(lun)戰”,是(shi)(shi)當時“科(ke)學(xue)(xue)(xue)派”丁文(wen)江的后臺(tai)。胡適因提(ti)倡文(wen)學(xue)(xue)(xue)革命而成(cheng)為(wei)新文(wen)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從(cong)1920年至(zhi)1933年,主(zhu)要從(cong)事中國古典小說的研究考證,同時(shi)也參與一些政治活動(dong),并一度擔任上海(hai)公學(xue)校長(chang)。

抗日戰爭初(chu)期,出(chu)任(ren)(ren)國(guo)民黨“國(guo)防參議會(hui)”參議員,1938年(nian)被任(ren)(ren)命為中國(guo)駐美國(guo)大使。

他興趣廣泛(fan),著述豐富,作為學者他在文學、哲學、

史學(xue)(xue)(xue)、考據學(xue)(xue)(xue)、教育學(xue)(xue)(xue)、倫理學(xue)(xue)(xue)、紅學(xue)(xue)(xue)等諸多領域都(dou)有深(shen)入的研究。1939年還獲得(de)諾(nuo)貝爾(er)文(wen)學(xue)(xue)(xue)獎的提名。

抗日戰爭勝利后,于(yu)1946年任北京大學校長(chang)。

1949年寄居美國,致(zhi)力于《水經注(zhu)》的(de)考證等工作,后來去往臺灣。

1954年(nian),任(ren)臺灣“光復(fu)大陸設計委(wei)員會(hui)”副主任(ren)委(wei)員。

1957年(nian),出(chu)任(ren)臺灣(wan)“中華民國“中央研究(jiu)院(yuan)院(yuan)長(chang)。

1962年,在臺灣的(de)一(yi)個酒會上突發心臟(zang)病去世。

任職經歷

胡(hu)適歷(li)任北京(jing)(jing)大(da)(da)學(xue)(xue)教授(shou)、北大(da)(da)文學(xue)(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chang)、輔仁大(da)(da)學(xue)(xue)教授(shou)及董事(shi)、中華民(min)國(guo)(guo)駐美(mei)利堅合(he)眾國(guo)(guo)特命全權大(da)(da)使、美(mei)國(guo)(guo)國(guo)(guo)會圖書(shu)館(guan)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jing)(jing)大(da)(da)學(xue)(xue)校長(chang)、中央(yang)研(yan)究院(yuan)(yuan)院(yuan)(yuan)士、普林斯頓大(da)(da)學(xue)(xue)葛思德(de)東方圖書(shu)館(guan)館(guan)長(chang)、中華民(min)國(guo)(guo)中央(yang)研(yan)究院(yuan)(yuan)(位于(yu)臺北南港)院(yuan)(yuan)長(chang)等職。

1946年11月10日(ri)(ri),國民政府主席(xi)(xi)蔣介石電(dian)邀胡(hu)(hu)適(shi)“蒞(li)京出席(xi)(xi)國民大(da)(da)會(hui),藉慰(wei)眾望(wang)”。次日(ri)(ri),胡(hu)(hu)適(shi)飛(fei)抵南京。國民大(da)(da)會(hui)于(yu)11月15日(ri)(ri)開幕,代(dai)表總額2050名(ming)。胡(hu)(hu)適(shi)被選(xuan)入主席(xi)(xi)團。《憲(xian)(xian)法(fa)(fa)草案》在大(da)(da)會(hui)需經三讀。在二讀大(da)(da)會(hui)上(shang),又推定代(dai)表孫(sun)科、胡(hu)(hu)適(shi)、王寵惠等(deng)12人(ren)負責整(zheng)理(li)憲(xian)(xian)法(fa)(fa)決議(yi)(yi)案條文(wen)的(de)文(wen)句。12月25日(ri)(ri)上(shang)午(wu),進行(xing)第(di)三讀大(da)(da)會(hui)前,十二人(ren)決議(yi)(yi)案整(zheng)理(li)委員(yuan)會(hui)公推胡(hu)(hu)適(shi)代(dai)表報(bao)告(gao)整(zheng)理(li)結果。看(kan)來,像憲(xian)(xian)法(fa)(fa)條文(wen)這(zhe)樣百年大(da)(da)計的(de)文(wen)獻之文(wen)字(zi)推定,只要有(you)胡(hu)(hu)適(shi)在,大(da)(da)家就不會(hui)選(xuan)第(di)二人(ren),盡管有(you)望(wang)重(zhong)一(yi)時的(de)法(fa)(fa)學家王寵惠在其中。胡(hu)(hu)適(shi)報(bao)告(gao)后,宣讀《憲(xian)(xian)法(fa)(fa)》條文(wen)歷(li)半小時,大(da)(da)會(hui)完全(quan)接受,鄭(zheng)重(zhong)通過(guo),制(zhi)憲(xian)(xian)大(da)(da)業(ye),宣告(gao)成功。

作品一覽

《中國(guo)哲學(xue)史大(da)綱》(上(shang))《嘗試集》《胡(hu)(hu)(hu)適(shi)文(wen)存(cun)》《胡(hu)(hu)(hu)適(shi)文(wen)存(cun)二(er)集》《胡(hu)(hu)(hu)適(shi)文(wen)存(cun)三集》《胡(hu)(hu)(hu)適(shi)文(wen)存(cun)四(si)集》《胡(hu)(hu)(hu)適(shi)自傳》《戴東原的哲學(xue)》《白話文(wen)學(xue)史》《胡(hu)(hu)(hu)適(shi)文(wen)選》《胡(hu)(hu)(hu)適(shi)論(lun)學(xue)近著》《四(si)十自述》《藏暉室札記》《胡(hu)(hu)(hu)適(shi)日記》《齊白石年譜》,以及《先秦名(ming)學(xue)史》等英文(wen)論(lun)著。

此(ci)外,從1919年起(qi),還陸(lu)續翻譯了都德(de)、莫泊桑、契柯夫等人的短篇(pian)小說(先后(hou)編輯為兩集《短篇(pian)小說》出版),以及拜侖的長詩《哀希(xi)臘》易卜生(sheng)的劇本《娜(na)拉》(與(yu)羅家倫合(he)譯)等。

胡(hu)適(shi)去世后,臺灣(wan)編輯出(chu)(chu)版(ban)(ban)了《胡(hu)適(shi)選集(ji)(ji)》《胡(hu)適(shi)手(shou)稿》等,大陸出(chu)(chu)版(ban)(ban)了《胡(hu)適(shi)往來書信選》《胡(hu)適(shi)書評序跋集(ji)(ji)》《胡(hu)適(shi)文集(ji)(ji)》等。1920年(nian)3月,他(ta)所寫(xie)的白話詩(shi)集(ji)(ji)出(chu)(chu)版(ban)(ban),即《嘗(chang)試集(ji)(ji)》,這是現代文學史(shi)上最早出(chu)(chu)版(ban)(ban)的一部個人詩(shi)集(ji)(ji),也是第一部白話詩(shi)集(ji)(ji)。

《前生今世,何處適之:胡適傳》 這本書恰恰道明了(le)胡適的獨一無(wu)二。

書法賞析

胡適(shi)書(shu)(shu)(shu)法(fa)(fa)是(shi)典型的(de)學(xue)者書(shu)(shu)(shu)法(fa)(fa),學(xue)者書(shu)(shu)(shu)法(fa)(fa)的(de)特征是(shi)文(wen)雅(ya)、含蓄、雋永、流(liu)(liu)暢,無雕琢氣(qi)、造作(zuo)(zuo)氣(qi)、浮躁(zao)氣(qi)和(he)江湖氣(qi),學(xue)者書(shu)(shu)(shu)法(fa)(fa)很少(shao)注重對(dui)線條(tiao)的(de)單純錘煉,而(er)更(geng)為重視內在的(de)氣(qi)韻和(he)整(zheng)體(ti)的(de)表現力。在胡適(shi)所遺留下來的(de)書(shu)(shu)(shu)法(fa)(fa)筆跡(ji)當(dang)中,其表現形式多為信(xin)札、小(xiao)品,而(er)很少(shao)有廳堂(tang)式巨(ju)作(zuo)(zuo),也很少(shao)有用于應(ying)酬或人際(ji)交往的(de)所謂的(de)書(shu)(shu)(shu)法(fa)(fa)創作(zuo)(zuo)。從(cong)胡適(shi)手稿的(de)筆跡(ji)上看,我們很難看出胡適(shi)書(shu)(shu)(shu)法(fa)(fa)的(de)師承(cheng)淵源和(he)所屬(shu)流(liu)(liu)派,但是(shi),從(cong)整(zheng)體(ti)上看,胡適(shi)顯然有著較深厚的(de)書(shu)(shu)(shu)法(fa)(fa)功(gong)底,尤(you)其是(shi)他對(dui)魏晉小(xiao)楷(kai)及唐楷(kai)的(de)臨習功(gong)夫尤(you)為到家(jia),且能化之(zhi)。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zhan)為(wei)注冊用(yong)戶(hu)提供信(xin)息存儲空(kong)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shi)注冊用(yong)戶(hu)自(zi)主發布上傳,不(bu)代表(biao)本站(zhan)(zhan)觀點,更不(bu)表(biao)示(shi)本站(zhan)(zhan)支持(chi)購買和交易,本站(zhan)(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zhen)實性(xing)、適用(yong)性(xing)、安全性(xing)等(deng)概不(bu)負責(z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qin)權、虛假信(xin)息、錯誤(wu)信(xin)息或(huo)(huo)任何問題(ti),請及時(shi)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jiang)在(zai)第(di)一時(shi)間刪除(chu)或(huo)(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384488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8029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8018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2903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