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烏拉蓋(gai)河(he)是內蒙(meng)古自治區最(zui)大的內陸河(he),與其他幾條內陸小河(he)組成烏拉蓋(gai)水系,位(wei)于著名的烏珠穆(mu)沁(qin)草(cao)原(yuan)中心,是北方幾萬平方公里干旱草(cao)原(yuan)和烏拉蓋(gai)濕地的生命線。
1975年文(wen)革中,以外(wai)來人(ren)口為主(zhu)的烏拉蓋農管局組建,占用東烏旗東部水源地(di)區(qu)的大片土地(di),脫離東烏旗直屬(shu)內蒙古和錫盟管轄。
1977年,烏(wu)拉蓋河被上(shang)述單位截斷—修建水庫養魚,破(po)壞了幾千(qian)年來(lai)干旱草原的(de)水資(zi)源補充系統。
1998年,烏拉蓋(gai)水庫大壩被洪水沖毀,造成(cheng)烏拉蓋(gai)河下(xia)游草(cao)原(yuan)植被災難,其中200平(ping)方(fang)公里草(cao)原(yuan)被淹,形(xing)成(cheng)大湖。
2003年,烏拉蓋水(shui)庫重(zhong)建,沒有環(huan)評,截斷(duan)了烏拉蓋河(he)水(shui),兩年后,下游大片積水(shui)蒸發,湖泊(bo)干涸,其中200平方(fang)公(gong)里水(shui)蝕荒漠化(hua)地區出現。
2006年(nian),國家(jia)重要濕地—烏(wu)拉蓋(gai)沼澤區干涸(he)(he),眾多湖(hu)泊干涸(he)(he),形成沙(sha)塵暴(bao)源區。
詳情見《東方瞭望》報道“內蒙古烏拉蓋濕地因缺(que)水干涸”。
社會效益
兩種不同的聲音和社(she)會效益解釋
1、 近年來,盟、管理(li)區(qu)等(deng)以(yi)科(ke)學發(fa)展觀為指導(dao),有效(xiao)科(ke)學合理(li)地(di)開發(fa)利用水(shui)庫資(zi)源,使烏拉蓋水(shui)庫為民(min)彰顯(xian)出了良好的(de)經濟、社會、生態等(deng)效(xiao)益。 這座水(shui)庫對防洪(hong)抗旱,人畜飲水(shui)、漁業生產(chan)及保護地(di)區(qu)生態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不知大(da)家是否(fou)還記得(de)1998年的(de)特(te)大(da)洪(hong)水(shui),那場災難給開發(fa)區(qu)造成了極大(da)損(sun)失,特(te)別對以(yi)后(hou)的(de)氣候影響(xiang)非常(chang)明顯(xian),降(jiang)雨量明顯(xian)減少。重新修復水(shui)庫迫在眉睫。2003年,烏拉蓋水(shui)庫開始施工(gong)(gong)修復,2004年完工(gong)(gong),這就形成了如今這一望無際(ji)的(de)廣闊水(shui)域。
該水庫作為(wei)錫盟和(he)內(nei)蒙(meng)古地區重要(yao)的水資源寶地,每年可為(wei)工(gong)業提供用水4760立方米。目前,積(ji)(ji)極推進(jin)的錫林河供水工(gong)程完工(gong)后,每年可引水1.45億立方米,將為(wei)烏拉蓋地區,經(jing)(jing)濟社會及周邊地區經(jing)(jing)濟社會健康發展(zhan)帶來福音(yin)。同時也(ye)為(wei)積(ji)(ji)極開展(zhan)草原特色水上風光旅游業鋪(pu)平了道路(lu)。
2、《內蒙古烏拉蓋濕地草原植被生態(tai)損傷(shang)評價》
“近年(nian)(nian)來(lai)草(cao)原氣候逐(zhu)漸干旱,草(cao)原沙(sha)化和鹽堿化面積逐(zhu)漸擴大(da),嚴(yan)重破壞(huai)了草(cao)原生(sheng)(sheng)態(tai)環境,形勢十分嚴(yan)重。2006-2007年(nian)(nian)通過對內(nei)蒙古東烏旗(qi)烏拉(la)蓋(gai)iashidi生(sheng)(sheng)態(tai)現狀的初步考察發現,自2003年(nian)(nian)中間(jian)烏拉(la)蓋(gai)水(shui)(shui)庫(ku)截斷烏拉(la)蓋(gai)河水(shui)(shui)來(lai),烏拉(la)蓋(gai)河流域(yu)下游濕(shi)地逐(zhu)年(nian)(nian)干涸,草(cao)原逐(zhu)年(nian)(nian)退化,植(zhi)被已經從(cong)濕(shi)生(sheng)(sheng)植(zhi)物逐(zhu)漸演替為(wei)衍(yan)生(sheng)(sheng)和沙(sha)生(sheng)(sheng)植(zhi)物,大(da)量的湖泊消失(shi),裸(luo)露的湖底(di)已經成(cheng)為(wei)北方(fang)沙(sha)塵(chen)暴的重要來(lai)源之一。”
《烏(wu)(wu)珠(zhu)穆沁草(cao)原、烏(wu)(wu)拉蓋濕(shi)地水資(zi)源損傷(shang)報告》
旅游發展
“錫(xi)盟烏(wu)拉(la)蓋(gai)水庫(ku)風景秀麗,藍天、白(bai)云、草地、綠水、飛(fei)禽、騎馬(ma)、騎駱(luo)駝、釣魚(yu)等令人神往。座(zuo)座(zuo)白(bai)色旅(lv)游(you)蒙古包點綴在綠草鮮(xian)花烏(wu)拉(la)蓋(gai)河畔、水庫(ku)之(zhi)間,令游(you)客(ke)流(liu)連忘返。
近幾年(nian)來(lai),烏(wu)拉(la)蓋(gai)(gai)水(shui)庫(ku)旅(lv)游(you)業已“穿(chuan)越草原時空(kong);體驗水(shui)上(shang)生活”特色游(you)吸引了來(lai)自北(bei)京(jing)、天津、上(shang)海、河北(bei)、東北(bei)等地成(cheng)千上(shang)萬(wan)的游(you)客(ke)(ke)。僅今(jin)年(nian)1-8月份,吸引外來(lai)游(you)客(ke)(ke)和大批回(hui)到第(di)二故鄉的原兵團知(zhi)青來(lai)烏(wu)拉(la)蓋(gai)(gai)水(shui)庫(ku)觀光旅(lv)游(you)的游(you)客(ke)(ke)達烏(wu)拉(la)蓋(gai)(gai)水(shui)庫(ku)30000多人。
2009年,錫盟烏拉蓋水庫等各旅(lv)游景點(dian)1-8月份(fen)旅(lv)游收入已(yi)突破800萬元大關,創歷史同期最(zui)高水平。 ”
但是,水(shui)庫的收益與中下游烏拉蓋濕地消亡(wang)、東烏旗草原(yuan)生態退化的巨大損失相(xiang)比,顯然微不(bu)足道,得不(bu)償失。 —曾經(jing)草原(yuan)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