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歌(ge)女(nv)》是(shi)周璇演唱的一(yi)首歌(ge)曲,由田漢作(zuo)詞(ci),賀綠(lv)汀(ting)根據蘇州民間小(xiao)調(diao)《知心客(ke)》改編(bian),發行于1937年(nian),是(shi)電影(ying)《馬路天使》的插曲。
2005年7月5日,該曲入選(xuan)由(you)中(zhong)國(guo)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zhong)國(guo)電影(ying)家協會推選(xuan)的“中(zhong)國(guo)電影(ying)百年百首金曲”。
天涯呀海角
覓呀覓知音
小妹妹唱歌郎奏琴
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愛呀愛呀郎呀
咱們倆是一條心
家山呀北望
淚呀淚沾襟
小妹妹想郎直到今
郎呀患難之交恩愛深
愛呀愛呀郎呀
患難之交恩愛深
人生呀誰(shui)不惜(xi)呀惜(xi)青春
小妹妹似線郎似針
郎呀穿在一起不離分
愛呀愛呀郎呀
穿在一起不離分
《天(tian)(tian)涯(ya)歌女》是(shi)電影《馬(ma)路(lu)天(tian)(tian)使(shi)》的(de)(de)插曲(qu)。拍攝(she)電影《馬(ma)路(lu)天(tian)(tian)使(shi)》時,導演袁牧之找來了當時流行的(de)(de)蘇州民間小調《知(zhi)心客(ke)》,要求田漢重新填詞(ci),賀(he)綠汀(ting)改編。賀(he)綠汀(ting)在接受改編任務后,把各(ge)唱片公司灌制的(de)(de)《知(zhi)心客(ke)》的(de)(de)唱片收集(ji)起(qi)(qi)來反復聆聽,反復比較,將(jiang)各(ge)個(ge)民間歌手的(de)(de)優(you)點集(ji)中起(qi)(qi)來,在旋律上進行藝術加工,最終使(shi)其完整起(qi)(qi)來,創(chuang)作出了《天(tian)(tian)涯(ya)歌女》。
時間 頒(ban)獎單位 獎項 獲(huo)獎方 結(jie)果(guo)
2005年7月5日 中國(guo)文學(xue)藝術界聯合會、中國(guo)電影家協會 中國(guo)電影百(bai)年百(bai)首金曲 《天涯歌女》獲獎
《天(tian)涯歌女(nv)》的(de)(de)曲調(diao)來自民歌,曲調(diao)樸質優美,為(wei)人民所熟悉,因此使(shi)聽眾感(gan)到(dao)非常親切、易(yi)學。同時(shi)該曲的(de)(de)伴奏部分(fen)也(ye)基本保(bao)持著民歌的(de)(de)特點。從周璇的(de)(de)演唱(chang)上(shang)來說(shuo),周璇的(de)(de)聲(sheng)音(yin)雖然(ran)不是十分(fen)響亮(liang)、寬厚,但卻非常悅耳,音(yin)色很“甜(tian)”,加(jia)上(shang)她(ta)演唱(chang)時(shi)吐(tu)字清楚,而且采用了民歌演唱(chang)中的(de)(de)一些特點(如裝飾音(yin)等的(de)(de)運用),在處理唱(chang)句(ju)時(shi),能隨(sui)著感(gan)情的(de)(de)需(xu)要及(ji)曲調(diao)的(de)(de)自然(ran)趨勢而顯出輕重(zhong)抑揚(yang),使(shi)她(ta)整(zheng)個(ge)的(de)(de)演唱(chang)非常靈(ling)活,婉轉動(dong)聽而富于情感(gan)。
時間 場合 地點 演唱者
2005年3月(yue)27日 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jiang)頒獎(jiang)典禮 中(zhong)國香港 許(xu)慧(hui)欣
2006年9月23日 第四屆中國(guo)曲藝牡丹獎(jiang)頒(ban)獎(jiang)晚會 南京 朱時茂(mao)
時間 作(zuo)品名(ming)稱 備注(zhu)
1995年5月《未了情》由莫(mo)文(wen)蔚演唱,唐書琛重新填詞的粵語版(ban),《大話西游之(zhi)大圣娶親(qin)》電影插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