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國立中興大學(xue)(xue)(xue),簡(jian)稱(cheng)興大。設有(you)文(wen)學(xue)(xue)(xue)院(yuan)、理(li)學(xue)(xue)(xue)院(yuan)、工學(xue)(xue)(xue)院(yuan)、農業(ye)暨自然(ran)資源(yuan)學(xue)(xue)(xue)院(yuan)、生命(ming)科學(xue)(xue)(xue)院(yuan)、獸醫學(xue)(xue)(xue)院(yuan)、社會科學(xue)(xue)(xue)暨管理(li)學(xue)(xue)(xue)院(yuan)及進修(xiu)推廣部(bu)。另外設有(you)四(si)處(chu)實(shi)驗(yan)林(lin)(lin)場:文(wen)山林(lin)(lin)場(臺(tai)北市)、惠蓀林(lin)(lin)場(南投縣)、東勢(shi)林(lin)(lin)場(臺(tai)中市)、新化林(lin)(lin)場(臺(tai)南市)及兩個實(shi)習農場于(yu)臺(tai)中市霧峰(feng)區及烏日區。
學術單位
文學院
中國文學系所
外國語文學系所
歷史學系所
圖(tu)書資(zi)訊學研究(jiu)所
臺灣文學研究所
語言中心
生命科學院
生命科學系
生物化學研究所
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生物醫學研究所
在職進修碩(shuo)士專(zhuan)班
生物資源網
生命科學營
農業(ye)暨自然資源學院(yuan)
農藝學系
園藝學系
畜產學系
國立中興(xing)大(da)學 農藝學系
國立中興(xing)大學(xue) 農藝學(xue)系(xi)
森林學系
植物病理學系
水土保持學系
食品暨應用生(sheng)物科技學系(xi)
土壤環境科學系
昆蟲學系
應用經濟學系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xi)
農(nong)業推廣教育(yu)研(yan)究所
生物(wu)科(ke)技學研究所
農村規劃研究所
進修推廣部
中國文學系(xi)進修學士班(ban)
外國語文學系(xi)進修學士班
歷史(shi)學系(xi)進(jin)修學士班(ban)
企業管理學系(xi)進(jin)修學士班
會計學系進修學士班(ban)
農業經(jing)營學系進修學士(shi)班(ban)
理學院
應用數學系所
物理學系所
化學系暨研究所
資訊科學系所
化學教學咨(zi)詢(xun)中心(xin)
工學院
土木工程學系所
電機工程學系所
機械工程學系所
化學工程學系所
環境工程學系所
材料工程學系所
精密工程所
工程(cheng)科(ke)技研究(jiu)發展中(zhong)心
機械實習工廠
獸醫學院
獸醫學系所
獸醫病(bing)理學研究所
獸醫微生物學研究所
獸醫公共衛生學研究所
獸醫教學醫院
動(dong)物疾病診斷中心
社會(hui)科學(xue)暨管理學(xue)院(yuan)
企業管理學系所
財務金融學系
財經法律學系
資訊管理學系
行銷學系
國際政治研究所
科技管理研究所
電子商務研究所
會計學研究所
科技法律研究所
高階經理人碩士在職專班(EMBA)
研究中心
生物科技發展中(zhong)心
納米科技中心
臺灣人文研究中(zhong)心
組織工程與干細胞研究中心
臺商研究中心
和(he)平與戰略研究中(zhong)心(xin)
產(chan)業研究(jiu)發(fa)展研究(jiu)中心
商(shang)情暨(ji)民意調查研究(jiu)中心(xin)
土壤及(ji)地下水污(wu)染(ran)整治(zhi)研(yan)究中(zhong)心(xin)
學術成就
學術排名
該(gai)校已(yi)于(yu)2005年、2008年入選兩階段(duan)的(de)“發展國(guo)際一流大學(xue)(xue)及頂尖研(yan)(yan)究中(zhong)心(xin)(xin)計劃(hua)”,并于(yu)中(zhong)國(guo)科學(xue)(xue)評鑒研(yan)(yan)究中(zhong)心(xin)(xin)公布(bu)2007世界大學(xue)(xue)‘科學(xue)(xue)研(yan)(yan)究’競爭力(li)排行(xing)榜中(zhong)為全(quan)(quan)球第(di)590名的(de)大學(xue)(xue)(全(quan)(quan)臺(tai)第(di)八)。
依據高等教育評鑒(jian)中(zhong)心(xin)公布的國(guo)內大(da)學(xue)ESI學(xue)門(men)排(pai)名(2008年5月)顯示,全臺灣僅(jin)24校進入(ru)(ru)ESI學(xue)門(men)排(pai)名,其中(zhong)10所大(da)學(xue)僅(jin)進入(ru)(ru)1個學(xue)門(men),進入(ru)(ru)ESI排(pai)名即表(biao)示該學(xue)門(men)學(xue)術水平進入(ru)(ru)世(shi)界前(qian)1%。興(xing)大(da)進入(ru)(ru)ESI全球(qiu)排(pai)名之學(xue)門(men)有以下五門(men)。
教育評鑒
中華民國教(jiao)育部大學評(ping)鑒(jian)
2005年中華(hua)民國教(jiao)育部委托社(she)團法人臺灣(wan)評鑒協(xie)會(hui)對國內大(da)(da)學辦理評鑒,在全國各大(da)(da)學當中,興大(da)(da)的農學專業(ye)領域與(yu)海大(da)(da)、臺大(da)(da)并列表(biao)現較(jiao)優(you)。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yu)評(ping)(ping)鑒(jian)中心基金會(hui)大學系所評(ping)(ping)鑒(jian)
中華(hua)民國教育部委托高等教育評(ping)鑒中心對國內大(da)(da)學(xue)各系所(suo)學(xue)程辦(ban)理五年一輪(lun)的系所(suo)評(ping)鑒,興大(da)(da)僅一個學(xue)程為(wei)待觀察外,其余全數通過評(ping)鑒。在全國5年500億計劃頂(ding)尖大(da)(da)學(xue)當中,目前成績最優(you)。
對外交流
T3大學聯盟
2008年3月(yue)21日,興大與國(guo)(guo)立(li)成功大學(xue)(xue)、國(guo)(guo)立(li)中(zhong)(zhong)(zhong)(zhong)山大學(xue)(xue)聯(lian)合(he)成立(li)T3大學(xue)(xue)聯(lian)盟,前(qian)中(zhong)(zhong)(zhong)(zhong)央研究院(yuan)院(yuan)長暨(ji)諾貝爾(er)獎得主李遠哲博士為首任召集人。預計(ji)共(gong)同籌組跨(kua)(kua)校、跨(kua)(kua)領域(yu)的研究中(zhong)(zhong)(zhong)(zhong)心,初期將掛牌成立(li)公(gong)共(gong)政(zheng)策研究中(zhong)(zhong)(zhong)(zhong)心、微納米研究中(zhong)(zhong)(zhong)(zhong)心及海洋政(zheng)策研究中(zhong)(zhong)(zhong)(zhong)心等三個跨(kua)(kua)校整合(he)的研究單位,并以生命(ming)科(ke)學(xue)(xue)、海洋科(ke)學(xue)(xue)、能源與前(qian)瞻科(ke)技等為主要(yao)合(he)作項目。計(ji)劃朝向輪流舉辦活(huo)動、共(gong)同開設課(ke)程、互相承認學(xue)(xue)分(fen)、圖(tu)書跨(kua)(kua)校流通(tong)的形式(shi)前(qian)進。
歐盟中心
2009年6月,歐(ou)洲聯(lian)盟(meng)以臺(tai)(tai)大(da)(da)、政大(da)(da)、中山、興(xing)(xing)大(da)(da)、輔(fu)大(da)(da)、淡大(da)(da)、東華七所(suo)臺(tai)(tai)灣高等學府(fu)聯(lian)合組(zu)成(cheng)的(de)“臺(tai)(tai)灣歐(ou)盟(meng)中心”(EUTW)正式掛牌運(yun)作,四(si)年共補(bu)助(zhu)110萬歐(ou)元,以規劃于(yu)各校(xiao)開設歐(ou)盟(meng)研究課程(cheng)、歐(ou)盟(meng)相關研討會、獎學金等,提升年輕世(shi)代對歐(ou)盟(meng)的(de)認(ren)識。其中四(si)所(suo)核心成(cheng)員大(da)(da)學之(zhi)校(xiao)長(chang)-臺(tai)(tai)大(da)(da)校(xiao)長(chang)李嗣(si)涔(cen)任(ren)主(zhu)席,政大(da)(da)校(xiao)長(chang)吳思華、興(xing)(xing)大(da)(da)校(xiao)長(chang)蕭介(jie)夫、輔(fu)大(da)(da)校(xiao)長(chang)黎建球任(ren)副主(zhu)席。臺(tai)(tai)大(da)(da)副校(xiao)長(chang)包(bao)宗和為(wei)中心主(zhu)任(ren)。
杰出校友
1997年選出 徐立(li)德 李厚高(gao) 陳清義 陳漱石 蔡惠行
1998年選出 江丙(bing)坤 賴英照 郭宗德(de) 楊(yang)敦(dun)和(he) 周(zhou)應桓
1999年選出(chu) 彭淮(huai)南(nan) 鄭鴻財 許新枝 吳容明 許秀(xiu)華
2000年選出(chu) 林(lin)俊(jun)義(yi) 徐建國 陳永(yong)泰(tai) 林(lin)省三 吳挽瀾
2001年(nian)(nian)選出 王桂榮(rong) 劉(liu)(liu)顯達 劉(liu)(liu)安國(guo) 林萬年(nian)(nian) 陳連和
2002年選出 李成(cheng)章 李國欽(qin) 高崇熙 程伶輝 黃寬重(zhong)
2003年選出 高希均 鄭天(tian)佑 楊德華 李金(jin)龍 賀陳旦 劉保佑
2004年(nian)選出 黃仲生 郭林(lin)勇 溫總祥 張福國(guo) 黎志蘇
2005年(nian)選出 謝順景(jing) 林慶福(fu) 施宗(zong)雄 江益男 黃大一 陳錦生(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