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上章李氏宗祠
0 票數:0 #人文景觀建筑#
李氏宗祠 在青陽縣沙濟鄉上章村。始建于明,重修于清乾隆四十六年,至嘉慶四年完工,光緒年間作過修繕,1998年5月4日,被安徽列為省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氏宗祠磚木結構,坐北朝南,面闊17.6米,進深50.4米,建筑面積共887平方米。前后共3進:前廳、享堂、寢樓。圓形木柱,粗可合抱;方形石柱,頂梁而立。前廳寬敞明亮。其后一長方形天井,經兩側撫廊進入享堂。
  • 所在地/隸屬: 安徽(hui)省池州市青陽縣沙濟鄉上(shang)章(zhang)村
  • 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第七批(清朝)
附近有 3 個景點: 太平山房(7km)    青陽神仙洞景區(7km)    太平湖(10km)   
詳細介紹 PROFILE +

李氏宗祠 在青陽縣沙濟鄉上章村。始建于(yu)(yu)明,重修(xiu)于(yu)(yu)清(qing)乾隆四十(shi)六年(nian)(1781年(nian)),至(zhi)嘉慶四年(nian)完工,光(guang)緒年(nian)間(jian)作過修(xiu)繕,1998年(nian)5月4日,被安徽列(lie)為省(sheng)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nian),被國務院列(lie)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筑格局

李氏(shi)宗祠(ci)磚木結構,坐北朝南,面(mian)闊17.6米,進深50.4米,建筑面(mian)積(ji)共887平方米。前后共3進:前廳、享堂(tang)(tang)、寢(qin)樓。圓形木柱,粗(cu)可合抱;方形石柱,頂(ding)梁而立(li)。前廳寬敞明亮。其后一(yi)長方形天井(jing),經兩側撫廊進入享堂(tang)(tang)(又稱敘倫堂(tang)(tang))。享堂(tang)(tang)為李氏(shi)族(zu)人聚會(hui)之所(suo)。享堂(tang)(tang)后又一(yi)天井(jing)(后天井(jing)),自后天井(jing)登(deng)石級可達寢(qin)樓。樓為李氏(shi)族(zu)議事之地。樓上為“神堂(tang)(tang)”,有藏(zang)譜(pu)室櫥。

文物遺存

《重(zhong)建大(da)(da)宗祠(ci)碑記》記載:此祠(ci)始建于(yu)明代(dai),重(zhong)建于(yu)清(qing)乾隆46年(1781),嘉(jia)慶四年(1799)完工(gong),歷時(shi)二十年。其(qi)建筑(zhu)(zhu)工(gong)程巨(ju)大(da)(da),雕(diao)刻(ke)(ke)技(ji)藝高超,一(yi)(yi)向為(wei)人(ren)稱道。而(er)最為(wei)眾所注目的(de)(de)乃是其(qi)工(gong)藝精(jing)(jing)細的(de)(de)木(mu)雕(diao)、石(shi)雕(diao)、磚雕(diao)。祠(ci)堂正(zheng)面,有(you)(you)(you)三道大(da)(da)門(men)(men),中門(men)(men)最為(wei)高大(da)(da),兩(liang)旁有(you)(you)(you)一(yi)(yi)對(dui)黑(hei)色大(da)(da)理(li)石(shi)的(de)(de)石(shi)板,人(ren)可騎坐其(qi)上,因之又(you)名“騎鼓”。鼓門(men)(men)刻(ke)(ke)有(you)(you)(you)“獅子戲(xi)球”圖案,由(you)門(men)(men)拾級而(er)上,進入祠(ci)內,便是一(yi)(yi)幢高大(da)(da)寬敞的(de)(de)四合明堂,圓(yuan)形木(mu)柱,粗可合抱,方形石(shi)柱,頂梁而(er)立(li)北面有(you)(you)(you)一(yi)(yi)廳,名日“敘倫堂”是本族人(ren)聚(ju)會議事(shi)(shi)之所,對(dui)面有(you)(you)(you)照壁,墻上刻(ke)(ke)有(you)(you)(you)李氏(shi)名土竹火生(sheng)撰(zhuan)寫的(de)(de)《家(jia)訓》全(quan)文。文中訓誠子孫的(de)(de)語句(ju),雖具(ju)有(you)(you)(you)濃厚的(de)(de)儒家(jia)思(si)想,但道觀(guan)全(quan)文,仍有(you)(you)(you)值得后(hou)(hou)人(ren)借鑒之處(chu),碑文字(zi)體端正(zheng),筆力蒼勁,刻(ke)(ke)工(gong)精(jing)(jing)細。步入中室(shi)(shi)后(hou)(hou)廳,是一(yi)(yi)座三層樓(lou)閣的(de)(de)殿式建筑(zhu)(zhu)。稱“神室(shi)(shi)”。其(qi)內供奉李氏(shi)祖先牌位。廳室(shi)(shi)建筑(zhu)(zhu)設(she)(she)計十分精(jing)(jing)美。飛(fei)檐注角,雕(diao)梁畫(hua)棟,玉石(shi)欄桿,獅頭扶手,宛如一(yi)(yi)座藝術宮殿。鑲(xiang)嵌在墻上塊長(chang)條石(shi)刻(ke)(ke),如“云龍戲(xi)水”、“喜鵲(que)登梅”、“漁樵耕洼”以及(ji)(ji)“包公斬包勉”、“白蛇傳”、“長(chang)板坡”等民間(jian)故(gu)事(shi)(shi),形神兼備,神態逼真,懸掛于(yu)中的(de)(de)多幅扁(bian)額、受“文革”破壞及(ji)(ji)長(chang)期保護不力,多已而(er)目全(quan)非,尚存(cun)極少品貌較佳的(de)(de)扁(bian)額現(xian)存(cun)于(yu)縣博物。整個祠(ci)堂建筑(zhu)(zhu),從(cong)基到用料(liao),結構(gou)布局,都(dou)是十分考究。祠(ci)為(wei)小(xiao)瓦弧椽(chuan)的(de)(de)磚木(mu)結構(gou),西邊有(you)(you)(you)防(fang)火的(de)(de)女兒墻,后(hou)(hou)進的(de)(de)三層高樓(lou)與(yu)神室(shi)(shi)中心(xin)(xin),相連接的(de)(de)東西兩(liang)側,各有(you)(you)(you)一(yi)(yi)個暗(an)天井,專為(wei)層頂排水之用,這一(yi)(yi)獨特(te)設(she)(she)計,看來也頗具(ju)匠心(xin)(xin)。

文物價值

宗祠是凝聚中國血(xue)緣和感情的(de)(de)紐(niu)帶(dai),作為中國悠(you)久歷史和傳(chuan)統文化的(de)(de)象征與(yu)標志,具(ju)有無與(yu)倫比的(de)(de)影響力和歷史價(jia)(jia)值。具(ju)有重(zhong)要的(de)(de)考古價(jia)(jia)值和研究價(jia)(jia)值。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給生活一把琴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上章李氏宗祠】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ce)用戶提(ti)供(gong)信息(xi)存儲(chu)空間服務(wu),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ti)供(gong)”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ce)用戶自(zi)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本站觀點,版(ban)權歸(gui)原(yuan)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wen)題,請(qing)及(ji)時聯(lian)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guan)信息的(de)知識(shi)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bao)括但不(bu)限于文(wen)字(zi)、圖(tu)(tu)片、圖(tu)(tu)表、著作權、商標(biao)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de)商業信息等),非(fei)經許可不(bu)得抄襲或使用(yong)。
提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362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9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1688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888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