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he)口(kou)公路(lu)斷(duan)橋位于寬甸滿族(zu)自治縣長甸鎮河(he)口(kou)村(cun)。下河(he)口(kou)公路(lu)斷(duan)橋原名清(qing)城橋,是(shi)鴨綠江(jiang)連接中(zhong)(zhong)國(guo)和朝鮮(xian)兩岸最早的(de)一座(zuo)公路(lu)橋。1942年,由日本(ben)組織中(zhong)(zhong)國(guo)勞工所建。1945年8月日本(ben)投(tou)降后,該橋為中(zhong)(zhong)朝貿易所用。抗美援朝戰(zhan)爭開始(shi)后,該橋是(shi)志愿軍(jun)(jun)過(guo)江(jiang)的(de)重要橋梁,志愿軍(jun)(jun)第-批過(guo)江(jiang)部隊(dui)的(de)三(san)十(shi)(shi)(shi)九軍(jun)(jun)- -七師(shi)、四十(shi)(shi)(shi)軍(jun)(jun)-一八師(shi)就是(shi)從下河(he)口(kou)公路(lu)橋過(guo)江(jiang)的(de),后來(lai)的(de)第三(san)兵團(tuan)一部、二十(shi)(shi)(shi)兵團(tuan)、二十(shi)(shi)(shi)三(san)兵團(tuan)一部等也從這里過(guo)江(jiang)。
1950年11月8日,美國(guo)空(kong)軍實施空(kong)中(zhong)戰(zhan)役期(qi)間,該橋被嚴重破(po)壞。經(jing)廣大(da)支前民(min)工和工程兵部隊的(de)修復(fu)及(ji)在沿江防空(kong)部隊的(de)保護下,該橋至1951年秋(qiu)一(yi)直可以通車。
1951年11月中旬,美軍大批B-29飛機飛(臨下河口公路橋上空,投(tou)下大量炸(zha)(zha)彈和定時(shi)炸(zha)(zha)彈。雖然沿江防空部隊奮力反擊(ji),仍(reng)沒有保住這座橋。橋的中間(jian)7孔(長約200米)被(bei)炸(zha)(zha)斷,橋面(mian)落入(ru)水中,以至無(wu)法(fa)修復(fu),成為鴨綠(lv)江上的又一處斷橋。現中國(guo)尚存9孔,朝鮮-側尚存5孔,水中有三座橋墩尚在。
1994年8月9日(ri)(ri),寬甸縣政府將該(gai)橋定為縣級(ji)文(wen)物保(bao)護(hu)單(dan)位(wei); 2006年 10月20日(ri)(ri),被(bei)命(ming)名為該(gai)縣愛(ai)國(guo)主義教(jiao)育基地。2010年11月5日(ri)(ri), 被(bei)丹(dan)東市(shi)人民政府列(lie)為市(shi)級(ji)文(wen)物保(bao)護(hu)單(dan)位(wei)。
20世紀90年代后,長甸鎮河口村(cun)成為丹東重要(yao)的旅游景(jing)區(qu),下河口公路斷橋遺(yi)址(zhi)成為景(jing)區(qu)的紅色旅游景(jing)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