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發現。文化堆積厚0.5~2.5米(mi)。地表散見大量夾砂紅陶片(pian)、彩陶片(pian)及少量細泥紅陶片(pian)、石器殘(can)片(pian)和(he)細石器、殘(can)銅(tong)塊(kuai)、小(xiao)銅(tong)珠(zhu)顆粒(li)、銅(tong)渣、銅(tong)礦石、綠松石和(he)骨珠(zhu)等,遺址東北部(bu)有(you)直(zhi)徑約30米(mi)的(de)(de)碳(tan)燒結塊(kuai)富集區,發現大量的(de)(de)碳(tan)結塊(kuai)、孔雀石和(he)碎銅(tong)塊(kuai),并采集有(you)類(lei)似冶煉工具的(de)(de)兩把石勺(shao)。遺址西部(bu)邊(bian)緣為(wei)墓地。
火石梁(liang)遺址包含有馬廠、齊(qi)家(jia)、四(si)壩(ba)文化(hua)三種內(nei)(nei)涵的文化(hua)遺址,甘肅境內(nei)(nei)齊(qi)家(jia)文化(hua)和馬廠類型分布的北界。
遺(yi)(yi)址(zhi)文化堆(dui)積厚,內涵(han)豐(feng)富,包含(han)物(wu)多,是研究黑河流(liu)域(yu)史前文化面貌的重要遺(yi)(yi)址(zhi)。遺(yi)(yi)址(zhi)發現大量(liang)與冶(ye)銅(tong)相關的遺(yi)(yi)跡和(he)遺(yi)(yi)物(wu),為研究我國(guo)早期銅(tong)器的起源和(he)冶(ye)銅(tong)工藝的發展提(ti)供了重要的實物(wu)資料(liao)。
2013年被國務院核定(ding)為第(di)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u)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