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圣瓦西里大教堂于1553-1554年為紀念伊凡四世戰勝喀山汗國而建(由7個木制小教堂(tang)組成),并于公元1555年—公元1561年奉命改建(jian)為(wei)(wei)9個石制(zhi)教堂(tang),造型別致,多奇異雕(diao)刻,主(zhu)臺柱高(gao)57米,為(wei)(wei)當時莫斯科最高(gao)建(jian)筑。
16世紀時(shi),教堂(tang)地下室曾經被用作國庫。傳說有兩個(ge)貴(gui)族知道后,決定(ding)于1595年搶(qiang)劫這里的(de)財寶。他們密謀在城市周圍放火,以調開警(jing)衛。但(dan)不(bu)幸的(de)是他們的(de)陰謀失敗了,兩人最(zui)終(zhong)被處死(si)。
1912年(nian),教堂(tang)因其破舊不堪而被(bei)俄羅(luo)斯文物保護(hu)協會視為(wei)危舊房。十月(yue)革命后,政(zheng)府開始(shi)修復工作(zuo)。1918年(nian)始(shi)修復大圓頂和西塔大門(men),20年(nian)代(dai)末30年(nian)代(dai)初陸(lu)續修繕其他部(bu)分(fen);沿保留下來的白色石基(ji)座復原了門(men)前(qian)臺階;內(nei)部(bu)在30年(nian)代(dai)中(zhong)期被(bei)修復,1956~1965 年(nian)間中(zhong)心(xin)教堂(tang)的壁畫由藝術家仿16世紀(ji)原貌重新(xin)畫過。
1967~2012年,教堂(tang)圓頂(ding)表面的鐵(tie)板(ban)由政府出資(zi)改(gai)為(wei)銅板(ban),同時頂(ding)部十字架和(he)鏤花檐板(ban)重新(xin)鍍(du)金(jin)。這(zhe)項工(gong)程繁復浩大,僅為(wei)覆蓋幾個(ge)圓頂(ding)就耗費(fei)一毫米厚的銅板(ban)約30噸。1980年正門和(he)外(wai)部回廊得以復原。瓦西里升天教堂(tang)歷(li)史(shi)上僅有很(hen)少時間(jian)使用過,現為(wei)俄(e)羅斯國(guo)立(li)歷(li)史(shi)博物(wu)館分館,作為(wei)建筑(zhu)文物(wu)供(gong)人參觀。
建筑特點
圣瓦西里大教(jiao)堂為俄羅(luo)(luo)斯(si)東正教(jiao)堂,顯示了16世紀俄羅(luo)(luo)斯(si)民(min)間建筑(zhu)藝術風格。
八個塔(ta)樓(lou)的(de)正(zheng)門均朝向中心(xin)教(jiao)堂(tang)內(nei)的(de)回廊,因此從(cong)任何一個門進去(qu)都可(ke)遍覽教(jiao)堂(tang)內(nei)全貌。教(jiao)堂(tang)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樓(lou)梯環繞。
教(jiao)堂外部:整(zheng)個教(jiao)堂由九(jiu)座塔樓巧(qiao)妙地組合(he)為一體,在(zai)高(gao)高(gao)的底座上(shang)聳立著八個色彩艷麗,形(xing)體下滿的塔樓,簇擁著中心塔。
中心塔(ta)從地基到頂尖高47.5米(mi),鼓(gu)形圓頂金光燦燦;棱形柱體塔(ta)身上層刻有深龕(kan),下層是一圈(quan)高高的(de)長(chang)圓形的(de)窗子。其余八(ba)個(ge)塔(ta)的(de)排列是:外圈(quan)東西南北方向各一個(ge)較大的(de)塔(ta)樓,均為八(ba)角棱形柱體。
鼓形圓頂:在此四個塔樓之(zhi)間的(de)斜對角(jiao)線上是四個小塔樓,八(ba)個塔樓的(de)正門均(jun)朝(chao)向中心(xin)教(jiao)(jiao)堂(tang)內(nei)的(de)回廊,教(jiao)(jiao)堂(tang)外面四周全(quan)部有走(zou)廊和(he)樓梯環繞。
教(jiao)堂(tang)內(nei)部,幾乎在(zai)所有(you)過(guo)道和各(ge)小(xiao)教(jiao)堂(tang)門窗(chuang)邊的(de)(de)空墻(qiang)上(shang)(shang)都繪有(you)16~I7世(shi)紀的(de)(de)壁(bi)畫(hua)。殿堂(tang)分作上(shang)(shang)下兩(liang)層。16世(shi)紀俄(e)(e)羅斯軍隊攻(gong)克(ke)當時(shi)最堅(jian)固的(de)(de)城堡之一(yi)喀山(shan)時(shi)所使用的(de)(de)武器裝備在(zai)這里展出;陳列在(zai)喀山(shan)被(bei)圍景況模型旁邊的(de)(de)是一(yi)份(fen)攻(gong)占計(ji)劃(hua),俄(e)(e)羅斯士兵的(de)(de)陣容和行動地點在(zai)這份(fen)16世(shi)紀的(de)(de)作戰計(ji)劃(hua)中展示(shi)得非常詳細和可信。這里至1595年以前存放過(guo)大量官款,陳列著(zhu)16~17世(shi)紀的(de)(de)文物。與中心教(jiao)堂(tang)相通的(de)(de)八個小(xiao)教(jiao)堂(tang)面積極大,其中東(dong)南塔內(nei)面積只有(you)12平方米。
傳說故事
這座教堂是為紀念16世紀中葉俄羅斯國家生活中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征討,戰勝和兼并喀山罕國而(er)建的。后因曾有一個名叫(jiao)瓦西(xi)里(li)的修(xiu)士在此苦(ku)修(xiu),最終死于該教堂而(er)得(de)名。“勃拉仁內”在俄語里(li)是仙(xian)逝(shi)。·
傳說(shuo)在(zai)戰爭中,俄羅(luo)斯軍隊(dui)由于得到(dao)了(le)8位圣(sheng)人的幫助,戰爭才得以順利(li)進行。為(wei)紀(ji)念這(zhe)8位圣(sheng)人才修(xiu)建(jian)了(le)這(zhe)座教(jiao)堂(tang)(tang),8個塔(ta)樓上的8個圓頂分別(bie)代表一位圣(sheng)人,而中間那座最高的教(jiao)堂(tang)(tang)冠則象征著上帝的至高地位。·教(jiao)堂(tang)(tang)建(jian)造完(wan)備后(hou),為(wei)了(le)保證不再出現同樣教(jiao)堂(tang)(tang),伊(yi)凡(fan)大帝殘酷(ku)地刺瞎了(le)所有建(jian)筑師的雙(shuang)眼,伊(yi)凡(fan)大帝也因此背(bei)負了(le)“恐怖沙皇(huang)”的罪名(ming)。
建筑意義
俄國在十月革命以前一直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東正教會在推行沙皇(huang)的(de)(de)政治主張方面(mian)不遺余力,沙(sha)皇(huang)在抵御周邊國(guo)家例(li)如(ru)立(li)陶宛、波(bo)蘭(lan)天主教國(guo)家,土耳其、伊(yi)朗伊(yi)斯(si)蘭(lan)教國(guo)家和蒙古(gu)等(deng)異教國(guo)家的(de)(de)侵擾,以(yi)及(ji)后來的(de)(de)對外(wai)擴張中也都是以(yi)東正教為旗幟(zhi),征服喀山亦是如(ru)此(ci)。因此(ci)可以(yi)說(shuo),征服喀山,既是政治軍事上(shang)的(de)(de)勝(sheng)(sheng)利,也是宗(zong)教上(shang)的(de)(de)勝(sheng)(sheng)利。
圣瓦西里大教堂的(de)(de)建立,標志著莫斯科成(cheng)為俄國(guo)的(de)(de)宗教和(he)政治中心,它是俄羅斯民(min)族(zu)擺(bai)脫外族(zu)統治、完(wan)成(cheng)統一(yi)大業,繼而逐漸走(zou)向強(qiang)大、直(zhi)至建立多民(min)族(zu)的(de)(de)中央集(ji)權(quan)國(guo)家的(de)(de)里程碑。
交通信息
地鐵
可搭(da)乘(cheng)地鐵1號(hao)(hao)線(xian)到獵(lie)人(ren)商鋪站(Охотный ряд),搭(da)乘(cheng)2號(hao)(hao)線(xian)到劇院站(Театральная),或搭(da)乘(cheng)3號(hao)(hao)線(xian)到革命廣場(chang)站(Площадь Революции),6號(hao)(hao)線(xian)、7號(hao)(hao)線(xian)到中國城站(Китай-город)。
公交車
搭乘公交車(che)25路可也到(dao)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