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
生于高密縣(xian)農(nong)村一個貧困家庭的青(qing)年——永樂,像千千萬萬個農(nong)村孩子(zi)一樣,希望(wang)(wang)通(tong)過高考(kao),跳出(chu)農(nong)門,擺脫貧窮與(yu)落后(hou)。可5次高考(kao),5次敗北。希望(wang)(wang)化(hua)為泡影(ying),努(nu)力成(cheng)為烏有。他(ta)(ta)煩悶、壓(ya)(ya)抑、痛苦、無(wu)助……老(lao)母的拳拳之心,生活重壓(ya)(ya)下哥哥和無(wu)奈(nai)、嫂子(zi)及眾人的蔑視,未來的無(wu)望(wang)(wang)……一切(qie)一切(qie)壓(ya)(ya)迫著(zhu)他(ta)(ta),萬般無(wu)奈(nai),只好逃出(chu)家門,踏上“歡樂”的不歸之路。
作品目錄
序言
透明的紅蘿卜
球狀閃電
金發嬰兒
爆炸
歡樂
流水
野種
你的行(xing)為使我們(men)恐懼
人物介紹
齊文棟(dong),一(yi)(yi)個年輕的(de)(de)(de),雖(sui)然不是(shi)強壯的(de)(de)(de),可也(ye)是(shi)健康的(de)(de)(de)人,被這(zhe)樣的(de)(de)(de)一(yi)(yi)個母(mu)親愛護著。在(zai)這(zhe)里,莫言(yan)用強壯的(de)(de)(de)聲(sheng)音來(lai)講述軟弱(ruo)的(de)(de)(de)力(li)(li)量。這(zhe)正(zheng)是(shi)莫言(yan)對(dui)現實所(suo)具(ju)有的(de)(de)(de)卓(zhuo)(zhuo)越的(de)(de)(de)洞察能(neng)力(li)(li),也(ye)是(shi)莫言(yan)卓(zhuo)(zhuo)越的(de)(de)(de)敘述所(suo)在(zai)。在(zai)齊文棟(dong)臨終的(de)(de)(de)眼(yan)睛里,母(mu)親是(shi)瘦小的(de)(de)(de),軟弱(ruo)的(de)(de)(de),并且還(huan)是(shi)丑陋的(de)(de)(de),就(jiu)像那個充滿(man)激情和熱愛的(de)(de)(de)段落(luo)里所(suo)展(zhan)示的(de)(de)(de)那樣:肚臍眼(yan)積(ji)滿(man)了污垢,弓一(yi)(yi)樣的(de)(de)(de)肋條和破爛不堪的(de)(de)(de)嘴。應該說(shuo),這(zhe)樣的(de)(de)(de)母(mu)親正(zheng)在(zai)喪失生存的(de)(de)(de)能(neng)力(li)(li),然而齊文棟(dong)所(suo)得(de)到(dao)的(de)(de)(de)唯一(yi)(yi)的(de)(de)(de)保護就(jiu)是(shi)來(lai)自于這(zhe)樣一(yi)(yi)個母(mu)親。
在《歡樂》里(li),莫(mo)言(yan)敘述的(de)(de)(de)(de)(de)(de)(de)母(mu)親(qin)是一(yi)(yi)個衰落(luo)(luo)了(le)(le)的(de)(de)(de)(de)(de)(de)(de)母(mu)親(qin)。可以說(shuo)是所有的(de)(de)(de)(de)(de)(de)(de)人(ren)都有機會親(qin)眼(yan)目(mu)睹(du)自(zi)己母(mu)親(qin)的(de)(de)(de)(de)(de)(de)(de)衰落(luo)(luo),母(mu)親(qin)從(cong)最開始的(de)(de)(de)(de)(de)(de)(de)強大(da),從(cong)年(nian)輕有力,胸前(qian)的(de)(de)(de)(de)(de)(de)(de)乳房里(li)有著取(qu)之(zhi)不(bu)盡的(de)(de)(de)(de)(de)(de)(de)乳汁(zhi)開始,慢慢地走向衰落(luo)(luo),乳房成了(le)(le)泄了(le)(le)氣的(de)(de)(de)(de)(de)(de)(de)破皮球,曾經保護著我(wo)們(men)的(de)(de)(de)(de)(de)(de)(de)母(mu)親(qin)需要我(wo)們(men)來保護了(le)(le)。穿越車輛不(bu)斷的(de)(de)(de)(de)(de)(de)(de)馬路(lu)時(shi),不(bu)再(zai)是她牽著我(wo)們(men)的(de)(de)(de)(de)(de)(de)(de)手,而(er)是我(wo)們(men)牽著她的(de)(de)(de)(de)(de)(de)(de)手了(le)(le)。莫(mo)言(yan)講述的(de)(de)(de)(de)(de)(de)(de)正是這(zhe)樣一(yi)(yi)個令(ling)人(ren)悲哀的(de)(de)(de)(de)(de)(de)(de)事實,一(yi)(yi)個正在倒塌的(de)(de)(de)(de)(de)(de)(de)形象,然而(er)這(zhe)時(shi)候的(de)(de)(de)(de)(de)(de)(de)母(mu)親(qin)恰恰又是最有力量的(de)(de)(de)(de)(de)(de)(de),正像(xiang)一(yi)(yi)位英國女作家所說(shuo)的(de)(de)(de)(de)(de)(de)(de)那樣:“時(shi)間和磨難會馴服(fu)一(yi)(yi)個青(qing)年(nian)女子,但一(yi)(yi)個老年(nian)婦(fu)女是任(ren)何人(ren)間力量都無法控制的(de)(de)(de)(de)(de)(de)(de)。”
人們(men)(men)在《歡樂》里所尋找的不是——誰(shui)是我(wo)的母親;而是——誰(shui)是我(wo)們(men)(men)共同(tong)的母親。
創作歷程
收入本集(ji)的八部中(zhong)篇,皆作于八十年代。
《流(liu)水(shui)》最(zui)早,大約完(wan)成(cheng)于(yu)(yu)1983年。此(ci)作(zuo)遭遇數(shu)次(ci)退稿后(hou),即喪失(shi)信心,擲之箱底,羞于(yu)(yu)拿(na)出示人(ren)。后(hou)因(yin)《透明的(de)(de)紅蘿卜(bu)》等(deng)作(zuo)走紅,登門約稿者絡繹不絕(jue),遂從(cong)箱底取出,竟被故鄉刊(kan)物《風流(liu)》發(fa)表在1985第二(er)期上。此(ci)作(zuo)可以(yi)明顯看出我早期所受“白洋淀派”的(de)(de)影響,以(yi)及主(zhu)題先行創作(zuo)觀念的(de)(de)痕跡(ji)。《野種》原(yuan)題《父(fu)親在民夫連里》,此(ci)篇原(yuan)系(xi)構(gou)(gou)思(si)中的(de)(de)《紅高粱家族(zu)》系(xi)列長篇中的(de)(de)一(yi)個章(zhang)節,但因(yin)為(wei)現實生(sheng)(sheng)活(huo)中發(fa)生(sheng)(sheng)的(de)(de)事件屢屢打亂創作(zuo)計劃,這個野心勃勃的(de)(de)構(gou)(gou)思(si)就瓦解了。另(ling)外一(yi)個原(yuan)因(yin)就是,寫(xie)完(wan)《豐乳肥臀》后(hou),對盛行一(yi)時(shi)的(de)(de)家族(zu)歷史小(xiao)說不再感興趣,此(ci)篇也就無法找(zhao)到它應有的(de)(de)位(wei)置。《你的(de)(de)行為(wei)使(shi)我們恐懼》寫(xie)成(cheng)最(zui)晚,起(qi)筆于(yu)(yu)1988年秋,完(wan)成(cheng)于(yu)(yu)大約年底吧(ba)。時(shi)在北京師范大學與(yu)魯迅文學院(yuan)合辦的(de)(de)作(zuo)家研究生(sheng)(sheng)班學習。
之所以(yi)剛(gang)出軍藝又去(qu)魯院,是(shi)(shi)想去(qu)學點英語。但前來(lai)(lai)約稿的(de)(de)編輯(ji)不斷地給我(wo)(wo)潑冷水。是(shi)(shi)學英語還(huan)是(shi)(shi)寫小說(shuo)?當時頗費(fei)思(si)忖(cun)。最終還(huan)是(shi)(shi)選擇了寫小說(shuo)而棄學英語。其(qi)實(shi),對很多(duo)人來(lai)(lai)說(shuo),二(er)者可(ke)以(yi)兼顧,但我(wo)(wo)如(ru)果(guo)要寫小說(shuo),就(jiu)無法干別的(de)(de)事情,于是(shi)(shi),此(ci)生(sheng)唯一(yi)可(ke)以(yi)改變“土包子”形象的(de)(de)機會就(jiu)這(zhe)樣(yang)錯過了。可(ke)惜可(ke)惜!其(qi)實(shi),少寫幾(ji)部小說(shuo)又有(you)什么關系呢?《你的(de)(de)行為使我(wo)(wo)們(men)(men)恐(kong)懼》與本集(ji)中(zhong)的(de)(de)《歡(huan)樂》一(yi)樣(yang),使用了第二(er)人稱和集(ji)體敘事視角“我(wo)(wo)們(men)(men)”。“我(wo)(wo)們(men)(men)”是(shi)(shi)我(wo)(wo)們(men)(men)這(zhe)個社會中(zhong)最盛行的(de)(de)敘事或表達角度,安全并隱含著霸權。我(wo)(wo)們(men)(men)總是(shi)(shi)喜歡(huan)將(jiang)“我(wo)(wo)”的(de)(de)觀(guan)點用“我(wo)(wo)們(men)(men)”表述出來(lai)(lai)。這(zhe)里有(you)很多(duo)微妙之處值得研究。
點評鑒賞
《歡樂(le)》相比于作者的《豐乳肥臀》、《檀香刑》、《生(sheng)死疲勞》等長(chang)(chang)篇巨(ju)制,不僅藝術風格鮮明,而且各具特色,其中(zhong)有(you)許多部,無論內(nei)容(rong)或(huo)篇幅都堪稱是十分精彩的“小長(chang)(chang)篇”。
敘述(shu)語(yu)言的(de)(de)豐(feng)富變(bian)化和敘述(shu)事實的(de)(de)鋪天(tian)蓋地而來,讓我(wo)們覺得《歡樂(le)》這(zhe)部不到七萬字的(de)(de)虛構作品(pin),竟然有著像土地一(yi)樣(yang)的(de)(de)寬(kuan)廣。而這(zhe)一(yi)切都發生在一(yi)雙臨終的(de)(de)眼睛里,發生在一(yi)條(tiao)短暫(zan)的(de)(de)道路上,齊(qi)文棟(dong)走上自我(wo)毀滅時(shi)的(de)(de)重(zhong)溫過去,仿(fang)佛(fo)是一(yi)生的(de)(de)重(zhong)新(xin)開始,就像他重(zhong)新(xin)用(yong)頭顱走過了母親最(zui)(zui)坦蕩(dang)最(zui)(zui)曲折、最(zui)(zui)痛苦也最(zui)(zui)歡樂(le)的(de)(de)漫長又(you)短暫(zan)的(de)(de)陰道。
我很喜歡莫言的風格,因為(wei)他的文(wen)字很鋒利,能看到鄉(xiang)村的炊(chui)煙(yan),聞到鄉(xiang)村的味道。
——以色列(lie)著名作家奧(ao)茲
莫言的故事可以(yi)悲壯(zhuang),但他的敘事姿態總有一股異(yi)想天開的青春期征候(hou)。
——哈佛大學(xue)教授王德(de)威
他重新(xin)接通(tong)了(le)我們民族(zu)偉大敘事(shi)傳統之間的(de)活生(sheng)生(sheng)的(de)血(xue)肉聯系。
——著名作(zuo)家(jia)、評論家(jia)李敬(jing)澤
作者簡介
莫(mo)言生于1955年(nian)2月17日,原名管謨業,山(shan)東(dong)(dong)高密(mi)人,中國(guo)當代(dai)著名作家。香港(gang)公開(kai)大學(xue)(xue)(xue)榮(rong)(rong)譽文(wen)(wen)學(xue)(xue)(xue)博(bo)士,中國(guo)藝術(shu)研究院(yuan)(yuan)文(wen)(wen)學(xue)(xue)(xue)院(yuan)(yuan)院(yuan)(yuan)長,青島科技大學(xue)(xue)(xue)客座(zuo)教授,濰坊學(xue)(xue)(xue)院(yuan)(yuan)名譽院(yuan)(yuan)長。他(ta)(ta)自1980年(nian)代(dai)中以(yi)一(yi)系列鄉(xiang)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xiang)”以(yi)及“怨(yuan)鄉(xiang)”的復雜(za)情感,被(bei)歸(gui)類為(wei)“尋根文(wen)(wen)學(xue)(xue)(xue)”作家。2011年(nian)莫(mo)言榮(rong)(rong)獲(huo)茅盾文(wen)(wen)學(xue)(xue)(xue)獎。2012年(nian)莫(mo)言榮(rong)(rong)獲(huo)諾貝(bei)爾文(wen)(wen)學(xue)(xue)(xue)獎。其作品深受(shou)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一(yi)出出發生在山(shan)東(dong)(dong)高密(mi)東(dong)(dong)北鄉(xiang)的“傳奇”。《生死疲勞》和(he)《蛙》這兩部作品所具(ju)有的罕見的宗教情懷,使它們超越(yue)了(le)中國(guo)作家同行,而進入了(le)世界文(wen)(wen)學(xue)(xue)(xue)的行列。莫(mo)言的業績(ji),也(ye)使他(ta)(ta)當之(zhi)無愧(kui)地獲(huo)得了(le)諾貝(bei)爾文(wen)(wen)學(xue)(xue)(xue)獎的殊榮(rong)(rong)。在2013年(nian)2月1日全國(guo)政協第十(shi)一(yi)屆(jie)全國(guo)委員會(hui)(hui)常務委員會(hui)(hui)第二十(shi)次會(hui)(hui)議上通過為(wei)第十(shi)二屆(jie)全國(guo)委員會(hui)(hui)委員。
創作歷程
1981年(nian) 開始創作生涯,發表了(le)《枯(ku)河》、《秋水》、《民間(jian)音樂》等作品。
1985年(nian)創作《白狗(gou)秋千架》。
1986年 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xi)。
1991年 畢業于北京(jing)師范大學(xue)魯迅文學(xue)院創作研究(jiu)生班,獲北京(jing)師范大學(xue)文藝學(xue)碩士學(xue)位。
1997年 以長篇小說《豐乳肥臀》奪得(de)中國有史以來最高額的“大家文學(xue)獎(jiang)”,獲高達十萬元人(ren)民幣(bi)的獎(jiang)金(jin)。
1997年 脫離軍(jun)界(jie),轉至地方報(bao)社(she)《檢察(cha)日報(bao)》工作,并為(wei)報(bao)社(she)的影視部撰(zhuan)寫連(lian)續劇劇本(ben)。
2000年(nian) 《紅(hong)高粱家族》獲亞洲周(zhou)刊選為20世紀(ji)中文小說100強。
2001年(nian) 《檀(tan)香刑》獲(huo)臺(tai)灣聯合報讀(du)書人年(nian)度文(wen)學類最(zui)佳(jia)書獎。
2001年6月4日受(shou)聘山(shan)東(dong)大學(xue)文學(xue)與新聞(wen)傳播學(xue)院兼職(zhi)教授。
2002年(nian)至今任山東大學(xue)文(wen)學(xue)與新聞傳播學(xue)院中國現(xian)當代文(wen)學(xue)專業研究生導師(shi)。
2003年(nian)《檀香刑》獲(huo)第1屆鼎(ding)鈞(jun)雙年(nian)文學獎。
2003年11月受(shou)聘為(wei)汕頭大學文(wen)學院兼(jian)職教授。
2005年(nian)(nian) 再(zai)次失(shi)手茅盾文(wen)(wen)(wen)學(xue)獎。《四十一炮》獲第2屆(jie)華語(yu)文(wen)(wen)(wen)學(xue)傳媒大獎年(nian)(nian)度杰出(chu)成就(jiu)獎。獲香港公開(kai)大學(xue)榮譽文(wen)(wen)(wen)學(xue)博士學(xue)位。
2005年,獲意大(da)利諾尼諾國(guo)際文(wen)學獎。
2006年(nian) 出版第一部章回(hui)小(xiao)說《生死疲勞》獲(huo)頌(song)福岡(gang)亞(ya)洲(zhou)文化(hua)大獎。
2006年11月28日(ri)受聘為青島理工大學(xue)客座教授。
2007年7月出版(ban)散(san)文集《說吧(ba),莫言》。這套(tao)書(shu)分為三卷,約100萬字,全面(mian)展示(shi)了莫言的心(xin)路歷程(cheng)。
2008年 《生死疲勞》獲(huo)第2屆(jie)紅樓(lou)夢獎(jiang)首獎(jiang)。
長篇(pian)小說《四十(shi)一炮》系第七屆(jie)茅盾文學獎(jiang)最終(zhong)入圍作品。
2008年10月17日,《生死疲勞》獲首屆(jie)美國(guo)紐曼華語文(wen)學獎。
2008年11月8日(ri),受聘為中國(guo)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wen)傳(chuan)播學院駐校(xiao)作家(jia)。
2009年3月(yue),受聘為濰坊學院文(wen)學與新聞傳(chuan)播學院名譽院長。
2009年開始使(shi)用(yong)新浪(lang)微(wei)博,一共發微(wei)博28條,1043056粉絲(si),關注5人(ren)。
2009年12月,出版長篇(pian)小說《蛙》,創(chuang)作手(shou)法別具一格,小說由四封長信和(he)一部話劇構成,講述了一個(ge)鄉村婦產(chan)科醫生的人生經歷(li),表現一個(ge)時代的難和(he)痛。
2011年(nian)3月,應邀成為軍賦文學院(yuan)特約作家(jia)。
2011年8月,長篇小說《蛙》獲第八(ba)屆茅盾文學獎。
2011年11月,受聘請(qing)為青島科技大學客(ke)座教授。
2011年(nian)11月24日下午,中國(guo)作(zuo)家協會第(di)八(ba)屆全(quan)國(guo)委(wei)(wei)員(yuan)會第(di)一次全(quan)體會議投票選(xuan)出中國(guo)作(zuo)協第(di)八(ba)屆全(quan)委(wei)(wei)會副(fu)主席,莫言當選(xuan)副(fu)主席。
2012年5月(yue)受聘為華東師(shi)范大學中文系兼(jian)職(zhi)教授(shou)。
2013年(nian)4月(yue)19日,作家莫言攜新(xin)作《盛典——諾(nuo)獎之(zhi)行》亮(liang)相第(di)23屆全(quan)國圖書交易博覽會現場,講述自己獲得諾(nuo)貝(bei)爾文(wen)學獎后趣味點滴,揭秘其諾(nuo)貝(bei)爾文(wen)學獎領獎之(zhi)行。
北京時間(jian)(jian)2012年10月11日19:00,莫言(yan)因其(qi)“用虛幻現實(shi)主義將民(min)間(jian)(jian)故(gu)事、歷史和(he)現代融為一(yi)體”獲得2012年諾(nuo)貝爾文學獎(jiang)。獎(jiang)金約750萬元(yuan)人民(min)幣。
在2012年(nian)度諾貝(bei)爾(er)文學獎即(ji)將舉行(xing)頒獎典禮之際(ji),北(bei)京師范大學國(guo)際(ji)寫作中(zhong)心日前(qian)宣告成(cheng)立,本屆諾貝(bei)爾(er)文學獎得(de)主、北(bei)師大校友作家莫言(yan)擔(dan)任該(gai)中(zhong)心主席。
北京時間2012年12月(yue)8日凌晨零點(dian)30分,2012年諾貝爾(er)文學(xue)獎得主莫言在斯德(de)哥爾(er)摩瑞典學(xue)院發表領獎演講。
北京時(shi)(shi)間2012年12月11日(ri)凌晨,2012年諾貝爾(er)獎頒獎儀式在(zai)瑞典(dian)斯(si)德哥爾(er)摩音樂廳隆(long)重舉行。0點16分許,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yan)(yan)正式領取了的(de)諾貝爾(er)文(wen)學(xue)獎,并在(zai)隨后參加(jia)了盛大的(de)諾貝爾(er)晚宴。據(ju)媒體報道,莫言(yan)(yan)在(zai)晚宴尾聲發(fa)表致辭時(shi)(shi),感謝(xie)(xie)了諾貝爾(er)評委“堅持自己的(de)信(xin)念”,同時(shi)(shi)感謝(xie)(xie)了自己的(de)家人(ren)。
2012年(nian)諾貝(bei)爾(er)文學(xue)獎(jiang)(jiang)得主莫(mo)(mo)言(yan)及家人,12月14日(ri)上午返回沉浸(jin)在“白雪世界中”的(de)(de)(de)北京。莫(mo)(mo)言(yan)在機場表(biao)示,此次感受(shou)到(dao)了(le)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作(zuo)(zuo)家的(de)(de)(de)熱情。談到(dao)諾貝(bei)爾(er)文學(xue)獎(jiang)(jiang)獲(huo)獎(jiang)(jiang)者(zhe)難(nan)出(chu)佳作(zuo)(zuo)的(de)(de)(de)“魔咒”,莫(mo)(mo)言(yan)說,要盡量避免這一(yi)結局,作(zuo)(zuo)為一(yi)個作(zuo)(zuo)家,最(zui)重(zhong)要的(de)(de)(de)還是(shi)寫(xie)作(zuo)(zuo)。
2013年(nian)1月20日,莫(mo)言獲得2012年(nian)度(du)CCTV三農人(ren)物(wu)獎
2013年1月22日(ri),莫言受聘母校北京(jing)師范(fan)大(da)學教授
2013年2月1日(ri),莫言當(dang)選第(di)十(shi)二屆(jie)全國政(zheng)協(xie)委員
2013年04月12日,作家莫(mo)言(yan)獲諾獎(jiang)后的(de)首(shou)部作品不(bu)是小說,而是關于(yu)自己諾獎(jiang)之(zhi)行(xing)的(de)“心(xin)路(lu)剖析”。長江(jiang)文(wen)藝出(chu)版社日前(qian)透露(lu),由(you)莫(mo)言(yan)編著(zhu)的(de)《盛典——諾獎(jiang)之(zhi)行(xing)》將(jiang)由(you)該社于(yu)4月19日在海口書博會首(shou)發。據長江(jiang)文(wen)藝出(chu)版社工(gong)作人員介(jie)紹,莫(mo)言(yan)之(zhi)所以寫這本(ben)(ben)書是因為網上對其諾獎(jiang)之(zhi)行(xing)的(de)描述很多,但其中謬誤(wu)之(zhi)處也不(bu)少,為了(le)恢復事實真相,莫(mo)言(yan)便寫下了(le)這本(ben)(ben)書。全書共分七章,以莫(mo)言(yan)在瑞典七天的(de)所見所思為框架,共16萬字。之(zhi)所以是編著(zhu),是因為全書并(bing)非(fei)完全由(you)莫(mo)言(yan)寫就,其中也收錄了(le)莫(mo)言(yan)的(de)演講實錄、記者(zhe)專(zhuan)訪以及觀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