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1950年,定居臺灣,就讀師(shi)院附(fu)中(今師(shi)大附(fu)中)初中部。
1954年,考上(shang)成(cheng)功(gong)中(zhong)學(高中(zhong))開始大(da)量寫詩,投稿藍(lan)星詩刊(kan)、成(cheng)功(gong)青年等(deng)。
1955年,在晨(chen)光雜志發表小說《從北國到南國》,筆名(ming)(ming)古(gu)(gu)龍(long),開(kai)始(shi)了他的職(zhi)業寫作生(sheng)涯。關(guan)于(yu)古(gu)(gu)龍(long)筆名(ming)(ming)的由來,有(you)說法稱古(gu)(gu)龍(long)一(yi)女友(you)叫(jiao)古(gu)(gu)鳳,才起名(ming)(ming)為古(gu)(gu)龍(long)。
1957年,進入淡江(jiang)英專(即淡江(jiang)大學前身),就讀夜間部(bu)英語科。
1958年,古龍(long)棄(qi)學,與(yu)舞女鄭月霞(莉莉)同(tong)居于臺北縣(xian)瑞芳鎮鄭家。為了謀(mou)生,開始從事武俠小說(shuo)創作。
1960年(nian),出版武(wu)俠處女(nv)作《蒼穹神劍》。
1960年(nian)至1963年(nian)是古(gu)龍的潛伏階(jie)段(duan)或試筆階(jie)段(duan),發表了《孤星(xing)傳(chuan)》、《護花鈴》等(deng)十余部小說。在此期間(jian),由(you)于(yu)大量(liang)接觸外國(guo)文學,古(gu)龍的作品沾染上許(xu)多西(xi)方文藝(yi)色(se)彩。
1963年(nian)起,古龍接連發表了《情人箭(jian)》、《大(da)旗英(ying)雄傳》、《浣花洗劍錄》、《名(ming)劍風流》、《武林(lin)外史》和(he)《絕代(dai)雙(shuang)驕》等六部(bu)長(chang)篇,躍登(deng)為四大(da)天王之(zhi)一(yi)。
1964年(nian)(nian)至1966年(nian)(nian),發表(biao)《浣花洗劍(jian)錄(lu)》,為(wei)古(gu)龍(long)(long)小說(shuo)創作的(de)(de)里(li)程碑,其首次模仿了金庸《倚(yi)天屠龍(long)(long)記(ji)》中提(ti)出的(de)(de)“無招勝有招”,并(bing)且向《宮本武(wu)(wu)藏》等(deng)日本時代小說(shuo)取經,探索武(wu)(wu)道(天道),另辟武(wu)(wu)俠蹊(xi)徑,由此開始了古(gu)龍(long)(long)獨特(te)的(de)(de)武(wu)(wu)打描寫方(fang)式(shi)。
1966年,發表(biao)《武林外史》,奠定(ding)古龍武俠小(xiao)說的“浪(lang)子(zi)”風味(wei),強(qiang)化了《名劍風流》的現代感。
《絕(jue)(jue)代雙驕》有明顯的(de)(de)寓言化傾向,是第一部大紅大紫的(de)(de)長(chang)篇武(wu)俠喜劇(ju)。香(xiang)港(gang)知名作(zuo)家倪匡替明報邀稿《絕(jue)(jue)代雙驕》,從此和(he)古龍(long)結為莫(mo)逆。
1967年(nian),《鐵血傳奇》(后更(geng)名《楚留香傳奇》)集(ji)武(wu)俠、文(wen)藝、偵探、推理、寓言于一身,自立門(men)派,樹立新派掌門(men)人的標桿,也開(kai)啟了往(wang)后十余年(nian)的黃金時代。
1969年,古(gu)龍就(jiu)替導演徐增宏寫過(guo)劇本《蕭十(shi)一(yi)郎》,這(zhe)也是第一(yi)部先(xian)有(you)劇本再(zai)有(you)小說(shuo)的武俠名著。
1976年,香港(gang)邵(shao)氏以《流(liu)星·蝴(hu)蝶(die)·劍(jian)》、《天涯(ya)·明月·刀》為底本拍攝電(dian)影,開創了武俠電(dian)影的(de)(de)又(you)一(yi)次高峰(feng),也(ye)締造(zao)了古(gu)龍(long)的(de)(de)電(dian)影時代。
1977年,古龍染上肝病,其健康逐漸走下坡。
1979年,《英雄無(wu)淚》完成(cheng),進入衰(shuai)退階段,創(chuang)作銳(rui)減,代筆橫(heng)行。
1980年(nian)底,在北投吟松閣飲宴時遭人砍傷(吟松閣事件),失血2000cc,又輸入帶有(you)肝炎的血液,從此健康(kang)更加惡(e)化(hua)。
1985年(nian)9月,古龍(long)臨終前的(de)(de)最后(hou)一個星期,曾寫了一幅(fu)字給前來探(tan)望他的(de)(de)林清玄,“陌上花發可以緩緩醉矣”。古龍(long)死后(hou),朋友(you)決(jue)定買48瓶XO給古龍(long)陪(pei)葬,林清玄擔心埋了4000臺幣一瓶酒(jiu)的(de)(de)墓地會(hui)被(bei)盜,建議把酒(jiu)瓶的(de)(de)蓋子打開,引得(de)他們(men)共同的(de)(de)朋友(you)開玩笑,過個幾十(shi)年(nian),這便(bian)是陳年(nian)老酒(jiu)了。1985年(nian)9月21日,古龍(long)因(yin)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xue),下(xia)午(wu)六時不治,享年(nian)四十(shi)八歲。
古(gu)龍(long)一生創作的(de)武俠小說高達七十余部,代筆、冒名(ming)之偽書(shu)更超過百部。古(gu)龍(long)去世后,作品出(chu)現版(ban)權(quan)糾紛,親友和出(chu)版(ban)商之間存在多起官司,影響了(le)古(gu)龍(long)作品的(de)傳(chuan)播(bo)。
今(jin)古龍(long)長子(zi)鄭小龍(long)和(he)三子(zi)熊(xiong)正達已握手(shou)言和(he),期(qi)待再(zai)現古龍(long)小說的繁榮局面。
散文作品
出版時間(jian) 作品名稱 備注
1985年10月 《不是集》 唯一的雜文集
隨筆作品
出版時(shi)間 作品名稱 備注
2012年6 月 《笑(xiao)紅塵》 時代文藝出版社(she)
小說作品
創作時間 作品名稱 備(bei)注
1955年 《從北國(guo)到(dao)南國(guo)》 第一(yi)篇短(duan)篇文藝(yi)小說
1960年 《蒼穹神(shen)劍》 武俠處女作
1960年 《劍毒梅(mei)香》 清華出版(ban)只寫4集(ji)14章(zhang)
1961年(nian) 《殘金缺玉》
1960年(nian) 《劍(jian)氣書(shu)香(xiang)》 真善美出版(ban)古龍只寫3集(ji)
1960年 《月(yue)異(yi)星(xing)邪(xie)》
1960年 《游俠錄》 海光出版(ban)
1960年10-12月 《失魂引》 明(ming)祥出版
1961年(nian) 《劍客行》
1960年10月(yue)-1963年7月(yue) 《湘妃劍》 真(zhen)善美出版
1962年10月 《護花鈴》 春(chun)秋出(chu)版(ban) 又(you)名(ming)《諸神(shen)島》
1963年-1965年1月 《飄香(xiang)劍雨》 華(hua)源(yuan)出版
1963年4月-1964年8月 《情(qing)人箭》 真善美出(chu)版
1963年9月-1965年10月 《大旗英雄傳》 真善美出版
1964年-1966年5月 《浣(huan)花洗劍錄》 真善美出版
1964年4月 《龍(long)吟曲(qu)》 真善美出版(ban)
1961年 《名(ming)劍風流》 斷(duan)續(xu)書寫五、六年其后由春秋(qiu)出(chu)版
1967年4月(yue) 《武林外史》 春秋出版
1966年9月 《絕代雙驕》 春(chun)秋(qiu)出版(ban)
1967年1月 《楚留香傳(chuan)奇(qi)》 真善美出版
1968年 《多情劍(jian)客無(wu)情劍(jian)》 香港武俠世界連載
1969年11月(yue) 《蝙蝠傳奇(qi)》 春(chun)秋合并出(chu)版
1969年 《蕭十一郎》 香港武(wu)俠春秋連載
1971年12月 《歡(huan)樂英雄(xiong)》 春(chun)秋出版
1971年10月 《大(da)人物》 春秋出版(ban)
1971年(nian)5月-1972年(nian)1月 《桃(tao)花(hua)傳奇》 武藝期連載(zai)
1971年8月 《流星·蝴(hu)蝶·劍(jian)》 春秋出(chu)版
1973年10月 《邊城(cheng)浪子(zi)》 南琪出版
1973年 《陸小鳳傳奇》 明(ming)報發表
1973年 《九月鷹飛》 南琪出版
1973年(nian) 《七殺(sha)手》 南(nan)琪出版
1973年 《絕不低頭》 漢麟出版(ban)
1974年2月 《長(chang)生(sheng)劍》 南琪《武林七靈》之一
1974年2月(yue) 《孔雀翎》 南琪《武(wu)林七靈》之(zhi)二
1974年(nian)10月 《碧玉刀》、《多(duo)情環》 南琪出版
1974年(nian)10月-1975年(nian)3月 《霸王槍》 南琪出版
1974年10月(yue) 《血鸚(ying)鵡》 南琪出版
1974年或(huo)1975年 《劍·花·煙雨江南(nan)(nan)》 南(nan)(nan)琪(qi)出版
1974年 《天涯·明月·刀(dao)》 南琪出版(ban)
1975年 《拳頭》 南琪出(chu)版
1977年8月(yue) 《三少爺的(de)劍》 桂冠出(chu)版(ban)
1976年 《白玉老虎》 南琪出版
1978年 《圓月彎刀》 漢麟(lin)出(chu)版(ban)
1976年(nian)(nian)9月(yue)-1977年(nian)(nian)2月(yue) 《碧血洗(xi)銀槍(qiang)》 中國時(shi)報連載(zai)
1977年 《大地飛鷹》 南(nan)琪(qi)出版(ban)
1978年 《七星龍王》 春(chun)秋出版(ban)
1978年10月 《離別鉤》 春秋出版
1978年9月(yue)-1979年6月(yue) 《鳳(feng)舞九天(tian)》 民生報連載(zai)
1978年 《新月傳奇》 漢(han)麟出版
1979年 《英雄無淚》 萬盛出版(ban)
《午(wu)夜(ye)蘭花》 以電影《玉扳指》續寫的楚留香故事
1981年(nian) 《飛刀又(you)見(jian)飛刀》 萬盛出版
1981年(nian)5月 《劍(jian)神一(yi)笑》 萬盛出(chu)版(ban)
1981年 《風鈴中的刀聲》 萬盛(sheng)出(chu)版
1985年 《白玉雕龍》 萬(wan)盛(sheng)出版(由申(shen)碎(sui)梅、薛興國(guo)代(dai)筆)
1985年 《怒劍狂花》 萬(wan)盛出版(大部分丁情代筆(bi))
1985年 《那一(yi)劍的風情(qing)》 萬盛出版(大部分丁情(qing)代筆)
1986年 《邊城刀聲(sheng)》 萬盛出(chu)版(大(da)部分丁情代筆)
1985年(nian)11月 《大武俠(xia)時代(dai)》 萬盛出(chu)版
1985.07.26-08.23
《財神與短刀》
擔任編劇
年(nian)代(dai) 形式(shi) 片名 主演
1977 香港電影 獨臂雙雄 王(wang)羽(yu)、姜大衛
1977 臺灣(wan)電影 拳(quan)槍決斗 王羽
1977
臺灣電影
刀魂
陳星(xing)、孟飛、龍君兒、王冠(guan)雄
1978
香港電影
俠骨柔情赤子心
岳華、陳星、潘(pan)迎紫、聞江龍(long)
1978
香港電影
浪子一招
陳星、茅(mao)瑛、朱江(jiang)、黃家(jia)達
1978
臺灣電影
玲瓏玉手劍玲瓏
張玲(ling)、田鵬、田鶴、宗華
1979
臺灣電影
翡翠狐貍
黃一龍、林(lin)伊娃、高寶樹、龍君兒
1979
臺灣電影
浪子快刀
田(tian)鵬、王冠雄、田(tian)鶴、龍君兒
1980
臺灣電影
血旗變
劉永、井莉、徐少強、戚冠軍
1980 香港電影(ying) 寒劍孤星斷腸花(hua) 許圣雨
1981
香港電影
天涯怪客一陣風
黃(huang)家達、羅(luo)烈、燕(yan)南希、芝(zhi)蘭
1981 臺灣電影 再(zai)世英雄 劉德凱、李烈
1984
臺灣電影
情人看刀
鄭少秋、林青霞、爾冬升、馬場
衍生作品
小李飛刀系列
60年代
臺灣電視劇
小李飛刀
張宗榮、谷(gu)音、貝蒂
1978
TVB連續劇
小李飛刀
朱江、黃元申、黃杏秀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多情劍客無情劍
狄(di)龍、爾冬升、余安(an)安(an)
1980
臺灣連續劇
英雄本無淚
游天龍、燕南希
1981
香港邵氏電影
魔劍俠情
狄龍(long)、爾(er)冬升、傅聲
1982
香港電影
飛刀又見飛刀
姜大(da)衛、徐少強、黃正利(li)
臺灣華視劇集
小李飛刀
衛子云、龍傳(chuan)人(ren)、美(mei)力
1984
香港電影
小李飛刀
凌云、李修賢、陸(lu)小芬
1990
大陸連續劇
多情劍客
于健、安怡(yi)、鄧曉鷗
1992
香港電影
戰神傳說
鐘鎮(zhen)濤、劉德華、張曼玉
1995
TVB連續劇
小李飛刀
關禮杰、傅明憲
1998
合拍連續劇
小李飛刀
焦恩俊、吳京、蕭薔
2000
香港電影
小李(li)飛刀(dao)之飛刀(dao)外傳(chuan)
王杰(jie)、千葉真(zhen)一、黎姿
大陸連續劇
飛刀問情
焦恩俊、張延
2003
香港連續劇
飛刀又見飛刀
張智霖、林心如
2007
大陸電視劇
小李飛刀
黃(huang)子騰、陳曦、黃(huang)敏燁
2014 大陸電(dian)視劇 小李飛刀 待定
2016 大陸電視劇(ju) 飛刀又見飛刀 劉愷威、楊(yang)蓉(rong)
楚留香系列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演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楚留香
狄龍、凌云、岳華(hua)、苗可秀(xiu)
香港電影
楚留香
孟飛
1978
香港邵氏電影
蝙蝠傳奇
狄(di)龍、凌云、爾(er)冬升、井莉
1979
ATV連續劇
俠盜風流
潘志文、曾江(jiang)、魏秋樺(hua)
TVB連續劇
楚留香
鄭(zheng)少秋(qiu)、趙雅(ya)芝、關聰
1980
香港電影
折劍傳奇
田鵬
臺灣電影
楚留香傳奇
劉德凱(kai)、孫嘉琳、張(zhang)沖
楚留香與胡鐵花
劉德(de)凱、李(li)烈(lie)、田駿(jun)
新月傳奇
孟飛(fei)、石峰、楊(yang)鈞鈞
桃花傳奇
孟飛、楊鈞(jun)鈞(jun)、汪強
中原一點紅
凌云、田鶴、貝蒂
1982
香港邵氏電影
楚留(liu)香之幽靈山莊
狄(di)龍、戴良(liang)純、顧冠忠
臺灣華視劇集
新月傳奇
張沖、葉雯
臺灣電影
彈指神功
趙雅(ya)芝、關聰(cong)、吳(wu)孟達
1983
風鈴中的刀聲
趙雅芝、田鵬、姜(jiang)大衛
楚留香大結局
鄭少秋、徐少強
午夜蘭花
鄭少秋、林青霞
1984
TVB連續劇
楚留香之(zhi)蝙蝠(fu)傳奇
苗僑偉、翁美玲(ling)、任(ren)達華
1985
臺灣中視劇集
楚留香新傳
鄭少秋、米雪、高雄
1993
香港電影
笑俠楚留香
郭富城(cheng)、邱淑貞(zhen)、張敏(min)
臺灣電影
西門無恨
孟(meng)飛、楊(yang)鈞鈞、任世官
1995
臺灣劇集
香帥傳奇
鄭少秋(qiu)、楊麗菁、沈孟生
2000
合拍劇集
西門無恨
焦恩俊、劉(liu)玉(yu)婷、劉(liu)德凱
2001
臺灣華視劇集
新楚留香
任賢齊、黎姿、林心如(ru)
2004
香港電影
盜帥留香韋小寶
張達明(ming)、馬德鐘、滕麗(li)名
2007
合拍劇集
楚留香傳奇
朱孝天(tian)、秋瓷(ci)炫、胡靜
2010
大陸連續劇
楚留香新傳
張智堯、樊少皇、傅藝偉
陸小鳳系列
年代
形式
名稱
主演
1976
TVB連續劇
陸小鳳
劉(liu)松仁、黃元申、鄭少秋
1978
香港邵氏電影
繡花大盜
劉永、凌云、井(jing)莉(li)、岳華
1981
香港邵氏電影
陸小鳳之決戰(zhan)前(qian)后
劉永、岳華、白彪、楚(chu)湘(xiang)云
香港電影
劍神一笑
劉德凱
一(yi)鳳東飛九萬(wan)里、劍氣滿天花滿樓
孟(meng)飛、楊鈞鈞、石峰
1984
臺灣華視劇集
陸小鳳
衛子云
1986
TVB連續劇
陸小鳳之鳳舞九天
萬梓良、陳秀珠(zhu)、景(jing)黛(dai)音
臺灣電影
鳳舞九天
孟飛、楊鈞鈞、黃(huang)秋生(sheng)
2000
香港電影
決戰紫禁之巔
劉德華(hua)、鄭伊健(jian)、張家輝
合拍連續劇
陸小鳳
林志穎、陶紅
2001
合拍電視劇
陸(lu)小(xiao)鳳(feng)之(zhi)鳳(feng)舞九天
孫耀威、黎姿
2006
央視電影
陸小鳳傳奇之陸小鳳前傳
張智霖、張智堯、張達明
2013 西(xi)岸傳媒 陸小(xiao)鳳與(yu)花滿樓 林(lin)峰,張(zhang)曉龍,張(zhang)檬
絕代雙驕系列
1971
香港邵氏電影
玉面俠
何莉(li)(li)莉(li)(li)、高(gao)遠、潘迎紫
1978
臺視連續劇
絕代雙驕
夏玲玲、江明、張(zhang)璐、貝(bei)蒂
香港邵氏電影
絕代雙驕
傅聲(sheng)、伍衛國、文雪兒、王戎(rong)
1979
TVB連續劇
絕代雙驕
黃(huang)元申、石修(xiu)、黃(huang)杏秀、米雪
1986
臺視連續劇
新絕代雙驕
楊(yang)盼(pan)盼(pan)、黃香蓮、景(jing)黛音
1988
TVB連續劇
絕代雙驕
梁(liang)朝偉、黎美嫻、吳岱融(rong)、謝寧
1992
香港電影
絕代雙驕
劉(liu)德(de)華(hua)、林青(qing)霞、張(zhang)敏
1999
臺灣連續劇
絕代雙驕
林志穎、蘇有朋、陳德容(rong)
2001
絕世雙驕
林(lin)志穎、唐宸(chen)禹、李(li)小璐
2005
大陸電視劇
小魚兒與花無缺
謝霆鋒、張衛健、范冰冰
蕭十一郎系列
1971
香港邵氏電影
蕭十一郎
韋弘(hong)、金霏、邢慧
1978
蕭十一郎
狄龍、井莉、劉永(yong)
1978
TVB連續劇
蕭十一郎
謝賢、李司棋、黃淑儀
2001
蕭十一郎
黃日華、向海嵐、邵美(mei)琪
2002
合拍連續劇
蕭十一郎
吳奇隆(long)、朱茵、于波
2014 大陸電視劇 新蕭十一郎 嚴屹寬、甘(gan)婷(ting)婷(ting)
大旗英雄傳系列
1982
香港邵氏電影
大旗英雄傳
狄龍(long)、羅莽、廖麗玲
1986
臺灣中視劇集
大旗英雄傳
孟飛、楊麗菁、關聰
1989
TVB連續劇
鐵血大旗門
石修、劉青云、麥(mai)翠嫻
2007
大陸連續劇
大旗英雄傳
杜(du)淳、崔林(lin)、秋(qiu)瓷炫
武林外史系列
1977
香港連續劇
武林外史
衛子云、米雪、劉江、文(wen)雪兒(er)
1979
香港邵氏電影
孔雀王朝
姜大衛、李修賢、井莉、余安安
1983
臺灣連續劇
明日天涯
江彬、史蘭華(hua)、秦偉(wei)
1986
武林外史
孟飛(fei)、陳(chen)玉玫、吳元俊、李黛林
2001
大陸連續劇
武林外史
黃(huang)海冰(bing)、張琰(yan)琰(yan)、王艷
浣花洗劍錄系列
1979
ATV連續劇
浣花洗劍錄
張國榮、文雪兒
1982
香港邵氏電影
浣花洗劍
岳華(hua)、劉永、黃杏秀、羅(luo)烈
1996
ATV連續劇
劍嘯江湖
劉松(song)仁(ren)、莊靜而、徐(xu)少強
2008
合拍連續劇
浣花洗劍錄
喬(qiao)振宇、謝霆(ting)鋒、鐘欣潼
流星蝴蝶劍系列
1976
香港邵氏電影
流星·蝴蝶·劍
宗華(hua)、井(jing)莉、岳華(hua)、谷峰(feng)、陳萍
1993
香港電影
新流星蝴蝶劍
梁朝偉(wei)、楊(yang)紫瓊、王祖賢、甄子丹
新加坡劇集
蓮花爭霸
李(li)南星、塔琳托婭
1996
ATV連續劇
劍嘯江湖
劉(liu)松仁、莊(zhuang)靜而、徐少強
2003
大陸連續劇
流星蝴蝶劍
鄭少秋(qiu)、丁子俊、何中華(hua)
2010
大陸連續劇
流星蝴蝶劍
陳(chen)楚河、陳(chen)意涵(han)、王艷
三少爺的劍系列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三少爺的劍
爾冬升、凌云、余安安、陳萍(ping)
1977
香港連續劇
三少爺的劍
萬(wan)梓良(liang)、徐少(shao)強、林司聰
2000
大陸連續劇
三少爺的劍
何中華、俞飛鴻
2016 大陸(lu)電(dian)影 三少爺的(de)劍 林更新、何潤東
名劍風流系列
1979
TVB連續劇
名劍風流
夏雨、潘迎紫、黃敏(min)儀
1981
臺灣電影
名劍風流
王冠雄、于珊、金漢
1985
臺灣連續劇
名劍風流
楊懷民、葉(xie)飛、陳麗(li)麗(li)
大人物系列
1981
香港邵氏電影
紅粉動江湖
米雪、元德、陳觀泰
2003
合拍連續劇
凡人楊大頭
吳京、季芹、張(zhang)恒
2008
大陸連續劇
大人物
嚴屹寬(kuan)、謝霆鋒、李心潔(jie)
英雄無淚系列
1979
TVB5集短劇
英雄無淚
黃樹(shu)棠(tang)、謝賢、狄波拉(la)
1980
香港邵氏電影
英雄無淚
傅聲、趙雅(ya)芝、爾(er)冬升
1984
TVB5集短劇
青鋒劍影
苗僑偉、劉嘉玲
1995
大陸電視劇
英雄無淚
修慶、李艷秋
2006
合拍連續劇
淚痕劍
焦恩俊、蔡少芬
天涯明月刀系列
1976
香港邵氏電影
天涯明月刀
狄龍、井(jing)莉、羅(luo)烈、恬妮
1980
臺灣電影
月夜斬
凌(ling)云、王冠雄、潘(pan)迎紫
1985
ATV連續劇
天涯明月刀
潘志文、羅樂林(lin)、森森
2012
大陸連續劇
天涯明月刀
鐘漢良、陳楚河、張定涵
圓月彎刀系列
1979
香港邵氏電影
圓月彎刀
爾冬升、汪(wang)明荃、林(lin)建明
1979
ATV連續劇
刀神
劉松仁、趙雅芝(zhi)、韓馬利
1997
TVB連續劇
圓月彎刀
古天樂、溫碧霞、梁小(xiao)冰
2012 大陸電視劇 新圓(yuan)月(yue)彎刀 張智(zhi)堯、楊(yang)雪(xue)、唐國強
大地飛鷹系列
1978
臺灣電影
大地飛鷹
王冠雄、凌云、夏玲(ling)玲(ling)
1992
TVB連續劇
大地飛鷹
吳鎮宇(yu)、黎美嫻、劉家輝
其他作品系列
1977
香港邵氏電影
絕不低頭
宗(zong)華、劉(liu)永、凌(ling)云、苗可秀
香港羅維電影
劍(jian)·花·煙雨江南
成龍(long)、徐楓、佟林
1978
臺灣電影
飄香劍雨
田鵬、白鷹(ying)、唐寶云(yun)、汪萍
1981
香港邵氏電影
血鸚鵡
白彪、梁(liang)珍妮、劉(liu)永(yong)
1981 香(xiang)港電(dian)視劇 游俠張三豐 萬梓良、陳(chen)秀雯、張國(guo)榮 根(gen)據《大人物(wu)》改編(bian)
1983
臺灣電影
風鈴中的刀聲
趙雅芝、田鵬
1987 香(xiang)港電影 大內神捕 連(lian)偉健、顧冠忠 根(gen)據(ju)《七殺手》改編
1991
大陸電影
七星碧玉刀
趙陽、李殿芳、單星梅
1980
臺灣電影
劍氣蕭蕭孔雀翎
田鶴、孫嘉琳、唐威(wei)
2001
大陸連續劇
策馬嘯西風
吳京、俞飛鴻
2010
大陸連續劇
七種武器之孔雀(que)翎
釋(shi)小(xiao)龍、穆婷婷、于波
古(gu)龍的(de)(de)小說弱(ruo)化了(le)武(wu)(wu)(wu)(wu)功在(zai)武(wu)(wu)(wu)(wu)俠小說中的(de)(de)功用,表達了(le)對武(wu)(wu)(wu)(wu)功武(wu)(wu)(wu)(wu)力的(de)(de)限制及(ji)使用武(wu)(wu)(wu)(wu)力的(de)(de)權(quan)限限制與責任擔當。 從古(gu)龍早期的(de)(de)作品(pin)《大旗英雄傳》、《名劍(jian)風流(liu)(liu)》,到(dao)中期的(de)(de)《絕代雙(shuang)嬌(jiao)》、《楚留香》,到(dao)后期《天涯·明(ming)月·刀(dao)》,《流(liu)(liu)星·蝴蝶·劍(jian)》,古(gu)龍的(de)(de)寫(xie)作風格一直在(zai)變(bian)化,他開(kai)創(chuang)了(le)一種(zhong)武(wu)(wu)(wu)(wu)俠的(de)(de)流(liu)(liu)派。作為一個寫(xie)作者來看,這(zhe)是一種(zhong)突破和追(zhui)求。
古龍早期的作(zuo)品是結構相(xiang)對嚴謹,能首尾呼應(ying),人物情節(jie)縱向發展(zhan),放得開,收得攏,人物多而不(bu)亂,并各具個(ge)性。小說注意渲染典型環境的氛圍,以情節(jie)的變幻來揭示(shi)人物個(ge)性,代表(biao)作(zuo)《名劍風流》。
古龍中(zhong)期的(de)作品結(jie)構(gou)的(de)嚴謹,場面、人(ren)物、情節組合成一個(ge)(ge)完美的(de)整(zheng)體(ti)(ti)架式,總(zong)體(ti)(ti)上氣魄宏大。代表作是《絕代雙(shuang)驕(jiao)》,標志著古龍小說進(jin)入一個(ge)(ge)全新的(de)藝術境界,是古龍小說的(de)一個(ge)(ge)里程碑。它以(yi)悲劇(ju)(ju)落筆,以(yi)喜(xi)劇(ju)(ju)收尾,是一幕人(ren)生的(de)悲喜(xi)劇(ju)(ju)。
古龍晚期作(zuo)品小說(shuo)的(de)主(zhu)題標新立異,結構(gou)也較(jiao)嚴謹,情節也有起伏,環環緊扣,用性(xing)格(ge)的(de)表層特(te)征(zheng)寫出了(le)導致(zhi)人物性(xing)格(ge)形成的(de)心(xin)理特(te)征(zheng)。人物性(xing)格(ge)鮮明。代表作(zuo)《流星(xing)·蝴蝶·劍》。
古(gu)龍的(de)(de)(de)(de)(de)(de)小說最大(da)的(de)(de)(de)(de)(de)(de)特點(dian)就(jiu)是(shi)創造(zao)性(xing)的(de)(de)(de)(de)(de)(de)將戲劇、推理、詩歌(ge)等元素帶(dai)入傳統(tong)武(wu)俠(xia)(xia),又將自己獨特的(de)(de)(de)(de)(de)(de)人(ren)生哲學融(rong)入其中,形成(cheng)了(le)(le)(le)獨樹一幟的(de)(de)(de)(de)(de)(de)古(gu)龍式(shi)(shi)武(wu)俠(xia)(xia)小說風格,古(gu)龍成(cheng)功地運用了(le)(le)(le)寫景、寫情、寫心(xin)態的(de)(de)(de)(de)(de)(de)新(xin)派寫法(fa),又兼顧中國傳統(tong)小說環環相(xiang)扣、撲(pu)朔迷(mi)離的(de)(de)(de)(de)(de)(de)情節安排(pai);有(you)(you)實(shi)寫,有(you)(you)虛寫;有(you)(you)重筆(bi)(bi)描(miao)摹,有(you)(you)輕(qing)筆(bi)(bi)帶(dai)過;有(you)(you)警句(ju)格言,有(you)(you)精采對(dui)話(hua);有(you)(you)對(dui)內心(xin)世界的(de)(de)(de)(de)(de)(de)挖掘,有(you)(you)對(dui)氛圍(wei)的(de)(de)(de)(de)(de)(de)巧(qiao)妙渲染;有(you)(you)張(zhang)有(you)(you)弛(chi),有(you)(you)情有(you)(you)味(wei);有(you)(you)峰(feng)回路轉,有(you)(you)絕處逢生;有(you)(you)悲(bei)涼(liang)也有(you)(you)幽默;有(you)(you)扣人(ren)心(xin)弦也有(you)(you)馳騁(cheng)想象(xiang);層(ceng)出不窮(qiong)而(er)敘而(er)不亂(luan),懸念迭起(qi)(qi)而(er)合乎情理;感(gan)人(ren)肺腑而(er)催人(ren)淚下(xia),欲罷不能(neng)而(er)回味(wei)無窮(qiong)。古(gu)龍的(de)(de)(de)(de)(de)(de)話(hua):“一個(ge)人(ren)如(ru)(ru)果沉溺于酒,必定(ding)有(you)(you)他(ta)傷(shang)心(xin)的(de)(de)(de)(de)(de)(de)事,而(er)傷(shang)心(xin)的(de)(de)(de)(de)(de)(de)人(ren)必定(ding)是(shi)多(duo)情的(de)(de)(de)(de)(de)(de)人(ren)。”他(ta)打破(po)了(le)(le)(le)以往(wang)武(wu)俠(xia)(xia)以段為主的(de)(de)(de)(de)(de)(de)方式(shi)(shi),大(da)量使用短(duan)句(ju),一句(ju)一段的(de)(de)(de)(de)(de)(de)排(pai)列方式(shi)(shi)。按(an)古(gu)龍自己的(de)(de)(de)(de)(de)(de)說法(fa):“長(chang)句(ju)讀來(lai)如(ru)(ru)浩蕩大(da)河一瀉而(er)來(lai),突然以短(duan)句(ju)相(xiang)接,猶如(ru)(ru)一把劍把水截(jie)斷,可以收到波瀾大(da)起(qi)(qi)大(da)落的(de)(de)(de)(de)(de)(de)特殊效(xiao)果。”確(que)實(shi),古(gu)龍作(zuo)品(pin)里盡(jin)管短(duan)句(ju)很多(duo),但是(shi)文字的(de)(de)(de)(de)(de)(de)優美依然亮麗(li)。古(gu)龍的(de)(de)(de)(de)(de)(de)作(zuo)品(pin)永遠在弘揚真、善(shan)、美,在他(ta)的(de)(de)(de)(de)(de)(de)筆(bi)(bi)下(xia),無論如(ru)(ru)何凄厲的(de)(de)(de)(de)(de)(de)故(gu)事都能(neng)讓人(ren)感(gan)覺出一絲(si)淡(dan)淡(dan)的(de)(de)(de)(de)(de)(de)溫暖。對(dui)人(ren)性(xing)的(de)(de)(de)(de)(de)(de)了(le)(le)(le)悟以及(ji)在這了(le)(le)(le)悟后(hou)的(de)(de)(de)(de)(de)(de)寬恕,是(shi)古(gu)龍所要(yao)表達的(de)(de)(de)(de)(de)(de)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