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特征
墨西哥玫瑰紅蟒是(shi)一種(zhong)體形粗壯的(de)蟒蛇,有一個窄窄的(de)頭和粗鈍的(de)尾巴。在其淺灰色(se)的(de)和淡黃色(se)的(de)身體上,從(cong)頭到尾裝(zhuang)飾著(zhu)寬寬的(de)深棕色(se)條紋。這些(xie)條紋可能界(jie)限非(fei)常分明,或(huo)者非(fei)常粗糙。
分布/食物
這種蟒(mang)多(duo)(duo)分布(bu)在墨西哥西北部(bu),擅長爬高,多(duo)(duo)見(jian)于灌木(mu)和(he)半沙漠(mo)地區,以小鳥和(he)哺乳動物為食。
繁殖
墨西哥玫(mei)瑰(gui)紅蟒屬于卵(luan)胎生繁殖(zhi),每胎生3-5條幼蛇。
形態特征
簡介
蟒蛇家族中最小的品種之一。
地(di)理分布 美國 西(xi)(xi)南部 ( 加州南部,亞利桑那州,和 墨西(xi)(xi)哥北部)
成年體型 2' - 3'
幼年體型 約(yue) 1'
壽命 約(yue) 15 年
毒性 無毒
亞(ya)種 trivirgata -- 墨西哥玫瑰蟒(mang)
roseofusca -- 海岸(an)玫瑰蟒
gracia -- 沙(sha)漠(mo)玫瑰蟒
飼養地方
野外棲(qi)息地 地棲(qi)性; 干燥 和 溫(wen)暖的(de) 草原(yuan)
飼(si)養箱 可選用(yong)較闊而矮的飼(si)養箱,因為它們不(bu)太喜歡向上爬 (例如:訂制(zhi)木柜(ju),玻璃飼(si)養箱)
確保蛇(she)不(bu)能逃脫,容易清潔,沒(mei)有(you)鋒利的裂口(kou),通風良好,和(he)能夠保持適當的溫度(du).
墊(dian)底物 柏樹(shu)材,山楊(yang),木碎,樹(shu)皮 (例如(ru):樹(shu)皮,椰殼碎),砂礫,沙 (例如(ru):爬蟲沙)
因為它們喜歡掘洞,所(suo)以墊底物(wu)的厚度(du)應該最小 2" - 4"
活動時(shi)間(jian) 夜間(jian);
可使用紅(hong)外線燈(deng)具(ju)來(lai)觀(guan)察及加(jia)熱(re)(re) (例如:夜用紅(hong)燈(deng),紅(hong)外線發熱(re)(re)燈(deng)) 因為絕大部份的(de)紅(hong)外線都是(shi)爬(pa)蟲動物看不見的(de)
溫(wen)度 23 - 28 °C -- 日(ri)間 (例(li)如(ru):日(ri)用藍燈)
21 - 24 °C -- 夜間 (例如:夜用(yong)紅燈(deng),紅外線發熱燈(deng),陶(tao)瓷發熱器)
濕度 58 - 60 %
水(shui)溫 應(ying)該時常放置一個盛水(shui)器 (例(li)如:巖(yan)石水(shui)盆(pen))
躲藏(zang)處 必需,一個私隱的地方,安全和在日間睡覺的地方.
可采(cai)用人工(gong)洞(dong)穴 (例如(ru):樹洞(dong),發熱洞(dong)穴)等
食物
食物 肉食性;
嚙齒(chi)動物 (例如:白(bai)老鼠,大(da)種白(bai)老鼠)
喂飼密度 幼年每 5 - 7 天(tian)一次;
成年每(mei) 7 - 10 天一次
注意1. 在黑(hei)暗環境(jing)喂飼
2. 喂(wei)飼(si)時不要(yao)把手移近
3. 喂飼(si)后一天(tian)不要(yao)把它移動
繁殖
繁(fan)殖 胎生; 每次產 5 - 8 只
交配(pei)年(nian)齡 3 - 4 年(nian)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