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shan)血》是張恨水(shui)抗(kang)戰作品(pin)之一,長(chang)篇小(xiao)說(shuo),1939年發表于香港《立報·花果山(shan)》。描寫作者(zhe)家鄉潛山(shan)游擊隊抗(kang)日故(gu)事。長(chang)篇小(xiao)說(shuo)《太(tai)平花》:1931年7月(yue)-1933年3月(yue),上(shang)海《新聞報·快活林(lin)》連載。
長篇(pian)小(xiao)說《啼(ti)笑因緣續集》:作于1933年初。上海三友書(shu)社1933年2月初版(ban)。
壽峰、秀姑父女與沈(shen)國英戰斗在抗(kang)(kang)日(ri)第一(yi)線,留(liu)學歸國的家樹、麗娜,一(yi)個(ge)造軍火(huo)、一(yi)個(ge)辦醫院,連何(he)廉也捐獻了一(yi)半財產用于抗(kang)(kang)日(ri)……作者(zhe)描繪了一(yi)個(ge)理想(xiang)的“全(quan)民抗(kang)(kang)日(ri)”的藍圖。
長篇(pian)小(xiao)說《楊柳青青》(《東北四連長》):1933年3月4日(ri)-1934年8月10日(ri),上海《申報》連載。
以北京(jing)海淀姑娘楊桂(gui)枝與青年(nian)軍(jun)官(guan)(guan)趙自強(qiang)及官(guan)(guan)家(jia)子弟甘積之三人的(de)愛情糾葛為主線,描繪了(le)一出悲喜劇。歌頌了(le)下層軍(jun)官(guan)(guan)和普通民(min)眾的(de)忠貞愛國,鞭(bian)撻了(le)某(mou)些中(zhong)上層軍(jun)官(guan)(guan)和士大夫的(de)自私(si)虛(xu)偽,誤國欺(qi)民(min)。
長篇小說《八十一夢》:1939年12月1日-1941年4月25日,重慶《新民報·最(zui)后關頭》連載(zai)。
張(zhang)恨水的(de)(de)重要代表作之一。通過(guo)荒誕不經的(de)(de)夢境(jing)故事,揭露政(zheng)治上(shang)、社會(hui)上(shang)的(de)(de)丑聞秘幕,對當時重慶(qing)的(de)(de)腐敗現實和種(zhong)種(zhong)弊病進行了無情鞭撻。寓意深遠,含(han)蓄蘊(yun)藉(jie),受到新文學(xue)界的(de)(de)好評,周恩來也對作品有(you)高(gao)度評價(jia)。
長篇小說《水滸新傳》:1940年(nian)-1941年(nian)在《新聞報》連載。
毛澤東(dong)同(tong)志曾稱贊(zan)說,《水(shui)滸新傳(chuan)》這(zhe)本書寫得好,梁山英(ying)雄抗(kang)金,我(wo)們(men)八路軍(jun)抗(kang)日,像張(zhang)恨水(shui)創作的這(zhe)樣通俗小說配合我(wo)們(men)抗(kang)日,真(zhen)是雪(xue)中送炭。
長篇小說《前(qian)線(xian)的安(an)徽,安(an)徽的前(qian)線(xian)》:1940年《立(li)煌皖報(bao)》連載。
描(miao)寫安徽的抗(kang)日游(you)擊隊(dui)。
長(chang)篇小說《虎賁萬歲》:1946年-1947年,北平(ping)《新民報·北海(hai)》連載。
1943年,日軍侵犯湖南常德,守城將士在師(shi)長余(yu)程萬的(de)率領下,頑強抵抗,幾乎(hu)全(quan)軍覆(fu)沒,英勇悲壯,震古鑠今。該文作為(wei)記載常德保衛戰的(de)紀實(shi)(shi)體小(xiao)說,可以說是(shi)中國小(xiao)說史上第一部軍事紀實(shi)(shi)小(xiao)說。
中篇小說《游擊隊》:1938年2月(yue)1日(ri)-7月(yue)3日(ri)《申(shen)報(bao)》漢口(kou)版連載未完。1938年3月(yue)1日(ri)-7月(yue)28日(ri)《申(shen)報(bao)》香(xiang)港版載完。
河北某(mou)縣城小學教員余忠國,被迫拿起武器,擔任(ren)游(you)擊隊長,組(zu)織農(nong)民(min)劉五、孫孟剛、程步云等父老鄉親(qin),和日(ri)寇漢奸(jian)打游(you)擊戰(zhan)。
散文(wen)集《水滸人(ren)物論贊》:1927-1928年北平《世界(jie)晚報·夜光》刊(kan)載,1936年《南(nan)京(jing)人(ren)報·南(nan)華經》,1944年補撰四十余篇,1944年4月重慶(qing)《萬象》周(zhou)刊(kan)社初版。
輯(ji)北平、南京、重慶三(san)地所(suo)撰水滸人物(wu)論文90篇。以古諷今。
雜文(wen)集《最后關頭(tou)》:1938年1月15日(ri)-1941年10月9日(ri),重慶《新民報》刊載(zai)。
收錄抗戰時期雜文617篇,多為喚醒(xing)國民,宣傳抗戰,針(zhen)砭(bian)時弊之作(zuo)。
合(he)集《彎弓集》:寫于(yu)1932年(nian)“一二八”事(shi)變后,曾分別在(zai)平滬兩地報刊(kan)發表。
包括小說(shuo)、劇本(ben)、詩詞、筆(bi)記(ji)、散文等,皆(jie)為鼓吹抗戰(zhan)的文字。初版(ban)扉頁有(you)題詞:“敬以一滴熱血貢獻給敝國的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