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zhi)道(dao)一(yi)個人,或不(bu)知(zhi)道(dao)一(yi)個人,與他(ta)(ta)是(shi)(shi)(shi)否為(wei)同代人,沒有(you)關系。主(zhu)要的倒是(shi)(shi)(shi)對他(ta)(ta)是(shi)(shi)(shi)否有(you)同情的了解。歸根結底,我(wo)(wo)們只能知(zhi)道(dao)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wo)(wo)們只能完全(quan)(quan)了解我(wo)(wo)們真正喜歡的人。我(wo)(wo)認為(wei)我(wo)(wo)完全(quan)(quan)知(zhi)道(dao)蘇東坡,因為(wei)我(wo)(wo)了解他(ta)(ta)。我(wo)(wo)了解他(ta)(ta),是(shi)(shi)(shi)因為(wei)我(wo)(wo)喜歡他(ta)(ta)。
蘇軾(1037~1101),字子瞻(zhan),號東坡(po)居(ju)士,眉(mei)山人,是(shi)北(bei)宋著名的(de)文學家,唐(tang)宋八大(da)家之一。他(ta)學識淵博,多(duo)才多(duo)藝,在書法(fa)、繪畫、詩(shi)詞(ci)(ci)、散文各(ge)方面(mian)都有(you)很高(gao)造詣。他(ta)的(de)書法(fa)與蔡襄、黃(huang)庭(ting)(ting)堅、米(mi)芾(fei)合稱(cheng)“宋四家”;善畫竹木(mu)怪(guai)石,其(qi)畫論,書論也有(you)卓見。他(ta)是(shi)北(bei)宋繼歐陽(yang)修之后(hou)的(de)文壇領(ling)袖(xiu),散文與歐陽(yang)修齊名;詩(shi)歌與黃(huang)庭(ting)(ting)堅齊名;他(ta)的(de)詞(ci)(ci)氣勢磅礴,風格豪放(fang)(fang),一改詞(ci)(ci)的(de)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cheng)“蘇辛”,共為豪放(fang)(fang)派詞(ci)(ci)人。
嘉(jia)祐(you)二(er)年(nian)(nian)(1057)進士(shi),任福(fu)昌縣(xian)主簿、大(da)理評(ping)事、簽書鳳翔(xiang)府節度(du)判(pan)官,召直史館。神(shen)宗(zong)元(yuan)豐二(er)年(nian)(nian)(1079)知(zhi)湖(hu)州(zhou)時,以訕謗系御史臺(tai)獄,三(san)年(nian)(nian)貶黃州(zhou)團練使(shi),筑室(shi)于東坡,自(zi)號(hao)東坡居士(shi)。后量移諸州(zhou)。哲宗(zong)元(yuan)祐(you)元(yuan)年(nian)(nian)(1086)還朝,為中書舍(she)人,翰林(lin)學(xue)士(shi)。知(zhi)制誥。九年(nian)(nian),又被(bei)(bei)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zhou)、儋州(zhou),元(yuan)符三(san)年(nian)(nian)(1100),始被(bei)(bei)召北歸,卒于常州(zhou)。著(zhu)有《東坡全集(ji)》一百十五卷(juan),今存。
譯者序:
卷一 童年與青年
第一章 文忠公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童年與青年
第四章 應試
第五章 父與子
卷二 壯年
第六章 神、鬼、人
第七章 王安石變法
第八章 拗相公
第九章 人的惡行
第十章 兩兄弟
第十一章 詩人、名妓、高僧(seng)
第十二章 抗暴詩
第十三章 黃樓
第(di)十四章 逮捕(bu)與審判(pan)
卷三 老年
第十五章 東坡居士
第十六章 赤壁賦
第十(shi)七章 瑜珈與(yu)煉丹
第十八章 浪跡天涯
第十九章 太后恩寵
第二十章 國畫
第二十一章(zhang) 謙退(tui)之道
第(di)二十二章 工程(cheng)與賑(zhen)災
第二十三章 百(bai)姓之友
第二十四章(zhang) 二度迫(po)害(hai)
卷四 流放歲月
第(di)二十(shi)五(wu)章 嶺(ling)南流放
第二十六章 仙居
第二十七章 域外
第二十八章 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