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美籍華人郭怡廣作為留學生來到北京,同(tong)行的還有加州柏克萊大學的校友SARPO(薩保),期間他們結識了丁武和張炬兩位搖滾青年,源于對唐朝文化的尊崇,郭怡廣為樂隊取名為“唐朝”。
1989年6月,郭怡廣與SARPO因故回(hui)美,之后(hou)新的(de)(de)(de)吉他手劉義(yi)軍(jun)加入。經過丁武的(de)(de)(de)朋(peng)友(you)的(de)(de)(de)幫助,唐朝在北(bei)京租到(dao)了中央(yang)美術學院第12層的(de)(de)(de)一間房間,此時是樂隊(dui)生涯中最為艱(jian)難困苦的(de)(de)(de)一段時期。
1990年,參加北京首都(dou)體(ti)育館“90現代音樂會”。
1991年,與臺灣魔巖唱片公司(si)簽約。
1992年,發行(xing)首(shou)張(zhang)專輯(ji)《夢(meng)回唐朝》。
1994年,赴德國柏林參(can)(can)加“中國文化(hua)藝術節”;12月17日晚,在香(xiang)港紅磡體(ti)育館(guan)參(can)(can)加“搖滾中國樂勢(shi)力演唱會”。
1995年,貝斯(si)手(shou)張炬(ju)因車禍去世;7月,貝斯(si)手(shou)顧忠加入;8月,吉他手(shou)劉(liu)義(yi)軍(jun)退出唐朝。
1996年,郭怡(yi)廣返回唐朝并擔任吉他(ta)手(shou);3月,錄制合輯《再(zai)見張炬》。
1997年,參加北京音樂臺“搖滾之夜演(yan)唱會”。
1999年,發行(xing)概(gai)念專輯《演義》;之后唐朝改編并錄(lu)制(zhi)《花(hua)兒為什么這樣(yang)紅》、《明(ming)月(yue)千(qian)里寄相思(si)》等歌曲;同年,郭怡廣再(zai)次回(hui)美,由虞洋(yang)來替補其(qi)位置。
2000年,吉他手陳磊(lei)加入。
2001年,吉(ji)他手(shou)劉義軍重(zhong)返唐朝。
2002年,在天津體育(yu)中心參(can)加“何夫人(ren)迎(ying)新(xin)春聯歡音(yin)樂晚(wan)會(hui)”;7月13日晚(wan),參(can)加“第3屆天津啤酒節”,演唱了(le)《夢回唐朝(chao)》、《太陽》等歌曲。
2003年,參(can)加(jia)(jia)“第3屆深圳(zhen)搖滾音樂周(zhou)”的開幕“紅(hong)(hong)色風暴”;11月15日(ri),在北京(jing)金臺藝術館參(can)加(jia)(jia)合輯《吶喊:為了中(zhong)國曾經的搖滾》的首發式,其歌曲《粉霧》收錄其中(zhong);12月13日(ri),在北京(jing)展覽(lan)館劇(ju)場擔任二手玫瑰樂隊的“通(tong)天演唱會”嘉賓、27日(ri),于江西(xi)南昌紅(hong)(hong)谷灘參(can)加(jia)(jia)“2003中(zhong)國·南昌搖滾音樂節”。
2004年,唐朝(chao)樂隊(dui)演唱(chang)的歌曲《月夢(meng)》收錄于中(zhong)國唱(chang)片發行合輯《唐朝(chao)樂隊(dui)最后的晚(wan)餐》;8月7日晚(wan),在賀(he)蘭山擔任搖滾音樂節(jie)“中(zhong)國搖滾的光輝道路”第二場(chang)的壓軸。
2005年,參(can)(can)(can)加(jia)(jia)“卡賓(bin)?卡賓(bin)!時(shi)裝秀”;1月(yue)(yue)22日,于四川(chuan)省體(ti)育(yu)館參(can)(can)(can)加(jia)(jia)“第6屆中國(guo)(guo)花(hua)卉博(bo)覽會(hui)(hui)”舉辦的(de)“華夏之星大型演唱(chang)會(hui)(hui)”;6月(yue)(yue)10日,做客網絡節目(mu)《明星在(zai)線》;6月(yue)(yue)25日晚,在(zai)哈爾(er)濱國(guo)(guo)際(ji)會(hui)(hui)展體(ti)育(yu)中心萬人(ren)體(ti)育(yu)館內(nei)參(can)(can)(can)加(jia)(jia)“搖滾之夜演唱(chang)會(hui)(hui)”;7月(yue)(yue)1日,在(zai)北京工人(ren)體(ti)育(yu)場(chang)參(can)(can)(can)加(jia)(jia)“和(he)平的(de)天空(kong)——紀(ji)念世界反(fan)法西斯(si)戰爭勝利60周年演唱(chang)會(hui)(hui)”并演唱(chang)歌曲(qu)《要學那泰山頂上(shang)一青松》;12月(yue)(yue)31日晚,在(zai)深圳體(ti)育(yu)館擔任(ren)汪(wang)(wang)峰“飛得更高跨年演唱(chang)會(hui)(hui)”擔任(ren)嘉賓(bin),與汪(wang)(wang)峰合唱(chang)約翰·列儂的(de)歌曲(qu)以示紀(ji)念。
2006年,唐朝(chao)在沈陽擔任“紀念中國搖滾20年(nian)演唱會(hui)”的壓軸(zhou);10月2日(ri),在廣東(dong)增(zeng)城參加“中國搖滾大會(hui)”的第二場演出(chu)。
2008年,發(fa)行專(zhuan)輯(ji)《浪(lang)漫騎(qi)士》、6月29日晚,在北京(jing)參加“十三月北展演出季”的(de)第二場(chang);10月24日,在上(shang)海(hai)(hai)參加“第10屆中國上(shang)海(hai)(hai)藝(yi)術節(jie)”中的(de)“搖滾(gun)樂(le)勢力”并演唱(chang)歌曲《浪(lang)漫騎(qi)士》;9月12日,擔(dan)任(ren)“沈陽(yang)后海(hai)(hai)音樂(le)節(jie)”的(de)第一(yi)場(chang)嘉賓。
2009年,劉(liu)義(yi)軍再(zai)次退出唐朝;8月28日(ri),在(zai)北京奧體中(zhong)心參加(jia)“Summer Pilot音(yin)樂(le)節(jie)”;12月31日(ri),加(jia)盟在(zai)山東濟南泉城廣場舉行的“首(shou)屆大型跨年激情(qing)狂歡(huan)夜”。
2010年,在北(bei)京奧體中心(xin)參加“第7屆(jie)中國金(jin)唱片頒獎典禮”,演唱歌曲《花兒為什么這樣紅(hong)》,并獲頒“搖滾類(lei)樂隊獎”;9月24日(ri),在湖南(nan)長沙擔任“橘洲(zhou)音樂節(jie)”的(de)壓軸(zhou)嘉賓。
2013年,在(zai)北京星光現場音樂(le)廳(ting)舉(ju)行非賣EP《沉浮(fu)》的(de)首唱會(hui),演唱了該EP中(zhong)的(de)《沉浮(fu)》、《麋鹿的(de)眼淚(lei)》等歌曲;10月27日,做(zuo)客(ke)《今晚80后脫口(kou)秀》;11月8日,在(zai)北京展覽(lan)館劇場舉(ju)行“太陽(yang)·芒刺音樂(le)會(hui)”,并在(zai)當天(tian)正式發行專輯(ji)《芒刺》。
2014年,獲得“華語金曲獎”頒發的“殿堂(tang)級(ji)樂(le)隊獎”,并(bing)當場演唱(chang)歌曲《太(tai)陽》;2月(yue)(yue)份,先后在(zai)新西蘭、斐(fei)濟進行“太(tai)陽·芒刺海外巡回(hui)演唱(chang)會(hui)”;7月(yue)(yue)19日(ri)(ri)晚,參(can)加深圳東部華僑城“首(shou)屆山海音(yin)(yin)(yin)樂(le)節”;8月(yue)(yue)12日(ri)(ri),赴(fu)阿(a)爾(er)及(ji)利亞首(shou)都(dou)阿(a)爾(er)及(ji)爾(er)的市利雅(ya)得劇(ju)場參(can)加“第7屆迪瓦那音(yin)(yin)(yin)樂(le)節”;9月(yue)(yue)6日(ri)(ri)晚,唐朝參(can)與競演的音(yin)(yin)(yin)樂(le)綜藝節目《夢想音(yin)(yin)(yin)樂(le)節》在(zai)遼寧衛視播出(chu);10月(yue)(yue)5日(ri)(ri)至6日(ri)(ri),在(zai)橫店明(ming)清宮苑(yuan)參(can)與“橫店麥浪音(yin)(yin)(yin)樂(le)節”。
2015年,火(huo)爆京城的(de)“老炮兒”演(yan)唱(chang)(chang)(chang)會將于(yu)11月(yue)21日在北京工(gong)人體育館舉辦(ban),現場大咖(ka)云集,陣容逆天,主辦(ban)方(fang)于(yu)10月(yue)23日宣(xuan)布正式開票,今日主辦(ban)方(fang)公布著名經(jing)典(dian)樂隊“黑(hei)豹樂隊”與“唐朝樂隊”加(jia)盟演(yan)唱(chang)(chang)(chang)會登臺獻唱(chang)(chang)(chang),再(zai)次詮釋經(jing)典(dian)。
沉浮 2014-03-28 國語
浪(lang)漫(man)騎士 2009-06-13 國(guo)語
演(yan)義 1999-00-00 國語
再見張炬 1997-00-00 國語
夢回(hui)唐朝 1992-12-00 國語(yu)
花兒為(wei)什么這(zhe)樣紅 1999
明月千里寄相思 1999
2004年(nian)6月(yue)7日至11日,于北京地壇公(gong)園(yuan)參加以(yi)“拒(ju)毒”為主題的公(gong)益演(yan)出《藝術拒(ju)絕毒品》,每位(wei)藝人只收(shou)一(yi)元(yuan)人民幣(bi)勞務費(fei)。
2008年(nian)5月(yue)29日晚(wan),唐朝樂隊與信樂團、指南(nan)針樂隊等(deng)在(zai)北京某酒吧進行“送別傷感選擇堅強(qiang)搖滾樂界(jie)為四川同(tong)胞祈(qi)福”賑(zhen)災義演,募得58587.6元善款。
2014年1月12日晚,受邀(yao)在廣州海心沙亞(ya)運公園參加“鄧(deng)麗君文(wen)教(jiao)基金會(hui)”主辦的“我只(zhi)在乎你,鄧(deng)麗君紀(ji)念演唱會(hui)”。
2010年(nian)12月31日至2011年(nian)1月3日,在(zai)廣東(dong)塘廈(sha)塘龍廣場參加“2011中國(guo)(塘廈(sha))越唱越紅BAND音(yin)樂(le)(le)節(jie)暨歡樂(le)(le)嘉年(nian)華”,此次音(yin)樂(le)(le)節(jie)共募得(de)30萬(wan)元人民幣。
2014-1-11 華(hua)語金(jin)曲獎(jiang):殿堂(tang)級樂(le)隊獎(jiang) (獲獎(jiang))
2010-1-23 第7屆 金唱片獎:搖(yao)滾類樂(le)隊獎 (獲獎)
唐朝樂(le)隊是中國(guo)搖(yao)滾音樂(le)史上的一座豐碑(《沈陽(yang)今報(bao)》評),亦是中國(guo)第一代重金屬搖(yao)滾樂(le)隊和北京搖(yao)滾群體中最(zui)具代表性的樂(le)隊之一(《生(sheng)活時報(bao)》評)。
經過大起(qi)大落,但仍然(ran)是(shi)華語流行樂壇的一(yi)面旗幟(《溫州(zhou)商(shang)報》評(ping))。
從他(ta)們(men)的(de)聲音(yin)(yin)中(zhong)尋覓(mi)些許幻夢(meng)的(de)遺痕,在歌曲《夢(meng)回唐朝(chao)》中(zhong),唐朝(chao)樂隊高唱的(de)“霓虹閃爍歌舞(wu)升平(ping)”確然到來,但(dan)在太(tai)平(ping)盛世(shi)(shi),他(ta)們(men)也失去了(le)當初(chu)立足的(de)根基,那(nei)種在密(mi)閉的(de)車廂中(zhong)能(neng)夠(gou)震顫心靈(ling)的(de)力量自(zi)此一去不(bu)返了(le)。時隔多(duo)年,唐朝(chao)樂隊帶著人們(men)的(de)青春夢(meng)想(xiang),在舞(wu)臺上(shang)用蒼(cang)老的(de)面容(rong)和聲音(yin)(yin)鐫刻盛世(shi)(shi)豐碑(bei),重金屬的(de)喧吵所蘊含的(de)不(bu)是(shi)夢(meng)的(de)存續,而是(shi)夢(meng)的(de)缺失(山東科技大學新聞網評)。
他們(men)的音樂里(li)帶(dai)來的華麗、輝煌與(yu)雍容的東(dong)方(fang)氣度(du)曾(ceng)讓人(ren)們(men)有理(li)由(you)對(dui)剛剛邁步的中國搖滾(gun)未來充滿信心(《南方(fang)都市報》評)。
他(ta)們追思(si)(si)盛唐古風(feng),用音樂(le)詮釋歷(li)史、張揚生(sheng)命與(yu)(yu)個性,劈裂陳(chen)朽的框架,席卷紛(fen)揚的心緒,挾豪俠之氣從(cong)幽幽古夢里切入現代(dai)生(sheng)活,其音樂(le)滑翔于(yu)(yu)歷(li)史的回廊(lang),游弋(yi)于(yu)(yu)破(po)碎的文明(ming)邊緣,沉浸在生(sheng)命的反(fan)思(si)(si)與(yu)(yu)自(zi)我(wo)放逐的深刻(ke)思(si)(si)辯中(zhong),向悠久(jiu)歷(li)史積淀下的民族文化(hua)深處追溯(su)(中(zhong)華(hua)網評)。
唐(tang)朝樂隊一路走(zou)來,經(jing)歷過(guo)大起大落,有無(wu)數(shu)血(xue)淚(lei)交織的(de)故事,他(ta)們(men)通過(guo)音樂,傳遞對生活的(de)體驗與掙(zheng)扎,在(zai)歌聲中傳達(da)渴望和(he)夢想(xiang)(新浪網(wang)(wang)評(ping)),真正展示了搖滾樂的(de)真諦(新華網(wang)(wang)評(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