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歌劇院位于澳大利亞悉尼,是20世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的表演藝術中心、悉尼市的標志性建筑。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197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07年6月28日這棟建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悉尼(ni)歌劇院坐落(luo)在悉尼(ni)港的(de)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you)的(de)帆造型,加上作為背(bei)景的(de)悉尼(ni)港灣大(da)橋,與周圍景物(wu)相映成(cheng)趣。每天(tian)都有(you)數以千計的(de)游客前(qian)來觀賞這(zhe)座建(jian)筑(zhu)。
悉尼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于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于底部的基座內。其中大的主廳是音樂廳,可容納2679人。設計的初衷是把這個大的廳堂建造成為歌劇院,后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臺被推倒重建。音樂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號稱是全世界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ge)劇院(yuan)。由于當初是將(jiang)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ge)劇院(yuan),小廳被認為不太(tai)適合做大型(xing)的歌(ge)劇演(yan)(yan)出,舞臺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dui)(dui)的空(kong)間(jian)也不便于大型(xing)樂隊(dui)(dui)演(yan)(yan)奏。通常用於(wu)舉辦交響樂(le)(le)、室內樂(le)(le)、歌劇、舞蹈、合唱、流(liu)行(xing)樂(le)(le)、爵士樂(le)(le)等(deng)多(duo)種表演(yan)。此音樂(le)(le)廳特別之處,就是位於(wu)音樂(le)(le)廳正前方,忠實呈現澳州自(zi)有的風格。
悉尼歌劇院的(de)外觀為三組(zu)巨(ju)大的(de)殼(ke)片(pian),聳立在(zai)南北(bei)長186米、東西最寬處(chu)為97米的(de)現(xian)澆鋼筋混凝土結(jie)構的(de)基座上。第一(yi)組(zu)殼(ke)片(pian)在(zai)地(di)段西側,四對(dui)殼(ke)片(pian)成串排列,三對(dui)朝(chao)北(bei),一(yi)對(dui)朝(chao)南,內(nei)部(bu)是(shi)大音(yin)樂廳(ting)。第二組(zu)在(zai)地(di)段東側,與(yu)第一(yi)組(zu)大致平(ping)行,形式(shi)相同但規模略(lve)小、內(nei)部(bu)是(shi)歌劇廳(ting)。
第三組(zu)(zu)在(zai)它們的(de)西南方,規模最小,由(you)兩對殼(ke)片(pian)組(zu)(zu)成,里面是(shi)餐廳。其他房間(jian)都巧妙地布置在(zai)基座內(nei)。整個建(jian)筑(zhu)群(qun)的(de)入(ru)口在(zai)南端(duan),有(you)寬97米的(de)大臺階(jie)。車(che)(che)輛(liang)入(ru)口和停車(che)(che)場設在(zai)大臺階(jie)下面。悉(xi)尼歌劇院坐落在(zai)悉(xi)尼港(gang)灣(wan),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se)的(de)建(jian)筑(zhu)設計聞(wen)名于世,它的(de)外形(xing)像三個三角形(xing)翹首(shou)于海邊,屋頂是(shi)白色(se)的(de)形(xing)狀猶如貝殼(ke),因(yin)而有(you)“翹首(shou)遐觀的(de)恬靜修女(nv)”之(zhi)美(mei)稱。
悉(xi)(xi)尼歌(ge)劇(ju)(ju)院(yuan)的(de)外型猶如(ru)即將乘風(feng)出(chu)海的(de)白色(se)風(feng)帆,與周圍(wei)景色(se)相映成趣。悉(xi)(xi)尼歌(ge)劇(ju)(ju)院(yuan)是從20世紀(ji)50年(nian)代開(kai)始構(gou)思興建,1955年(nian)起公(gong)開(kai)徵求世界各地的(de)設(she)計(ji)作品,至1956年(nian)共(gong)有(you)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can)選,後來(lai)丹麥建筑師(shi)約恩·伍重的(de)設(she)計(ji)屏雀中選,建設(she)從1959年(nian)3月開(kai)始,直至1973年(nian)10月竣工(gong),斥資1億零(ling)200萬澳大(da)利亞元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基金外,澳大(da)利亞政府還曾於1959年(nian)發行悉(xi)(xi)尼歌(ge)劇(ju)(ju)院(yuan)彩(cai)券。
外部參(can)觀無需門(men)票。
1、1小時劇院參觀(guan)
門票:成人(ren)(ren)(ren)37澳元/168人(ren)(ren)(ren)民幣/人(ren)(ren)(ren)(澳大(da)利亞(ya)老年卡(ka)及(ji)福利卡(ka)持有者(zhe)、學生、年齡(ling)在16或(huo)16歲以下(xia)享(xiang)受優惠(hui)卡(ka)價格(ge))
2、后臺參觀
門票:140澳(ao)元/927.164人(ren)(ren)民幣/人(ren)(ren)
時長:2小時
公交
乘坐(zuo)公(gong)交(jiao)333、380、389、392、396、397、399、890、L94、X94路(lu),在Circular Quay Stand E站(zhan)下,步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
輪船
距離(li)悉尼歌(ge)劇院最近的碼(ma)頭是環形碼(ma)頭,步行(xing)約10分鐘即(ji)可(ke)到達。碼(ma)頭共有六班輪(lun)船(chuan)(chuan)在這里停靠,分別是No.1-5 Wharf以(yi)及Harbour Master Steps,可(ke)以(yi)根據行(xing)程選(xuan)擇(ze)不(bu)同的輪(lun)船(chuan)(chuan)。
出租車
從機場到市中心可搭乘(cheng)出(chu)租(zu)車(che),車(che)費(fei)約20澳元,車(che)程(cheng)35分鐘左右。
1.門票可在底層平臺悉尼歌劇院商店的參觀游售票處購買。
2.1小時劇(ju)院參觀無需提前預(yu)訂門票。
3.演出套票和后臺參觀必(bi)須提前預訂(ding)。
4.建議穿(chuan)著(zhu)平底鞋進行(xing)后臺參觀。
5、后臺參觀有如內(nei)參觀的條件限制。
6.每天(tian)的11:00和14:30(星期六的14:30除(chu)外),都(dou)會有普通(tong)話的導游服務。
內(nei)部參觀時間為9:00-17:00,餐廳開放及演出時間各不相(xiang)同(tong)。悉尼歌劇院(yuan)全天(tian)開放16小(xiao)時,圣誕節、耶穌受難日關閉(bi)。
歌(ge)劇(ju)廳(ting)較(jiao)音樂廳(ting)為小(xiao),擁有(you)(you)(you)1547個(ge)(ge)座位,主要用于(yu)歌(ge)劇(ju)、芭蕾舞(wu)和(he)舞(wu)蹈表(biao)演;內部陳設新(xin)穎(ying)、華(hua)麗(li)、考究,為了避(bi)免在(zai)演出(chu)(chu)時墻壁反光(guang),墻壁一(yi)律用暗光(guang)的(de)夾(jia)板鑲成:地板和(he)天花板用本地出(chu)(chu)產的(de)黃楊木(mu)和(he)樺木(mu)制成;彈簧椅蒙上紅色光(guang)滑的(de)皮(pi)套。采用這樣的(de)裝(zhuang)置,演出(chu)(chu)時可以(yi)有(you)(you)(you)圓潤的(de)音響效果。舞(wu)臺(tai)面積440平(ping)方米,有(you)(you)(you)轉臺(tai)和(he)升降臺(tai)。舞(wu)臺(tai)配有(you)(you)(you)兩幅(fu)(fu)法國(guo)織造(zao)的(de)毛(mao)料華(hua)麗(li)幕布。一(yi)幅(fu)(fu)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dao)道(dao)霞(xia)光(guang)普照大(da)地,叫(jiao)“日幕”;另(ling)一(yi)幅(fu)(fu)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zu)成,好像一(yi)彎(wan)新(xin)月隱掛云端,稱(cheng)“月幕”。舞(wu)臺(tai)燈光(guang)有(you)(you)(you)200回(hui)路,由計算(suan)機控制。還裝(zhuang)有(you)(you)(you)閉路電(dian)視,使舞(wu)臺(tai)監督對臺(tai)上、臺(tai)下(xia)情(qing)況(kuang)一(yi)目了然。音樂廳(ting)裝(zhuang)潢華(hua)麗(li),有(you)(you)(you)2690個(ge)(ge)席位。
音(yin)樂廳(ting)是(shi)(shi)悉尼歌劇院大(da)(da)的廳(ting)堂,共可(ke)容納2679名(ming)觀眾,通常用于舉辦交響樂、室(shi)內樂、歌劇、舞蹈(dao)、合唱、流行(xing)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yin)樂廳(ting)特別之(zhi)處,就是(shi)(shi)位于音(yin)樂廳(ting)正前方(fang),由澳(ao)大(da)(da)利(li)亞藝術家(jia)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da)(da)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shi)(shi)全世界大(da)(da)的機(ji)械木連(lian)桿(gan)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zu)成,此外,整個音(yin)樂廳(ting)建材使(shi)用均為澳(ao)大(da)(da)利(li)亞木材,忠實呈(cheng)現澳(ao)大(da)(da)利(li)亞自有的風格。
1955年9月13日,發(fa)起了(le)悉尼歌劇院的設計競賽,共(gong)收到了(le)來自(zi)32個國家的233件參賽作(zuo)品(pin)。
1957年,設計(ji)師約恩·伍重贏得(de)了設計(ji)競賽。
1958年,位于便利朗角(jiao)的麥格理堡(bao)壘電車廠拆(chai)除(chu)。
1959年3月(yue),悉尼歌劇院的前期準(zhun)備工作開(kai)始。悉尼歌劇院的建(jian)造計劃一共有三個階段:階段一,建(jian)造矮(ai)墻。階段二,建(jian)造外(wai)部的“殼(ke)”結構。階段三,內部的設計和(he)裝(zhuang)潢。
階段一(1959年-1963年)
1962年8月31日,矮墻的工(gong)程完成(cheng)。
階段二(1963年(nian)-1967年(nian))
1961年中期(qi),設計隊伍找到了一(yi)個解決辦法:所有的“殼”都由球(qiu)體創建而(er)來(lai)。該辦法可(ke)以(yi)使用那(nei)個一(yi)個共同(tong)(tong)的模具澆注出不同(tong)(tong)長(chang)度(du)的圓拱(gong),然后將若干有著相似(si)長(chang)度(du)的圓拱(gong)段放在一(yi)起形成一(yi)個球(qiu)形的剖面。
1962年(nian)4月6日(ri),悉(xi)尼(ni)歌劇院(yuan)被預估將(jiang)于1964年(nian)8月到1965年(nian)3月之間完(wan)成。
階段三(1967年-1973年)
1963年2月,設計(ji)師約恩·伍重(zhong)將他(ta)的工作室搬(ban)至悉尼。
1965年(nian),新南(nan)威爾士州政府宣布悉尼歌劇院(yuan)建(jian)造計劃(hua)將由公(gong)共(gong)工程部(bu)管轄。
1966年,設計師約恩·伍重辭職(zhi)。
1973年,悉尼歌劇院正式完(wan)工,總花費為1億零200萬(wan)。
悉(xi)尼(ni)歌劇院不(bu)僅是(shi)悉(xi)尼(ni)藝(yi)術文(wen)化(hua)的殿堂,更是(shi)悉(xi)尼(ni)的靈魂,是(shi)公認(ren)的20世(shi)紀世(shi)界(jie)(jie)十大奇跡之一,是(shi)悉(xi)尼(ni)最(zui)容易被認(ren)出(chu)的建筑,每天來自世(shi)界(jie)(jie)各地的觀光客絡繹不(bu)絕(jue)前往參(can)觀拍照。
悉尼(ni)歌劇院設備完善,使用(yong)效果優良(liang),是一座成功的(de)(de)(de)音樂、戲(xi)劇演出建筑(zhu)。那些瀕臨(lin)水面的(de)(de)(de)巨大(da)的(de)(de)(de)白色殼(ke)片群(qun),象是海(hai)上的(de)(de)(de)船(chuan)帆,又如一簇簇盛開的(de)(de)(de)花朵,在藍(lan)天、碧(bi)海(hai)、綠樹的(de)(de)(de)襯映下(xia),婀娜多姿,輕盈皎潔(jie)。這座建筑(zhu)已被(bei)視為世界的(de)(de)(de)經典(dian)建筑(zhu)載入(ru)史冊。
2003年4月,悉尼歌劇院設計大(da)師約恩·伍重先(xian)生獲2003普利(li)茲(zi)克(ke)建筑學獎。普利(li)茲(zi)克(ke)獎是對(dui)約恩·伍重和他的(de)杰作的(de)最(zui)終承認。
2007年6月(yue)28日,悉尼(ni)歌劇院被聯合國教科文(wen)組織(zhi)列入《世界文(wen)化(hua)遺(yi)產(chan)名錄》。
2008年(nian)11月29日,約(yue)恩·伍重在丹(dan)麥去世(shi),享(xiang)年(nian)90歲。然而令人遺憾的(de)是,這位悉(xi)尼歌劇院的(de)設計大(da)師,在他(ta)生前(qian)直至去世(shi)都沒能夠親眼(yan)看過(guo)他(ta)自己的(de)杰(jie)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