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坐鎮曾有(you)“情報(bao)收集中心”之稱的(de)香港,緊(jin)貼每周的(de)全球(qiu)熱點軍事(shi)話題,以豐(feng)富、有(you)趣的(de)電視動(dong)(dong)畫(hua)以及快節奏播(bo)報(bao)大量信息的(de)方式(shi)為您(nin)搜羅軍事(shi)情報(bao),同(tong)時請(qing)來(lai)軍事(shi)專(zhuan)家對熱點話題進行深度地分(fen)析與(yu)解讀,并與(yu)觀眾和網友一(yi)起互(hu)動(dong)(dong),共同(tong)分(fen)享軍事(shi)大餐。
主持人:董嘉耀
主編:馬鼎盛
首播時間:星(xing)期(qi)三 22:00-22:35
重(zhong)播時(shi)間:星期四 03:25-04:00
15:40-16:15
播出頻道:鳳凰衛視中文臺
豐富、有(you)趣的電視動畫是節(jie)目的亮點,例如(ru)航空母艦圍著(zhu)主持人在轉圈,特技效(xiao)果活潑,是視覺的一(yi)種(zhong)歡悅(yue)。小(xiao)環節(jie)"軍情(qing)(qing)疊(die)報"取(qu)諜報的諧音,香(xiang)港曾是情(qing)(qing)報收集中心(xin),今(jin)天信息爆炸,香(xiang)港仍然是亞洲信息中心(xin),來自世界各地未經(jing)證實(shi)的數據、內(nei)幕、小(xiao)道消(xiao)息和分析(xi),節(jie)目都會為(wei)您搜羅(luo)。
大量(liang)信息(xi)與快節(jie)奏是節(jie)目的特(te)點(dian),節(jie)目每周網羅很多(duo)信息(xi),又有海內外多(duo)方視點(dian),即使是專題部分,也(ye)輔之以快節(jie)奏的音樂(le),制造出緊(jin)張氛(fen)圍。快節(jie)奏的播報,使節(jie)目的信息(xi)量(liang)更為龐大。
董嘉耀
1975年2月9日出生(sheng)于(yu)廣東(dong)廣州,1997畢(bi)業(ye)于(yu)北(bei)京(jing)廣播學院(yuan)(現中(zhong)國傳媒大學)電(dian)視(shi)系電(dian)視(shi)節(jie)(jie)目主持人(ren)專(zhuan)業(ye),曾(ceng)在(zai)中(zhong)央電(dian)視(shi)臺及廣東(dong)電(dian)視(shi)臺擔任新聞節(jie)(jie)目主持、專(zhuan)題新聞采訪工(gong)作。1998年加入鳳凰衛視(shi),曾(ceng)擔任《時事快(kuai)報》《時事直通車》《風云對話》主持人(ren),《時事開講》節(jie)(jie)目制片人(ren)。2003年美(mei)伊(yi)戰爭(zheng)爆發(fa),董嘉(jia)耀創辦并主持《軍情觀察室》至(zhi)今,與(yu)馬鼎(ding)盛全面生(sheng)動地解構世界軍情。
2005年7月起,擔任鳳(feng)凰衛視資(zi)訊臺執行副臺長,成為(wei)鳳(feng)凰最年輕的高級管理人員之一。
2011年,升任鳳凰(huang)衛視資訊臺(tai)臺(tai)長(chang)。
2014年2月起,擔任鳳凰(huang)衛(wei)視副總裁(cai)兼資訊臺臺長,負(fu)責鳳凰(huang)衛(wei)視所有專(zhuan)題節(jie)目的(de)總監制工作。
馬鼎盛(固定評(ping)論員)
1949年出生(sheng)(sheng)于香(xiang)港,是粵(yue)劇大(da)師(shi)馬師(shi)曾(ceng)和(he)紅(hong)線女(nv)的(de)兒子。新中(zhong)(zhong)國成立后(hou),父母拋棄香(xiang)港的(de)榮(rong)華富貴,回到(dao)廣州(zhou)(zhou)為新中(zhong)(zhong)國創建粵(yue)劇事(shi)業。馬鼎盛(sheng)也(ye)隨父母來(lai)到(dao)廣州(zhou)(zhou)。八(ba)歲時,紅(hong)線女(nv)把馬鼎盛(sheng)送到(dao)北(bei)(bei)京(jing)讀(du)書,在北(bei)(bei)京(jing)育(yu)才小學(xue)(xue)和(he)清華附中(zhong)(zhong)讀(du)小學(xue)(xue)和(he)中(zhong)(zhong)學(xue)(xue)。文(wen)革爆(bao)發(fa)后(hou),他(ta)經(jing)歷(li)了四年農民(min)生(sheng)(sheng)涯,又當了六年的(de)工人,恢復高考后(hou),考入中(zhong)(zhong)山大(da)學(xue)(xue)歷(li)史(shi)系,開(kai)始(shi)軍事(shi)歷(li)史(shi)的(de)研究(jiu),畢業后(hou),被分配到(dao)廣東省社科(ke)院工作,研究(jiu)近(jin)現代軍事(shi)史(shi)。
1989年,馬(ma)鼎(ding)盛定(ding)居香港(gang),曾在(zai)大(da)公報(bao)、星島日(ri)報(bao)、明報(bao)、文匯報(bao)及香港(gang)電臺等(deng)媒體工(gong)作(zuo),積累了(le)豐富的(de)新聞(wen)工(gong)作(zuo)經(jing)驗。2003年伊拉克戰爭(zheng)期間在(zai)鳳凰(huang)衛視主持《軍情觀察(cha)室(shi)》大(da)受觀眾好評(ping)(ping)(ping)。2004年正式加盟鳳凰(huang)衛視,現(xian)任《軍情觀察(cha)室(shi)》固定(ding)評(ping)(ping)(ping)論員兼節(jie)目主編,同時還是中(zhong)國近(jin)代軍事(shi)史(shi)學會會員、廣東省社會科學院(yuan)客席研(yan)究(jiu)員,中(zhong)山大(da)學人類歷(li)史(shi)學研(yan)究(jiu)中(zhong)心和客座研(yan)究(jiu)員。馬(ma)鼎(ding)盛先(xian)生(sheng)是香港(gang)著(zhu)名的(de)軍事(shi)評(ping)(ping)(ping)論員,也是著(zhu)名的(de)專欄作(zuo)家。他(ta)的(de)軍事(shi)評(ping)(ping)(ping)論,在(zai)全球華(hua)人中(zhong)有很(hen)高(gao)的(de)知名度。
其他評論員
宋兆文:前臺灣海軍(jun)陸戰隊上(shang)校指揮官(guan),臺灣防衛白皮書咨詢(xun)委員 。
徐光裕(yu):解放軍(jun)少(shao)將,解放軍(jun)防化學院(yuan)原(yuan)副院(yuan)長(chang),中(zhong)國軍(jun)控與裁(cai)軍(jun)協會理事(shi)。
林長盛:美(mei)國克萊蒙頓研(yan)究所研(yan)究員,飛彈研(yan)究專家。
毛峰:鳳凰(huang)衛視駐東京特約記者(zhe)。
鄭繼文:臺灣資深軍事評論員。
袁卓堅(jian):鳳凰衛(wei)視駐美軍(jun)事觀察(cha)員。
2003年,因伊拉克戰爭爆發(fa),鳳(feng)凰衛(wei)視開播特(te)別節(jie)(jie)目(mu)《海灣(wan)最(zui)前線(xian)》。該特(te)備節(jie)(jie)目(mu)中(zhong)的(de)一個重(zhong)要(yao)環(huan)節(jie)(jie)是(shi)《軍(jun)情觀察室》,由董(dong)嘉耀和馬鼎(ding)盛主持。節(jie)(jie)目(mu)名稱(cheng)由鳳(feng)凰衛(wei)視董(dong)事(shi)局主席、行政總裁(cai)劉長樂親自擬定。
2004年(nian),該節目成為(wei)常態節目。
2005年、2012年,節(jie)目(mu)進(jin)行了改(gai)版。
2013年,為迎來(lai)節目開播(bo)10周年,節目進行重大改版,現(xian)場增加(jia)了“戰爭游戲”的特(te)效。
2014年-2016年,萬俊成為節目新(xin)的主持(chi)人。董(dong)嘉(jia)耀繼續擔任節目主持(chi)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