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隆達廣場是湖北省荊州市城區的中心廣場,地處繁華的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定位于具有文化內涵的休閑廣場,總面積7萬平方米,全長700米,寬70-120米,呈曲尺帶狀。廣場南抵荊江大堤引長江之風入城市;北接江津湖景區,形成獨具特色的風景景觀走廊。1999年重新修建以前叫便河廣場。沙隆達廣場由北京路至長江形成了一條全長75米的南北主景觀軸線,由北至南按照起承轉合的節奏布局,形成了有序的空間序列。
集散廣場以(yi)四(si)盞高(gao)25米的高(gao)桿燈控制(zhi)暖色(se)調;綠化(hua)廣場則以(yi)低(di)矮的庭園燈為(wei)主,三、五成(cheng)組(zu)點綴草坪燈;文化(hua)廣場則以(yi)水下(xia)彩燈造(zao)景為(wei)主,形(xing)成(cheng)高(gao)潮;休閑廣場以(yi)燈柱序列組(zu)合取勝。
沙(sha)降達廣場東西兩側的(de)建筑(zhu)(zhu)以文(wen)化建筑(zhu)(zhu)為(wei)(wei)主(zhu),前(qian)半段為(wei)(wei)展覽(lan)館、音樂廳、美術館、民俗(su)博物館等,形成(cheng)城市的(de)文(wen)化中心,后(hou)半段以商業為(wei)(wei)中心,和原有的(de)勝利街小商品市場融為(wei)(wei)一體。
廣(guang)場(chang)各項(xiang)施工(gong)建設(she)嚴(yan)格按(an)規劃設(she)計進行實施,廣(guang)場(chang)面(mian)貌和形(xing)象煥然一新。1999年國慶前(qian)初步建成(cheng)開放以(yi)來,受到廣(guang)大市民(min)及游客(ke)的喜愛,同時產生了良好的經濟(ji)效益,專家(jia)、市民(min)以(yi)及政(zheng)府主管部門都認為是一項(xiang)比較成(cheng)功(gong)的設(she)計。
集散(san)廣(guang)場(chang):面(mian)積15000平方米,滿足市民節假日集會(hui)慶(qing)典的(de)功(gong)能要(yao)求(qiu)。廣(guang)場(chang)上大(da)面(mian)積鋪設色彩典雅大(da)氣的(de)淺橙色花(hua)崗巖(yan)。南端布(bu)置(zhi)一座(zuo)有(you)燈柱的(de)通(tong)廊作為(wei)圓(yuan)形露天舞臺的(de)背景,廣(guang)場(chang)中央對稱布(bu)置(zhi)兩排十八根(gen)圖(tu)騰柱,造型簡潔樸實,具有(you)濃厚的(de)荊楚文(wen)化特色。
綠(lv)化(hua)廣場:面(mian)積(ji)16000平方(fang)米,以大面(mian)積(ji)的草坪綠(lv)化(hua)和小品構筑物點綴形成該區域特征,草坪純凈,適當點植觀賞樹(shu)木,并(bing)多設市民的休息設施,重點強調區域自(zi)然清新的風格。
文化廣場:面積11000平方米(mi),該區域以(yi)風景為(wei)主(zhu)題(ti),為(wei)整個沙(sha)隆達廣場的重心(xin)。利用地(di)形(xing)(xing)(xing)(xing)高差形(xing)(xing)(xing)(xing)成(cheng)跌落(luo)式水池、瀑布及噴(pen)泉等各種水的形(xing)(xing)(xing)(xing)態(tai),配以(yi)水下彩燈及形(xing)(xing)(xing)(xing)態(tai)各異的噴(pen)泉造型,形(xing)(xing)(xing)(xing)成(cheng)沙(sha)隆達廣場的絢麗華(hua)章(zhang)。
休閑廣場:面積20000平(ping)方米,以(yi)世紀門雕(diao)塑為(wei)中心,形成(cheng)一系(xi)列(lie)雕(diao)塑群體,并設置和平(ping)鴿放飛點,綠(lv)樹環繞(rao),花鐘為(wei)背景(jing),體現(xian)城市(shi)和平(ping)發展的(de)大環境。
沙(sha)隆達廣場,由(you)荊州市(shi)建設(she)委員(yuan)會與沙(sha)隆達集(ji)(ji)團公(gong)司共同承建,依據(ju)沙(sha)隆達集(ji)(ji)團公(gong)司命名。工程(cheng)于1999年4月30日(ri)正式(shi)開工,1999年國慶五十周年之際,對市(shi)民開放。
70年代(dai),沙(sha)隆達廣場(chang)(chang)(chang)叫便河(he)廣場(chang)(chang)(chang)。到(dao)了80年代(dai)初(chu),便河(he)廣場(chang)(chang)(chang)東(dong)側兩座高樓拔地而(er)起,見(jian)證了那時沙(sha)市的(de)(de)繁華。當時便河(he)廣場(chang)(chang)(chang)的(de)(de)小路上(shang)就是個(ge)小集(ji)市,花鳥魚(yu)蟲,生活用品,都有賣。孩子(zi)們沒事就會到(dao)廣場(chang)(chang)(chang)上(shang)放(fang)放(fang)風箏,當時沙(sha)市發展迅(xun)猛,各類知(zhi)名名牌入(ru)駐沙(sha)市,沙(sha)市曾被稱為(wei)“小上(shang)海”。
工程于1999年(nian)(nian)(nian)4月(yue)30日由荊州(zhou)市人民(min)政(zheng)府宣布正(zheng)式開工,1999年(nian)(nian)(nian)10月(yue)1日,國(guo)慶五十周年(nian)(nian)(nian)之際對市民(min)開放。2009年(nian)(nian)(nian)10月(yue)北(bei)京路(lu)中(zhong)央大道(dao)地(di)下(xia)商(shang)(shang)城開工建設,廣場進行(xing)改造升級,2011年(nian)(nian)(nian)元(yuan)旦(dan)中(zhong)央大道(dao)地(di)下(xia)商(shang)(shang)城出(chu)入口在沙隆達(da)廣場落成(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