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黃橋中(zhong)學始創(chuang)于1924年(nian),坐落于千年(nian)古鎮黃橋。1996年(nian)升格(ge)為(wei)江蘇省重點中(zhong)學,2000年(nian)通過國家級(ji)示范高中(zhong)驗收,同年(nian)10月更名為(wei)“江蘇省黃橋中(zhong)學”。2004年(nian)經省教育(yu)廳(ting)批(pi)準(zhun),成為(wei)江蘇省首(shou)批(pi)四(si)星級(ji)高中(zhong)。
學校占(zhan)地89528.80平(ping)方(fang)米,建(jian)筑面(mian)積(ji)75000平(ping)方(fang)米,現(xian)有教(jiao)學班50個,在校學生2500余人(ren),教(jiao)職工(gong)262人(ren)。其(qi)中,江蘇省特級教(jiao)師2名,全國先進(jin)教(jiao)育(yu)工(gong)作者(zhe)、江蘇省優秀(xiu)教(jiao)師、高級教(jiao)師119人(ren),教(jiao)育(yu)碩士(shi)61人(ren),泰州(zhou)市、泰興(xing)市名教(jiao)師、學科(ke)帶頭(tou)人(ren)46人(ren),兼職教(jiao)研員9人(ren),泰州(zhou)市“311工(gong)程”培養(yang)對象8人(ren)。
江蘇省黃橋中學校徽中心以溫暖的橙黃色為底色,中心圖案是翻開的書本上面懸掛著一只鈴鐺(dang),“鈴鐺(dang)”象征著“警鐘”,“翻開的書本”意(yi)在“開卷(juan)有益”,整體的意(yi)思是要(yao)鞭策著學子(zi)們(men)要(yao)抓(zhua)緊分(fen)分(fen)秒秒學習。校徽周圍的底色是綠色,象征著生命,生命在于運動,更顯靈(ling)動勃發。圖(tu)案對稱,造型優(you)美,色彩(cai)和諧(xie),優(you)雅而不失莊重。
智、仁、勇
校訓釋義:“智(zhi)、仁(ren)(ren)、勇”是“好學(xue)近乎(hu)智(zhi),力(li)行近乎(hu)仁(ren)(ren),知(zhi)恥(chi)近乎(hu)勇”的(de)縮寫,意思是“喜歡學(xue)習的(de)品(pin)格(ge)接近于智(zhi)慧,努力(li)行善的(de)品(pin)格(ge)接近于仁(ren)(ren)愛,知(zhi)道羞(xiu)恥(chi)的(de)品(pin)格(ge)接近于勇敢。”
《相約百年》
詞:劉鵬春
一、
當(dang)小樹被(bei)光陰育成梁棟(dong),
當(dang)泥塑被歲月鑄成青(qing)銅,
當你(ni)拓下前輩豐(feng)碑上精(jing)彩的文字,
學子的(de)心又(you)一次深情地朗誦。
啊,黃中,歡聚(ju)的日子,生命(ming)充滿(man)了感動!
感(gan)激(ji)你的培育,享受你的光(guang)榮。
校園的(de)晨風,新鮮了青春的(de)回(hui)憶;
少年(nian)的笑(xiao)容,催(cui)開了心海的浪涌。
二、
當白發和青春開(kai)懷交流,
當承諾和祝福激情相擁,
當(dang)你描繪(hui)母校明天的迷人風景,
游子的心(xin)又一(yi)次在(zai)校園追夢。
啊,黃中,歡聚的日(ri)子,理想再次被點擊(ji)!
刷新心(xin)靈主頁,刷新生命內容。
校園的陽光(guang),鍍(du)亮(liang)了多彩(cai)的幢(chuang)憬;
節日的(de)彩旗(qi),卷挾起(qi)奮進的(de)雄風。
(副歌)
相約(yue)百年,我們再(zai)聚(ju)首,讓(rang)我的(de)成功與你的(de)成功再(zai)一次重。
藝體類 :合(he)唱團、舞蹈隊
學(xue)術類 :學(xue)生會、廣播站(zhan)、春雨(yu)文學(xue)社、雨(yu)后文學(xue)社
1924年,祖籍黃(huang)(huang)橋(qiao)(qiao)的韓士元先生(sheng)從北(bei)京工專畢(bi)業(ye)回黃(huang)(huang)橋(qiao)(qiao)與丁廷楣(mei)、丁廷標(biao)、嚴則(ze)韶(shao)、何卓甫、何季生(sheng)等(deng)先賢捐資1000銀元,租賃(lin)黃(huang)(huang)橋(qiao)(qiao)布業(ye)公所為校舍,創辦了私(si)立(li)黃(huang)(huang)橋(qiao)(qiao)初級中學。
1927年,以(yi)“私立黃橋(qiao)初級中學”的校名(ming)報(bao)省教育廳備案。
1937年(nian)秋,抗日戰爭爆發,學校被(bei)迫停(ting)辦。
1938年(nian)秋,復校并增設一個高中班。
1939年,報(bao)省教育廳批(pi)準為完(wan)中。
1939年(nian),黃云(yun)祥(xiang)在(zai)黃橋中學學生(sheng)中建(jian)立(li)了(le)中國共(gong)產黨地下(xia)黨支部,發展了(le)周生(sheng)(即周華(hua)生(sheng))、毛萬志、黃履祥(xiang)、成希春、陳慶堂等人為(wei)黨員。這是(shi)我黨在(zai)泰興的(de)第一個文(wen)衛(wei)支部。
1940年7月,新四(si)軍東進,在黃(huang)橋中學設新四(si)軍蘇北指揮部。
1941年秋至1945年,黃橋中學(xue)(xue)(xue)以學(xue)(xue)(xue)塾形式分(fen)散設(she)立(li)補習班(ban),堅持(chi)辦(ban)學(xue)(xue)(xue)。在黃橋西(xi)(xi)街(jie)交通倉庫設(she)立(li)補習班(ban),在珊(shan)瑚區如(ru)西(xi)(xi)中學(xue)(xue)(xue)內設(she)立(li)黃中分(fen)校,采取游擊教學(xue)(xue)(xue)的方式組織教學(xue)(xue)(xue)。
1943年夏,日寇在其崩潰前夕燒(shao)毀(hui)了一部(bu)分校舍。
1945年,日寇投降,黃橋(qiao)中(zhong)學(xue)復(fu)校(xiao),校(xiao)址遷回花園橋(qiao)南原(yuan)址,由私立(li)學(xue)校(xiao)轉為共產黨領導(dao)下(xia)的公立(li)學(xue)校(xiao)。
1946年(nian)秋,黃橋(qiao)(qiao)淪為國(guo)統(tong)區,學校(xiao)遷至黃橋(qiao)(qiao)北丁家村,并在珊瑚區七賢莊設(she)立分(fen)校(xiao),再次實行分(fen)散游(you)擊教學。
1947年秋(qiu),何卓甫、何季生等在(zai)黃橋東大街(jie)租(zu)賃(lin)王天順煙廠的棧房再(zai)次復(fu)校,學校又由公(gong)立轉為(wei)私(si)立。
1952年秋,學(xue)(xue)校更(geng)名(ming)為“泰興(xing)縣黃(huang)橋初級中學(xue)(xue)”。
1956年(nian)9月,學(xue)校增設高中(zhong)班,更名(ming)為“泰興(xing)縣黃(huang)橋(qiao)中(zhong)學(xue)”。
1958年(nian),學(xue)校(xiao)設有(you)高中(zhong)(zhong)6個(ge)班,初中(zhong)(zhong)30個(ge)班,共有(you)學(xue)生1410人(ren),教(jiao)職(zhi)工90多人(ren)。
1962年,為執行(xing)中(zhong)央“調(diao)(diao)整、鞏固、充實(shi)、提高(gao)(gao)”的方針,學校進行(xing)了壓(ya)縮調(diao)(diao)整,高(gao)(gao)中(zhong)班調(diao)(diao)整為3軌(gui),初中(zhong)班壓(ya)縮為4軌(gui),教師(shi)64人。
1965年,當年高中畢(bi)業生94人,參加全(quan)國統考,錄取87人,占畢(bi)業生總數的92.6%。
1966年(nian),“文化大(da)革(ge)命”開始(shi),學校停(ting)課“鬧革(ge)命”,出(chu)現(xian)了混亂局面(mian)。
1968年秋,學校(xiao)復課,成立校(xiao)革會。
1974年(nian),學校有高中班12個(ge),初中班24個(ge),學生1400多人,教(jiao)職工(gong)90多人。
1977年,“文革”結束(shu),恢復(fu)高校(xiao)招生制度。泰興縣(xian)政(zheng)府為了充分發揮老完中(zhong)(zhong)的辦學優勢,為黃中(zhong)(zhong)作出(chu)了適當增(zeng)加高中(zhong)(zhong)軌(gui)制、壓(ya)縮初中(zhong)(zhong)班的決定,確定高中(zhong)(zhong)4軌(gui)、初中(zhong)(zhong)4軌(gui),黃橋中(zhong)(zhong)學出(chu)現了新的轉(zhuan)機(ji)。
1979年,黃橋(qiao)中學被(bei)列(lie)為泰興縣重點中學。
1984年秋(qiu),學校體制改革,實(shi)行黨(dang)政(zheng)分開(kai),領導班子作了調整。
1984年9月(yue)6日,黃橋中(zhong)學舉行60周年校慶活動。
1993年,旅居臺灣的(de)丁廷(ting)(ting)楣(mei)先生(sheng)捐資50萬(wan)元人民(min)幣建成(cheng)“廷(ting)(ting)楣(mei)書館”,藏書近8萬(wan)冊,其中(zhong)有丁廷(ting)(ting)楣(mei)先生(sheng)贈送的(de)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的(de)平裝《百(bai)衲本24史(shi)(shi)》58本,精裝《資治通鑒今注》15本,精裝《清代史(shi)(shi)》5本等等。
1994年9月6日,黃(huang)橋中學舉行70周年校(xiao)慶活動。
1994年后(hou),學校投資近(jin)2000多萬元,興(xing)建(jian)了二號教(jiao)學樓、文(wen)江科技樓和(he)行政辦(ban)公樓,裝配了語言室(shi)、微機(ji)室(shi),充實了理化、生、勞實驗(yan)室(shi)和(he)圖書館。
1996年,該校(xiao)升格為江(jiang)蘇省(sheng)重點(dian)中學。
2000年,學校通過了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驗收 。
2000年10月,經江(jiang)蘇(su)省教育廳批準,學(xue)校更名為(wei)“江(jiang)蘇(su)省黃橋中學(xue)” 。
2004年9月(yue)6日(ri),黃橋中(zhong)學(xue)舉行80周年校慶活動。
2004年,經江(jiang)蘇省(sheng)教育(yu)評(ping)(ping)估院(yuan)評(ping)(ping)估,江(jiang)蘇省(sheng)普通(tong)高中星級評(ping)(ping)估專家評(ping)(ping)審(shen)委員會審(shen)核,省(sheng)教育(yu)廳批準(zhun),學校成為(wei)江(jiang)蘇省(sheng)首批四星級學校。
2014年(nian)9月6日,黃橋中學舉行90周年(nian)校慶(qing)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