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sheng)泰州中學始于1902年在宋(song)代著名教育家胡瑗講學舊址(zhi)創立的泰州學堂,是一所(suo)歷(li)史悠久(jiu)、文化底蘊深厚、具有優良辦學傳統(tong)的知名中學。學校(xiao)先后被評為(wei)省(sheng)屬重點中學、省(sheng)四星級高中、國(guo)(guo)家級示范(fan)高中,獲(huo)得全國(guo)(guo)文明單位(wei)、全國(guo)(guo)教育系統(tong)先進(jin)集體、江蘇省(sheng)文明單位(wei)標兵、江蘇省(sheng)模范(fan)學校(xiao)等四十多個省(sheng)級以上榮(rong)譽稱號。
專任教師(shi)260人(ren)(ren),其中正高級(ji)教師(shi)8人(ren)(ren),特級(ji)教師(shi)10人(ren)(ren),地市級(ji)以上(shang)名師(shi)、學科帶頭人(ren)(ren)36人(ren)(ren),具有研究生學歷教師(shi)80多人(ren)(ren)。
“明體達用”
要求學生“明做人之理(li)(li)(li),明做事之理(li)(li)(li),明學問之理(li)(li)(li);成合(he)格之才,成頂(ding)用之才,成棟梁之才”。
《明理達用與時進》(節選)
百年滄桑(sang)巨變,名師英才(cai)譽響(xiang)環(huan)宇
銀(yin)杏寄深情(qing),桃(tao)李沐(mu)春(chun)風,青春(chun)緣相聚(ju),成(cheng)長(chang)在泰中。
百年滄(cang)桑(sang)路(lu),沃土育英才,薪火永(yong)相傳,奮進我泰中!
江蘇省泰(tai)州(zhou)中學(xue)的校徽,由老宋體中英(ying)文校名、銀杏葉(xie)和(he)篆書“州(zhou)”字衍(yan)變而(er)來的核心圖案組成。
“州(zhou)”字本身為典型的(de)象(xiang)形字,本意為水中(zhong)的(de)陸地。作為一所坐(zuo)落在長江、淮河之(zhi)濱的(de)百年名校(xiao),泰(tai)州(zhou)中(zhong)學(xue)培養了(le)大批服務(wu)泰(tai)州(zhou)、報效九州(zhou)、胸懷五洲的(de)優(you)秀人才,泰(tai)州(zhou)中(zhong)學(xue)的(de)發展里程正(zheng)是泰(tai)州(zhou)地方文脈(mo)的(de)傳承縮影。
同(tong)時(shi)校徽(hui)核心(xin)圖(tu)案可(ke)視(shi)為由兩個大寫(xie)英(ying)文字母“H”構成,分別寓(yu)意泰州文脈高祖、北宋大教(jiao)(jiao)育(yu)(yu)家胡(hu)瑗先生(Huyuan)和“高級(Hight)”;又(you)可(ke)視(shi)為“三人(ren)(ren)(ren)圖(tu)”,寓(yu)意著(zhu)“人(ren)(ren)(ren)本(ben)(ben)、人(ren)(ren)(ren)文、人(ren)(ren)(ren)才”,既象(xiang)征著(zhu)泰州中學傳承胡(hu)瑗先生“致(zhi)天(tian)下(xia)之治(zhi)者(zhe)在人(ren)(ren)(ren)才,成天(tian)下(xia)之才者(zhe)在教(jiao)(jiao)化(hua),教(jiao)(jiao)化(hua)之所本(ben)(ben)者(zhe)在學校”的教(jiao)(jiao)育(yu)(yu)思想,也(ye)象(xiang)征著(zhu)與時(shi)俱進,以獨(du)特的現代教(jiao)(jiao)育(yu)(yu)思想和辦學理念,實踐(jian)著(zhu)集泰州英(ying)才而育(yu)(yu)之的莊嚴承諾。
核(he)心(xin)圖案(an)又形如篆(zhuan)書“川(chuan)”字,表明泰(tai)州中(zhong)學歷史源遠流長,也表明漫(man)漫(man)人生之路“任重而道遠”;既(ji)寓意泰(tai)中(zhong)人“海納百川(chuan),有容乃大(da)”的(de)博大(da)胸懷,也象征著(zhu)歷代泰(tai)中(zhong)人“生生不息,推陳(chen)出新”的(de)創新精神。
核心圖(tu)案兩側的(de)銀杏(xing)葉(xie)和(he)水(shui)(shui)滴形(xing)圖(tu)案,意味著(zhu)“水(shui)(shui)木(mu)泰州(zhou)”:當年(nian)由胡瑗先生親手栽植(zhi)的(de)銀杏(xing)樹,歷經千年(nian)泰州(zhou)雨露陽(yang)光(guang)滋(zi)潤而根(gen)深葉(xie)茂,并(bing)成為泰州(zhou)中學(xue)(xue)和(he)泰州(zhou)文(wen)脈的(de)象征;又(you)意味著(zhu)“滴水(shui)(shui)穿石”、“滴水(shui)(shui)之(zhi)恩當涌泉相報”等。同時,銀杏(xing)葉(xie)和(he)水(shui)(shui)滴圖(tu)案又(you)互(hu)動組成太極圖(tu)形(xing),寓意學(xue)(xue)校、地域與中華民族傳(chuan)統(tong)文(wen)化和(he)智慧的(de)有機結合。
校徽整體外形為學(xue)院風格(ge)的(de)(de)(de)圓(yuan)形構圖(tu),嚴謹、穩重(zhong)而(er)端(duan)莊。獨特(te)典(dian)雅的(de)(de)(de)綠色(se),內斂厚重(zhong)而(er)不失青春活力,寓意泰州(zhou)中學(xue)銳意進(jin)取的(de)(de)(de)精神(shen)和蓬勃發展的(de)(de)(de)生機。
1902年(nian),宋代著名教(jiao)育(yu)家胡瑗講學舊址創立“泰州(zhou)學堂”。
1906年,學校更名(ming)為“泰州中學堂”。
1912年(nian),學(xue)校(xiao)更名為(wei)“縣立師范傳(chuan)習所”。
1918年,學(xue)(xue)校(xiao)更(geng)名為“泰縣私立淮東中(zhong)學(xue)(xue)校(xiao)”。
1924年,學校更名為(wei)“江蘇省代(dai)用中學校”。
1927年,學(xue)校(xiao)更(geng)名為(wei)“江(jiang)蘇省代用淮東中學(xue)校(xiao)”。
1927年(nian),學校(xiao)更名為“私立泰(tai)縣中學”。
1928年,學(xue)校更名(ming)為“泰縣私(si)立時敏(min)中(zhong)學(xue)”。汪(wang)偽時期,學(xue)校駐軍,學(xue)校被迫遷(qian)至東田小學(xue)等地上(shang)課。
1949年1月,學(xue)校與“私立(li)揚子(zi)江(jiang)中(zhong)(zhong)學(xue)”、“私立(li)泰縣淮南(nan)中(zhong)(zhong)學(xue)”合并成(cheng)為“私立(li)聯(lian)合中(zhong)(zhong)學(xue)”,學(xue)校下設高中(zhong)(zhong)部(bu)和(he)初中(zhong)(zhong)部(bu)。
1949年,學校更名為“泰州(zhou)地區(qu)泰州(zhou)中(zhong)學”。
1950年(nian),學校更名為“蘇(su)北(bei)泰州中學”。
1953年,學(xue)校更名為“江蘇省泰州中學(xue)”。
1970年,學校更名為(wei)“泰州市(shi)第一(yi)中學”。
1980年,學校正式定名為“江蘇省泰州中學”。
2010年5月,泰州(zhou)(zhou)市(shi)政(zheng)府決定在高(gao)新區籌(chou)建(jian)江蘇省泰州(zhou)(zhou)中學南校區。
2011年8月,該校申報的“數(shu)學(xue)學(xue)習(xi)體驗(yan)中心”成為江(jiang)蘇省首批(pi)課程基地(31個項目之一),學(xue)校入選江(jiang)蘇省普通高中創新人(ren)才培養試點學(xue)校(共14所(suo))。
2012年(nian)12月(yue)18日,學(xue)校迎來建(jian)校110周(zhou)(zhou)年(nian)華誕(dan),上午10時30分,江(jiang)蘇省泰州(zhou)中學(xue)建(jian)校110周(zhou)(zhou)年(nian)慶祝大會(hui)在(zai)該校體育館舉行。
2012年12月(yue),59屆(jie)校友胡錦濤參(can)觀了(le)校史(shi)陳列館(guan),視察(cha)了(le)校內設施(shi),還在學校的花園里種下一棵銀(yin)杏樹。
2016年秋學(xue)期,學(xue)校整體搬遷(qian)至泰州南部新(xin)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