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jiang)蘇省漣水中學(xue)(Jiangsu Lianshui high school)始建于(yu)1928年9月,現址(zhi)位于(yu)漣水縣行政中心(xin)北側(ce),西臨(lin)鹽河。2008年學(xue)校(xiao)啟動新校(xiao)區建設,并于(yu)2010年2月正式投(tou)入使用。
江(jiang)蘇(su)省(sheng)漣水中(zhong)學是國家級(ji)(ji)示范(fan)性高中(zhong),1979年被列為(wei)江(jiang)蘇(su)省(sheng)首(shou)批重點(dian)中(zhong)學之一,1993年成為(wei)江(jiang)蘇(su)省(sheng)重點(dian)中(zhong)學。2001年,通(tong)過(guo)國家級(ji)(ji)示范(fan)性高中(zhong)驗收,2004年,被評定為(wei)江(jiang)蘇(su)省(sheng)首(shou)批四星級(ji)(ji)高中(zhong)。
截至2014年11月(yue)21日,學校高中部擁有教(jiao)(jiao)(jiao)職(zhi)員(yuan)工391人(ren)(ren)(ren),其中特級教(jiao)(jiao)(jiao)師1人(ren)(ren)(ren),高級教(jiao)(jiao)(jiao)師97人(ren)(ren)(ren),中、高級職(zhi)稱教(jiao)(jiao)(jiao)師占80%以上,享受市(shi)政府(fu)特殊津貼3人(ren)(ren)(ren),市(shi)"有突(tu)出(chu)貢(gong)獻的中青年專家(jia)(jia)"2人(ren)(ren)(ren),市(shi)縣"學科(ke)帶頭人(ren)(ren)(ren)"和"骨(gu)干教(jiao)(jiao)(jiao)師"68人(ren)(ren)(ren),市(shi)"十、百、千工程"培(pei)養對(dui)象(xiang)12人(ren)(ren)(ren),全國奧賽(sai)一級教(jiao)(jiao)(jiao)練員(yuan)10人(ren)(ren)(ren),參加(jia)國家(jia)(jia)、省、市(shi)骨(gu)干教(jiao)(jiao)(jiao)師培(pei)訓的老師80多人(ren)(ren)(ren),在省、市(shi)優課評比或基本(ben)功大賽(sai)中獲一、二等(deng)獎的青年教(jiao)(jiao)(jiao)師200多人(ren)(ren)(ren),淮(huai)安市(shi)基礎(chu)教(jiao)(jiao)(jiao)育專家(jia)(jia)指導組(zu)成(cheng)員(yuan)3人(ren)(ren)(ren)。
江蘇(su)省漣水(shui)中學(xue)校徽中心以(yi)穩(wen)重的藍色(se)為底色(se),中心圖案上面是(shi)(shi)一個大寫的“L”,象征漣水(shui)中學(xue),“L”下(xia)方則(ze)是(shi)(shi)水(shui)平面,因(yin)此“L”也(ye)象征一艘帆船,表示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帆船的下(xia)方則(ze)是(shi)(shi)一個沙漏,意思是(shi)(shi)告誡我們要珍惜時間好(hao)好(hao)學(xue)習,圖案對稱,造型優美,色(se)彩和諧,優雅而不(bu)失莊重。
敦(dun)品、勵學(xue)、允能、敏行
江(jiang)蘇省漣水(shui)中學校歌
作詞(ci):徐(xu)效轅 作曲(qu):何立軍
淮鹽兩岸東(dong)西六塘(tang),這(zhe)里是可愛(ai)的家鄉。
淮鹽兩(liang)岸東(dong)西六塘,這里是戰時的課堂。
學習文化知識(shi),投身革命巨浪(lang)。
學(xue)習文化知識,投身(shen)革(ge)命巨浪。
活力(li)洪(hong)流奔前方,迎來(lai)祖國(guo)新生(sheng)的曙光。
1928年9月(yue),中華民國漣(lian)水縣政府(fu)改縣立初級(ji)師(shi)范為漣(lian)水縣立初級(ji)中學(xue),簡(jian)稱漣(lian)中。
1939年(nian)3月1日,日本(ben)侵(qin)略軍侵(qin)占漣城,學(xue)校停辦。同年(nian)九月,該校借(jie)用臥(wo)佛磯廟宇開學(xue)上課(ke)。同年(nian)底,日寇掃蕩,廟宇全(quan)部被(bei)焚毀。
1940年(nian)春,漣中又(you)遷(qian)到丁廟小學復課。同年(nian)8月,八路軍主力部隊東進,到達漣水后,該(gai)校停辦。
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li)后,漣水中學改(gai)名為淮海(hai)區(qu)第一(yi)中學,簡稱(cheng)淮海(hai)一(yi)中。
1947年3月,學(xue)校改名(ming)為(wei)漣水中學(xue)。
1956年,學校定(ding)名(ming)為漣(lian)水縣中學。
1997年(nian)上半年(nian),淮(huai)陰市政府確定漣(lian)水縣(xian)中學(xue)為副(fu)縣(xian)級單位。
2000年8月,學(xue)校(xiao)與南(nan)京圣(sheng)特集團(tuan)合作辦學(xue),在學(xue)校(xiao)西(xi)側原縣府(fu)大院舊(jiu)址興辦漣水縣中學(xue)附屬學(xue)校(xiao)——漣水圣(sheng)特外國語(yu)學(xue)校(xiao)。
2004年3月5日,學(xue)校通過國家級示范(fan)性高中(zhong)(zhong)驗收,成為江蘇省(sheng)四(si)星級普(pu)通高中(zhong)(zhong)。
2004年(nian)10月,經(jing)漣水縣人(ren)民(min)政府批(pi)準,漣水縣第四中(zhong)(zhong)學整體并入江蘇(su)省(sheng)漣水中(zhong)(zhong)學,成為(wei)江蘇(su)省(sheng)漣水中(zhong)(zhong)學初(chu)中(zhong)(zhong)部。
2005年1月(yue)22日,經(jing)江蘇省教育(yu)廳批(pi)準,學校正(zheng)式更名(ming)為“江蘇省漣水中(zhong)學”。
2008年,學校啟動新校區建設,并于(yu)2011年1月23日正式投入(ru)使用。
2010年,整合(he)原蔣(jiang)庵(an)中(zhong)學成立漣水中(zhong)學機場附屬(shu)學校(xiao)。
1928年9月,該校創(chuang)辦于(yu)漣(lian)城(cheng),名叫“漣(lian)水縣立初級中(zhong)學”。
1938年9月,該校在百祿(lu)創(chuang)辦漣(lian)中(zhong)分校,抗戰期間(jian)幾次停辦。
1941年(nian)元月,漣(lian)(lian)水(shui)以鹽河(he)為界,分為漣(lian)(lian)水(shui)和漣(lian)(lian)東兩(liang)縣。漣(lian)(lian)水(shui)縣于9月在丁廟辦“淮(huai)漣(lian)(lian)中學(xue)”。
1942年,該校先(xian)后(hou)設苗(miao)蕩、金碼、同興集、安莊、黃莊、掉向莊、張集分校。
1943年夏,淮漣中學(xue)(xue)與(yu)縣境內私立茂公中學(xue)(xue)合(he)并,改名為漣水中學(xue)(xue),又設孫(sun)梨園、孫(sun)橋、高溝三個(ge)分(fen)校。
1945年9月,漣水中學改(gai)名為淮海(hai)區第一(yi)中學,仍(reng)設孫梨(li)園、孫橋、高溝三個(ge)分校(xiao)。
1946年(nian)10月12日,淮海一中師生(sheng)參加支前工(gong)作。12月下旬,大部分學生(sheng)隨軍(jun)北撤山東后入伍(wu)。
1947年3月,留在漣水的(de)部分(fen)(fen)師生在厲小圩復課,校名改為漣水中學。先后設溝南、陳老(lao)莊、高溝三個分(fen)(fen)校。
1952年9月,高(gao)溝分校(xiao)改名(ming)為高(gao)溝初(chu)級(ji)中學,溝南(nan)分校(xiao)改名(ming)為漣(lian)西初(chu)級(ji)中學。
1942年8月(yue),漣東縣政府在大(da)寺庵辦(ban)漣東縣初(chu)級中學。
1945年8月,該校遷址到漣城。
1948年2月(yue),漣(lian)東中(zhong)(zhong)學(xue)與(yu)濱(bin)海(hai)中(zhong)(zhong)學(xue)合(he)并,成立濱(bin)漣(lian)中(zhong)(zhong)學(xue)。8月(yue)該(gai)校又分開,漣(lian)東中(zhong)(zhong)學(xue)設在小埝,并設朱橋、后(hou)營兩(liang)個分校。
1949年,該校初遷址(zhi)漣(lian)城,校名(ming)為蘇北漣(lian)東縣初級中學。
1952年9月(yue),該校改名為漣水縣初級中學(xue)。
1955年9月,該校招(zhao)收(shou)兩(liang)班高一學(xue)生,開(kai)辦高中。
1956年,該校定名(ming)為漣水縣中學。
1978年,漣水(shui)縣(xian)委明確漣水(shui)縣(xian)中學為縣(xian)重(zhong)點中學。
1980年初,該校(xiao)被列為江蘇(su)省首(shou)批辦好(hao)的九十五所重點中學之一。
1997年(nian)上半年(nian),漣中(zhong)被淮安市政府定為副縣(xian)級單位。
1998年7月,漣中初中部(bu)從本(ben)部(bu)分離,成(cheng)立鄭梁梅中學。
2000年8月,學校(xiao)與南(nan)京(jing)圣特集團合作辦學,在學校(xiao)西側(ce)原(yuan)縣府大院舊址興(xing)辦漣水縣中學附屬學校(xiao)——漣水圣特外國(guo)語學校(xiao)。
2001年3月,漣中通過國(guo)家級示范性高中驗(yan)收。
2004年,經(jing)縣政(zheng)府批準漣(lian)水縣第四中學整體并入,成為漣(lian)水中學初中部(bu)。
2004年3月(yue),該校轉評為首批(pi)江蘇省四星(xing)級普通高中。
2005年1月22日,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學校正式(shi)更名(ming)為“江蘇省漣(lian)水中(zhong)學”。
2004年3月(yue)5日,學校通(tong)過國(guo)家(jia)級(ji)示(shi)范性高(gao)中驗收,成為江蘇省四星級(ji)普通(tong)高(gao)中。
2004年10月,經(jing)漣水(shui)(shui)(shui)縣(xian)人民政府(fu)批(pi)準,漣水(shui)(shui)(shui)縣(xian)第(di)四中(zhong)學(xue)(xue)整體并(bing)入江蘇省漣水(shui)(shui)(shui)中(zhong)學(xue)(xue),成為江蘇省漣水(shui)(shui)(shui)中(zhong)學(xue)(xue)初(chu)中(zhong)部。
2008年(nian),學校(xiao)啟動新校(xiao)區建設,并于2011年(nian)1月23日正式投入(ru)使用。
2010年,該校將原蔣庵中(zhong)學整(zheng)合并成立漣水中(zhong)學機場(chang)附屬(shu)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