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塘下(xia)中學(xue)(xue)(xue)創建于(yu)(yu)1956年,是塘下(xia)第一所高(gao)中,坐落于(yu)(yu)美麗的(de)(de)大羅山南麓塘下(xia)韓田村。校(xiao)園占地面(mian)(mian)積228畝,建筑(zhu)面(mian)(mian)積6.8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yuan),功能齊全,設施(shi)完備,學(xue)(xue)(xue)校(xiao)硬件(jian)條(tiao)件(jian)已達到省一級重點中學(xue)(xue)(xue)的(de)(de)標準。學(xue)(xue)(xue)校(xiao)依山傍水(shui),建筑(zhu)大氣(qi)而又(you)精(jing)致,交通便(bian)捷,是莘(xin)莘(xin)學(xue)(xue)(xue)子求學(xue)(xue)(xue)深造(zao)的(de)(de)樂園。
塘(tang)(tang)下(xia)作(zuo)為甌越文化的(de)(de)典型代表,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塘(tang)(tang)中(zhong)傳承永嘉(jia)事功(gong)學(xue)(xue)派陳傅良(liang)“經(jing)(jing)世(shi)致(zhi)用”育人宗(zong)旨,以“厚(hou)(hou)德崇文,經(jing)(jing)世(shi)致(zhi)用”為校訓,以“勤奮、嚴謹、創(chuang)新”為校風,本(ben)著“厚(hou)(hou)德崇文心致(zhi)遠、經(jing)(jing)世(shi)致(zhi)用實為上(shang)”的(de)(de)辦學(xue)(xue)理念,在全體塘(tang)(tang)中(zhong)人共同努力下(xia),學(xue)(xue)校教(jiao)育教(jiao)學(xue)(xue)質量穩步上(shang)升,為塘(tang)(tang)下(xia)的(de)(de)社會發展培養(yang)了(le)一大批人才,獲得良(liang)好(hao)的(de)(de)社會聲(sheng)譽。
學校先(xian)后榮獲“全國五五普(pu)法先(xian)進單(dan)位(wei)”、“省(sheng)(sheng)(sheng)文(wen)明(ming)單(dan)位(wei)”、“省(sheng)(sheng)(sheng)三級(ji)重(zhong)點(dian)高中”、“省(sheng)(sheng)(sheng)語言文(wen)字示范校”、“省(sheng)(sheng)(sheng)示范實(shi)驗室”、“溫(wen)州(zhou)(zhou)市現(xian)代化(hua)學校”、“溫(wen)州(zhou)(zhou)市數字化(hua)校園” 、“省(sheng)(sheng)(sheng)二級(ji)普(pu)通高中特色示范學校”等(deng)榮譽稱號。
浙江省塘(tang)下中學(xue)創(chuang)建于1956年,是塘(tang)下片區首(shou)所高(gao)中。
1956年春,原瑞安(an)縣文教(jiao)局(ju)撥款在場(chang)橋(qiao)小學禮堂后(hou)側建兩個(ge)教(jiao)室,8月,經考試招收(shou)初(chu)中新生100余人,分甲、乙兩班。
1957年秋,招收初一(yi)新生二個(ge)班。9月,縣文教局又(you)調派(pai)4位教師來校(xiao),校(xiao)長未任,由徐(xu)懷珍(zhen)任教導,負責學(xue)校(xiao)工作。
1959年,塘下區(qu)(qu)黨(dang)政部門規劃將仙巖(yan)建設成文(wen)化區(qu)(qu),決定在(zai)仙巖(yan)辦一所全區(qu)(qu)性中(zhong)學(xue),將海安瑞(rui)三(san)初(chu)遷校,塘下區(qu)(qu)小附(fu)設初(chu)中(zhong)班和麗岙華僑中(zhong)學(xue)一起并入。是年2月,瑞(rui)安縣委、縣人民(min)委員(yuan)會任命楊路禾(he)同(tong)志(zhi)為塘下中(zhong)學(xue)校長。
1960年(nian),塘下中學開始在仙巖(yan)建(jian)校。當(dang)時(shi),瑞三初仍在海(hai)安,也名海(hai)安中學,華僑中學尚未并入,仍在麗岙。
1960年,塘下中學有仙巖本(ben)部(bu)和海安分部(bu),班(ban)級總數增到21個(ge)班(ban),教職工有80余名。
1961年上半年,仙巖(yan)塘下(xia)中(zhong)學(xue)新教學(xue)大樓(lou)建成(cheng),麗(li)岙華僑中(zhong)學(xue)隨之(zhi)并入。
1966年(nian)5月,學(xue)校連續三年(nian)停止招生。
1968年4月,學生(sheng)陸續回校(xiao)復課。
1969年,各公社紛紛興辦小學附(fu)設初中班(ban),塘(tang)下中學解(jie)體。
1970年(nian)8月,蔡振(zhen)華同志奉調來校(xiao),負責恢復一所全區性中學(xue),校(xiao)名為“塘(tang)(tang)下(xia)聯社(she)五(wu)七工農兵中學(xue)”(簡稱塘(tang)(tang)下(xia)聯社(she)中學(xue),塘(tang)(tang)下(xia)五(wu)七中學(xue),或仍稱塘(tang)(tang)下(xia)中學(xue)),校(xiao)址設在仙(xian)巖寺,原(yuan)屬塘(tang)(tang)中的(de)教學(xue)大樓劃歸仙(xian)巖公(gong)社(she)學(xue)校(xiao)使用。
1971年初(chu),宋志懇副(fu)校長主(zhu)持塘中(zhong)工作,蔡(cai)振華同志調離。春季繼續招初(chu)中(zhong)2個班,秋(qiu)季招高中(zhong)2個班,創(chuang)辦兩(liang)年制高中(zhong)。
1972年,廢(fei)除校長制,學校成立革命委(wei)員(yuan)會(hui),縣委(wei)任(ren)命塘下區委(wei)書記彭克興兼任(ren)塘下聯社(she)五七工(gong)農兵(bing)中(zhong)學革委(wei)會(hui)主(zhu)任(ren),宋志(zhi)懇同志(zhi)為副主(zhu)任(ren),主(zhu)持學校工(gong)作,金陵、徐(xu)懷珍等七人(ren)為革委(wei)會(hui)委(wei)員(yuan)。
1974年8月(yue),宋志懇同志調往溫(wen)師院。
1975年6月,縣(xian)教育局調(diao)葉成庚同(tong)志來校主持工(gong)作(zuo)。
1976年,學校進入復蘇階段。
1977年,正式撤消學校(xiao)革(ge)委(wei)會,實(shi)行(xing)黨支部領導下(xia)的校(xiao)長分工(gong)負責制(zhi)。
1978年暑假,葉成庚同志調離,曹經國(guo)同志任副(fu)校長兼黨支部(bu)副(fu)書(shu)記。
1981年,瑞安縣(xian)教育局黨組和塘(tang)下(xia)區委(wei)商定(ding),決定(ding)塘(tang)中校址從仙(xian)巖寺遷出,在塘(tang)下(xia)鎮邵(shao)宅村建造新(xin)校舍。
1985年(nian),普通高(gao)中(zhong)學制向三年(nian)制過(guo)渡。翌(yi)年(nian),首(shou)屆(jie)三年(nian)制高(gao)中(zhong)應屆(jie)畢(bi)業生參加高(gao)考。
1987年6月,學校舉行首屆教職工代表大會。
1988年,瑞安(an)市(shi)教(jiao)委批復同意學(xue)校(xiao)實行校(xiao)長負責制,校(xiao)長由瑞安(an)市(shi)教(jiao)委聘任,教(jiao)職(zhi)工由校(xiao)長聘任。
1991年,學校被溫(wen)州市教委列入繼(ji)省(sheng)重點(dian)中(zhong)學之后第二(er)梯隊的14所普通高中(zhong)之一(yi)。
1992年,因瑞安(an)撤(che)縣建市,塘(tang)下區中學(xue)改名為瑞安(an)市第三中學(xue)。
1993年(nian),瑞安市教(jiao)委(wei)批準(zhun)學校在校長負責制(zhi)的基礎(chu)上,實施“教(jiao)職工聘(pin)任制(zhi)”和“結構工資(zi)制(zhi)”。
2003年,占地228畝的新校(xiao)舍在韓田動工興建(jian)。
2004年(nian)8月,學(xue)校的(de)一個段開始在新校上課(ke)。
2005年8月(yue),塘中整(zheng)體遷建(jian)工作完(wan)成。
2010年,學(xue)校成功創建為溫州(zhou)市現(xian)代化學(xue)校。
2011年,學校成功創建為溫州市數字化校園。
2011年7月,學(xue)校(xiao)(xiao)更改校(xiao)(xiao)名(ming),復名(ming)塘下(xia)中(zhong)學(xue)。借校(xiao)(xiao)友(you)力量成立(li)塘下(xia)中(zhong)學(xue)教育基金會(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