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dong)省濱州市(shi)第一中學(xue)始(shi)建于1968年(nian),1996年(nian)被確立為市(shi)重點中學(xue)。學(xue)校(xiao)占地(di)528畝,建筑面積94291平方米,現有(you)72個教學(xue)班,在校(xiao)學(xue)生(sheng)4150人。
學(xue)(xue)校校區(qu)(qu)分為行政辦公(gong)區(qu)(qu)、教(jiao)學(xue)(xue)區(qu)(qu)、生活區(qu)(qu)、體(ti)(ti)(ti)育(yu)活動(dong)區(qu)(qu),四區(qu)(qu)分明,規(gui)(gui)劃合理。現建(jian)有一幢(chuang)(chuang)圖書行政樓(lou),三幢(chuang)(chuang)教(jiao)學(xue)(xue)樓(lou),二(er)(er)幢(chuang)(chuang)實驗樓(lou),五(wu)幢(chuang)(chuang)學(xue)(xue)生公(gong)寓,二(er)(er)幢(chuang)(chuang)藝術特教(jiao)樓(lou),一幢(chuang)(chuang)電(dian)教(jiao)中心樓(lou),大型會議報告(gao)廳一個(ge)(ge),學(xue)(xue)生餐廳樓(lou)二(er)(er)幢(chuang)(chuang)。建(jian)有2800多平方米的體(ti)(ti)(ti)育(yu)館一座,室(shi)外運動(dong)場(chang)2個(ge)(ge),籃球(qiu)(qiu)(qiu)場(chang)地(di)12個(ge)(ge),排球(qiu)(qiu)(qiu)場(chang)地(di)6個(ge)(ge),室(shi)外乒乓球(qiu)(qiu)(qiu)臺24張(zhang)。建(jian)有衛生院、校史館、天文科普基地(di)、自動(dong)錄播教(jiao)室(shi)、體(ti)(ti)(ti)育(yu)測試室(shi)、體(ti)(ti)(ti)育(yu)器械室(shi)等場(chang)所,各類固定設施齊全,布置合理,使(shi)用(yong)規(gui)(gui)范,符合省規(gui)(gui)范化(hua)學(xue)(xue)校要求和規(gui)(gui)定。
學(xue)(xue)(xue)校(xiao)(xiao)(xiao)(xiao)按(an)國(guo)家一(yi)類標(biao)準配備了(le)(le)實驗(yan)室(shi)(shi)18個(ge)(ge)(ge)(ge),綜(zong)合多媒體教(jiao)(jiao)室(shi)(shi)3個(ge)(ge)(ge)(ge),微(wei)機(ji)室(shi)(shi)5個(ge)(ge)(ge)(ge);建(jian)有(you)音樂教(jiao)(jiao)室(shi)(shi)5個(ge)(ge)(ge)(ge),美(mei)術教(jiao)(jiao)室(shi)(shi)5個(ge)(ge)(ge)(ge),通用技術實驗(yan)室(shi)(shi)5個(ge)(ge)(ge)(ge),數字探究實驗(yan)室(shi)(shi)3個(ge)(ge)(ge)(ge),閱覽室(shi)(shi)2個(ge)(ge)(ge)(ge),心理咨(zi)詢室(shi)(shi)1個(ge)(ge)(ge)(ge),校(xiao)(xiao)(xiao)(xiao)史館1個(ge)(ge)(ge)(ge);學(xue)(xue)(xue)校(xiao)(xiao)(xiao)(xiao)設(she)圖書館2個(ge)(ge)(ge)(ge),藏(zang)書量166213冊,生均40.1冊。學(xue)(xue)(xue)校(xiao)(xiao)(xiao)(xiao)為任課教(jiao)(jiao)師每人(ren)(ren)配備電(dian)(dian)腦一(yi)臺,所有(you)教(jiao)(jiao)室(shi)(shi)安(an)裝有(you)電(dian)(dian)視(shi)機(ji)、電(dian)(dian)子(zi)監控系(xi)統(tong)和多媒體,實現(xian)了(le)(le)教(jiao)(jiao)學(xue)(xue)(xue)手段的現(xian)代化(hua)。學(xue)(xue)(xue)校(xiao)(xiao)(xiao)(xiao)建(jian)有(you)圍棋廣(guang)場、人(ren)(ren)工湖、噴泉、花廊、生物園(yuan)等人(ren)(ren)文(wen)景點,學(xue)(xue)(xue)校(xiao)(xiao)(xiao)(xiao)環境優美(mei)、文(wen)化(hua)氛圍濃厚(hou),高(gao)樓、低(di)閣、藍天(tian)、綠樹、碧(bi)水相(xiang)映成趣。學(xue)(xue)(xue)校(xiao)(xiao)(xiao)(xiao)綠化(hua)面積達93472平方米(mi),生均22.5平方米(mi),占(zhan)總(zong)面積的39%。目(mu)前校(xiao)(xiao)(xiao)(xiao)園(yuan)建(jian)設(she)已(yi)基本達到了(le)(le)“綠化(hua)、硬化(hua)、美(mei)化(hua)、凈化(hua)、生態化(hua)、人(ren)(ren)文(wen)化(hua)”六化(hua)標(biao)準。
幾十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da)力支持(chi)和社(she)會各界的幫助下(xia)(xia),學(xue)(xue)(xue)校(xiao)堅持(chi)“讀書改變命運,素質成(cheng)就未來”的辦學(xue)(xue)(xue)理念,實施(shi)內涵式可持(chi)續發展(zhan)戰(zhan)略(lve),為各級各類高校(xiao)和社(she)會培養了大(da)批(pi)優秀畢業(ye)(ye)生(sheng)(sheng)。學(xue)(xue)(xue)校(xiao)確立了“身體健康、人格健全、學(xue)(xue)(xue)業(ye)(ye)進步”的人才(cai)培養目標,著力在學(xue)(xue)(xue)生(sheng)(sheng)的行為習慣(guan)和學(xue)(xue)(xue)習習慣(guan)養成(cheng)上(shang)下(xia)(xia)功夫。教學(xue)(xue)(xue)中深化課(ke)堂教學(xue)(xue)(xue)改革,深入實施(shi)集體備課(ke)制(zhi)度,深化導學(xue)(xue)(xue)案(an)制(zhi)度。在課(ke)堂教學(xue)(xue)(xue)模(mo)式上(shang),學(xue)(xue)(xue)校(xiao)創造性(xing)的實施(shi)了低起點、小梯度、分層教學(xue)(xue)(xue)的“四環(huan)六(liu)步”課(ke)堂教學(xue)(xue)(xue)模(mo)式。這種模(mo)式通過教師(shi)的“導”來激發學(xue)(xue)(xue)生(sheng)(sheng)主動的“學(xue)(xue)(xue)”,從而實現了教學(xue)(xue)(xue)方式由(you)封閉型向(xiang)開放性(xing)轉(zhuan)變,教學(xue)(xue)(xue)重心由(you)教向(xiang)學(xue)(xue)(xue)轉(zhuan)變,教學(xue)(xue)(xue)目標由(you)偏重知識向(xiang)發展(zhan)能力轉(zhuan)軌(gui)。在批(pi)閱作業(ye)(ye)上(shang)要求(qiu)做到“四精(jing)四有(you)(you)”——精(jing)選、精(jing)講、精(jing)練(lian)、精(jing)批(pi);有(you)(you)發必(bi)(bi)收、有(you)(you)收必(bi)(bi)批(pi)、有(you)(you)批(pi)必(bi)(bi)評、有(you)(you)評必(bi)(bi)補(bu)。為全面提高教學(xue)(xue)(xue)質量打下(xia)(xia)了堅實的基礎。
學(xue)(xue)校(xiao)圍繞“孝”文(wen)(wen)化(hua)、“杜受田”文(wen)(wen)化(hua)、“孫(sun)子(zi)兵(bing)法”文(wen)(wen)化(hua)三(san)個地(di)域傳統文(wen)(wen)化(hua)開展(zhan)教育(yu)活動(dong),使學(xue)(xue)生(sheng)(sheng)能(neng)更好地(di)汲取傳統文(wen)(wen)化(hua)精(jing)髓,逐步形成彰(zhang)顯(xian)我(wo)校(xiao)人(ren)文(wen)(wen)特(te)色(se)和育(yu)人(ren)品(pin)位的校(xiao)園特(te)色(se)文(wen)(wen)化(hua)。打造德育(yu)品(pin)牌,以“三(san)大步”勵志教育(yu)暨全(quan)員育(yu)人(ren)導(dao)師(shi)制為(wei)核心,彰(zhang)顯(xian)人(ren)人(ren)都是德育(yu)工作者(zhe)的理念,喚醒學(xue)(xue)生(sheng)(sheng)自(zi)律意(yi)識(shi),激(ji)發學(xue)(xue)生(sheng)(sheng)潛能(neng),讓學(xue)(xue)生(sheng)(sheng)用自(zi)己的力量成長,培養學(xue)(xue)生(sheng)(sheng)健全(quan)的人(ren)格(ge)和優良的品(pin)質(zhi)。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li),學(xue)校(xiao)(xiao)(xiao)(xiao)(xiao)先(xian)(xian)(xian)后榮獲“全國(guo)教育(yu)創新示(shi)范(fan)學(xue)校(xiao)(xiao)(xiao)(xiao)(xiao)”、“學(xue)生(sheng)營養與健(jian)康示(shi)范(fan)學(xue)校(xiao)(xiao)(xiao)(xiao)(xiao)”、“省(sheng)(sheng)規范(fan)化學(xue)校(xiao)(xiao)(xiao)(xiao)(xiao)”、“省(sheng)(sheng)級(ji)(ji)文(wen)明(ming)單(dan)(dan)位(wei)”、“山東省(sheng)(sheng)花園(yuan)式(shi)單(dan)(dan)位(wei)”、“ 山東省(sheng)(sheng)體育(yu)傳統(tong)項目學(xue)校(xiao)(xiao)(xiao)(xiao)(xiao)”、“ 省(sheng)(sheng)級(ji)(ji)衛生(sheng)先(xian)(xian)(xian)進(jin)單(dan)(dan)位(wei)”、“ 省(sheng)(sheng)級(ji)(ji)綠色學(xue)校(xiao)(xiao)(xiao)(xiao)(xiao)”、“市(shi)(shi)級(ji)(ji)示(shi)范(fan)學(xue)校(xiao)(xiao)(xiao)(xiao)(xiao)”、“全市(shi)(shi)教育(yu)工作(zuo)先(xian)(xian)(xian)進(jin)單(dan)(dan)位(wei)”、“ 濱(bin)(bin)(bin)州市(shi)(shi)普(pu)通高中(zhong)教學(xue)先(xian)(xian)(xian)進(jin)單(dan)(dan)位(wei)”、“ 濱(bin)(bin)(bin)州市(shi)(shi)師德(de)建設(she)先(xian)(xian)(xian)進(jin)單(dan)(dan)位(wei)”、“ 濱(bin)(bin)(bin)州市(shi)(shi)中(zhong)小學(xue)德(de)育(yu)工作(zuo)示(shi)范(fan)校(xiao)(xiao)(xiao)(xiao)(xiao)”、“ 濱(bin)(bin)(bin)州市(shi)(shi)藝術(shu)教育(yu)示(shi)范(fan)校(xiao)(xiao)(xiao)(xiao)(xiao)”、“ 濱(bin)(bin)(bin)州市(shi)(shi)依法治校(xiao)(xiao)(xiao)(xiao)(xiao)示(shi)范(fan)校(xiao)(xiao)(xiao)(xiao)(xiao)”、“濱(bin)(bin)(bin)州市(shi)(shi)數字化校(xiao)(xiao)(xiao)(xiao)(xiao)園(yuan)示(shi)范(fan)校(xiao)(xiao)(xiao)(xiao)(xiao)”、“平(ping)安濱(bin)(bin)(bin)州建設(she)先(xian)(xian)(xian)進(jin)基(ji)層單(dan)(dan)位(wei)”等(deng)幾十項榮譽稱號。
春(chun)華(hua)秋實幾(ji)十載,攜手同心展(zhan)宏圖。濱州市第一(yi)(yi)中(zhong)(zhong)學(xue)(xue)(xue)以師(shi)資強(qiang)、校(xiao)風正、教學(xue)(xue)(xue)質量高贏得了(le)社會的(de)廣(guang)泛贊譽(yu),成為(wei)濱州學(xue)(xue)(xue)子讀書學(xue)(xue)(xue)習的(de)理想園(yuan)地。求木之長(chang)者(zhe),必固其根本(ben);欲(yu)流之遠者(zhe),必浚其泉源。濱州市第一(yi)(yi)中(zhong)(zhong)學(xue)(xue)(xue)為(wei)每一(yi)(yi)名學(xue)(xue)(xue)生(sheng)的(de)成長(chang)創造(zao)了(le)良(liang)好(hao)的(de)學(xue)(xue)(xue)習、生(sheng)活環境,為(wei)每一(yi)(yi)名同學(xue)(xue)(xue)的(de)發展(zhan)與成功(gong)奠定了(le)堅(jian)實基礎。在(zai)(zai)全校(xiao)師(shi)生(sheng)的(de)共(gong)同努力下(xia),濱州市第一(yi)(yi)中(zhong)(zhong)學(xue)(xue)(xue)正在(zai)(zai)向現代化名校(xiao)闊步前進。
在職教(jiao)(jiao)職員工343人(ren)(ren)(ren),年齡結(jie)構(gou)合理,其(qi)中高級(ji)職稱教(jiao)(jiao)師(shi)89人(ren)(ren)(ren),占教(jiao)(jiao)師(shi)總(zong)人(ren)(ren)(ren)數的26%;中級(ji)職稱教(jiao)(jiao)師(shi)110人(ren)(ren)(ren),占教(jiao)(jiao)師(shi)總(zong)人(ren)(ren)(ren)數的32%;現有國(guo)家級(ji)優(you)秀教(jiao)(jiao)師(shi)2人(ren)(ren)(ren),參(can)加國(guo)培(pei)計劃教(jiao)(jiao)師(shi)6人(ren)(ren)(ren),省級(ji)優(you)秀教(jiao)(jiao)師(shi)3人(ren)(ren)(ren),省級(ji)學(xue)科骨干教(jiao)(jiao)師(shi)5人(ren)(ren)(ren),市級(ji)學(xue)科帶頭(tou)人(ren)(ren)(ren)18人(ren)(ren)(ren),市級(ji)教(jiao)(jiao)學(xue)能手21人(ren)(ren)(ren)。
1968年
6月(yue),經山東省教育廳批準籌(chou)建北鎮(zhen)第二(er)中(zhong)學(xue)。惠民地(di)(di)區革委會教育組決定:由高承西、劉武(wu)奎、張(zhang)清林(lin)組成(cheng)籌(chou)建小組。當時征地(di)(di)28.48畝,撥(bo)款(kuan)5.5萬(wan)元(yuan)。經過3個月(yue)的努力,18間(jian)教室、10間(jian)辦公室、10間(jian)伙房、9間(jian)宿舍,拔地(di)(di)而起(qi),北鎮(zhen)第二(er)中(zhong)學(xue)(濱城區一中(zhong)的前(qian)身)從此誕生。
9月(yue),地區(qu)革委會派(pai)(pai)王(wang)鳳溪同(tong)志來(lai)學(xue)校擔任學(xue)校負責人。12月(yue),王(wang)鳳溪同(tong)志調出,改(gai)派(pai)(pai)劉其璞同(tong)志接任,組織成(cheng)立學(xue)校領導班子(zi)。
11月10日,北鎮(zhen)第二中學招收了第一批新生(sheng),當時在校學生(sheng)135人,教職工(gong)12人。
1969年
4月,中(zhong)國共產黨(dang)“九大(da)”以后,北(bei)鎮第二(er)中(zhong)學(xue)易名為山東省惠民地區(qu)柴(chai)油機廠五七中(zhong)學(xue),組建有學(xue)校(xiao)領導、學(xue)生(sheng)、工人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劉(liu)其璞(pu)同志(zhi)任主(zhu)任,高承西同志(zhi)任副主(zhu)任,成員有董際升、劉(liu)武(wu)奎(教(jiao)師)、宣愛國(學(xue)生(sheng)),工人代表(biao)暫(zan)缺。
6月(yue),人民日報提倡“廠(chang)(chang)校合一,工廠(chang)(chang)辦(ban)學(xue)”,學(xue)校改名為北鎮(zhen)柴油機廠(chang)(chang)六連,學(xue)校師生為北鎮(zhen)柴油機廠(chang)(chang)革委會領導。
11月(yue),建立(li)革(ge)命(ming)領(ling)導小組(zu)。
1970年
11月,經濱縣革委會生產指(zhi)揮(hui)部批準,在北(bei)鎮二(er)中(zhong)校址南(nan)征地10畝(mu),作為學校操場。
1971年
3月,在王蘭大隊征地0.39畝,作為學生活動用地。
5月,惠(hui)民地(di)區革委會政治部教(jiao)(jiao)育組投資1600元(yuan),續(xu)建(jian)教(jiao)(jiao)職工宿舍(she)一棟,計141平方(fang)米;續(xu)建(jian)教(jiao)(jiao)室一排,計181平方(fang)米。
9月,蔡立先(xian)同志由地委宣傳部調(diao)入(ru)學(xue)校(xiao),擔任革委會主任。
10月,建立“紅代會(hui)”革命群(qun)眾組織。
1972年
3月,征(zheng)地9.565畝。
6月19日(ri),學(xue)校校辦工廠(chang)在(zai)制作“敵敵畏(wei)”時,發生苯氣爆炸,1名(ming)教師和5名(ming)學(xue)生被燒傷。燒傷中的3名(ming)學(xue)生后來留校就業。
7月,學(xue)校頒布《紅衛(wei)兵條例》,規定紅衛(wei)兵的性質(zhi)、任務、條件、紀律(lv)、組織機構、發展工作等(deng)。
11月,征地8.52畝用于擴建學校(xiao)操場(chang)。
1973年
公布《北鎮二中學生守則》,共十條。
1974年
1月(yue),劉其璞同(tong)志(zhi)擔任學(xue)校(xiao)革委會主(zhu)任,主(zhu)持學(xue)校(xiao)工作。
6月(yue),建成校辦企業肥(fei)皂廠。
12月,投(tou)入資金1.5萬元,開辦(ban)電動機修理(li)廠。
1979年
10月,閻鴻寶同(tong)志擔任(ren)學校黨支(zhi)部(bu)副書記、校長(chang),主持工作(zuo)。
1980年
一月,按(an)照魯勞(lao)薪字(zi)249號《關于職(zhi)工糧價(jia)補貼問(wen)題的通知》文件精神,對學(xue)校教職(zhi)工實(shi)行新的糧價(jia)補貼政策。
1982年
10月,根據行政區劃的(de)變動,原北鎮二(er)中更名(ming)為濱(bin)州市第一中學(xue)。
1984年
9月,進行工(gong)(gong)(gong)資(zi)改革(ge),實(shi)行結構工(gong)(gong)(gong)資(zi),即包括基本工(gong)(gong)(gong)資(zi)、職務工(gong)(gong)(gong)資(zi)、工(gong)(gong)(gong)齡(ling)補貼,理順工(gong)(gong)(gong)資(zi)關系。
12月,董澤(ze)榮同志擔任學校黨支(zhi)部書記。
1985年
6月2日(ri),濱(bin)州一中第(di)一屆教(jiao)職(zhi)工代表大會(hui)召開,選舉產生了第(di)一屆工會(hui)委員(yuan)會(hui),孫學利同志任(ren)主席。并通過(guo)了《教(jiao)職(zhi)工工作(zuo)職(zhi)責》。
1986年
8月,濱州一中成立紅十(shi)字(zi)委(wei)員會,董澤榮同志(zhi)任主(zhu)任。
1987年
6月(yue),經山(shan)東省教(jiao)育廳、山(shan)東省軍區司(si)令部(bu)批準,濱(bin)(bin)州一(yi)中被確定為省級學生軍訓試點學校,是全省13所學校之一(yi),也是濱(bin)(bin)州市唯一(yi)的一(yi)所學校。
8月,實(shi)行職稱改(gai)革后的(de)首次專業技術人員聘任制(zhi)。
9月,墨(mo)有德同志(zhi)任濱(bin)州一中校長(chang),主持(chi)全面工作。
1988年
10月,中學生記者(zhe)團成(cheng)立,并制(zhi)定章程(cheng)。
1989年
6月,柴(chai)樹生同志(zhi)(zhi)擔任濱州一中校(xiao)長(chang),劉武(wu)奎同志(zhi)(zhi)任學校(xiao)黨(dang)支部書(shu)記。
7月,按照濱州市人民政府的統一安排,實行公費醫(yi)療制度。
1990年
8月,學(xue)校東(dong)區第二(er)排教室2間平房,因(yin)梁(liang)頭腐爛而屋頂坍塌。時值下午(wu)6點左右,學(xue)生均已離校,無人傷亡(wang)。
12月,學(xue)校被評為(wei)“市(縣級)精神文明單位(wei)”。
1991年
3月,中學生團校成立。
10月,山東省學生軍訓檢(jian)查(cha)團來校檢(jian)查(cha)工作(zuo)。
10月27日,山東省校改驗收團對學校校改工作進行(xing)驗收。
1992年
5月9日(ri),學校被授予“山東省國(guo)防教育先進單(dan)位”,并在表彰大會上作了典型發言。
10月18日,第二屆教職工代(dai)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新(xin)一屆工會委(wei)員(yuan)會,郭(guo)玉蘭同(tong)(tong)志(zhi)為主席(xi),蘇(su)平安(an)同(tong)(tong)志(zhi)為副主席(xi)。
1993年
2月,學(xue)校首次評選(xuan)“十佳”學(xue)生(sheng)。
7月,學校(xiao)領導班子調整,馬洪波同志任(ren)校(xiao)長,柴樹(shu)生同志任(ren)書記。
12月,學校工會被評為(wei)“濱州地區先(xian)進工會”。
1994年
1月9日(ri),濱州一中(zhong)第四次團(tuan)(tuan)(tuan)代會召開,選舉產生了(le)第四屆團(tuan)(tuan)(tuan)委(wei)(wei)會,賈玉紅(hong)同志任團(tuan)(tuan)(tuan)委(wei)(wei)書記,吳潑等8名同志任團(tuan)(tuan)(tuan)委(wei)(wei)委(wei)(wei)員。
4月18日,濱州一中升格為副(fu)縣級(ji)事業單位。
5月,投資60萬元(yuan)的(de)沿(yan)街(jie)樓(lou)建成使用,面積1600平(ping)方米。
11月(yue),張瑞(rui)鳳副省長在地、市領導陪同下(xia)來學校視察工作(zuo)。
1995年
3月26日,山東省教委組(zu)織的校(xiao)舍(she)設施維護管理評估檢查(cha)團一行6人,對學校(xiao)進行評估檢查(cha)。
1996年
4月,濱(bin)州(zhou)市(shi)市(shi)直中學(xue)進行布局調整,濱(bin)州(zhou)市(shi)第一中學(xue)被(bei)確定為重(zhong)點中學(xue)。
4月中旬,學校師生(sheng)為(wei)身(shen)患白(bai)血病(bing)的(de)初三(san)、一班宋(song)亮同學捐款(kuan)治病(bing),僅(jin)三(san)、四(si)天(tian)時間全校師生(sheng)捐款(kuan)5089.5元,譜寫了一曲動人的(de)愛心之歌。
10月18日(ri),濱州一中(zhong)代表濱州市(shi)市(shi)直中(zhong)學順利通過省教委組織的校舍設施維護(hu)管理檢查。
11月(yue)16日,濱州市(shi)委(wei)決定(ding),王曉(xiao)明同志(zhi)到濱州一(yi)中(zhong)主持(chi)工作。12月(yue)26日,正式(shi)聘為濱州一(yi)中(zhong)校長兼任黨(dang)支(zhi)部書記。
1997年
2月4日,濱州一(yi)中校級(ji)和中層正(zheng)職領(ling)導班(ban)子(zi)組建完成。
3月2日,學校召開(kai)二屆七次教代會,通過了七項(xiang)管理(li)制度和(he)兩項(xiang)實(shi)施細(xi)則。
8月(yue)29日,學校綜合教(jiao)學樓竣工交付使用。暑假期間,濱州四中(zhong)高三年級(ji)4個班212名同(tong)學合并到濱州一(yi)中(zhong)學習,17名濱州四中(zhong)骨干教(jiao)師同(tong)時調(diao)入一(yi)中(zhong)。
9月(yue),學(xue)校決定集資(zi)建設教工(gong)宿舍(she)樓4幢144戶(hu)。10月(yue)3日,集資(zi)工(gong)作完(wan)成(cheng),運土奠(dian)基工(gong)作隨之展開。
12月,學校(xiao)被評(ping)為市(shi)(shi)模范管理(li)學校(xiao)、市(shi)(shi)教(jiao)育系統先(xian)進(jin)黨(dang)支部(bu)、市(shi)(shi)教(jiao)育宣傳和信(xin)息(xi)調(diao)研先(xian)進(jin)單位、地(di)區(qu)(qu)先(xian)進(jin)衛(wei)生(sheng)學校(xiao)、地(di)區(qu)(qu)模范實驗室。
1998年
3月(yue)18日,學(xue)校教育(yu)科(ke)學(xue)研(yan)究室(shi)和心理咨詢(xun)室(shi)成立。《教育(yu)科(ke)研(yan)園(yuan)地》和《啟明(ming)星》創刊。
3月,學校設立“青(qing)少年(nian)全面發(fa)展獎”。
5月(yue)18日,學(xue)校中學(xue)生預備黨校成立。
6月11日,召(zhao)開(kai)第二(er)屆十次教(jiao)代會(hui),通過《優(you)秀教(jiao)師評選條(tiao)例(li)(li)》《先進工作(zuo)者評選條(tiao)例(li)(li)》《教(jiao)師獎勵條(tiao)例(li)(li)》等規(gui)章制(zhi)度。
12月,在學校東北(bei)角征西(xi)宋(song)土地20畝。
1999年
6月13日(ri),濱(bin)州一中(zhong)召開了第三屆(jie)教代會,選舉產(chan)生了新一屆(jie)工會委員會,肖長(chang)河同志任工會主席。
7月23日,學校教工住宅(zhai)小區正式建成(cheng)使用(yong),144戶教工同時喬遷新居。
8月23日,召開全(quan)體教工(gong)(gong)大會,宣布聘(pin)任結(jie)(jie)果。標志著以聘(pin)任為主要內容的(de)四(si)制改革工(gong)(gong)作(zuo)正式啟動。四(si)制是(shi):校(xiao)長負責制、教職工(gong)(gong)全(quan)員聘(pin)任制、工(gong)(gong)資總(zong)額包干制、結(jie)(jie)構工(gong)(gong)資制。
2000年
11月,鍋爐(lu)安裝調試完成,全校送(song)暖,從根本上解(jie)決(jue)了取暖問(wen)題。同時,學生澡堂開放(fang)。
12月18日,學校被(bei)評為“市級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2001年
1月1日(ri),隨著行政(zheng)區劃的變更,學校易(yi)名為“濱城(cheng)區第一中學”。
1月(yue),教工(gong)住(zhu)宅(zhai)小區內共144戶房改全部完成。
4月23日,濱(bin)州市教師進修學校撤銷,人(ren)員(yuan)資產全部(bu)并(bing)入(ru)濱(bin)城區(qu)一(yi)中(zhong)。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孫學利(li)同(tong)志任濱(bin)城區(qu)一(yi)中(zhong)副校長。
6月,濱城(cheng)區一中(zhong)實驗初(chu)(chu)中(zhong)部在原進修(xiu)學校校址招生,初(chu)(chu)一4個(ge)班(ban),初(chu)(chu)二、初(chu)(chu)三(san)各2個(ge)班(ban)。
7月(yue),濱城(cheng)區一中實(shi)驗初中部新校建設奠基開(kai)工。
2002年
3月,開始實行家長開放日(ri)。
3月(yue)29日,山東省教委(wei)對學(xue)校創建省級示范化學(xue)校進行驗(yan)收(shou),并以總分97分的高分通過。
7月下旬,學(xue)校餐廳、公寓正式啟用。
9月10日,能容納30個(ge)班、設(she)施一(yi)流(liu)的(de)濱(bin)城區一(yi)中實驗初中部新校舉行落成剪彩暨開學典禮(li)。
12月(yue)22日 ,濱(bin)城區一中召開第四(si)屆(jie)一次教(jiao)職工代表大會(hui),選舉產生了新(xin)一屆(jie)的(de)工會(hui)委(wei)員會(hui),肖長河同志任工會(hui)主席(xi)。
2003年
2月,學校為教師全部配備(bei)了微(wei)機。
4月14日,學校(xiao)實驗初中部通(tong)過了(le)“省級規范化(hua)學校(xiao)”驗收。
9月(yue)8日,在(zai)新校(xiao)址(zhi)舉行(xing)“慶祝教(jiao)師節暨新校(xiao)奠基(ji)”儀式,標志著新校(xiao)建設正式啟動。
10月,學校被(bei)評為“濱州市學校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11月22日,學校召開了(le)(le)四屆二次教工(gong)代表大會,通過了(le)(le)《關(guan)于新校教工(gong)住宅(zhai)樓居住面積、集資、小區內住宅(zhai)樓調整(zheng)的有關(guan)意見》
2004年
2月,新校教工住宅(zhai)樓動工興建。
3月24日(ri),山(shan)東省督導(dao)評估團到學校(xiao)進行四項工(gong)作評估檢查。
5月15日,為籌(chou)措新校建設資(zi)金,經濱城區(qu)政府、濱城區(qu)教育局批準(zhun),學校教代會通(tong)過,濱城區(qu)一中原校園以(yi)2200萬元出售(shou)給(gei)南京華(hua)天有限責(ze)任公司,當日簽約。
9月(yue)7日,高二師生(sheng)首批遷入(ru)新(xin)校。
9月8日(ri),濱城區教師節(jie)慶祝活動(dong)暨一中(zhong)新(xin)校落(luo)成典禮舉(ju)行。濱城區一中(zhong)新(xin)校正式(shi)啟用。
10月1日至7日,學校(xiao)組織師生(sheng)利(li)用放(fang)假(jia)休息時間(jian),完成了學校(xiao)整體搬遷。8日,全校(xiao)師生(sheng)在新(xin)校(xiao)上課(ke)。
11日29月,馮云華、李海(hai)濱、劉長(chang)平(ping)三同(tong)志(zhi)來校(xiao)任副(fu)校(xiao)長(chang),楊若利同(tong)志(zhi)任總(zong)務主任。
12月12日(ri),經濱(bin)城(cheng)區(qu)委(wei)、區(qu)政府和區(qu)教育局研究(jiu)決(jue)定(ding):一(yi)中(zhong)下(xia)轄的清怡中(zhong)學和西(xi)區(qu)初中(zhong)部劃歸(gui)濱(bin)城(cheng)區(qu)三中(zhong)管(guan)理,人員、資產(chan)一(yi)并移交。
12月(yue)28日(ri),召(zhao)開濱城區一中四屆四次教代會,大會審議通過(guo)了《教師考核評估(gu)細則》《職員考核評估(gu)細則》。
2005年
1月1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hui)教科文衛副主任委員邢世忠一行(xing)到學校視察。
1月(yue)19日(ri),學校組織向印(yin)度洋海嘯災(zai)區捐款(kuan)活動。
1月24日,濱城區一中召開四屆教(jiao)(jiao)代會(hui)第(di)五次會(hui)議(yi),討(tao)論通過教(jiao)(jiao)師住宅小區(馨苑小區)一期(qi)工(gong)程住房分配(pei)方案。
1月(yue)29日,馨苑住宅小區(qu)一期工(gong)程分房到戶。
4月15日,山東省教育廳督導(dao)團(tuan)到學(xue)校督導(dao)檢查高中招生“三限(xian)”(人數、分(fen)數、錢(qian)數)工(gong)作(zuo)。
6月3日, 為加強(qiang)對高考(kao)考(kao)場的管理,在上級有(you)關(guan)部門的支(zhi)持下(xia),所有(you)考(kao)場安裝了高清晰的監控(kong)設備(bei)。
8月9日(ri),王曉明調任(ren)濱城區政協副主席;馮云華同志任(ren)濱城區一中校長兼黨支部(bu)書記(ji)。
8月20日(ri),濱(bin)(bin)城區一中四屆教(jiao)代(dai)會第六次會議(yi)召開。討論通過(guo)濱(bin)(bin)城區一中《內部管(guan)理體制改革方案(an)》,主要包括:“教(jiao)師考核(he)評(ping)估細則(ze)”、“職員考核(he)評(ping)估細則(ze)”、“教(jiao)職工考勤制度(du)”等。
8月26日(ri),校(xiao)徽(hui)、校(xiao)歌征集活(huo)動開始。
9月3日, 投資360萬元,安排馨苑住宅(zhai)小區集中供暖工程。
9月12日,投(tou)資250萬元建成的300米塑膠跑道場地竣工(gong)并投(tou)入使用。
9月27日,學校石磨(mo)面粉廠開工(gong)生產。
10月7日,廣播站(zhan)成(cheng)立(li)。
10月(yue)25日,教師馨(xin)苑住宅小(xiao)區二期工程(cheng)開始籌(chou)建(jian)。
2006年
3月17日,學校洗浴中心(xin)對師(shi)生開(kai)放。
3月25日,濱(bin)城區一(yi)中(zhong)第五屆教代會(hui)(hui)勝(sheng)利召開。會(hui)(hui)議通過了《濱(bin)城區一(yi)中(zhong)教職(zhi)工職(zhi)業道(dao)德行(xing)為規范》《濱(bin)城區一(yi)中(zhong)近(jin)中(zhong)期(qi)發展規劃》《名師(shi)評(ping)(ping)選條例(li)(li)》《職(zhi)稱評(ping)(ping)聘條例(li)(li)》《處室級部互評(ping)(ping)條例(li)(li)》等文件,選出了新(xin)一(yi)屆工會(hui)(hui)委員會(hui)(hui),肖長河同志任工會(hui)(hui)主(zhu)席。
3月(yue)30日,山東省學(xue)校安全檢(jian)查(cha)小組到一中檢(jian)查(cha)安全管理工作(zuo)。
4月5日, 濱城區一中《規章制度匯(hui)編(bian)》印(yin)制成冊。
4月18日,山東(dong)省規范化學校驗收團到(dao)學校檢查(cha)。
6月27日,國家衛生城市檢查(cha)團到一中檢查(cha)。
8月14日,網管(guan)中心成(cheng)立,網絡(luo)設備安裝完畢。
8月25日,電子閱覽室(shi)開始(shi)運行(xing)。
9月4日, 學校首(shou)次設立“學業成績獎(jiang)(jiang)”、“學習進步獎(jiang)(jiang)”、“精(jing)神文明標兵獎(jiang)(jiang)”,鼓(gu)勵學生(sheng)全面發展,并(bing)召開大會(hui)予(yu)以表彰。
9月25日(ri),學(xue)校(xiao)為鼓勵廣大(da)師生(sheng)成名成家,啟動骨干教師、教壇新秀(xiu)評聘活動。
10月6日,電子備(bei)課(ke)室投入(ru)使用。
10月(yue)19日,馨苑教師(shi)住宅小區安裝(zhuang)天然(ran)氣(qi)。
11月4日,學校被評選為“市級園林化學校”。
11月(yue)25日,學(xue)校被評為(wei)“市級衛生先進單位”。
2007年
1月29日,學(xue)校(xiao)被評(ping)為“濱(bin)州市綜合(he)治(zhi)理先進單位(wei)”。
2月28日,校園(yuan)文化建(jian)設整體方(fang)案開始實施(shi)。
6月4日,濱(bin)城區(qu)(qu)一中第五屆教代會(hui)(hui)第一次(ci)會(hui)(hui)議召開,討論通過《馨(xin)苑教師住(zhu)宅小(xiao)區(qu)(qu)二期工程分房(fang)方(fang)案》。
6月23日,馨苑教師住宅(zhai)小區(qu)二期住宅(zhai)樓分房到戶(hu)。
8月19日,濱城區(qu)一中第五(wu)屆教代會(hui)第二次會(hui)議(yi)召開(kai),討論通過“關(guan)于提高補貼的意見”、“馨苑(yuan)教師住(zhu)宅小區(qu)三(san)期工程問題”和“關(guan)于馨苑(yuan)教師住(zhu)宅小區(qu)加強物業(ye)管理的實施意見”。
11月17日,山東省教(jiao)育廳檢(jian)查(cha)組來(lai)校檢(jian)查(cha)教(jiao)學示范(fan)學校創建(jian)工作。
2008年
2月19日,馨苑(yuan)教師住宅小(xiao)區三期住宅樓分房到戶。
9月23日,濱城(cheng)區一中(zhong)第(di)五(wu)屆教代會第(di)三次會議召開,討論修訂《骨(gu)干(gan)教師、教壇新秀評選(xuan)條(tiao)件》《課時工資修訂意見》兩項(xiang)制度。
10月21日 山東(dong)省(sheng)教育(yu)廳、山東(dong)省(sheng)衛(wei)生(sheng)廳來校檢(jian)查學生(sheng)健康、食品衛(wei)生(sheng)管(guan)理(li)工作。
12月(yue),學(xue)校(xiao)獲得“濱(bin)州(zhou)市花園式(shi)單位”、“山東省一級檔案室”、“山東省綠色(se)學(xue)校(xiao)”等榮(rong)譽稱(cheng)號。
2009年
3月(yue)14日,馨苑教師住(zhu)(zhu)宅小區四期(qi)住(zhu)(zhu)宅樓開工建(jian)設。
9月18日,啟動“我最喜愛的(de)老師(shi)”評(ping)選(xuan)活動。
10月21日(ri),共(gong)青(qing)團山東省委(wei)書記王磊到校(xiao)視察,共(gong)青(qing)團濱州市委(wei)書記鄒繼(ji)剛等領導(dao)陪(pei)同。
2010年
1月4日,山東省教育廳發文通(tong)報,濱城區一中規(gui)范(fan)化學校復評高分通(tong)過。
1月21日,濱州市(shi)德育示范校(xiao)(xiao)驗收組(zu)到校(xiao)(xiao)驗收,學校(xiao)(xiao)順利(li)通過。
1月25日,馨苑(yuan)教師住宅(zhai)(zhai)小區四(si)期住宅(zhai)(zhai)樓交付使用,部分教工喜遷新居。
5月22日,家長委(wei)員會成立大會召開。
10月(yue)12日(ri),全市(shi)學(xue)校衛生規范化管理示范單位(wei)驗收,學(xue)校順利通過驗收。
12月(yue)10日,學(xue)(xue)校(xiao)學(xue)(xue)生合唱團成(cheng)立。
12月,學校獲得(de)“山東省花園式單位”榮譽稱號;被中國教育(yu)中心授(shou)予(yu)“全國青(qing)少年道德培養(yang)實驗基地”。
2011年
1月,一中被列為“濱州市第一批藝術教育示(shi)范學校”。
10月9日(ri),學校召開(kai)教職工(gong)代(dai)表(biao)大會,討(tao)論通(tong)過了《教職工(gong)評聘條(tiao)例》。
2012年
3月1日,召(zhao)開教(jiao)(jiao)職工(gong)代表(biao)會議,討論修訂新的《教(jiao)(jiao)職工(gong)評聘條例》。
9月(yue)20日,學校(xiao)順(shun)利通(tong)過濱州市(shi)依法治校(xiao)示(shi)范校(xiao)驗收。
11月14日,市級(ji)文明單位復(fu)查組(zu)到校檢查,學校順利通過復(fu)查。
12月,學(xue)校被評為“全國創新教育示(shi)范(fan)學(xue)校”。
2013年
11月17日,學校體育館開工建設。
12月10日,被(bei)評為(wei)“濱州(zhou)市(shi)中小學數字化校(xiao)園示范學校(xiao)”。
12月21日,學校被濱州市關心(xin)下一(yi)代工(gong)作(zuo)委(wei)員會授予(yu)“五好(hao)關工(gong)委(wei)”稱號。
2014年
14年2月,學(xue)(xue)校上劃(hua)市直管(guan)理,更名為濱州市第一(yi)中學(xue)(xue)。
14年8月,各(ge)科室重(zhong)新修訂完(wan)善量化考評細則。學校成立考核辦,負責每(mei)天每(mei)月量化管理(li)檢查的公布、匯總、分析。
14年(nian)8月(yue),為增(zeng)強競爭、激活內部(bu)活力,學校在原(yuan)有級部(bu)管(guan)理(li)的基(ji)礎上,在同一(yi)級部(bu)內部(bu)又(you)劃分A、B級部(bu)進一(yi)步細(xi)化(hua)管(guan)理(li)。
14年8月(yue),濱州市機構(gou)編制委(wei)員會批準學校內(nei)部機構(gou)設(she)置(zhi)。學校設(she):辦公室、教(jiao)務處(chu)、德育處(chu)、總務處(chu)、團(tuan)委(wei)、人(ren)事科、財務科、教(jiao)學研究室、安全科、信息中(zhong)心、生活(huo)管理科、工(gong)會。
14年10月,三大步(bu)勵志教(jiao)育(yu)暨全員育(yu)人導(dao)師(shi)制全面(mian)啟動。
14年11月,教師(shi)專業技術崗位(wei)職級聘任完成。
14年12月,學校(xiao)順利通過省級規范化(hua)學校(xiao)復評。
2014年,群(qun)眾(zhong)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扎實開展。
2015年
15年3月,學校體育館(guan)投入(ru)使用(yong)。
15年4月,各學科組(zu)制定三年發展規(gui)劃及(ji)實施(shi)方案。
15年6月,全體高三教(jiao)師(shi)赴華東(dong)師(shi)范大學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封閉培訓(xun)。
15年9月(yue),學校承(cheng)辦青海(hai)(hai)內地民族班(ban),接收青海(hai)(hai)省海(hai)(hai)北州的40名學生到校學習。
15年(nian)12月,中共濱州(zhou)市(shi)委(wei)(wei)批準(zhun)成立(li)中共濱州(zhou)市(shi)第一中學(xue)委(wei)(wei)員會(hui),馮云華同志任黨委(wei)(wei)書記。
15年12月,學校被命(ming)名為省(sheng)級文明單位(wei)。
2015年(nian),三(san)嚴三(san)實專題教育活動、迎接國家(jia)衛生城市復審和全國文明城市爭(zheng)創(chuang)工作扎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