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一(yi)中是山東省規(gui)范化(hua)學校(xiao)。學校(xiao)始建于1945年,發展歷史悠久,文化(hua)底(di)蘊(yun)深厚,為國家和(he)社(she)會輸送了(le)大批優秀(xiu)人才。
學校位(wei)于素(su)有鳳凰城美譽的(de)高密市城區中心區域,東臨(lin)海濱(bin)名城青島(dao)、西靠世(shi)界風箏都濰坊,具有良好的(de)育人環境。學校在校生(sheng)3600余人,占地(di)130余畝,建筑(zhu)面積(ji)5萬余平方米(mi)。各種專(zhuan)用教室齊(qi)備,還建有校園(yuan)網、電視(shi)臺、學生(sheng)自修(xiu)室、探究實驗室、多媒體演播室、學術報告廳等(deng)現(xian)(xian)代化設(she)施,教學現(xian)(xian)代化設(she)施水平一流(liu)。
學(xue)(xue)校(xiao)始(shi)終把師(shi)資隊(dui)伍建設(she)作為學(xue)(xue)校(xiao)的(de)立校(xiao)之本,發展之基,動力(li)之源,傾力(li)打(da)造學(xue)(xue)科領軍人物,深入推進名師(shi)鍛(duan)造工程,目(mu)前擁有一(yi)支年齡、學(xue)(xue)歷、職稱、學(xue)(xue)科結構相對合(he)理的(de)精干教(jiao)師(shi)隊(dui)伍,現有全國(guo)優(you)秀教(jiao)師(shi)和全國(guo)模范(fan)教(jiao)師(shi)4人,省、市特級教(jiao)師(shi)7人,山東省教(jiao)學(xue)(xue)能手、優(you)質課(ke)獲得者(zhe)24人,濰(wei)坊市教(jiao)學(xue)(xue)能手46人,高密市學(xue)(xue)科帶頭人41人,碩士研(yan)究生53人,逐(zhu)步形成了一(yi)支適應現代化教(jiao)學(xue)(xue)的(de)師(shi)資隊(dui)伍。
“為四十歲做準(zhun)備”。
十(shi)(shi)八歲是美(mei)麗的(de)(de)(de),而(er)人生旅程中絢麗的(de)(de)(de)一頁卻(que)應(ying)在生命的(de)(de)(de)四十(shi)(shi)歲時(shi)翻開。不要說四十(shi)(shi)歲有多么遙遠,二十(shi)(shi)年其實是彈指一揮(hui)間。
雖說(shuo)四十(shi)歲就在眼前,但二十(shi)年的時間(jian)跨越足以讓我們眼花繚(liao)亂。
虛度今日,等待你的(de)將是無(wu)窮(qiong)的(de)悔恨和遺憾。
追求先賢成(cheng)才路,浩瀚人世間,我們定會發現,四十歲的(de)輝煌來自于十八歲的(de)志向,二(er)十年(nian)的(de)血汗。
珍視你(ni)擁(yong)有(you)的(de)青春年華,好(hao)(hao)好(hao)(hao)地把握(wo)現在(zai),才能真正贏得(de)未來,才能將你(ni)如日中天的(de)四十歲勾畫得(de)絢麗燦爛!
志向高遠(yuan),人格健全,基礎扎實(shi),特長(chang)明(ming)顯。
1945年9月,山(shan)東省濱北中學(其前(qian)身為(wei)濱北干部培訓班)成(cheng)立,高密一(yi)中前(qian)身誕生。
1948年(nian)10月,濱(bin)北中(zhong)學(xue)(xue)(xue)與石島中(zhong)學(xue)(xue)(xue)合并,仍名(ming)濱(bin)北中(zhong)學(xue)(xue)(xue),分設(she)中(zhong)學(xue)(xue)(xue)部與師范部。
1950年2月,師范部(bu)(bu)、中學部(bu)(bu)分(fen)辦,中學部(bu)(bu)定名(ming)為山東省高密中學。
1956年,高密中學更名為(wei)山東省高密第一中學。
1969年,學(xue)校(xiao)(xiao)更名為“五、七”紅(hong)專學(xue)校(xiao)(xiao)。
1976年10月(yue),又更名為(wei)“五、七”中學。
1978年4月(yue),恢復(fu)為(wei)山東省高(gao)密縣第(di)一(yi)中學。
1994年(nian),隨撤縣改市,更(geng)名(ming)為山東省高密(mi)市第(di)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