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chuan)一中(zhong)是寧夏回(hui)族自治區(qu)教育廳直屬公辦高級(ji)中(zhong)學、寧夏首批八所重點中(zhong)學之一、寧夏首批自治區(qu)普通高中(zhong)一級(ji)示范學校。
寧(ning)夏銀(yin)川一(yi)中(zhong)(zhong)(zhong)始建于1906年(nian),初名(ming)寧(ning)夏府中(zhong)(zhong)(zhong)學堂(tang)。1958年(nian)10月(yue)25日,更(geng)名(ming)為(wei)銀(yin)川市第一(yi)中(zhong)(zhong)(zhong)學。1996年(nian)1月(yue),更(geng)名(ming)為(wei)寧(ning)夏銀(yin)川一(yi)中(zhong)(zhong)(zhong)。2000年(nian)9月(yue)30日,掛牌(pai)寧(ning)夏回民高級中(zhong)(zhong)(zhong)學。2002年(nian)11月(yue),學校(xiao)遷入今(jin)校(xiao)址。
據2016年1月(yue)學校(xiao)(xiao)官網顯示,學校(xiao)(xiao)校(xiao)(xiao)園面(mian)積120畝,建筑面(mian)積50430平方(fang)米(mi);有學生近(jin)3000名,教職工240余名。
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wang)及相關期刊顯示,學校有231名教(jiao)(jiao)師(shi)(shi),其中特級(ji)(ji)教(jiao)(jiao)師(shi)(shi)1人(ren),高級(ji)(ji)教(jiao)(jiao)師(shi)(shi)108人(ren);國家級(ji)(ji)骨干(gan)教(jiao)(jiao)師(shi)(shi)3人(ren),自(zi)治區級(ji)(ji)骨干(gan)教(jiao)(jiao)師(shi)(shi)41人(ren),銀川市學科帶頭人(ren)4人(ren);國家級(ji)(ji)奧林(lin)匹克教(jiao)(jiao)練員18人(ren),全國優秀教(jiao)(jiao)師(shi)(shi)3人(ren);有103位(wei)教(jiao)(jiao)師(shi)(shi)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
校徽
銀川(chuan)一(yi)中校徽為(wei)紅(hong)底金(jin)框(kuang)的三角形,中間是(shi)一(yi)本打開的金(jin)色(se)(se)書(shu)(shu),書(shu)(shu)的左右兩頁上(shang)寫著(zhu)(zhu)(zhu)銀川(chuan)一(yi)中校訓“尚德遠(yuan)志、求(qiu)是(shi)篤行(xing)”,書(shu)(shu)的中間鏤空(kong)(kong),書(shu)(shu)的上(shang)面(mian)有金(jin)色(se)(se)阿拉(la)伯數字(zi)“1”,與鏤空(kong)(kong)的書(shu)(shu)構成漢字(zi)“中”,表示著(zhu)(zhu)(zhu)“一(yi)中”。象征著(zhu)(zhu)(zhu)銀川(chuan)一(yi)中渴求(qiu)知識,追求(qiu)卓越,永爭第一(yi)的精(jing)神。
校訓
尚德、遠(yuan)志、求(qiu)是、篤(du)行。
銀(yin)川(chuan)一(yi)中(zhong)(zhong)每(mei)年(nian)都(dou)會(hui)(hui)(hui)(hui)舉(ju)辦豐富的文(wen)體活動(dong)。元(yuan)旦(dan)聯(lian)歡(huan)會(hui)(hui)(hui)(hui)是(shi)一(yi)年(nian)中(zhong)(zhong)重(zhong)要的活動(dong),高一(yi)高二(er)每(mei)個(ge)班都(dou)會(hui)(hui)(hui)(hui)為元(yuan)旦(dan)聯(lian)歡(huan)會(hui)(hui)(hui)(hui)精(jing)心準(zhun)備節目(mu)表(biao)(biao)演,教師(shi)也會(hui)(hui)(hui)(hui)在元(yuan)旦(dan)聯(lian)歡(huan)會(hui)(hui)(hui)(hui)上表(biao)(biao)演節目(mu)。英(ying)(ying)語周則是(shi)銀(yin)川(chuan)一(yi)中(zhong)(zhong)具(ju)特色的活動(dong),英(ying)(ying)語周的周一(yi)至周五(wu),每(mei)天都(dou)會(hui)(hui)(hui)(hui)舉(ju)行不同(tong)的英(ying)(ying)語活動(dong),比(bi)如英(ying)(ying)語短(duan)劇表(biao)(biao)演、英(ying)(ying)語歌(ge)曲比(bi)賽、英(ying)(ying)語電影配音、英(ying)(ying)語知(zhi)識競賽、英(ying)(ying)文(wen)展板評(ping)比(bi)等活動(dong)。此外學校還(huan)舉(ju)辦有體育(yu)文(wen)化節(運動(dong)會(hui)(hui)(hui)(hui))、班級籃球聯(lian)賽、民族音樂會(hui)(hui)(hui)(hui)、一(yi)中(zhong)(zhong)好(hao)聲音等活動(dong)。
2004年,在校(xiao)團(tuan)(tuan)委的批準下,正式成(cheng)立了寰淼文(wen)學社(she)、天文(wen)小組、銅管樂團(tuan)(tuan)、跆拳道社(she)、輪滑(hua)社(she)、動漫(man)聯盟等7個社(she)團(tuan)(tuan)。此(ci)后銀川一(yi)中社(she)團(tuan)(tuan)文(wen)化逐漸發展,社(she)團(tuan)(tuan)數量(liang)不(bu)斷(duan)增加(jia),社(she)團(tuan)(tuan)質(zhi)量(liang)不(bu)斷(duan)提高。2005年,學校(xiao)創辦了由學生自(zi)己編寫(xie)的校(xiao)刊《墨泉(quan)》。截止(zhi)2015年10月,銀川一(yi)中已有正式社(she)團(tuan)(tuan)23個。
1906年(nian)(光緒(xu)三十二(er)年(nian)),寧夏知府(fu)(fu)趙維熙遵照清政府(fu)(fu)朝廷旨意及《中(zhong)(zhong)學堂章程》,將與科舉考試(shi)緊(jin)密相(xiang)連(lian)的銀(yin)川試(shi)院做了調(diao)整,改為(wei)寧夏府(fu)(fu)中(zhong)(zhong)學堂,校址位于(yu)知府(fu)(fu)衙(ya)門(men)東面的文廟(miao)(今銀(yin)川市(shi)第十五中(zhong)(zhong)學校址),是為(wei)寧夏新式中(zhong)(zhong)等教育(yu)之始。
1912年(nian)(中華(hua)民(min)國元(yuan)年(nian)),寧(ning)夏府中學(xue)堂因軍閥混戰而停辦。
1913年(民國二年),在寧夏府中學堂(tang)舊址基礎(chu)和舊有(you)人員上(shang),改建了一所新式高(gao)等小學,校名(ming)叫朔方高(gao)等小學。
1918年,在(zai)朔(shuo)方(fang)高等小(xiao)學的基礎上成立甘肅省立第五(wu)中學,與甘肅省立第八師范學校(xiao)使用同一個校(xiao)址合并辦(ban)學,時(shi)稱“五(wu)中八師”。
1929年,寧夏(xia)(xia)正式建(jian)省,甘(gan)肅省立(li)第五(wu)中學改(gai)為寧夏(xia)(xia)省立(li)第一中學,甘(gan)肅省立(li)第八師范學校(xiao)改(gai)為寧夏(xia)(xia)省立(li)第一師范,兩校(xiao)仍(reng)合(he)并(bing)辦(ban)學。
1933年9月(yue),校名改(gai)為寧夏省立寧夏中(zhong)學(xue)(xue),并正(zheng)式舉辦高中(zhong)。不久,學(xue)(xue)校與師范分(fen)開(kai)辦學(xue)(xue)。
1934年春季(ji),寧夏中學(xue)校(xiao)址(文(wen)廟)因(yin)軍(jun)閥戰爭被(bei)占用為傷兵醫院與(yu)停尸房(fang)。
1935年夏季,學校(xiao)被迫遷入新校(xiao)址(zhi)(今銀川市文化街(jie)市婦幼保健院和(he)自治區政協處(chu))。
1941年暑假,學校從新城馬鴻逵(kui)部隊軍營(ying),遷回老城原址(zhi)。
1950年3月,寧夏(xia)中(zhong)學(xue)與賀(he)蘭(lan)中(zhong)學(xue)合并,名稱仍叫寧夏(xia)中(zhong)學(xue),校址(zhi)(zhi)使用原來賀(he)蘭(lan)中(zhong)學(xue)校址(zhi)(zhi)(南(nan)郊陳家(jia)寨)。
1953年,學(xue)校(xiao)被確立為(wei)寧夏省最早的重點中學(xue)。
1954年6月19日,寧夏省(sheng)建制撤銷,行政(zheng)劃歸甘(gan)肅省(sheng)管(guan)理。 學校名稱改為甘(gan)肅省(sheng)銀(yin)川(chuan)中學。
1958年10月25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li)。學校名稱改為銀川(chuan)市(shi)第一中學。
1960年暑假,學校由陳家寨舊址遷入(ru)銀川城區(qu)(利群(qun)東街1號)。
1966至1976年(nian),“文革”十年(nian)社會(hui)動蕩不安(an),學(xue)校(xiao)先(xian)后更改為“紅衛兵(bing)戰(zhan)校(xiao)”、“銀川長城五(wu)七學(xue)校(xiao)”等校(xiao)名。
1978年,校(xiao)名恢(hui)復為銀川市(shi)第一中學。
1980年,學校被確立(li)為寧夏(xia)回族自治區(qu)首(shou)批八所重點中學之一。
1985年秋季,在寧夏全區(qu)首先承辦(ban)民(min)族高(gao)中(zhong)部(bu),面向(xiang)寧夏南部(bu)貧困(kun)地區(qu)招收(shou)民(min)族生,創(chuang)辦(ban)寄宿制民(min)族高(gao)中(zhong)班。
1990年秋季,學校遵照銀川市教育發展的統一部(bu)署,實行了高、初中脫鉤。取消初中部(bu),由完全中學改為高中學校。
1993年秋季,學校租用銀川五中教室開(kai)辦初(chu)中特色班(ban)。
1996年1月,考慮到學(xue)校(xiao)為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yu)廳(ting)直屬學(xue)校(xiao),校(xiao)名正式更改為寧夏銀川(chuan)一中(zhong)。
1998年,學(xue)校創辦(ban)民辦(ban)振華學(xue)校。
1999年,學(xue)校(xiao)開始在民辦振華學(xue)校(xiao)創辦初中特(te)色班。
2000年9月30日,掛牌(pai)“寧夏回民高級(ji)中學”。
2001年9月,學(xue)校被正式確(que)定(ding)為“英語特色學(xue)校”,并進行了授牌。
2002年11月,學校(xiao)遷入今校(xiao)址(銀川(chuan)市民族(zu)南街656號(hao))。
2002年8月(yue)底,學(xue)校開始創辦高中“宏志班(ban)”。同年秋,與(yu)民辦建(jian)華(hua)學(xue)校合作辦學(xue)。
2004年2月,學(xue)校與建華學(xue)校在原實(shi)驗(yan)班合(he)作的基(ji)礎上組建了銀(yin)川一中教育集團,將銀(yin)川一中民(min)辦振華學(xue)校與建華學(xue)校合(he)并(bing)為銀(yin)川外國語實(shi)驗(yan)學(xue)校。
2004年秋季,開始實行平(ping)行分班(ban),師資均勻搭配,取消“重點班(ban)”、“尖子班(ban)”。
2005年,學校被(bei)確立(li)為寧夏首(shou)批(pi)自治區普通高中(zhong)一級示范學校。
2012年,學校(xiao)成立銀川(chuan)一中國際(ji)部。
2013年,銀(yin)(yin)川十二中與銀(yin)(yin)川一(yi)中合作(zuo),作(zuo)為銀(yin)(yin)川一(yi)中光(guang)華校區(qu)。同年起,招(zhao)收的宏(hong)(hong)志(zhi)生(sheng)被分散在年級各個班級中,不再單獨成立(li)宏(hong)(hong)志(zhi)班。
2019年秋季招生起,全面(mian)取消(xiao)銀川一中(zhong)普(pu)通高中(zhong)學校的(de)“宏(hong)志班”自主招生項(xiang)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