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zhan)分類
登錄 |    
安藤忠雄
0 票數:0 #建筑設計師#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師。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學方式學習建筑,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擔任東京大學教授。作品有“住吉長屋”、“萬博會日本政府館”、“光之教會”等。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筑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筑大師之一。
  • 中文名: 安藤忠雄(xiong)
  • 外文名: Tadao Ando
  • 出生日期: 1941年09月13日
  • 性別: 男(nan)
  • 國籍: 日(ri)本
  • 出生地: 日(ri)本大阪
  • 星座: 處女座(zuo)
  • 生肖: 蛇(she)
  • 職業職位: 建(jian)筑師
  • 代表作品: 《現(xian)代(dai)建筑大師——安藤忠雄》等
  • 主要成就: 普利(li)茲克獎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主要經歷

1941年9月13日出生,出生于日本大阪。

1957年左右,開始(shi)練習職業拳擊(ji)。

1959~1961年(nian),考察日本傳統建筑。

1962~1969年,游(you)學于美國(guo)、歐洲(zhou)和非(fei)洲(zhou)。

1969年,創辦“安(an)藤(teng)忠雄建筑研究所”(Tadao Ando Architecture&Associates)。

1969年在大(da)阪(ban)成立安藤忠雄建(jian)筑(zhu)研究(jiu)所,設(she)計了許多(duo)個人住宅。其(qi)中位在大(da)阪(ban)的(de)(de)“住吉的(de)(de)長(chang)屋(住吉の長(chang)屋)”獲(huo)得很高的(de)(de)評價。

1980年代(dai)在關西周邊(特別是神戶(hu)?北野町、大阪心齋橋一帶)設計了(le)許(xu)多商業設施、寺廟、教會(hui)等。

1987年 - 擔任耶魯大學的(de)客座教授。

1988年 - 擔任(ren)哥(ge)倫比亞大學的(de)客座(zuo)教授。

1989年(nian) - 擔任哈(ha)佛大(da)學的客(ke)座教授。

1990年代之(zhi)后(hou)公共(gong)建筑、美術(shu)館,及海(hai)外的(de)建筑設計(ji)案開(kai)始(shi)增加。

1995年 - 獲得普(pu)利(li)茲克建筑獎。

1997年 - 執教于日本東京大學建筑系(xi),并擔(dan)任東京大學工學部教授。

2003年 - 從東京大學退休,轉任名譽教授。

2005年 - 獲得(de)東京大(da)學的終身特別榮譽教授(shou)。

2011年 - 擔任東南大學的客(ke)座教(jiao)授。

安(an)藤(teng)忠雄,高中畢(bi)業后(hou),參加了Semi Mode研(yan)(yan)究班(Semi Mode Seminar,Seminar是一種(zhong)由大學教授(shou)創(chuang)立的(de)(de)(de)研(yan)(yan)究班,屬于大學教育的(de)(de)(de)一種(zhong)),Semi Mode研(yan)(yan)究班是由已故(gu)的(de)(de)(de)長澤節所創(chuang)立,被稱作是“傳說中的(de)(de)(de)美術學校”,畢(bi)業生包括飯野和好、金子功、寺門孝之(zhi)、山(shan)本(ben)耀司等人,畢(bi)業生大多都是如(ru)今在(zai)業界第一線活躍的(de)(de)(de)創(chuang)意工(gong)作者(zhe)。之(zhi)后(hou)獨自利用(yong)各種(zhong)通(tong)道道學習(xi)了室內設(she)(she)計和制圖等技(ji)巧。在(zai)成(cheng)為(wei)建筑師(shi)之(zhi)前,曾(ceng)擔任過以關西為(wei)中心,許多茶館和咖啡廳的(de)(de)(de)室內設(she)(she)計。

安(an)(an)藤忠雄甚有傳奇性,年少時(shi)家境貧(pin)困,童年在(zai)木工(gong)作坊度(du)過。在(zai)成(cheng)(cheng)(cheng)為(wei)建筑(zhu)(zhu)師(shi)(shi)前,曾任貨車司機(ji)及職業(ye)拳手(shou)(成(cheng)(cheng)(cheng)績:23戰13勝3敗7平手(shou)),其后(hou)在(zai)沒有經(jing)(jing)過正(zheng)統(tong)訓(xun)練下成(cheng)(cheng)(cheng)為(wei)專(zhuan)業(ye)的(de)(de)(de)(de)(de)(de)(de)建筑(zhu)(zhu)師(shi)(shi)。正(zheng)因為(wei)此,安(an)(an)藤素有“沒文化的(de)(de)(de)(de)(de)(de)(de)日本鬼才(cai)”之稱。安(an)(an)藤忠雄是(shi)利用拳擊比(bi)賽(sai)贏得(de)的(de)(de)(de)(de)(de)(de)(de)獎金(jin),前往美國(guo)、歐洲、非洲、亞(ya)洲旅行(xing),也順便觀察各地獨特的(de)(de)(de)(de)(de)(de)(de)建筑(zhu)(zhu)。那個時(shi)候,他的(de)(de)(de)(de)(de)(de)(de)攝影作品(pin)被使(shi)用在(zai)建筑(zhu)(zhu)師(shi)(shi)路易·康的(de)(de)(de)(de)(de)(de)(de)作品(pin)集(ji)中。安(an)(an)藤忠雄是(shi)雙(shuang)胞胎(tai)中的(de)(de)(de)(de)(de)(de)(de)的(de)(de)(de)(de)(de)(de)(de)哥哥。雙(shuang)胞胎(tai)中的(de)(de)(de)(de)(de)(de)(de)弟(di)(di)(di)弟(di)(di)(di)是(shi)北山(shan)孝(xiao)(xiao)雄,在(zai)東京開設北山(shan)創造研究(jiu)所,經(jing)(jing)營企(qi)業(ye)經(jing)(jing)營顧問、商(shang)品(pin)設計。3兄弟(di)(di)(di)中最(zui)小的(de)(de)(de)(de)(de)(de)(de)弟(di)(di)(di)弟(di)(di)(di)是(shi)建筑(zhu)(zhu)師(shi)(shi)北山(shan)孝(xiao)(xiao)二郎(因為(wei)與(yu)美國(guo)建筑(zhu)(zhu)師(shi)(shi)彼得(de);愛森曼的(de)(de)(de)(de)(de)(de)(de)合作而知名)。最(zui)初的(de)(de)(de)(de)(de)(de)(de)建筑(zhu)(zhu)作品(pin)——Rose Garden(ローズガーデン、玫瑰花(hua)園;位(wei)在(zai)神(shen)戶(hu)市生田區)是(shi)在(zai)1977年時(shi),與(yu)弟(di)(di)(di)弟(di)(di)(di)孝(xiao)(xiao)雄所屬的(de)(de)(de)(de)(de)(de)(de)浜野商(shang)品(pin)研究(jiu)所一起共同合作。

安(an)藤(teng)忠雄自學(xue)建(jian)筑(zhu)。1969年創(chuang)立安(an)藤(teng)忠雄建(jian)筑(zhu)研究所。1976年完成位(wei)于(yu)大(da)阪(ban)府的(de)(de)住(zhu)吉長屋,是兩層高的(de)(de)混凝土住(zhu)宅,已顯現其(qi)設計(ji)風格。其(qi)后獲(huo)得日本建(jian)筑(zhu)學(xue)會賞。1980年代(dai)參與(yu)關西周邊地區(神(shen)戶(hu)北(bei)野、大(da)阪(ban)心齋橋)的(de)(de)商業(ye)建(jian)筑(zhu)設計(ji),1990年代(dai)以后,參與(yu)公共建(jian)筑(zhu)、美(mei)術館(guan)建(jian)筑(zhu)等大(da)型計(ji)劃。

之后(hou)接連發表(biao)了以清(qing)水混凝(ning)土(tu)建(jian)造的住宅和(he)商業建(jian)筑,引起風潮和(he)討論,名聲(sheng)也開始(shi)快速累積,從(cong)博(bo)物館、娛樂設施、宗教設施、辦公室(shi)等(deng),作品的領(ling)域寬廣,通常(chang)都(dou)是大型規模(mo)的建(jian)筑。但也有人認為(wei)失去了安藤(teng)早(zao)期的小型建(jian)筑特有的魅力。

1995年(nian),安藤(teng)忠雄獲得建筑界最高榮譽(yu)普利茲克獎(jiang),他(ta)把10萬美元獎(jiang)金捐贈予1995年(nian)神戶大地震后(hou)的孤(gu)兒(er)。

主要作品

建筑作(zuo)品 設計時間 備(bei)注信息

和美術館(guan) 2016年 中國(guo)廣東佛山

上海震旦博物館 2012年 中(zhong)國上海

亞洲國際美術館 2008年 中國臺灣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  2004至2012年 中國上(shang)海

富島邸(di) 1973年(nian) 日本大(da)阪府

住(zhu)吉的長屋 1976年 大(da)阪(ban)府

小筱邸(di) 1981年(nian) 兵(bing)庫縣(xian)蘆屋市

六甲集合(he)住宅 1983年(nian) 京都府

The Times I 1983年 京都府(fu)

Festival 1984年 沖繩縣

六(liu)甲教(jiao)會 1986年 兵庫縣(xian)

城戶崎邸 1986年(nian) 東京(jing)都

Guest House OLD/NEW六甲(兵庫縣,1987年)

水之教會(北海道,1988年)

光(guang)之教會(大阪(ban)府(fu)茨(ci)木市,1989年)

Collezione商業中心大廈(東京南青山,1989年)

萊(lai)卡(ka)(Leica)總公司大樓(lou)(大阪府,1989年)

兵(bing)庫縣立兒(er)童館(兵(bing)庫縣,1989年)

姬(ji)路文(wen)學館(兵庫縣,1991年)

Time II(京都府,1991年)

本福(fu)寺水御(yu)堂(tang)(兵庫縣(xian),1991年(nian))

西班牙(ya)世界博覽會 日本(ben)政府(fu)館(西班牙(ya)塞維(wei)爾,1992年)

熊本(ben)縣立裝飾古墳館(熊本(ben)縣,1992年)

星之子館(兵庫(ku)縣,1992年)

直(zhi)島(dao)當代美(mei)術館(香川縣直(zhi)島(dao)町,1992年)

Vitra Seminar House(德國,1993年)

六甲集合住(zhu)宅 II(兵庫縣神戶市,1993年)

兵(bing)庫(ku)縣立(li)看護(hu)大學(xue)(兵(bing)庫(ku)縣,1993年)

香北市立金津(jin)小學(石川(chuan)縣香北市,1993年)

大阪府立飛鳥(niao)博物館(guan)(大阪府,1994年)

天保山三得利博物館(大阪府(fu)大阪市,1994年(nian))

兵(bing)庫縣立木殿堂(兵(bing)庫縣,1994年)

京都府立(li)陶(tao)板名畫之庭(京都府,1994年)

成(cheng)羽町美(mei)術館(岡山縣,1994年)

UNESCO總(zong)部 冥想空間(法國巴黎(li),1995年)

直島當代美術(shu)館 擴建工程(香(xiang)川(chuan)縣直島町,1995年(nian))

小海高原(yuan)美(mei)術(shu)館(長野縣(xian)南佐久郡(jun),1995年)

大(da)山崎山荘美(mei)術(shu)館(京(jing)都府,1996年(nian))

姫路市(shi)立文(wen)學資料(liao)館南館(兵庫縣姬路市(shi),1996年)

FABRICA (班尼頓藝術(shu)學(xue)校)(意(yi)大利(li),1997年)

TOTO研究所(淡路市,1997年(nian))

Eychaner/Lee House(美國,1997年)

西宮(gong)市(shi)貝類館(西宮(gong)市(shi),1999年)

淡路(lu)(lu)夢(meng)舞臺(淡路(lu)(lu)市,2000年(nian))

南岳(yue)山(shan)光明寺(愛(ai)媛(yuan)縣西條(tiao)市,2000年)

奇跡之星的植(zhi)物館(淡路市,2000年)

普立茲美術館(美國,2000年)

4m×4m的家(jia)(2001~2003)

兵庫縣立(li)美術(shu)館 藝術(shu)館(神(shen)戶市,2001年(nian))

亞曼尼劇場(意大利,2001年)

司(si)馬遼太郎記念館(大(da)阪府東(dong)大(da)阪市(shi),2001年(nian))

大阪府(fu)立(li)狹山池博物館(guan)(大阪府(fu)狹山市,2001年)

環球影城車站(JR西日本櫻島線(xian))(大(da)阪(ban)市此花(hua)區,2001年(nian))

Fort Worth現代美術館(美國德州(zhou),2002年)

國際兒童圖(tu)書(shu)館(guan)(東(dong)京都臺東(dong)區,2002年(nian))

石川縣(xian)西田幾多郎記念哲學館(石川縣(xian)香北市,2002年)

尾(wei)道(dao)市(shi)立美術館(廣島縣尾(wei)道(dao)市(shi),2003年)

賀市立錦城中學(石川縣加賀市,2003年)

東(dong)京(jing)(jing)美術館、城市之屋仙川(東(dong)京(jing)(jing)都調布市,2004年)

藍爵基金會(hui)美術館Langen Foundation(德國(guo),2004年)

地中(zhong)美術(shu)館(guan)(香川縣直島町,2004年)

表參(can)道之(zhi)丘(東京,2006年1月)

威尼斯皮諾現(xian)代(dai)美術館之葛拉喜(xi)館(Palazzo Grassi)(2004年)

新銀橋(qiao)(大阪市北區(qu),2006年)

神奈川秦野(ye)市(shi)太岳院重建 2007年(nian)

主要作品

1976 住吉的長屋,大阪市住吉區(qu)

1981 小筱宅,兵庫縣(xian)蘆屋市

1983 六(liu)甲的集合住(zhu)宅Ⅰ,兵庫縣神(shen)戶(hu)市

1984 Time’sⅠ,京都(dou)府

1989 光(guang)的教會,大阪(ban)府茨木市

1991 姬(ji)路文(wen)學館,兵庫(ku)縣姬(ji)路市

真言(yan)宗本福寺水御堂(tang),兵庫縣東浦市

1992 1992年塞維(wei)利亞萬國(guo)博覽會日(ri)本館(guan),西班牙

貝樂思之家,香川縣(xian)直島

芝加哥美術館日(ri)本(ben)屏風展廊,美國

1993 六甲的集(ji)合住宅Ⅱ,兵庫(ku)縣(xian)神戶市(shi)

1994 大(da)阪府立近飛(fei)鳥博物館,大(da)阪府河南(nan)町

三(san)得利博物館,日本大阪府(fu)

1995 UNESCO冥想空間,法(fa)國巴黎(li)

1997 芝(zhi)加哥的(de)住宅,美國

1998 TOTO研究會館(guan),兵庫縣津名郡

織田廣喜(xi)博(bo)物館,滋(zi)賀縣日野町

1999 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庫縣神戶市

2000 淡路夢舞臺(tai),兵庫縣東(dong)浦市

南岳山光明寺,愛媛縣西條市

貝納通(tong)傳媒研究及發展中心(xin),意大利特萊維索(suo)

2001 普利策基金會美(mei)術館(guan),美(mei)國圣路易斯

特爾洛?阿瑪尼(ni),意大利米蘭

大(da)阪(ban)(ban)府立狹山池博物館,大(da)阪(ban)(ban)府大(da)阪(ban)(ban)狹山市

司馬遼太郎紀(ji)念館(guan),大阪東大阪市

2002 兵(bing)(bing)庫縣(xian)立新美術館,兵(bing)(bing)庫縣(xian)神戶(hu)市

國(guo)際兒童圖書館,東京(jing)都臺東區

皮卡迪利廣場(chang)重建,英國曼徹斯特(te)

沃(wo)斯堡(bao)現(xian)代美(mei)(mei)術(shu)館,美(mei)(mei)國沃(wo)斯堡(bao)

2003 野間自由(you)幼兒園,靜岡縣(xian)伊東市

4×4住(zhu)宅,兵庫縣神戶市

2004 地中美(mei)術館(guan),香川縣直島(dao)

蘭根(gen)基(ji)金會/霍姆布(bu)洛伊美術館,德(de)國諾伊斯(si)

東京澀谷區

畫冊美術(shu)館(guan),福島(dao)縣巖城町

主要著作

中文著作

《安(an)藤忠(zhong)雄(xiong)的建(jian)筑迷宮》- 李清志著,2007/04,大塊文化(hua)(ISBN 978-986-7059-74-1)

《建(jian)筑(zhu)桂(gui)冠─普(pu)立茲克建(jian)筑(zhu)大師》- 施植明、黃健敏著(zhu),2005/09,木馬文化(ISBN 986-7475-67-4)

《嬉(xi)游城(cheng)市光(guang)影間(jian):歐洲六國(guo)建筑之旅》- 謝(xie)國(guo)鐘(zhong)著,2005/06,木馬(ma)文化(ISBN 986-7475-51-8)

《建筑大師談建筑大師》- 蘇(su)珊(shan)嬠雷著,2005/08,木馬文(wen)化(hua)(ISBN 986-7475-58-5)

《都市地球學:日本三(san)大建(jian)筑家的(de)都市論(lun)集》- 原廣司、槙文彥、黑川(chuan)紀(ji)章著,2004/11,田園(yuan)城市(ISBN 986-7705-55-6)

《建筑家的20歲年(nian)代(dai)》- 東京大學(xue)(xue)工學(xue)(xue)部建筑學(xue)(xue)科、安藤忠(zhong)雄研究(jiu)室(shi),2003/09,田(tian)園城市(shi)(ISBN 986-7705-18-1)

《日本建筑奇(qi)想與異人觀察》- 李清(qing)志著,2003/01,田園城市(ISBN 957-0406-91-7)

《設(she)計的未來考古(gu)學》- 商品學研究會編著,2003/01,田園城市(shi)(ISBN 957-0406-86-0)

《閱讀安藤忠雄(xiong)-建筑創作作品(pin)論述》- 王建國著(zhu),2000/08,田園(yuan)城市(ISBN 957-8440-97-9)

《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的都(dou)市彷徨》- 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著,2002/05,田園城市(ISBN 957-0406-60-7),譯自(zi)《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の都(dou)市彷徨》

《安藤忠雄論建筑》 - 安藤忠雄著,2003/01,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ISBN 978-7-112-05370-4),譯自《建筑を語る》

《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連(lian)戰(zhan)連(lian)敗(bai)》 - 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著,2005/05,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ISBN 978-7-112-07068-8),譯自(zi)《連(lian)戦連(lian)敗(bai)》

《在建(jian)筑中發(fa)現夢想:安(an)藤(teng)忠雄談建(jian)筑》 - 安(an)藤(teng)忠雄著(zhu),2009/04,如果出版社(ISBN 978-986-6702-31-0),譯自(zi)《建(jian)筑に夢をみた》

《建筑家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 - 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著,2009/10,商周出版(ISBN 986-6369-35-8),譯自(zi)《建筑家 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

日文著作

《360映像で見る現代(dai)建筑 安(an)藤忠雄》(360度看現代(dai)建筑)- 日経BP出版センター

《連(lian)(lian)戦連(lian)(lian)敗(bai)(bai)》(屢戰(zhan)屢敗(bai)(bai))- 安藤(teng)忠雄著(zhu),2001/09/03,東京(jing)大(da)學出版(ban)會

《建筑家という生き方―27人(ren)が語る仕事とこだわり》(建筑家的生存方式―27人(ren)談論工作(zuo)和(he)感(gan)想)- 安藤忠雄(xiong)著(zhu),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2001/08,日経BP社

《安(an)藤忠雄》- Philip Jodidio著,2001/06,TASCHEN JAPAN

《大工道(dao)具から世界(jie)が見える―建筑(zhu)民(min)俗蘰史そして文化(hua)》(從木工用(yong)具看世界(jie)―建筑(zhu)民(min)俗蘰史以及文化(hua))- 西(xi)和(he)夫著,2001/04,五月書房

《旅―インドトルコ沖(chong)縄》(旅行(xing)―印度、土耳(er)古、沖(chong)繩(sheng))- 安藤忠雄著,2001/03,星云(yun)社

《安藤忠(zhong)雄(xiong)の美(mei)術(shu)(shu)(shu)館娰楓虲》(安藤忠(zhong)雄(xiong)的美(mei)術(shu)(shu)(shu)館、博物館)- 2001/02,美(mei)術(shu)(shu)(shu)出(chu)版社

《光の教(jiao)會―安(an)藤忠雄の現(xian)(xian)場(chang)(chang)》(光的(de)教(jiao)會―安(an)藤忠雄的(de)現(xian)(xian)場(chang)(chang))- 平松(song)剛著,2000/12,建筑資料研(yan)究社

《淡(dan)路(lu)夢舞臺―千(qian)年(nian)庭園(yuan)の記(ji)錄》(淡(dan)路(lu)夢舞臺―千(qian)年(nian)庭園(yuan)的記(ji)錄)- 安藤忠雄著,2000/05,新建筑(zhu)社(she)

《建筑(zhu)を語(yu)る》(話說建筑(zhu))- 安藤忠(zhong)雄(xiong)著,1999/06,東京大學出版會

《建(jian)筑(zhu)家(jia)たちの20代》(建(jian)筑(zhu)家(jia)們的(de)20歲年代)- 東(dong)京大學工學部建(jian)筑(zhu)學科安藤忠(zhong)雄(xiong)研究室著,1999/04,TOTO出版

《直島(dao)コンテンポラリー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直島(dao)現代(dai)美術館(guan))- 安藤忠雄、三宅理一著,1996/09,鹿島(dao)出版會

《アンドウ―安藤忠雄建(jian)(jian)筑(zhu)家の発想と仕事》(UNDOU―安藤忠雄建(jian)(jian)筑(zhu)家的思考和工(gong)作)- 松(song)葉一清(qing)著,1996/09,講談社

《家》- 安(an)藤忠雄著,1996/07,住まいの図書館(guan)出版(ban)局(ju)

《現代デザインを學(xue)ぶ人のために》(現代學(xue)習設計的(de)人的(de)理由)- 嶋田厚著,1996/06,世界思想社

《安藤忠雄(xiong)の夢構(gou)(gou)想―震災復興と大(da)阪(ban)灣ベイエリアプロジェクト》(安藤忠雄(xiong)的夢構(gou)(gou)想―震災復原(yuan)與大(da)阪(ban)灣區(qu)域(yu)計劃(hua))- 安藤忠雄(xiong)著,1995/10,朝日新聞社

《サントリーミュージアム天保山》(天保山三得利博物館)- 安藤忠雄、三宅理一著,1995/10,鹿島出(chu)版會

《壁(bi)の探究―安藤(teng)忠(zhong)雄論》(壁(bi)的研究―安藤(teng)忠(zhong)雄論)- 古山正雄著(zhu),1994/11,鹿(lu)島出版會(hui)

《安藤(teng)忠(zhong)(zhong)雄ディテール集》(安藤(teng)忠(zhong)(zhong)雄建筑(zhu)制圖(tu)集)- 安藤(teng)忠(zhong)(zhong)雄、二川幸夫著(zhu),1994/07,A.D.A.Edita Tokyo

《安(an)(an)藤(teng)(teng)忠雄(xiong)3》- 安(an)(an)藤(teng)(teng)忠雄(xiong)著,SD編集部,1993/11,鹿島出版會

《安(an)藤忠(zhong)(zhong)雄の都(dou)市(shi)彷徨》(安(an)藤忠(zhong)(zhong)雄的都(dou)市(shi)焦慮)- 安(an)藤忠(zhong)(zhong)雄著,1992/05,マガジンハウス

《安(an)藤忠(zhong)雄(1981‐1989)》- SD編(bian)輯(ji)部,1990/12,鹿(lu)島出版會(hui)

《安藤忠(zhong)雄―挑発する箱》(安藤忠(zhong)雄―煽動挑撥(bo)的(de)箱子)- 日(ri)本の建(jian)筑家編集部著(zhu),1986/01,丸善

《交感スルデザイン》- 安藤忠雄著(zhu),1985/09,六耀社

《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xiong)のディテール―原図集(ji) 六甲(jia)の集(ji)合住(zhu)宅估(gu)吉の長屋》(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xiong)建筑(zhu)制圖集(ji) 六甲(jia)的集(ji)合住(zhu)宅、住(zhu)吉的長屋)- 安藤(teng)忠(zhong)雄(xiong)(xiong)著(zhu),1984/01,彰國(guo)社

《安藤忠(zhong)雄》- 安藤忠(zhong)雄著(zhu),SD編集部,1982/03,鹿島(dao)出版會

貢獻影響

東西方的融合

安藤飄游(you)四方旅游(you)世界(jie)各地,目的(de)是為(wei)了將其(qi)所見所聞(wen)與(yu)他個人的(de)形式(shi)結合,安藤認為(wei)萬(wan)(wan)神(shen)廟的(de)靜態幾何布局形式(shi)的(de)垂直發展(zhan)的(de)空間(jian),與(yu)日本(ben)建(jian)筑(zhu)具有明顯的(de)水平方向性的(de)空間(jian)概念形成對比;萬(wan)(wan)神(shen)廟是西方建(jian)筑(zhu)空間(jian)的(de)典型代表,兩者存在著強(qiang)烈的(de)沖突(tu)。安藤就(jiu)是要將這兩種對立(li)的(de)空間(jian)觀念融和起來,使(shi)其(qi)獨樹一幟。

對于現代機能主義進行批判

安(an)(an)藤(teng)(teng)的(de)(de)(de)(de)建(jian)(jian)筑一直是對(dui)(dui)現(xian)代(dai)主義(yi)的(de)(de)(de)(de)批判。他(ta)(ta)借(jie)用(yong)了(le)現(xian)代(dai)主義(yi)的(de)(de)(de)(de)形式,并對(dui)(dui)整個(ge)現(xian)代(dai)主義(yi)進行批判改造。安(an)(an)藤(teng)(teng)運用(yong)現(xian)代(dai)主義(yi)的(de)(de)(de)(de)材(cai)料、語匯以及在建(jian)(jian)筑中具(ju)社會影響(xiang)力的(de)(de)(de)(de)教(jiao)條,向機能主義(yi)偏執的(de)(de)(de)(de)思潮進攻(gong)。安(an)(an)藤(teng)(teng)反機能主義(yi),是對(dui)(dui)于具(ju)有空調和戶(hu)戶(hu)相對(dui)(dui)建(jian)(jian)筑的(de)(de)(de)(de)立(li)面,他(ta)(ta)認為(wei)這種舒(shu)適建(jian)(jian)筑切割了(le)人(ren)(ren)和自(zi)然(ran)的(de)(de)(de)(de)聯(lian)系。對(dui)(dui)安(an)(an)藤(teng)(teng)來(lai)說(shuo),建(jian)(jian)筑是人(ren)(ren)與自(zi)然(ran)之間的(de)(de)(de)(de)中介,是一脆(cui)弱的(de)(de)(de)(de)、理性的(de)(de)(de)(de)庇護所。他(ta)(ta)重(zhong)復地再(zai)現(xian)“住吉的(de)(de)(de)(de)長屋(wu)”的(de)(de)(de)(de)風格,因為(wei)在這個(ge)設計中他(ta)(ta)在城(cheng)市(shi)建(jian)(jian)造了(le)另外一個(ge)世(shi)界,人(ren)(ren)們的(de)(de)(de)(de)生活似乎又(you)重(zhong)回了(le)大自(zi)然(ran)的(de)(de)(de)(de)懷抱。

安(an)藤認為真正后(hou)現代文化(hua)(hua)不應存在于消極、享(xiang)樂,以過度的(de)服務來(lai)滿足消費(fei)文化(hua)(hua)的(de)需要,而是應包(bao)含在禁欲主(zhu)義的(de)“道”中(zhong)。住吉的(de)長屋的(de)原型(xing),即是安(an)藤對當時生(sheng)活(huo)方式所(suo)作的(de)反(fan)省與(yu)抗議。他認為在現代社會(hui)中(zhong),消費(fei)主(zhu)義的(de)抬頭(tou)使(shi)精神漸(jian)趨沒落(luo)必須加以抗拒,并希望在生(sheng)活(huo)中(zhong)保有傳統形式,并在這個基(ji)礎上發展、超越,進而能創造(zao)新的(de)文化(hua)(hua)。

封閉-開放的都市觀

安(an)藤忠雄早期對都(dou)市(shi)(shi)一(yi)直是采取一(yi)種封(feng)閉的(de)態(tai)度,安(an)藤實(shi)際(ji)上是“城市(shi)(shi)游擊(ji)戰(zhan)”的(de)擁護者,他(ta)主張不必注重社會(hui)和城市(shi)(shi)的(de)立場(chang)。安(an)藤的(de)作品中,讓人開始意識到都(dou)市(shi)(shi)公共空(kong)間(jian)的(de)個性,應該于1984年京(jing)都(dou)高瀨川邊的(de)復合(he)性商業設(she)施(shi)Time’s。安(an)藤除了(le)發(fa)揮他(ta)慣用的(de)動(dong)線回游的(de)手法之外(wai),更將建筑(zhu)物朝向河(he)邊開放,塑造出多(duo)種層次的(de)空(kong)間(jian),面對自然加以敞(chang)開,為橋(qiao)邊過(guo)往人們(men)創造了(le)新的(de)公共空(kong)間(jian)。

在(zai)(zai)Time’s之(zhi)后,安藤(teng)開(kai)(kai)(kai)始對(dui)都(dou)市(shi)(shi)展開(kai)(kai)(kai)各種積極的(de)(de)(de)提(ti)案,他(ta)(ta)(ta)針對(dui)大阪市(shi)(shi)區(qu)里一棟歷(li)史建(jian)筑物(wu)(wu)(中(zhong)央公會堂)所在(zai)(zai)的(de)(de)(de)中(zhong)之(zhi)島區(qu)域加以規劃(hua),他(ta)(ta)(ta)提(ti)出(chu)(chu)都(dou)市(shi)(shi)核urban Egg與(yu)地(di)層空(kong)間(jian)space Strata的(de)(de)(de)構想(xiang),在(zai)(zai)歷(li)史建(jian)筑物(wu)(wu)的(de)(de)(de)內部(bu)嵌(qian)入蛋型的(de)(de)(de)市(shi)(shi)民劇場(chang),利(li)用(yong)地(di)下(xia)層開(kai)(kai)(kai)挖的(de)(de)(de)大空(kong)間(jian)與(yu)地(di)面親水(shui)廣場(chang)的(de)(de)(de)連結(jie),塑造(zao)出(chu)(chu)生動而有趣的(de)(de)(de)都(dou)市(shi)(shi)空(kong)間(jian)。在(zai)(zai)這個規劃(hua)案中(zhong)可(ke)讀出(chu)(chu)安藤(teng)忠雄對(dui)于周遭環(huan)境的(de)(de)(de)響應(ying),已經不同于以往封閉的(de)(de)(de)態(tai)度(du),他(ta)(ta)(ta)采(cai)取了(le)“嵌(qian)入”與(yu)“挖空(kong)”兩種手法在(zai)(zai)既有的(de)(de)(de)紋理(li)脈絡中(zhong)。在(zai)(zai)組織建(jian)筑群體上,他(ta)(ta)(ta)將(jiang)原本只限定(ding)于建(jian)筑物(wu)(wu)內部(bu)的(de)(de)(de)動線(xian)回游手法,擴(kuo)大到都(dou)市(shi)(shi)空(kong)間(jian)的(de)(de)(de)尺度(du),藉由人行的(de)(de)(de)步道、街道,重新組構都(dou)市(shi)(shi)的(de)(de)(de)路徑。

建筑構成三要素

安藤相(xiang)信構(gou)成(cheng)建筑必(bi)須具(ju)備三要素:

第一要素(su)是可靠的(de)(de)材料,就是真材實(shi)料;這(zhe)真材實(shi)料可以(yi)是如純粹樸實(shi)的(de)(de)水泥,或(huo)未刷漆的(de)(de)木頭等(deng)物質。

第二因素是正(zheng)宗(zong)完全(quan)的(de)幾(ji)何形式(shi),這種形式(shi)為建(jian)筑(zhu)提(ti)供基礎和框架,使建(jian)筑(zhu)展現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yi)個主觀(guan)設想的(de)物(wu)體(ti),也常(chang)常(chang)是一(yi)個三度空(kong)間結構的(de)物(wu)體(ti)。

當(dang)幾(ji)(ji)何(he)圖(tu)形(xing)在(zai)建筑(zhu)中運(yun)用時,建筑(zhu)形(xing)體在(zai)整個(ge)自然中的(de)(de)(de)地位就可很(hen)清(qing)楚的(de)(de)(de)跳(tiao)脫(tuo)界定,自然和幾(ji)(ji)何(he)產生互(hu)動。幾(ji)(ji)何(he)形(xing)體構成了整體的(de)(de)(de)框架,也成為周圍(wei)環境(jing)景(jing)色的(de)(de)(de)屏幕,人(ren)們(men)在(zai)上面行走、停留(liu)、不遇期的(de)(de)(de)邂(xie)逅,甚至(zhi)可以和光(guang)的(de)(de)(de)表(biao)達(da)有密切的(de)(de)(de)聯系(xi)。借由光(guang)的(de)(de)(de)影(ying)子閱讀出空間疏密的(de)(de)(de)分布(bu)層(ceng)次。經(jing)過這樣處理,自然與建筑(zhu)既對立又(you)并(bing)存。

最后一個因素是(shi)”自(zi)(zi)然(ran)(ran)(ran)(ran)”;在這(zhe)兒所指(zhi)的(de)(de)(de)自(zi)(zi)然(ran)(ran)(ran)(ran)并非(fei)(fei)是(shi)原始的(de)(de)(de)自(zi)(zi)然(ran)(ran)(ran)(ran),而是(shi)人所安排過的(de)(de)(de)一種(zhong)無序的(de)(de)(de)自(zi)(zi)然(ran)(ran)(ran)(ran)或從自(zi)(zi)然(ran)(ran)(ran)(ran)中(zhong)(zhong)概括而來的(de)(de)(de)有序的(de)(de)(de)自(zi)(zi)然(ran)(ran)(ran)(ran)--人工(gong)化(hua)自(zi)(zi)然(ran)(ran)(ran)(ran)!安藤所謂的(de)(de)(de)自(zi)(zi)然(ran)(ran)(ran)(ran),并非(fei)(fei)泛指(zhi)植栽(zai)化(hua)的(de)(de)(de)概念,而是(shi)指(zhi)被(bei)人工(gong)化(hua)的(de)(de)(de)自(zi)(zi)然(ran)(ran)(ran)(ran)、或者說是(shi)建筑化(hua)的(de)(de)(de)自(zi)(zi)然(ran)(ran)(ran)(ran)。他認為(wei)植栽(zai)只不過是(shi)對現實的(de)(de)(de)一種(zhong)美(mei)化(hua)方式,僅(jin)以(yi)造(zao)園及其中(zhong)(zhong)植物之季節(jie)變化(hua)作為(wei)象征(zheng)的(de)(de)(de)手(shou)段極為(wei)粗(cu)糙(cao)。抽象化(hua)的(de)(de)(de)光(guang)、水(shui)、風。這(zhe)樣(yang)的(de)(de)(de)自(zi)(zi)然(ran)(ran)(ran)(ran)是(shi)由素材與以(yi)幾何為(wei)基礎的(de)(de)(de)建筑體同(tong)時被(bei)導入所共同(tong)呈現的(de)(de)(de)。

獲獎記錄

1979年 - 日(ri)本建筑學會賞(住吉長屋)

1983年 - 日(ri)本(ben)文化設計(ji)賞(六甲(jia)集合住宅(zhai))

1985年 - 芬蘭(lan)建筑師協會阿爾瓦·阿爾托(tuo)(Alvar Aalto)獎

1986年 - 藝術(shu)選獎文部大臣賞(shang)新人賞(shang)(中山邸)

1985年 - 每日(ri)設計賞

1987年 - 每日(ri)藝術賞(六甲教會)

1988年(nian) - 第13回吉田(tian)五十八賞(城戶崎邸)

1989年 - 法國建(jian)筑學(xue)院獎賞

1990年 - 大阪藝術賞

1991年 - 美(mei)國建筑師協會(AIA)榮譽(yu)會員、美(mei)國科學(xue)院和文學(xue)藝術研究所Arnold W. Brunner紀念獎

1992年(nian) - 第1屆卡爾斯伯格(Carlsberg)建筑獎(丹麥(mai))

1993年(nian) - 皇(huang)立英國建(jian)筑(zhu)師協會(RIBA)榮譽會員、日本藝(yi)術(shu)院賞

1994年 - 第26回日本(ben)藝(yi)術大(da)賞(大(da)阪飛鳥博物館)

1994年 - 年度朝日賞、第7回(hui)國際設(she)計獎、法(fa)國藝術及文學勛章(騎士級)

1995年 - 年普(pu)利茲克獎(jiang)、日本文(wen)化設計獎(jiang)(六甲(jia)集合住宅)

1996年 - 第(di)8回高松(song)宮(gong)殿下紀(ji)念(nian)世(shi)界文化(hua)賞、第(di)1屆國際教(jiao)會(hui)建筑獎

1997年 - 德國(guo)(guo)建(jian)筑師協會(hui)名譽會(hui)員(yuan)、皇(huang)立英國(guo)(guo)建(jian)筑師協會(hui)皇(huang)家金獎章、第4回大(da)阪吉瓦尼(ni)斯獎、法國(guo)(guo)藝術及文學勛章(提升至(zhi)軍(jun)官級(ji))

2002年 - 美國(guo)建筑師聯盟金牌(AIA金牌)、京都賞(shang)思(si)想(xiang)?藝術部門(men)受賞(shang)

2005年 - 國際建筑師聯盟金牌(pai)(UIA金牌(pai))

人物評價

安藤為一(yi)自學成功的(de)(de)(de)建(jian)(jian)筑(zhu)(zhu)(zhu)師,他并沒有獲得任何(he)的(de)(de)(de)學位,也無(wu)得自任何(he)大(da)師的(de)(de)(de)傳授,安藤的(de)(de)(de)成功歸因于(yu)他廣(guang)泛多(duo)方面的(de)(de)(de)閱讀與旅行,親(qin)身(shen)體(ti)(ti)驗這(zhe)些歷史建(jian)(jian)筑(zhu)(zhu)(zhu)而(er)獲得啟發,直(zhi)到(dao)(dao)今天他仍(reng)持續而(er)不間斷。安藤第一(yi)次感覺到(dao)(dao)建(jian)(jian)筑(zhu)(zhu)(zhu)空(kong)(kong)間的(de)(de)(de)存(cun)在,是(shi)(shi)置(zhi)身(shen)于(yu)羅馬萬神廟之(zhi)中(zhong)(zhong)。安藤曾說道:“我所感覺到(dao)(dao)的(de)(de)(de)是(shi)(shi)一(yi)個真正存(cun)在的(de)(de)(de)空(kong)(kong)間。當建(jian)(jian)筑(zhu)(zhu)(zhu)以其簡潔的(de)(de)(de)幾(ji)何(he)排列,被從(cong)穹頂中(zhong)(zhong)央一(yi)個直(zhi)徑為9米(mi)的(de)(de)(de)洞孔,所射進的(de)(de)(de)光(guang)線(xian)照亮(liang)時(shi),這(zhe)個建(jian)(jian)筑(zhu)(zhu)(zhu)的(de)(de)(de)空(kong)(kong)間才真正地存(cun)在。在這(zhe)種條(tiao)件下的(de)(de)(de)物體(ti)(ti)和光(guang)線(xian),在大(da)自然(ran)里是(shi)(shi)不會感覺到(dao)(dao)的(de)(de)(de),這(zhe)種感覺只有通過(guo)建(jian)(jian)筑(zhu)(zhu)(zhu)這(zhe)個中(zhong)(zhong)介體(ti)(ti)才能(neng)獲得,真正能(neng)打動(dong)我的(de)(de)(de),就(jiu)是(shi)(shi)這(zhe)種建(jian)(jian)筑(zhu)(zhu)(zhu)的(de)(de)(de)力量。”

安藤(teng)忠(zhong)雄是當今(jin)最(zui)為(wei)活躍、最(zui)具影響(xiang)力(li)的(de)(de)(de)(de)(de)(de)(de)世(shi)(shi)界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大(da)(da)(da)師之一,也是一位從未接受過正統的(de)(de)(de)(de)(de)(de)(de)科(ke)班教(jiao)育,完全(quan)依靠(kao)本人(ren)的(de)(de)(de)(de)(de)(de)(de)才華稟賦和(he)刻(ke)苦自學成(cheng)(cheng)才的(de)(de)(de)(de)(de)(de)(de)設(she)計(ji)大(da)(da)(da)師。在(zai)(zai)30多年的(de)(de)(de)(de)(de)(de)(de)時間(jian)里(li),他(ta)創作了近150項國際著名(ming)的(de)(de)(de)(de)(de)(de)(de)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作品和(he)方案,獲得了包括(kuo)有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界“諾貝爾獎”之稱的(de)(de)(de)(de)(de)(de)(de)普(pu)利茲克獎等在(zai)(zai)內的(de)(de)(de)(de)(de)(de)(de)一系列(lie)世(shi)(shi)界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大(da)(da)(da)獎。安藤(teng)亦(yi)開創了一套獨特、嶄(zhan)新(xin)的(de)(de)(de)(de)(de)(de)(de)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風格(ge),以半制(zhi)成(cheng)(cheng)的(de)(de)(de)(de)(de)(de)(de)厚重混凝土,以及簡(jian)約的(de)(de)(de)(de)(de)(de)(de)幾何圖案,構成(cheng)(cheng)既巧妙又(you)豐富的(de)(de)(de)(de)(de)(de)(de)設(she)計(ji)效(xiao)果(guo)。安藤(teng)的(de)(de)(de)(de)(de)(de)(de)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風格(ge)靜謐而明(ming)朗,為(wei)傳(chuan)統的(de)(de)(de)(de)(de)(de)(de)日(ri)本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設(she)計(ji)帶來劃時代(dai)的(de)(de)(de)(de)(de)(de)(de)啟迪(di)。他(ta)的(de)(de)(de)(de)(de)(de)(de)突出貢獻(xian)在(zai)(zai)于創造性地融合(he)了東方美(mei)學與西方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理論(lun);遵循以人(ren)為(wei)本的(de)(de)(de)(de)(de)(de)(de)設(she)計(ji)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間(jian)”的(de)(de)(de)(de)(de)(de)(de)概(gai)念,注重人(ren)、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自然的(de)(de)(de)(de)(de)(de)(de)內在(zai)(zai)聯系。安藤(teng)忠(zhong)雄還是哈佛大(da)(da)(da)學、哥倫比亞大(da)(da)(da)學、耶(ye)魯大(da)(da)(da)學的(de)(de)(de)(de)(de)(de)(de)客座教(jiao)授(shou)和(he)東京(jing)大(da)(da)(da)學教(jiao)授(shou),其作品和(he)理念已(yi)經(jing)廣泛進入世(shi)(shi)界各個著名(ming)大(da)(da)(da)學建(jian)(jian)筑(zhu)(zhu)(zhu)(zhu)系,成(cheng)(cheng)為(wei)年輕(qing)學子追捧的(de)(de)(de)(de)(de)(de)(de)偶像。

本(ben)百(bai)科詞(ci)條由網站(zhan)注(zhu)冊用戶【 歲月(yue)靜好 】編輯(ji)上傳提供,詞(ci)條屬于開(kai)放詞(ci)條,當前頁面(mian)所展(zhan)示的(de)詞(ci)條介紹涉(she)及宣傳內(nei)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ren)編輯(ji)行為,與(yu)【安藤忠雄】的(de)所屬企業(ye)/所有人(ren)/主體無關,網站不(bu)完全保證內(nei)容信(xin)息的(de)準(zhun)確性、真實性,也不(bu)代表本站立場(chang),各項數(shu)據信(xin)息存在(zai)更新不(bu)及時的(de)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fang)發布(bu)為準(zhun)。如果頁面(mian)內(nei)容與(yu)實際情況不(bu)符,可(ke)點擊(ji)“反饋”在(zai)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kui)
詞條所在榜單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yong)(yong)戶提供信息(xi)(xi)存儲(chu)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yong)(yong)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biao)本站觀點(dian),版權歸原作(zuo)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息(xi)(xi)、錯誤信息(xi)(xi)或(huo)任何問題,請及時(shi)(shi)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一(yi)時(shi)(shi)間刪除或(huo)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shang)相關信息的(de)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bao)括但不(bu)限(xian)于文字、圖片、圖表、著(zhu)作(zuo)權、商(shang)標(biao)權、為用戶提供(gong)的(de)商(shang)業信息等),非經許可(ke)不(bu)得(de)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shuo)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35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3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9146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2901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