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4年后,任大連化學廠助理(li)工程師(shi)。
1956年后,任中(zhong)(zhong)央歌舞(wu)團(tuan)演員(yuan),中(zhong)(zhong)國舞(wu)劇(ju)團(tuan)、中(zhong)(zhong)央民(min)族樂團(tuan)獨唱演員(yuan),中(zhong)(zhong)國音協第四屆理事。
1956年開始,從事演唱專業(ye)。
1957年,在第六屆世界(jie)青年聯歡節上擔任合唱(chang)《茶山謠》的領唱(chang),獲得金質獎章。
1980年,在文化部評比演出中(zhong)獲聲樂表演一(yi)等獎。
1984年,在洛(luo)杉磯第二(er)十三屆世界奧(ao)林匹(pi)克藝(yi)術節(jie)上(shang)的(de)演出被譽為“藝(yi)術節(jie)皇冠上(shang)的(de)一顆(ke)明珠”。
1987年,被評為(wei)“全(quan)國聽(ting)眾最(zui)喜(xi)愛(ai)的歌唱演員”。
1998年(nian),他演(yan)唱的《楓橋夜(ye)泊》獲得“八十年(nian)代中國藝(yi)術歌曲(qu)創作(zuo)比賽”金(jin)獎,并獲得臺灣第九屆金(jin)曲(qu)獎的最佳演(yan)唱人(ren)獎。
2005年,出版(ban)《中國古典詩詞藝術(shu)歌曲(qu)姜嘉(jia)鏘獨唱(chang)專集》,榮(rong)獲第(di)五屆中國金唱(chang)片(pian)獎(jiang)。
2007年(nian),《下四川(chuan)·中(zhong)國(guo)優秀民族歌曲》由中(zhong)國(guo)唱片總公司(si)發行。
姜嘉鏘曾到蘇聯、美國(guo)、德國(guo)、法(fa)國(guo)、奧地利(li)、比利(li)時、匈牙利(li)、日本(ben)(ben)、新加(jia)坡、新西蘭等數(shu)十個(ge)國(guo)家,并應邀在(zai)日本(ben)(ben)、新加(jia)坡講學(xue)。
多(duo)年來他為電臺、電視臺、唱片公司、音像公司相繼錄制了(le)中(zhong)國古典詩(shi)詞(ci)藝術歌曲(qu)《關雎》、《黃(huang)鶴(he)樓送(song)孟浩然之廣陵(ling)》、《楓橋夜泊》、《釵頭(tou)鳳(feng)》、《水(shui)調歌頭(tou)》等(deng)及現代題材(cai)作品《在這(zhe)萬紫千紅的春天》、《草原(yuan)戀》、《川江無處不飛(fei)歌》、《挑擔茶葉(xie)上北(bei)京》、《逛新城》等(deng)近五百(bai)首歌曲(qu)。并為《諸葛亮》、《家反悍秋》等(deng)數十部電影、電視片演唱主(zhu)題歌或插(cha)曲(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