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ti)思想塔( 朝鮮語:?????)是(shi)位于朝鮮民(min)主主義人民(min)共和國首都平(ping)壤市市中(zhong)心(xin)的大同江(jiang)畔,為了祝(zhu)賀金(jin)日(ri)成七十壽辰而建的一座紀念塔。塔及其周(zhou)圍附屬建筑占地總面積(ji)15萬平(ping)方米。1982年4月15日(ri)竣工揭幕。
主體(ti)思想塔是金日成主席創立(li)的(de)“主體(ti)思想”(朝鮮語:????)的(de)象征(zheng)。塔的(de)正面,建有高30米、重33噸(dun)的(de)象征(zheng)工(gong)人(ren)、農(nong)民、知識分子的(de)三(san)人(ren)群(qun)像,左右(you)是以“主體(ti)工(gong)業”、“豐年”、“學習之國(guo)”、“無病長壽”、“主體(ti)藝術”、“銅墻鐵(tie)壁”為主題的(de)花崗(gang)巖群(qun)像。
位于(yu)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guo)首都平壤(rang)市內(nei)的一所圖書館,面向金(jin)日成廣場,落(luo)成于(yu)1982年。
1945年以前(qian) - 為平壤市立圖書館。
1946年10月(yue)13日 - 更名(ming)為國立中(zhong)央圖書(shu)館(guan)。
1982年(nian)4月1日 - 由金日成命名為(wei)人民大學習堂,成為(wei)朝(chao)鮮國家圖(tu)書館。
建筑充(chong)份結合(he)了朝鮮(xian)古代(dai)(dai)和現代(dai)(dai)的(de)建筑風格。建筑面積(ji)100000平方(fang)米(mi),共10層。人民(min)(min)大學(xue)習堂隸屬(shu)于朝鮮(xian)民(min)(min)主主義人民(min)(min)共和國(guo)政(zheng)務院,在行政(zheng)上(shang)領導全國(guo)各圖書(shu)館。該館藏書(shu)約三千(qian)萬本,其中外(wai)文書(shu)籍約一千(qian)五百萬本。
是(shi)朝鮮民主主義(yi)人民共和國首都平(ping)壤市的(de)(de)中(zhong)央廣場,臨大同江畔,主體思想塔的(de)(de)對面,于1954年8月竣工。
金日成(cheng)廣場(chang)(chang)面(mian)積達75000平方米,廣場(chang)(chang)地面(mian)由花崗巖鋪成(cheng)。這里是(shi)朝鮮舉行慶典、集會、政治文化活動、閱(yue)兵儀式(shi)的場(chang)(chang)所。
塔由塔基(ji)、塔身(shen)和塔頂火炬(ju)組成(cheng)。塔身(shen)由經過(guo)研磨的(de)白色花(hua)崗(gang)石(shi)砌(qi)成(cheng),前后(hou)各十(shi)(shi)八(ba)節(jie),左右各十(shi)(shi)七(qi)(qi)節(jie),合計七(qi)(qi)十(shi)(shi)節(jie),象征金日成(cheng)七(qi)(qi)十(shi)(shi)壽(shou)辰。塔身(shen)表(biao)面(mian)面(mian)積6600平方米(mi)(mi),砌(qi)石(shi)25550塊,象征七(qi)(qi)十(shi)(shi)年的(de)總數。塔身(shen)上(shang)半部(bu)前后(hou)各嵌(qian)有“主體(ti)”二個大字。塔頂火炬(ju)高(gao)20米(mi)(mi),下有一(yi)直(zhi)徑(jing)8米(mi)(mi)的(de)托(tuo)盤(pan),重(zhong)46噸(dun)(dun),夜(ye)間火炬(ju)可以點亮。長15米(mi)(mi)的(de)獻詩碑,背后(hou)有拱形石(shi)門(men),內(nei)部(bu)壁面(mian)由各國贈送的(de)石(shi)料(liao)組成(cheng)。塔基(ji)左右兩面(mian)是(shi)石(shi)雕花(hua)籃(lan)飾物。塔前有高(gao)30米(mi)(mi),重(zhong)33噸(dun)(dun)的(de)一(yi)組塑(su)像(xiang),塑(su)有工人、農民和勞動知識(shi)分(fen)子三人立像(xiang),高(gao)舉錘子、鐮刀(dao)和毛筆作前進狀,朝(chao)鮮勞動黨(dang)黨(dang)旗就是(shi)以此來做(zuo)標志(zhi)。
主體思想(xiang)塔由主塔、三人群(qun)像、六幅副主題群(qun)像、兩座(zuo)亭閣和(he)兩個大型噴(pen)泉組(zu)成。 高(gao)170米(mi)。其(qi)中,塔身(shen)高(gao)150米(mi),塔身(shen)上(shang)半(ban)部(bu)前后(hou)各用朝鮮文嵌(qian)有“主體”(??)兩個大字。塔頂火(huo)炬(ju)(ju)高(gao)20米(mi),下有有一直(zhi)徑8米(mi)的(de)(de)托盤,晚(wan)上(shang)火(huo)炬(ju)(ju)可以點亮(liang),且不受平壤因電力(li)短缺而頻發(fa)的(de)(de)停電影(ying)響,它象征著在燃燒的(de)(de)熊熊火(huo)焰。火(huo)炬(ju)(ju)臺和(he)火(huo)炬(ju)(ju)的(de)(de)重量達45噸。左右兩側以“主體工業”、“大豐收”、“學習之國”、“健康長壽”、“主體藝術”、“銅墻鐵壁般的(de)(de)要塞”為主題的(de)(de)花(hua)崗巖群(qun)像。
世界(jie)(jie)80多個國家(jia)的(de)政界(jie)(jie)、社會各(ge)界(jie)(jie)、主(zhu)體思(si)想研究(jiu)組織和友(you)好團體為紀念(nian)主(zhu)體思(si)想塔的(de)建立,贈送了(le)許多紀念(nian)性的(de)大理石(shi)和玉石(shi),這些都(dou)被鑲嵌在主(zhu)體思(si)想塔的(de)背面(mian)。 塔的(de)正面(mian),建有高30米、重33噸的(de)象(xiang)征工人、農(nong)民(min)、知識分子(zi)的(de)三人群像,左(zuo)右(you)是以“主(zhu)體工業”、“豐(feng)年(nian)”、“學(xue)習之國”、“無病長壽”、“主(zhu)體藝術”、“銅墻(qiang)鐵壁”為主(zhu)題的(de)花崗巖(yan)群像。
主(zhu)體(ti)(ti)思(si)想塔(ta)正面(mian),清澈(che)的(de)大(da)同江水潺潺流過,江水中(zhong)有兩個(ge)大(da)型噴泉,水柱達150米高,在噴泉的(de)襯托下,主(zhu)體(ti)(ti)思(si)想塔(ta)更加壯麗、雄(xiong)偉。可以乘坐高速電(dian)梯上至(zhi)主(zhu)體(ti)(ti)思(si)想塔(ta)的(de)150米處,俯瞰平壤全景。
2008年(nian)4月28日(ri)上午10時(shi),北京奧運圣火(huo)(huo)在平壤傳(chuan)(chuan)遞(di)。以主(zhu)體(ti)(ti)思想(xiang)塔(ta)為中心,進行(xing)舉行(xing)取火(huo)(huo)、起跑儀(yi)式(shi),途經金日(ri)成(cheng)綜合大學等重要景點,傳(chuan)(chuan)遞(di)終點設在金日(ri)成(cheng)體(ti)(ti)育(yu)場,將在該體(ti)(ti)育(yu)場舉行(xing)慶(qing)典儀(yi)式(shi)。傳(chuan)(chuan)遞(di)時(shi)間五小時(shi),長達二(er)十公(gong)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