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張貞
0 票數:0 #上將#
張貞(1884—1963),字干之。陸軍上將。曾任方聲濤的福建靖國軍營長、旅長、福建自治軍前敵司令。北伐時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四師師長。張部被先后改稱陸軍暫編第一師、新編第一師和第四十九師,均由張貞任師長。人稱其為“閩南王”。張貞還擔任過福建“剿匪”司令,并多次參加“圍剿”閩西蘇區和紅軍的戰爭。抗戰期間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風紀視察團第四團上將主任委員。1949年攜家眷去了臺灣,曾任“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
  • 中文名: 張貞
  • 出生日期: 1884年01月12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福建省漳(zhang)州市詔安縣
  • 畢業院校: 保定陸軍(jun)軍(jun)官學(xue)校
  • 去世日期: 1963年12年19日
  • 職業職位: 軍(jun)人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巧笑倩兮"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百科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張貞的所屬企業/主題/所有人主體無關,詞條主體可以提供資料認證申請管理本詞條權限免費更新資料,也可以因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快速在線向網站提出反饋修改! 反饋
詳細介紹 PROFILE +

投身軍旅

張貞(zhen)(zhen),1884年1月12日(ri)出生于(yu)福(fu)建(jian)詔安四(si)都東嶠(jiao)村;少年時就(jiu)讀漳州(zhou)府中學堂。辛(xin)亥革命(ming)后(hou)(hou)入(ru)保(bao)定陸軍(jun)(jun)軍(jun)(jun)官學校(xiao)第二期炮(pao)兵科學習。1917年,張貞(zhen)(zhen)畢業之后(hou)(hou),隨同幾個(ge)閩(min)(min)籍(ji)保(bao)定同期同學一(yi)道去廣(guang)州(zhou)投效方聲(sheng)(sheng)濤,開始了(le)他的(de)軍(jun)(jun)界生涯。張貞(zhen)(zhen)到(dao)廣(guang)東不久,方聲(sheng)(sheng)濤率靖(jing)國(guo)軍(jun)(jun)從潮汕(shan)向(xiang)福(fu)建(jian)擴展。入(ru)閩(min)(min)之初,方利用張貞(zhen)(zhen)在福(fu)建(jian)的(de)社會關系,派張聯絡、組編閩(min)(min)南一(yi)帶的(de)民軍(jun)(jun),組織福(fu)建(jian)靖(jing)國(guo)軍(jun)(jun),使之成(cheng)為方入(ru)閩(min)(min)后(hou)(hou)的(de)一(yi)個(ge)支柱。張貞(zhen)(zhen)也因此地位迅速上升,先后(hou)(hou)任福(fu)建(jian)靖(jing)國(guo)軍(jun)(jun)第四(si)旅工兵營長(chang)和旅長(chang)。

1922年,張貞(zhen)(zhen)和福(fu)建各地(di)民軍代表聚集上海(hai),擬請(qing)方(fang)聲濤出面聯合各股民軍,組織福(fu)建自(zi)(zi)治(zhi)軍,以“閩(min)人治(zhi)閩(min)”為(wei)號召,驅逐北洋軍閥李(li)厚基。福(fu)建自(zi)(zi)治(zhi)軍的旗幟揭起后,張貞(zhen)(zhen)任自(zi)(zi)治(zhi)軍前敵(di)司令(ling)。他到處委派民軍頭目為(wei)支隊(dui)司令(ling),大肆擴編部隊(dui),但(dan)實(shi)際(ji)上多是有官無兵(bing)或有兵(bing)無槍,官多于兵(bing),兵(bing)多于槍,因(yin)而張貞(zhen)(zhen)也(ye)被稱為(wei)“皮包司令(ling)”。

1922年10月,孫(sun)中山(shan)為討(tao)(tao)伐陳炯明叛軍,將在福(fu)建(jian)的許崇智部隊改編為東路(lu)(lu)討(tao)(tao)賊軍。許崇智率師回粵(yue)時,福(fu)建(jian)各路(lu)(lu)自治(zhi)軍編入東路(lu)(lu)討(tao)(tao)賊軍序列,張(zhang)貞(zhen)擔任前敵(di)司令。1923年2月,孫(sun)中山(shan)由上海(hai)(hai)返回廣(guang)州,第(di)三次在廣(guang)州建(jian)立政(zheng)權,重(zhong)建(jian)大(da)元帥(shuai)府,再任陸海(hai)(hai)軍大(da)元帥(shuai),張(zhang)貞(zhen)被任命為大(da)元帥(shuai)府副官長。

1925年(nian)8月,廣(guang)州國民政(zheng)府將(jiang)廣(guang)東(dong)各種地方軍統(tong)一改編(bian)為國民革(ge)命(ming)軍。時(shi)張(zhang)部駐廣(guang)東(dong)東(dong)莞、石龍,旋又改編(bian)為獨立團,由張(zhang)貞充任團長。

1926年,廣東(dong)國民政府揮師北(bei)伐(fa)時,張(zhang)貞獨立(li)團(tuan)駐防閩粵邊境(jing),團(tuan)部在汕(shan)頭,部隊分布在澄海、黃(huang)岡、詔(zhao)安(an)一帶。張(zhang)貞在“為了北(bei)伐(fa)軍入閩時,能為福建省培養一批地方軍事干部”的幌子下,在詔(zhao)安(an)縣(xian)舉辦“福建陸軍干部學校”,自己(ji)兼(jian)任(ren)校長。

鎮壓革命

1927年10月(yue),張(zhang)貞的獨(du)立(li)(li)團編為國(guo)民革命軍(jun)獨(du)立(li)(li)第四(si)師,12月(yue)9日(ri)張(zhang)貞部進駐福州(zhou)。隨后何(he)應欽(qin)也于12月(yue)18日(ri)到達福州(zhou),并著手組(zu)織福建政務委員會,張(zhang)貞被任為委員。何(he)應欽(qin)離(li)開福建時,臨(lin)行任命張(zhang)貞為福州(zhou)衛(wei)戍司令(ling)。獨(du)立(li)(li)第四(si)師先后奉(feng)令(ling)移駐杭州(zhou)筧(jian)橋、上(shang)海(hai)浦(pu)東,再調(diao)南京,張(zhang)貞還當上(shang)了首都衛(wei)戍司令(ling)。

張(zhang)貞率部回駐(zhu)漳州(zhou)。在駐(zhu)漳的(de)(de)幾年間,閩西南的(de)(de)漳州(zhou)、泉州(zhou)、永(yong)春等地方的(de)(de)政(zheng)治、軍(jun)事、財(cai)政(zheng)都為張(zhang)所控制,形成盤踞局面,儼(yan)然(ran)獨(du)立王國。

在張(zhang)貞(zhen)率部入(ru)粵東參加(jia)軍(jun)(jun)閥戰爭之前(qian),1929年3月(yue),紅四軍(jun)(jun)首次入(ru)閩(min)(min),在長汀消滅了(le)土著軍(jun)(jun)閥郭(guo)鳳鳴。正當張(zhang)貞(zhen)的部隊(dui)(dui)在潮、汕討(tao)桂戰爭中失(shi)利時,紅四軍(jun)(jun)再次入(ru)閩(min)(min),進襲(xi)龍(long)巖(yan),殲滅了(le)留守在龍(long)巖(yan)的陳(chen)(chen)國輝(hui)部隊(dui)(dui),攻占了(le)龍(long)巖(yan)。張(zhang)貞(zhen)、陳(chen)(chen)國輝(hui)聞訊(xun),大為震(zhen)驚。張(zhang)貞(zhen)令其部隊(dui)(dui)撤回漳州,陳(chen)(chen)國輝(hui)也立(li)即率其主力星夜返回閩(min)(min)西。

1929年(nian)3月,蔣(jiang)介石發動了討伐桂系的戰(zhan)爭。國(guo)(guo)民(min)政府(fu)發表張貞為第二路討逆總指揮,命令(ling)駐龍巖之陳(chen)國(guo)(guo)輝、閩北盧興邦、海軍陸戰(zhan)隊林(lin)壽國(guo)(guo)等各率一(yi)部,統歸張貞指揮,開赴(fu)廣東討桂。

1929年3月召開的(de)國民黨第(di)三(san)次全國代表大(da)會(hui)(hui)上,張貞(zhen)被選(xuan)為中(zhong)(zhong)(zhong)國國民黨中(zhong)(zhong)(zhong)央執(zhi)行委員會(hui)(hui)候補委員,不久遞(di)補中(zhong)(zhong)(zhong)央執(zhi)委以后(hou),張連任(ren)國民黨中(zhong)(zhong)(zhong)央第(di)四屆執(zhi)行委員會(hui)(hui)委員、第(di)五屆中(zhong)(zhong)(zhong)央候補委員、第(di)六屆中(zhong)(zhong)(zhong)央執(zhi)行委員會(hui)(hui)委員。

1929年紅(hong)(hong)四軍三次(ci)入(ru)閩,南京政府為(wei)利用張(zhang)貞進攻紅(hong)(hong)軍,遂將張(zhang)的獨立(li)第四師擴(kuo)編為(wei)三旅六團(tuan)的甲種師,并任命張(zhang)兼福(fu)建“剿(jiao)匪”司令。此后,張(zhang)部(bu)先后改稱(cheng)暫編第一師、新編第一師和(he)第四十九師等番號。

1930年12月,在南(nan)昌召(zhao)開的(de)國民(min)黨黨政軍(jun)高級官員(yuan)會議上,蔣介石決(jue)定將張貞部的(de)番號改(gai)稱陸軍(jun)第四十九師。

下野之后

1933年5月,張(zhang)貞(zhen)以病為由呈(cheng)請辭(ci)職休養,照準。第四十(shi)九(jiu)師旅長(chang)肖(xiao)越(yue)奉命代理師長(chang),在永定就職,張(zhang)貞(zhen)赴鼓浪嶼。后張(zhang)貞(zhen)部全(quan)部被國民革命軍第十(shi)九(jiu)路(lu)軍改編。

張貞(zhen)遭此(ci)嚴(yan)重打擊,精神懊喪(sang),曾一(yi)度精神失常,動輒發(fa)怒,語(yu)無倫次。他起初居住在鼓浪嶼休養,后(hou)旅(lv)行南洋(yang)各地數月。張貞(zhen)從南洋(yang)回國后(hou),到南京(jing)作寓公。

1936年3月,國民政府授予陸軍(jun)中將銜;10月,獲國民革(ge)命軍(jun)誓師十周年紀念(nian)章。

1937年,抗(kang)日戰爭(zheng)爆發后(hou),張貞出任(ren)國民政府軍事(shi)委(wei)員會軍風紀視(shi)察團第四團上(shang)將主任(ren)委(wei)員,后(hou)改任(ren)第—團主任(ren)委(wei)員。其團部(bu)先設(she)在廣(guang)西桂林(lin),后(hou)移福建永安(an)。

1945年,抗戰(zhan)勝(sheng)利(li)后,張貞曾獲忠勤功(gong)章(zhang)和(he)勝(sheng)利(li)功(gong)章(zhang)。

1946年10月(yue),張貞晉升陸軍上將,同時退役。此(ci)后,張回漳州(zhou),居(ju)住在其舊部下集款為他(ta)購置(zhi)的一處(chu)住所(suo)。不過,張貞更常在廈門鼓(gu)浪嶼度日,寄居(ju)于(yu)華僑黃氏寓所(suo)。

1948年5月,任南京國民(min)政府(fu)立(li)法(fa)院(yuan)“立(li)法(fa)委員(yuan)”。

1949年人民解(jie)放軍(jun)進軍(jun)廈漳(zhang)前(qian)夕,張(zhang)(zhang)貞攜家眷遷往臺灣。在(zai)臺期(qi)間,張(zhang)(zhang)任(ren)以何應欽為首的“軍(jun)事戰(zhan)略顧(gu)問委員會”委員,曾當選為福建同鄉會常務理事。

1963年12月29日,張貞在臺灣病(bing)逝,終年79歲(sui)。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注冊用戶提供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務(wu),非(fei)“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供”的文章/文字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bu)代表(biao)本(ben)站觀點,更不(bu)表(biao)示(shi)本(ben)站支持購買和交易(yi),本(ben)站對(dui)網頁中(zhong)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確性(xing)、真實性(xing)、適用性(xing)、安全性(xing)等概不(bu)負責(z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虛假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第一(yi)時間刪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1642928個品牌入駐 更新517447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71259個加盟需求 已有1300125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