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凱(1938年4月-2014年5月16日(ri)),廣(guang)東(dong)五華安流鎮(zhen)半徑村人。作(zuo)家。1958年中(zhong)(zhong)(zhong)(zhong)學畢業(ye)后進廣(guang)州氮肥廠當工(gong)人、宣(xuan)傳(chuan)干(gan)事等。初(chu)從工(gong)余寫作(zuo)開始,1980年從事專(zhuan)業(ye)創(chuang)作(zuo)。1983年加(jia)入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共產黨。歷(li)任(ren)(ren)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作(zuo)協廣(guang)東(dong)分會副主席、文學院主任(ren)(ren),深圳(zhen)《特(te)區文學》主編(bian),中(zhong)(zhong)(zhong)(zhong)國作(zuo)協第(di)四屆理事。是第(di)六(liu)屆全(quan)國人大(da)代表。以創(chuang)作(zuo)中(zhong)(zhong)(zhong)(zhong)短篇小說稱著,部分作(zuo)品被譯成(cheng)英、日(ri)、法、德、印度等國文字在國外出版,有的被改作(zuo)電視劇在中(zhong)(zhong)(zhong)(zhong)央臺播放。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好人(ren)阿通》、《荒唐世(shi)事》、《都市的(de)黃昏》,中短篇小說集《我(wo)應該怎么辦》、《羊城一夜》、《平凡的(de)一天》、《奇才》、《摩登阿Q》、《文壇志異》、《荒誕的(de)夢》,選集《陳(chen)國凱(kai)》、《陳(chen)國凱(kai)選集》等。
《我(wo)應該怎么辦(ban)》獲全國(guo)第二屆優秀短篇小說獎(jiang),長篇小說《代(dai)價》獲首屆《當代(dai)》文(wen)學獎(jiang)、廣東第一屆魯(lu)迅文(wen)學獎(jiang)。
他的作(zuo)(zuo)品(pin)以(yi)情(qing)動人(ren),吸收西(xi)方荒誕派(pai)表現手(shou)法(fa),既寫(xie)悲(bei)劇(ju)(ju)性(xing)作(zuo)(zuo)品(pin),又寫(xie)戲(xi)劇(ju)(ju)性(xing)作(zuo)(zuo)品(pin),是“傷(shang)痕文(wen)學(xue)”的代表作(zuo)(zuo)家,在不同(tong)時期都創(chuang)作(zuo)(zuo)出了(le)有(you)標志性(xing)意義的作(zuo)(zuo)品(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