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黎雄才
0 票數:0 #畫家#
黎雄才(1910~2001),廣東省肇慶人,祖籍廣東省高要。當代國畫家、美術教育家,嶺南畫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黎雄才三十年代初的作品《瀟湘夜雨》榮獲比利時國際博覽會金獎,1954年創作的《武漢防汛圖卷》被美術評論界譽為“抗洪史詩”。擅長巨幅山水畫,精于花鳥草蟲,畫作氣勢渾厚,自具風貌,被評論界稱為“黎家山水”。
  • 中文名: 黎雄才(cai)
  • 出生日期: 1910年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去世日期: 2001年
  • 職業職位: 國畫(hua)家
  • 代表作品: 《武漢防汛圖卷》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由于父親黎(li)廷俊擅長繪(hui)畫,故黎(li)雄才自幼受(shou)到(dao)藝術熏陶。17歲加入春睡畫院(yuan),從高劍父學(xue)畫。1931年畢(bi)業于廣州烈風美術學(xue)校。1932年赴日本東京(jing)美術學(xue)校學(xue)畫。

1935年(nian)(nian)畢(bi)業回國(guo)(guo)任(ren)教(jiao)于廣州(zhou)市美(mei)術專科學校(xiao)。1943年(nian)(nian)任(ren)重慶國(guo)(guo)立(li)藝術專科學校(xiao)副(fu)教(jiao)授。1949年(nian)(nian)后任(ren)廣州(zhou)美(mei)術學院副(fu)院長兼國(guo)(guo)畫系主任(ren)、教(jiao)授。為(wei)中國(guo)(guo)美(mei)術家協會理事。

主要經歷

1924年(nian),他就讀于廣東肇慶中學。

1926年(nian)拜高劍父為師,翌(yi)年(nian)入(ru)高劍父的春睡(shui)畫(hua)院學(xue)習,并一度在廣州烈風美術學(xue)校(xiao)兼習素(su)描(miao)。

1932年,得到(dao)高劍父(fu)資助,赴日本留學(xue),入東京(jing)美術學(xue)校學(xue)習日本畫。

1935年(nian)畢業歸國,任教(jiao)于廣州市(shi)立美術專科學(xue)校。

1939年(nian)任教(jiao)于廣東(dong)肇慶中學。

1943年,受聘于重慶國立藝術專科(ke)學校(xiao),任(ren)副教授。

1948年(nian)任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xue)校教授(shou)。

中華人(ren)民共(gong)和國(guo)建(jian)立(li)后(hou),先(xian)后(hou)任(ren)華南(nan)文(wen)藝學院(yuan)、中南(nan)美術(shu)專(zhuan)科學校、廣州(zhou)美術(shu)學院(yuan)教(jiao)授、副院(yuan)長兼中國(guo)畫系主(zhu)任(ren)、中國(guo)美術(shu)家協會廣東(dong)分會副主(zhu)席。

三十年代(dai)初作(zuo)品《瀟湘夜雨》獲(huo)比利時國(guo)際博(bo)(bo)覽(lan)會(hui)金獎,《寒江夜泊》、《珠江帆(fan)影》入選(xuan)芝加哥(ge)“當前進步(bu)博(bo)(bo)覽(lan)會(hui)”和德國(guo)柏林舉辦的“中國(guo)美術(shu)展覽(lan)會(hui)”。其中《珠江帆(fan)影》為(wei)德國(guo)博(bo)(bo)物館收藏。

1949年以來作(zuo)(zuo)品多(duo)次入(ru)選(xuan)國內(nei)外舉辦(ban)的大型美術(shu)作(zuo)(zuo)品展覽會(hui)并在多(duo)種專業報刊上發表,曾(ceng)在國內(nei)外舉辦(ban)過多(duo)次個(ge)人畫(hua)展。

1979年在(zai)廣州舉辦個(ge)人畫展。

1982年(nian)和1983年(nian)分別在香港和菲律賓(bin)舉(ju)辦個人(ren)畫(hua)展(zhan),并先后訪問了朝(chao)鮮(xian)、日本(ben)、菲律賓(bin)、加拿大、美國(guo)等國(guo)家。

擅山(shan)水,尤(you)以巨幅見(jian)長,所(suo)作氣勢(shi)恢廓,雄健秀茂,自(zi)具風(feng)貌,為當(dang)代“嶺南畫派(pai)”代表(biao)畫家之一。出版個人(ren)畫冊(ce)多種(zhong)。

曾任全國政協(xie)委員、中國美(mei)(mei)術(shu)家協(xie)會(hui)(hui)廣東分會(hui)(hui)副主席,廣州美(mei)(mei)術(shu)學院副院長,中國美(mei)(mei)術(shu)家協(xie)會(hui)(hui)會(hui)(hui)員,中國美(mei)(mei)術(shu)家協(xie)會(hui)(hui)廣東分會(hui)(hui)顧(gu)問(wen),廣州美(mei)(mei)術(shu)學院顧(gu)問(wen)、教授。

2001年12月19日上(shang)午,因(yin)多臟器功能衰(shuai)竭在廣(guang)州去世,享年92歲(sui)。

主要作品

黎雄才(cai)最重要的作(zuo)品,無疑(yi)是《武漢防汛圖》。

其(qi)傳記記載,1954年夏(xia),武(wu)漢遭遇(yu)(yu)百(bai)年不遇(yu)(yu)的(de)(de)(de)長江洪(hong)災,數(shu)(shu)百(bai)萬人民的(de)(de)(de)生命財產(chan)安全遭受嚴重威脅。當時,武(wu)漢中南美(mei)專的(de)(de)(de)師生,無一(yi)例外,投(tou)入到驚心(xin)動魄的(de)(de)(de)抗洪(hong)搶(qiang)險(xian)之中去(qu)。黎(li)雄才亦不停奔波于極為(wei)泥濘和坎坷的(de)(de)(de)堤岸上(shang);參加抗洪(hong)搶(qiang)險(xian)的(de)(de)(de)同時,黎(li)雄才用心(xin)觀察、仔細寫生,晚上(shang)在駐(zhu)地對著畫(hua)稿加工整理(li),深夜不眠。防洪(hong)搶(qiang)險(xian)之后,歷經一(yi)年多的(de)(de)(de)苦心(xin)經營(ying),在大量寫生稿的(de)(de)(de)基礎上(shang),創作出長達(da)28米的(de)(de)(de)《武(wu)漢防汛圖(tu)》長卷。作品場(chang)面宏大,內容繁復,綿延數(shu)(shu)百(bai)里的(de)(de)(de)抗洪(hong)、防汛、搶(qiang)險(xian)的(de)(de)(de)壯觀景象,一(yi)一(yi)在人們眼(yan)前鋪陳開來。很(hen)快,它贏(ying)得(de)了“抗洪(hong)史詩”的(de)(de)(de)美(mei)譽。

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liang)江認為(wei),《武漢防汛圖》整合了(le)黎(li)(li)雄才(cai)人物畫(hua)(hua)、花鳥(niao)畫(hua)(hua)方(fang)面(mian)的(de)過人能力,進而(er)創(chuang)造了(le)一(yi)(yi)種新(xin)的(de)山(shan)(shan)水(shui)(shui)畫(hua)(hua)表(biao)現(xian)范式。這是他上世(shi)(shi)(shi)紀40年代(dai)以來(lai)不斷(duan)寫(xie)生,從量(liang)變到(dao)質(zhi)變的(de)一(yi)(yi)個(ge)直接成果,標志了(le)黎(li)(li)雄才(cai)50年代(dai)的(de)一(yi)(yi)個(ge)創(chuang)作高峰期。另一(yi)(yi)個(ge)意義在于(yu),傳(chuan)統山(shan)(shan)水(shui)(shui)的(de)空靈飄逸,由此轉(zhuan)入(ru)現(xian)實(shi)生活的(de)真(zhen)情實(shi)景中,山(shan)(shan)水(shui)(shui)畫(hua)(hua)被注入(ru)新(xin)的(de)內涵(han)。由出世(shi)(shi)(shi)而(er)入(ru)世(shi)(shi)(shi),這是一(yi)(yi)種與(yu)新(xin)時代(dai)相連的(de)轉(zhuan)型(xing)。

2012年(nian),黎雄(xiong)才家人(ren)將《武(wu)(wu)漢防汛(xun)圖》的相關寫生稿及資料(liao)數十件(jian)捐獻給(gei)了中國美術館,與《武(wu)(wu)漢防汛(xun)圖》一同在中國美術館展出,引發(fa)美術界高度關注。黎捷說(shuo),捐給(gei)國家,是(shi)穩妥(tuo)的辦(ban)法。

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美(mei)術館副館長梁江(jiang)認為(wei),作(zuo)為(wei)與關山月相提并論的(de)(de)嶺南畫(hua)派(pai)中(zhong)(zhong)(zhong)堅畫(hua)家,黎雄才(cai)作(zuo)出了重要(yao)貢獻。其成(cheng)就主要(yao)在(zai)(zai)于:一、繼承和拓展了嶺南畫(hua)派(pai)的(de)(de)藝(yi)術;二(er)、創作(zuo)了《武漢防(fang)汛(xun)圖》、《朱砂沖哨口》等標示20世(shi)紀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畫(hua)成(cheng)就的(de)(de)經(jing)典作(zuo)品;三、以富于個性(xing)特(te)征(zheng)的(de)(de)筆(bi)墨語言豐富了20世(shi)紀山水畫(hua)的(de)(de)表現力;四、為(wei)新美(mei)術教育體系(xi)提供了新鮮而重要(yao)的(de)(de)經(jing)驗。由是(shi),黎雄才(cai)的(de)(de)意義,不僅在(zai)(zai)于嶺南畫(hua)派(pai),更在(zai)(zai)于生機(ji)郁勃的(de)(de)20世(shi)紀中(zhong)(zhong)(zhong)國(guo)畫(hua)壇。

本百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巧笑倩兮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所展示的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與【黎雄才】的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不完全保證內容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可點擊“反饋”在線向網站提出修改,網站將核實后進行更正。 反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ti)供信息存(cun)儲空間(jian)服務(wu),非“MAIGOO編(bian)輯上傳提(ti)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bu)上傳,不代表本(ben)(ben)站(zhan)觀點,更不表示本(ben)(ben)站(zhan)支持購(gou)買(mai)和交易(yi),本(ben)(ben)站(zhan)對網頁中內容的合法性(xing)、準(zhun)確性(xing)、真(zhen)實性(xing)、適用性(xing)、安全性(xing)等概不負責(ze)。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權、虛假信息、錯(cuo)誤(wu)信息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233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24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0515個代理需求 已有135626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