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shan)水(shui)十二條屏》,齊白石風格轉型(xing)期里(li)代表性的山(shan)水(shui)作品。
作品由《江上人家》、《石巖雙影》等(deng)十二條(tiao)屏(ping)組成(cheng)。
1925年(nian)(nian),齊白石為(wei)送給民國年(nian)(nian)間北京名(ming)醫陳(chen)子(zi)林作為(wei)賀壽禮創作《山水十二條(tiao)屏》。自1958年(nian)(nian)開始被白石老人的入室女弟子(zi)郭秀儀與其夫(fu)黃(huang)琪翔收藏。
2017年12月(yue)17日(ri),齊白石(shi)作品(pin)《山水十二條屏》亮相拍(pai)場(chang),以9.315億元人(ren)民幣(bi)成(cheng)交。
《山水十二條屏》為齊白石1925年所繪,每一(yi)條屏畫面尺(chi)寸縱180厘米,橫(heng)47cm,共計(ji)十二條。
山水(shui)十二條屏分別為:“《江上人家》、《石巖(yan)雙影》、《板(ban)橋孤帆(fan)》、《柏樹森(sen)(sen)森(sen)(sen)》、《遠(yuan)岸余霞》、《松樹白(bai)(bai)屋(wu)》、《杏(xing)花草堂》、《煙(yan)深帆(fan)影》、《杉樹樓臺(tai)》、《山中(zhong)春雨》、《板(ban)塘荷香》、《紅(hong)樹白(bai)(bai)泉》。”
齊白石(1864—1957),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lan)亭,后改(gai)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weng)、老萍、餓叟(sou)、借山吟(yin)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ren)(ren)、三百石印(yin)富翁(weng),湖南湘潭人(ren)(ren),近(jin)現代中(zhong)國(guo)繪(hui)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ren)(ren)。齊白石早年曾(ceng)做過木工(gong),后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sui)后定居北(bei)京。無(wu)論是(shi)花鳥、蟲魚(yu)、山水(shui)、人(ren)(ren)物,齊白石都(dou)勇于嘗試,其筆(bi)墨雄渾滋潤,色(se)彩濃艷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樸實(shi)。他曾(ceng)任中(zhong)央美術學院(yuan)名譽教授、中(zhong)國(guo)美術家(jia)協會主席等職(zhi)。主要人(ren)(ren)物畫有《抱琴仕女圖(tu)》《農耕圖(tu)》《五柳先生像》《西施(shi)浣(huan)紗圖(tu)》《魚(yu)釣(diao)圖(tu)》《鐘馗醉酒(jiu)》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