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zhan)分類
登錄 |    
鄧安邦
0 票數:0 #歷史人物#
鄧安邦(1821-1889),字保臣,男,東莞人,祖籍東莞橋頭湴湖人。清代咸豐、同治、光緒年間武將,歷任廣協左營都司、撫保中軍參將,廣州副將,與當時提督方耀、鄭紹忠齊名,有“粵東三將”之稱。鄧安邦為官清廉,寬待士卒禮讓士大夫,處理問題客觀公正。他嚴厲整頓捕務,多次擒斬大盜,維護了各縣社會治安。兩廣總督張之洞把鄧安邦的情況奏,光緒皇帝賜恤,宜付清史館,為鄧安邦立傳,記以存世。
  • 中文名: 鄧安邦(bang)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han)族
  • 出生地: 東莞(guan)
  • 職業職位: 軍人(ren)
詳(xiang)細介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咸豐七年,英(ying)軍侵廣州(zhou),鄧安邦率500名粵東(dong)勇士,在(zai)東(dong)郊(jiao)抵抗,在(zai)三室墟(xu)戰(zhan)斗(dou)中(zhong)打退英(ying)軍,中(zhong)英(ying)議和成功(gong)。英(ying)軍在(zai)人群中(zhong)看見鄧安邦,被視為“勇將(jiang)”。不久,因屢次戰(zhan)敗小刀會、“土(tu)匪”和海盜(dao),積功(gong)升任都司(si),賞(shang)戴花翎。隨克復順(shun)德、和平、鎮平、嘉(jia)應等(deng)(deng)城。調援福建,收復武平,詔安各縣,先后攻破(po)埽九嶺(ling)、茶園等(deng)(deng)賊(zei)營七座。安仁老(lao)墟(xu)賊(zei)營十(shi)余座及坑口、超竹、大柘(zhe)等(deng)(deng)賊(zei)巢,用(yong)“全股蕩平”來陳述鄧安邦的功(gong)績,封“游擊加參將(jiang)”官(guan)御,賞(shang)賜銳勇(最勇敢(gan)的)巴圖(tu)魯(滿族語,即“勇士”)稱號。

同治六年(nian)(1867年(nian)),跟隨廣東巡(xun)撫蔣(jiang)益澧去(qu)剿新(xin)寧、曹沖(chong)匪賊。剿平(ping)后,封“參將(jiang)加副(fu)將(jiang)”官御。

光(guang)緒四年(1878年),剿(jiao)平(ping)盤(pan)踞(ju)佛岡、廳城的(de)匪(fei)賊,以(yi)記功稱之“總兵(bing)”。

光緒(xu)(xu)九(jiu)年(nian)(1883年(nian)),法(fa)軍(jun)依靠優越(yue)的裝備,入侵(qin)越(yue)南,挑(tiao)起中法(fa)戰爭。次年(nian)(光緒(xu)(xu)十年(nian),即1884年(nian)),鄧(deng)安邦駐防魚珠,創造出(chu)炮(pao)臺、地(di)雷(lei)、地(di)營等軍(jun)事設施來(lai)加強防衛力量。不久,晉升(sheng)潮(chao)洲鎮(zhen)總兵。1887年(nian)9月(yue)10日《申報》刊載:鄧(deng)安邦督造魚珠炮(pao)臺,和(he)廣東(dong)軍(jun)民一(yi)起,一(yi)心投入抗法(fa)。法(fa)軍(jun)沒法(fa)進攻廣東(dong)。鄧(deng)安邦從記名(ming)總兵,“升(sheng)授潮(chao)州鎮(zhen)總兵,(七月(yue))初七起程履(lv)任。官(guan)船三艘,用(yong)火(huo)輪拖帶。時炮(pao)同若連珠,各炮(pao)船亦開炮(pao)相送,極(ji)其熱鬧。”

人物評價

鄧(deng)安邦卒年(nian)68歲。1889年(nian)3月(yue)6日(ri)《申報》刊載:“前任(ren)潮州(zhou)鎮總兵鄧(deng)保臣(chen)鎮軍(jun),于上月(yue)十九(jiu)日(ri)、二十日(ri)開吊。省(sheng)中文武各官均行禮,素車白馬,絡(luo)繹于途(tu)。鎮軍(jun)有子(zi)九(jiu)人(ren),孫十余人(ren),福壽兼隆,一時無兩。”

鄧安邦為官清(qing)廉,寬(kuan)待士卒(zu),禮(li)讓士大夫;處理(li)問(wen)題(ti)客觀(guan)公正,不偏不倚(yi),故(gu)部下服從(cong)指揮、堅(jian)強勇敢,即(ji)使野蠻(man)成性的人,只(zhi)要經過他(ta)教導,亦樂于盡己所(suo)長。他(ta)嚴厲整頓捕(bu)務,多次擒斬大盜,維護了各(ge)縣社會治安。凡屬他(ta)管轄之區,過去如有打斗、搶劫、抗交公糧等(deng)現(xian)象,只(zhi)聽到鄧安邦的名字,便銷聲遁跡。兩廣(guang)總督張之洞把(ba)鄧安邦的情況奏,光緒皇帝賜恤,宜付(fu)清(qing)史館,為鄧安邦立(li)傳,記以存世。

本百科(ke)詞條由網站注冊用戶【 歲月靜好 】編輯上(shang)傳提供(gong),詞條屬于開放詞條,當(dang)前頁(ye)面所展示的(de)詞條介紹涉及宣傳內容(rong)(rong)(rong)屬于注冊用戶個人編輯行為(wei),與【鄧安邦】的(de)所屬企業/所有人/主體無關,網站(zhan)不(bu)完全(quan)保證內容(rong)(rong)(rong)信(xin)息的(de)準確(que)性(xing)、真實(shi)性(xing),也(ye)不(bu)代(dai)表本站(zhan)立(li)場(chang),各項數(shu)據信(xin)息存在更新不(bu)及時(shi)的(de)情(qing)況,僅供(gong)參考(kao),請以官方(fang)發布為(wei)準。如果頁(ye)面內容(rong)(rong)(rong)與實(shi)際情(qing)況不(bu)符,可點擊“反饋”在線(xian)向(xiang)網站(zhan)提出(chu)修改,網站(zhan)將(jiang)核實(shi)后進行更正。 反饋
詞條所在榜單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評論(lun)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站為(wei)注(zhu)冊(ce)用(yong)戶提供(gong)信息(xi)存儲空間服務(wu),非(fei)“MAIGOO編輯上傳提供(gong)”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zhu)冊(ce)用(yong)戶自主(zhu)發布(bu)上傳,不代表本(ben)站觀點,版(ban)權(quan)歸原作者(zhe)所有(you),如有(you)侵(qin)權(quan)、虛(xu)假信息(xi)、錯誤信息(xi)或任何問題,請及時聯(lian)系我(wo)們(men),我(wo)們(men)將在第一時間刪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shang)相關信(xin)息的(de)知識產權歸網站方所(suo)有(you)(包括但不限(xian)于(yu)文字、圖(tu)片、圖(tu)表(biao)、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ti)供的(de)商業信(xin)息等),非經許可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0090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93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797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7169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