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zhan)分類
登錄 |    
郭得勝
0 票數:0 #人物明星榜#
郭得勝(1911~1990年),祖籍廣東香山(今中山)石岐,生于澳門,在石岐長大。小學畢業后隨父經營百貨批發。自幼天資聰敏,記憶力強,很快學會了做生意。抗戰期間,隨家人逃難到香港。抗戰勝利后,在香港上環開設了鴻興合記雜貨店,經營雜貨及工業原料批發;后擴展改稱為鴻昌百貨批發商行,1952年設立鴻昌進出口公司,專營洋貨批發,曾在香港經營進出口生意,銷售遍及廣東省港澳乃至東南亞各地,被人稱之為“洋雜大王”。
  • 中文名: 郭得勝
  • 出生日期: 1911年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族
  • 出生地: 澳門
  • 去世日期: 1990年10月
  • 職業職位: 商(shang)人
  • 主要成就: 香港新鴻基地產創(chuang)辦(ban)人之一
詳細介紹 PROFILE +

主要經歷

郭(guo)得(de)勝(sheng)早年隨父經營(ying)雜(za)貨批(pi)發,自幼巧(qiao)學經營(ying)之(zhi)術。戰后(hou)隨家移(yi)居香港,其(qi)時(shi)戰爭初定(ding),民生逐步安定(ding),工(gong)商(shang)逐漸復蘇,郭(guo)得(de)勝(sheng)到了香港后(hou),在(zai)上(shang)環(huan)租(zu)賃了一個店面,創辦“鴻(hong)興(xing)合(he)記”的雜(za)貨店。郭(guo)得(de)勝(sheng)以其(qi)殷勤禮貌地待客,誠誠懇懇地經營(ying),很(hen)快(kuai)便贏得(de)周邊居民的好感和信任(ren),生意日(ri)見興(xing)隆。

幾年的(de)(de)辛勤勞作,經(jing)營(ying)(ying)業務日(ri)有所(suo)(suo)增的(de)(de)店鋪(pu)又(you)擴展(zhan)更名(ming)為“鴻昌百貨批發商(shang)行(xing)”,開始擴大業務,批發日(ri)用雜貨和工業原料。郭(guo)得(de)勝(sheng)雖然業務已經(jing)有所(suo)(suo)拓展(zhan),但依然以誠信(xin)經(jing)營(ying)(ying)之(zhi)道,價格合理之(zhi)方,獲得(de)了島(dao)內外客戶(hu)的(de)(de)極大信(xin)賴,因而他的(de)(de)商(shang)品(pin)銷往港澳(ao)乃至(zhi)東南亞各地,“老實(shi)商(shang)人”的(de)(de)美名(ming)成就了他的(de)(de)企業日(ri)見膨脹(zhang)。

50年(nian)代(dai)末,拉(la)(la)鏈(lian)服裝應運(yun)而生(sheng),“鴻(hong)昌(chang)”獨家代(dai)理日本“YKK”拉(la)(la)鏈(lian)廠的(de)經銷權(quan),因此(ci)賺了一大筆錢。1958年(nian)在香港先(xian)后開辦永業(ye)有限(xian)(xian)公司(si)、麗昌(chang)有限(xian)(xian)公司(si)、鴻(hong)基企業(ye)有限(xian)(xian)公司(si)。1958年(nian),郭(guo)看準香港地(di)少(shao)人多的(de)特(te)點,又經營拆(chai)樓和小地(di)盤生(sheng)意。1963年(nian)郭(guo)與友(you)馮景禧、李(li)兆基合創新鴻(hong)基實業(ye)有限(xian)(xian)公司(si),大舉進軍地(di)產市場,成為香港首(shou)屈一指的(de)地(di)產公司(si)。

至70年(nian)代,郭、馮、李三人分道揚鑣(biao),各自(zi)發展(zhan),郭遂(sui)于1973年(nian)將新鴻(hong)基(ji)實(shi)業有限(xian)公司改名為新鴻(hong)基(ji)地產發展(zhan)有限(xian)公司,親任董事長、主席兼總經(jing)理,直至1990年(nian)去世。后兼任新城市(新界)地產有限(xian)公司主席。

郭一向愛國愛鄉,1982年(nian)初(chu)捐款港幣(bi)1000萬(wan)元在石岐興建孫中(zhong)山紀念(nian)堂(tang),并捐資擴建華僑中(zhong)學等(deng)。中(zhong)山市(shi)(shi)人民(min)代表(biao)大(da)會常(chang)務委員會為(wei)表(biao)彰(zhang)其(qi)支持(chi)中(zhong)山建設的重大(da)貢獻(xian),于1989年(nian)9月16日授予(yu)其(qi)為(wei)中(zhong)山市(shi)(shi)榮譽市(shi)(shi)民(min)稱號,并頒(ban)授《榮譽市(shi)(shi)民(min)證書》和金鎖(suo)匙。

1972年(nian)初,香港(gang)股市(shi)一派(pai)興旺(wang)中幾近瘋狂,恒(heng)生指數一日數漲。期(qi)間,馮景(jing)禧自立門戶(hu),成(cheng)立了(le)“新鴻基證券有限公司”,李兆基也(ye)相(xiang)繼成(cheng)立了(le)“恒(heng)基兆業(ye)”地產公司。

1972年7月14日,新鴻基地產發展有(you)限(xian)公司注(zhu)冊成立(li),并于8月23日上市(shi)(shi),市(shi)(shi)值為港幣4億(yi)元(yuan)。雇傭員工約30名,主要從(cong)事(shi)地產發展和投資。

有意思的(de)是(shi),郭得(de)(de)勝(sheng)以(yi)其二(er)十多年(nian)“老實商人”的(de)良好聲譽,在籌資時刻激發了(le)股民們(men)的(de)投資狂熱,打亂了(le)郭得(de)(de)勝(sheng)準備集(ji)資1億元的(de)計(ji)劃,使他(ta)最終獲得(de)(de)了(le)10億港元的(de)巨額資金(jin)。

1980年,為(wei)規避房地產經營風險(xian),又(you)采取(qu)了商用樓宇租賃(lin)經營方略,自(zi)完成(cheng)灣(wan)仔新鴻(hong)基(ji)中心物業出租以(yi)后,經過(guo)十年的發(fa)展,租賃(lin)樓宇面積已(yi)增(zeng)至820萬平方英尺,租賃(lin)收入每(mei)年高(gao)達16億港元(yuan),成(cheng)為(wei)新鴻(hong)基(ji)地產一項風險(xian)小,收益高(gao)的穩固財源(yuan)。

至此,新鴻基地產(chan)已經發(fa)展成為(wei)香(xiang)港地產(chan)界的五虎將之一。

1987年10月,新鴻基(ji)地產與信和集團合作,以33.5億(yi)港元的巨資(zi)投得灣仔一塊地皮,興(xing)建了當時亞洲最高的建筑物--中環廣場。

1952年,郭(guo)得勝將商號擴名為“鴻昌(chang)進出口公司”,專營(ying)洋貨(huo)批發。后(hou)來郭(guo)氏取(qu)得日本(ben)ykk拉鏈的(de)(de)獨家代理權,當時正值香港制衣業(ye)興隆,生意源(yuan)(yuan)源(yuan)(yuan)不(bu)斷,一舉奪得“洋雜(za)大(da)王”的(de)(de)稱號。

稍后(hou),針對當時縫制(zhi)產業(ye)(ye)的(de)材料(liao)需求(qiu),郭得勝又代理了臺灣生(sheng)產的(de)“良友牌”尼(ni)龍絲(si)和(he)日本(ben)多個(ge)廠家的(de)尼(ni)龍產品代理經銷權,使經營(ying)業(ye)(ye)務得到(dao)逐步拓展(zhan)。至(zhi)60年(nian)代,他每年(nian)經銷的(de)“YKK”拉(la)鏈和(he)尼(ni)龍產品,其營(ying)業(ye)(ye)額(e)都在(zai)1000萬港元(yuan)以上,成為(wei)一(yi)個(ge)具(ju)有初(chu)級規模的(de)商業(ye)(ye)企業(ye)(ye),為(wei)日后(hou)介入房地產業(ye)(ye)打下了堅實的(de)經濟基礎。

1958年(nian),香港經濟進(jin)入快速發展通道,房地(di)(di)產行業(ye)如(ru)日(ri)中天(tian)。郭得勝看準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聯合好友馮景禧(xi)和(he)李兆基,領銜組建了(le)“永業(ye)企業(ye)有限公司”,開始試水房地(di)(di)產經營業(ye)務(wu)。

在(zai)這(zhe)一時期,霍(huo)英東的(de)(de)立信置業(ye)(ye)房(fang)(fang)(fang)地(di)產(chan)經營已(yi)經威震香港,實力(li)雄(xiong)厚(hou)的(de)(de)李嘉誠也已(yi)介入房(fang)(fang)(fang)地(di)產(chan)行業(ye)(ye),而英資置地(di)產(chan)業(ye)(ye)更是(shi)(shi)憑借財(cai)團資本實力(li)雄(xiong)居霸主地(di)位(wei)。于是(shi)(shi),只有中等經濟實力(li)的(de)(de)永業(ye)(ye)企業(ye)(ye),采取了避其鋒芒,拾遺補缺,量(liang)力(li)而行,見(jian)縫插針的(de)(de)介入策(ce)略(lve),專門(men)選擇與資金薄弱(ruo)的(de)(de)永業(ye)(ye)企業(ye)(ye)實力(li)相(xiang)適應(ying)的(de)(de)項目開發。他們(men)以收購(gou)小地(di)盤舊樓宇,改造重(zhong)建的(de)(de)方式,經過五年循環運轉,在(zai)香港房(fang)(fang)(fang)地(di)產(chan)界站穩了腳跟。

1963年,三人各投(tou)資100萬(wan)港(gang)元(yuan)創(chuang)辦了(le)新鴻(hong)基(ji)公司。郭得勝(sheng)為(wei)(wei)董事(shi)局(ju)主席,李(li)兆基(ji)、馮景禧(xi)任副主席,而職員不過十(shi)余人。郭得勝(sheng)以(yi)多(duo)年經營(ying)工(gong)(gong)業(ye)(ye)(ye)原(yuan)輔材料對制造企業(ye)(ye)(ye)的(de)(de)深入了(le)解,十(shi)分清楚(chu)占香港(gang)九成以(yi)上的(de)(de)小企業(ye)(ye)(ye),由于經營(ying)資金(jin)薄弱的(de)(de)制約,需(xu)要小型廠(chang)房(fang)以(yi)供棲(qi)身。于是,新鴻(hong)基(ji)企業(ye)(ye)(ye)應時對景,以(yi)建造工(gong)(gong)業(ye)(ye)(ye)樓宇為(wei)(wei)切入點,并且(qie)根據(ju)制造企業(ye)(ye)(ye)的(de)(de)需(xu)求分層出售,配合十(shi)年分期付款的(de)(de)優惠舉措,因此而大受小型制造企業(ye)(ye)(ye)的(de)(de)追捧。

1965年,香港發生(sheng)了銀行(xing)擠(ji)兌風波(bo),英(ying)資(zi)銀行(xing)利用(yong)這(zhe)一危機接(jie)連(lian)吞并了“廖(liao)創興”和(he)“恒生(sheng)”等華資(zi)銀行(xing)的(de)(de)半數股份,“廣東信托”銀行(xing)也因(yin)此(ci)而(er)宣布倒(dao)閉,由此(ci)帶來香港房地產市(shi)場陷入一片(pian)蕭(xiao)條(tiao),交易一落千丈。然而(er)郭得(de)勝(sheng)卻并沒有因(yin)此(ci)而(er)停滯不前(qian),他以穩(wen)扎穩(wen)打的(de)(de)經(jing)營作風,采取減少抵(di)押及銀行(xing)透支的(de)(de)措施,以削減經(jing)營利息支出。在(zai)這(zhe)期間,他既在(zai)低潮時吸納別人拋售的(de)(de)地塊和(he)舊樓(lou),又(you)不盲(mang)目(mu)開發項目(mu),使新鴻(hong)基(ji)(ji)在(zai)1965至1967年的(de)(de)經(jing)濟風潮中,不僅安然渡過難(nan)關,而(er)且還建(jian)成(cheng)了20多座(zuo)大廈,使新鴻(hong)基(ji)(ji)企業的(de)(de)基(ji)(ji)礎更加牢(lao)固(gu)。

1968年(nian),經(jing)濟(ji)低潮過后,香(xiang)港工(gong)商業復(fu)蘇中日見活躍(yue),企(qi)業經(jing)營用樓宇的需求量(liang)逐漸增加,郭得勝的投(tou)資開始(shi)凸現效果。尤其(qi)香(xiang)港工(gong)商界對新(xin)鴻(hong)基企(qi)業的分層出售、十年(nian)分期付款的方式十分推(tui)崇,以至于新(xin)鴻(hong)基企(qi)業的工(gong)商樓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郭得勝在套回(hui)大量(liang)現金后,又針對時(shi)勢,大量(liang)吸(xi)納土地(di)興(xing)建樓宇,使新(xin)鴻(hong)基企(qi)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1990年10月,郭(guo)得勝因心臟病復(fu)發去世。參加葬禮的(de)有李(li)嘉誠、包玉(yu)剛、邵逸夫(fu)、霍英東、鄭裕彤、李(li)兆基等(deng)工商業巨子,當時(shi)報刊評論:“這(zhe)幾位扶(fu)靈(ling)者就已掌握了(le)半(ban)個香港(gang)的(de)經濟命脈。”那時(shi),新鴻基地產(chan)的(de)市值(zhi)已達(da)254億港(gang)元(yuan),與(yu)上市時(shi)相比(bi),增長了(le)635倍。安葬于將軍澳華人(ren)永(yong)遠墳場第(di)三段21行(xing)(郭(guo)公得勝行(xing)君(jun)墓)。

本百科(ke)詞條由網站(zhan)注冊用戶【 言(yan)商言(yan)政 】編輯上傳提供,詞條(tiao)屬于(yu)開(kai)放詞條(tiao),當前頁面所(suo)展示的(de)詞條(tiao)介紹涉及宣傳內容(rong)屬于(yu)注冊用(yong)戶個人(ren)編輯行(xing)為,與(yu)【郭得勝】的(de)所(suo)屬企業/所(suo)有(you)人(ren)/主(zhu)體無關,網(wang)(wang)站不完全保證內容(rong)信息的(de)準(zhun)確性、真實(shi)性,也不代表(biao)本(ben)站立場(chang),各項數(shu)據信息存在更(geng)新(xin)不及時的(de)情況,僅供參考(kao),請(qing)以(yi)官方發(fa)布(bu)為準(zhun)。如果頁面內容(rong)與(yu)實(shi)際情況不符,可(ke)點擊“反饋(kui)”在線向網(wang)(wang)站提出(chu)修改,網(wang)(wang)站將核(he)實(shi)后進行(xing)更(geng)正。 反(fan)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zui)新(xin)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ben)(ben)站為注冊(ce)(ce)用戶(hu)提供(gong)信(xin)息(xi)存儲空間服(fu)務,非“MAIGOO編輯上(shang)傳(chuan)提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ce)(ce)用戶(hu)自主發布上(shang)傳(chuan),不代(dai)表本(ben)(ben)站觀(guan)點,版(ban)權(quan)(quan)歸(gui)原作者所有(you),如(ru)有(you)侵(qin)權(quan)(quan)、虛假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任何問題,請(qing)及時(shi)聯系我(wo)們,我(wo)們將在第一時(shi)間刪除或更(geng)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上(shang)相關信息的知(zhi)識產權歸網(wang)站(zhan)方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yu)文(wen)字(zi)、圖(tu)片、圖(tu)表、著(zhu)作權、商標權、為用(yong)戶提供的商業(ye)信息等(deng)),非經許可不(bu)得(de)抄襲或使(shi)用(yong)。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2645個品牌入駐 更新520962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05750個代理需求 已有1386233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