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賡(1895-1942),字受慶(qing),國(guo)民黨軍將領,江(jiang)蘇無錫(xi)人(ren),畢業(ye)于清華大學,后留學美國(guo),入密歇根大學、哥(ge)倫(lun)比亞(ya)大學、普林斯頓(dun)大學,后入西(xi)點軍校學習,1918年畢業(ye)回國(guo),任職于北(bei)京(jing)政府陸軍部(bu)。
1895年(nian)5月(yue)15日于江蘇無錫出(chu)生。本是官宦子弟,家道衰落后發(fa)奮求學(xue),在北(bei)京安定中(zhong)學(xue)和清華(hua)留美(mei)學(xue)堂(tang)受到早期中(zhong)國教育(yu),因學(xue)業成績非常突出(chu),且性格(ge)極具(ju)中(zhong)國傳統氣(qi)質,以致被選(xuan)中(zhong)以全部公費(fei)派到美(mei)國進一步(bu)接(jie)受教育(yu)。
1911年(nian)畢(bi)業(ye)于清(qing)華(hua)大學(xue)后赴(fu)美(mei)留學(xue)。他(ta)先在密歇(xie)根大學(xue)讀了一(yi)(yi)年(nian),二(er)年(nian)級進入哥倫比亞,三、四年(nian)級進入普林(lin)斯(si)頓(dun),讀歷史和政(zheng)治系,一(yi)(yi)九一(yi)(yi)五年(nian)以名列第(di)十(shi)四位(共(gong)一(yi)(yi)百一(yi)(yi)十(shi)六(liu)名文(wen)科(ke)生)的優異成績畢(bi)業(ye)。1915年(nian)獲普林(lin)斯(si)頓(dun)大學(xue)文(wen)學(xue)士學(xue)位,同年(nian)他(ta)受(shou)到(dao)美(mei)國西點軍校的約談,到(dao)那里接受(shou)美(mei)國陸軍高等教育。與美(mei)國名將(jiang)艾森豪威爾同學(xue)。
1918年6月,以第十名的優異成績畢業(ye)回(hui)國(guo),并供職于北洋陸(lu)軍(jun)部。
1918年陸征祥在巴(ba)黎(li)和會(hui)期間,需要(yao)留洋的軍事專家協助爭取(qu)中國的權(quan)利(li),王庚便擔任(ren)巴(ba)黎(li)和會(hui)中國代(dai)表團(tuan)上校武官,兼外交部(bu)外文(wen)翻譯。期間認(ren)識(shi)了(le)在巴(ba)黎(li)和會(hui)周邊到處呼吁中國權(quan)益的梁(liang)啟超,成為梁(liang)啟超的學生。
1918年(nian)秋,任航空局(ju)委(wei)員(yuan)。
1920年(nian)任陸(lu)軍上校。
1922年與陸(lu)小曼結婚。
1923年任交通部護路軍副司令,同年晉升陸軍少將。
1924年底,任(ren)哈爾濱市警廳(ting)廳(ting)長。并(bing)先后擔任(ren)先孫傳芳(fang)的五省聯軍總部參謀長,敵前炮兵司(si)令,鐵甲車司(si)令等等軍職。
1925年9月(yue)與陸(lu)小曼(man)離婚。
1931年宋子文當財(cai)政部長(chang)時,任(ren)"稅警總(zong)團"第二任(ren)總(zong)團長(chang),中將軍銜。
1932年春"一二八"上海保衛戰期(qi)間(jian),誤入日本人之手,竟釀出軒(xuan)然大波,被誣為(wei)"間(jian)諜(die)"。后釋(shi)放,旋即被撤職。
1933年至1940年間(jian)去過德國等地。
1940年后去過云南(nan)。
1942年被任(ren)命為赴美軍(jun)事代表團(tuan)團(tuan)員,王(wang)賡因(yin)公出訪途(tu)中不幸病逝在埃及開(kai)羅,終年48歲。王(wang)庚逝世后,被北非盟軍(jun)以(yi)厚(hou)禮葬(zang)于開(kai)羅盟軍(jun)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