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劉半農
0 票數:0 #文人#
劉半農(1891年5月29日-1934年7月14日),江蘇江陰人,原名壽彭,后名復,初字半儂,后改半農,晚號曲庵,中國新文化運動先驅,文學家、語言學家和教育家。要作品有詩集《揚鞭集》、《瓦釜集》和《半農雜文》。劉半農是首批翻譯外國散文詩的作家之一,也是第一個把高爾基作品介紹到中國,最早將狄更斯、托爾斯泰、安徒生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的譯者。他在翻譯時對聲韻等方面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 中文名: 劉半農
  • 別號名稱: 劉(liu)(liu)復,劉(liu)(liu)壽彭(peng)
  • 出生日期: 1891年05月29日
  • 性別: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han)族
  • 出生地: 江蘇省無錫(xi)市江陰市
  • 畢業院校: 巴黎大(da)學
  • 去世日期: 1934年07月14日
  • 代表作品: 揚鞭集,瓦釜(fu)集
  • 主要成就: 新文化(hua)運動先驅(qu)
詳細(xi)介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出生(sheng)于江(jiang)蘇江(jiang)陰(yin)城內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ting),自幼(you)聰慧過人(ren),6歲(sui)能作(zuo)對(dui)聯、詠詩。

清光緒(xu)三十三年(nian)(1907年(nian))考入常(chang)州府中學堂,成績優異(yi)。

清宣(xuan)統三年1911年應聘回母(mu)校(xiao)翰(han)墨林小學任教,并(bing)與吳研(yan)因等編輯《江陰雜(za)志》。辛亥革命(ming)中,赴(fu)清江參加革命(ming)軍(jun),任文牘。

民國元年(1912年)2月,因不滿軍隊內部(bu)的混亂而返鄉。同年3月,劉半農(nong)與其弟劉天華至上(shang)海謀生,在開明劇社(she)任(ren)編(bian)輯。

民國二(er)年(nian)(1913年(nian))春,在中華書局任編(bian)譯(yi)員。他勤(qin)奮寫作(zuo),先后(hou)在《時事(shi)新報》《小說界》等刊物發表(biao)40多篇他翻(fan)譯(yi)和(he)創(chuang)作(zuo)的(de)(de)小說,介(jie)紹安徒生、小仲馬(ma)、托爾斯(si)泰、屠格涅夫(fu)、高爾基等著名(ming)作(zuo)家的(de)(de)作(zuo)品。

民(min)國(guo)(guo)六年(nian)(1917年(nian)),他在(zai)《新(xin)青年(nian)》上發表《我之文(wen)(wen)學改良觀》等文(wen)(wen)章,對文(wen)(wen)學革(ge)命(ming)從形式到(dao)內容都提(ti)出深刻見解。同(tong)年(nian)夏,被北京大學校(xiao)長蔡(cai)元培破格聘為(wei)北大預科(ke)國(guo)(guo)文(wen)(wen)教授。

民(min)國(guo)七(qi)年(nian)(1918年(nian))1月,參與《新(xin)青年(nian)》編輯工(gong)作。同年(nian)3月,在《新(xin)青年(nian)》發表《復王敬軒(xuan)書(shu)》,對于(yu)反(fan)對文(wen)學革命、為封建舊文(wen)學辯護的觀(guan)點痛加批駁。

民國(guo)九年(nian)(1920年(nian))春,劉半農赴歐洲深造,初入英國(guo)倫(lun)敦大學(xue)院(yuan),在(zai)語音實驗(yan)室(shi)工作。

民國(guo)十年(1921年)轉入法(fa)國(guo)巴黎(li)大學,并在法(fa)蘭西學院聽(ting)講(jiang),攻實驗語音學。

民國(guo)十四年(1925年)獲法國(guo)國(guo)家文學(xue)博士學(xue)位,成(cheng)為(wei)第一(yi)個(ge)獲得以外國(guo)國(guo)家名義授(shou)(shou)予的最高學(xue)銜的中(zhong)國(guo)人。8月,劉半農(nong)在回國(guo)的海輪上(shang),寫下詩作《教我如何不想她》。同年秋,劉半農(nong)任北京大學(xue)國(guo)文系(xi)教授(shou)(shou),兼(jian)任北大研究所國(guo)學(xue)門(men)導(dao)師,建立了語音樂律實(shi)驗(yan)室,成(cheng)為(wei)中(zhong)國(guo)實(shi)驗(yan)語音學(xue)奠基人。

民國二(er)(er)十二(er)(er)年(1933年)4月,與錢玄(xuan)同(tong)等12人聯名(ming)在報紙上(shang)發出為李大釗烈士舉行公葬的募(mu)款書,并書寫墓(mu)碑墓(mu)志(zhi)。

民國(guo)二十三年(1934年)6月(yue)(yue),為完成《四聲新譜》《方(fang)(fang)音字典》和《中國(guo)方(fang)(fang)言(yan)地(di)圖》的編寫,冒著酷暑沿平綏(sui)鐵路深入綏(sui)遠、內(nei)蒙一帶(dai)考察方(fang)(fang)言(yan)方(fang)(fang)音,不幸(xing)染上“回(hui)歸熱(re)”病,7月(yue)(yue)14日在(zai)北平逝(shi)世,年僅44歲。

主要作品

翻譯作品

歐(ou)陸縱橫秘史(shi)(外交小說)

上海中華書局(ju),1915年5月初版(ban)(小(xiao)說匯刊第四(si)十三種)

黑肩巾(國事小(xiao)說)上(shang)下冊

上海中華書局,1917年1月初版(小說匯刊(kan)第四十二種)

貓(mao)探(偵探小(xiao)說)

上海中華書店,1917年4月(yue)初版(小說匯刊第八十五種)

乾(qian)隆(long)英(ying)使覲見記(筆記)

上海中(zhong)華書(shu)局,1917年8月初版(清(qing)外(wai)史叢刊(kan)之一)

帳中說法(滑稽小說)

上海中華書局初(chu)版(ban)(小(xiao)說匯刊(kan)第四十六種)

茶花女(戲劇集)

北(bei)京北(bei)新書局,1926年7月(yue)初版

國外民(min)歌譯 第一集

北(bei)京北(bei)新書局,1927年4月初(chu)版

法國短篇小說集(ji)第(di)一冊

北京(jing)北新(xin)書(shu)局,1927年6月初版(ban)

失業(ye)(法華對譯短篇小說集)

北京北新(xin)書(shu)局,1927年初(chu)版(北京孔德學校(xiao)小叢書(shu))

貓的天堂(tang)(法華對譯(yi)短(duan)篇小(xiao)說集)

北(bei)京(jing)北(bei)新書(shu)局(ju),1927年(nian)初版(北(bei)京(jing)孔德學校小叢書(shu))

比較語音學概要

上海商務印書(shu)館,1930年(nian)2月初版(ban)

蘇萊曼東游記

上海中華書局,1937年5月初版

編著作品

中國文法通論

北京大學出版(ban)組,1919年印行

上(shang)海群益書社,1920年(nian)8月再版,1923年(nian)4版

四聲實驗錄

上海群益書社,1924年3月初版

漢語字聲(sheng)實驗錄(法(fa)文)

1925年初版(法(fa)同巴黎大學語音學院(yuan)叢書(shu)之(zhi)一種)

國語運動(dong)略史(shi)(法文(wen))

1925年初版

瓦釜集(詩集)

北京北新書局,1926年4月初版

揚鞭集(ji)(詩集(ji))上、中卷(juan)

上卷,北京北新書局、1926年6月初版

中卷,北京北新書局、1926年10月初版

太平天(tian)國有趣(qu)文件十六種

北京北新書局,1926年初(chu)版

半農談影

北京(jing)真光攝(she)影社(she)寄售,1927年10月初版(ban)

宋元以來俗字譜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suo)單(dan)刊之三,1930年(nian)2月出版

從(cong)五(wu)音六律說到三(san)百六十律

1930年5月(yue)印行(xing)

聲調(diao)之推斷及“聲調(diao)推斷尺(chi)”之制造與用法

圖立中央(yang)研(yan)究(jiu)院歷史語言研(yan)究(jiu)所集(ji)刊(抽印本),1930年(nian)6月

中國俗曲總目稿 上(shang)下冊

國(guo)立中(zhong)央(yang)研究院(yuan)歷史語言研究所,1932年5月初(chu)版(ban)

天壇(tan)所藏(zang)編鐘編罄音律之鑒定

國立北(bei)京大(da)學《國學季刊》抽(chou)印本,1932年(nian)6月初(chu)版

中國(guo)文法講話(hua)上冊(ce)

上海北新書局,1932年(nian)11月初版(ban)

十二等(deng)律的發明者朱載堉

抽印本,1932年出版

莽權價值之重新考訂

國立中(zhong)央研(yan)(yan)究院歷(li)史(shi)語言(yan)研(yan)(yan)究所集刊(kan)(抽印本)1933年出版

半農雜文第一冊

北平星(xing)云堂書店,1934年6月(yue)初版

乙二聲調推斷尺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抽印本,1934年(nian)出(chu)版

半農雜文二集

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si),1935年7月出版

敦煌掇瑣 上、中、下(xia)卷

上(shang)卷,國立中(zhong)央(yang)研究院1925年初版(ban)

中卷,國立(li)中央(yang)研(yan)究院(yuan)1934年初版

下卷(juan),國立中(zhong)央研究(jiu)院1945年初版

國立(li)中(zhong)央研(yan)究院歷(li)史語言研(yan)究所專刊之二

校點作品

何典(小(xiao)說(shuo)集)清(qing)張南莊著

北(bei)京(jing)北(bei)新書(shu)局(ju),1926年(nian)(nian)6月(yue)初版,同年(nian)(nian)12月(yue)訂正(zheng)再版

香奩集(詩集)唐韓致堯著

北(bei)京北(bei)新書(shu)局,1926年初版

西(xi)游補(小說集)清董若廂著

上海(hai)北新書局,1929年(nian)初版

印度寓言 劉北茂原譯

1930年 初版

朝鮮民間(jian)故事 劉育厚原(yuan)譯

1932年 初版(ban)

人物評價

魯迅(xun)《憶劉半農君(jun)》:我愿以憤火照(zhao)出(chu)他(ta)的戰績,免使一(yi)群陷(xian)沙鬼將(jiang)他(ta)先前的光榮和死尸一(yi)同拖入(ru)爛泥的深淵。

蔡元培:先(xian)生(劉半農)在《新青年》土(tu)提(ti)倡白話詩文,敘述地攤上所搜集的唱本,我們完全認(ren)為是(shi)文學家(jia)。后(hou)來……專(zhuan)做(zuo)語(yu)音(yin)學的工作,完全是(shi)科(ke)學家(jia)了。

胡(hu)適:守常慘死,獨秀幽(you)囚,新青年舊伙如(ru)今又弱(ruo)一個;拼命精(jing)神(shen),打油風趣(qu),老(lao)朋友之中無人不念半農。

錢玄同(tong)《新(xin)文(wen)(wen)學(xue)與今韻問題》:本志三卷所登先(xian)生對于文(wen)(wen)學(xue)革(ge)新(xin)的(de)大作兩篇(劉(liu)半農的(de)《我之(zhi)(zhi)(zhi)文(wen)(wen)學(xue)改良觀》),我看(kan)了非(fei)常佩服,以為同(tong)適之(zhi)(zhi)(zhi)先(xian)生的(de)“文(wen)(wen)學(xue)改良芻議”正如(ru)車之(zhi)(zhi)(zhi)兩輪(lun),鳥之(zhi)(zhi)(zhi)雙翼(yi),相輔而行,廢一不可。文(wen)(wen)學(xue)革(ge)新(xin)的(de)事業,有你(ni)們兩位先(xian)生這(zhe)樣(yang)的(de)積極提(ti)倡,必可預卜、其成績之(zhi)(zhi)(zhi)佳良,我真歡喜無量。

周作人:在“五四(si)”期間,當時(shi)應(ying)援這運動的(de)新力(li)軍,沒有比(bi)他更出(chu)力(li)的(de)了,他是替新思想說話(hua)的(de)健將之一。

謝冕、孫(sun)紹振《新詩(shi)發展(zhan)概(gai)況》:劉半農的(de)創(chuang)作思想(xiang)一直停留在(zai)民主主義的(de)基礎上,當他(ta)(ta)(ta)在(zai)揭露黑暗的(de)現(xian)實而充(chong)滿反抗情緒時,他(ta)(ta)(ta)并沒有找(zhao)到這(zhe)個(ge)斗(dou)爭的(de)力量,也不(bu)可能(neng)表現(xian)出(chu)(chu)革命斗(dou)爭的(de)一面(mian),他(ta)(ta)(ta)的(de)詩(shi)深沉(chen)、悲憤,但五四時代那種高昂、自信,觀(guan)地精(jing)(jing)神,卻沒有充(chong)分(fen)的(de)表現(xian)出(chu)(chu)來。特別是(shi)當他(ta)(ta)(ta)在(zai)國外留學(xue)歸來以(yi)后(hou),革命斗(dou)爭向(xiang)前(qian)(qian)發展(zhan),他(ta)(ta)(ta)依然停止不(bu)前(qian)(qian),甚至(zhi)逐漸失(shi)去(qu)對封建勢力的(de)戰斗(dou)精(jing)(jing)神,躲進了研究室(shi),從(cong)此詩(shi)人的(de)聲音便逐漸暗吸和消(xiao)失(shi)了。

本百(bai)科詞條由網站注冊用(yong)戶【 巧笑倩兮 】編(bian)輯上(shang)傳(chuan)提(ti)供(gong),詞(ci)(ci)條(tiao)屬于開放詞(ci)(ci)條(tiao),當前頁面所展示的(de)詞(ci)(ci)條(tiao)介紹(shao)涉及(ji)宣傳(chuan)內容屬于注冊用(yong)戶個人編(bian)輯行為,與【劉半農(nong)】的(de)所屬企業/所有人/主(zhu)體無關,網(wang)站不(bu)完全保(bao)證內容信息(xi)的(de)準(zhun)確性、真(zhen)實(shi)性,也不(bu)代表本(ben)站立場,各(ge)項數據信息(xi)存在(zai)更新(xin)不(bu)及(ji)時(shi)的(de)情(qing)況,僅供(gong)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zhun)。如果頁面內容與實(shi)際情(qing)況不(bu)符,可點(dian)擊“反饋”在(zai)線向網(wang)站提(ti)出修改,網(wang)站將核實(shi)后進行更正。 反饋
相關內容推薦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zhan)為注冊用戶提供信息(xi)(xi)存儲空(kong)間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提供”的文章/文字均(jun)是注冊用戶自主發布上傳,不代表本站(zhan)觀(guan)點,版權(quan)歸原作者所(suo)有,如有侵權(quan)、虛假(jia)信息(xi)(xi)、錯(cuo)誤(wu)信息(xi)(xi)或任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我們(men),我們(men)將(jiang)在第一時間刪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息的知識產權歸網站方(fang)所有(包括但不(bu)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標權、為用戶提供的商業信息等),非(fei)經許可不(bu)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930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69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5873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8384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