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da)(da)龍闊(kuo)邊黃5分銀(yin)全張(zhang) 在中國(guo)珍郵中,排行(xing)第一位是(shi)大(da)(da)龍闊(kuo)邊黃5分銀(yin)新票。它是(shi)中國(guo)首次(ci)發行(xing)的大(da)(da)龍郵票中的珍品。
1878年(清光緒四年)清政府在海關試辦郵政。發行了第一套郵票,全套3枚,面值用銀兩計算:1分銀(綠色)、3分銀(紅色)、5分銀(橘黃色)。郵票圖案是(shi)一條(tiao)龍(long)(long),襯以(yi)云彩水浪(lang),欲(yu)稱“大龍(long)(long)郵票”。 大龍(long)(long)郵票共(gong)發(fa)行過(guo)3次。首次于1878年8月(yue)發(fa)行,紙(zhi)質為硬性半透明薄紙(zhi),兩枚郵票之間的(de)距離為(wei)2.5毫米,全(quan)張25枚,通稱(cheng)為(wei)“薄紙大龍(long)(long)”;第二次于(yu)1882年4月發行。子模之間距離加寬了,通稱(cheng)為(wei)“闊邊大龍(long)(long)”;第三次于1883年4月(yue)發(fa)行(xing),紙質較厚(hou),稱為(wei)“厚(hou)紙大龍”。 1882年第二(er)次發(fa)行(xing)“闊邊大龍”票(piao)時,正趕上郵件猛增,郵票(piao)用(yong)量大。印5分銀郵票(piao)時,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紙張(zhang),使用了(le)一種法國產的薄而易脆裂的紙張(zhang)印制,印制數量甚少,只有2萬(wan)枚。大(da)部分(fen)被用于貼郵件(jian)。存世(shi)的新票僅有百余枚,已成為華(hua)郵中較罕貴之珍品。 闊邊大龍(long)黃5分銀新票(piao)存世數(shu)量少,而大方連存更少。美國(guo)集郵家(jia)詹姆士·施塔1920年收(shou)藏一版闊邊大龍(long)黃5分銀(yin)新票全張(25枚)被譽(yu)為“西半球最罕貴之華郵孤品”。1991年(nian)9月11日在英國(guo)蘇富比公司拍賣中以37.4萬(wan)英鎊的高價(jia)成(cheng)交給了香港一位大收(shou)藏(zang)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