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wang)站分類
登錄 |    
濟公
0 票數:0 #歷史人物#
濟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緣,號湖隱,法號道濟,浙江省天臺縣永寧村人,南宋高僧,后人尊稱為“活佛濟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后到杭州靈隱寺居住,隨后住凈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癡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凈慈寺志》、《臺山梵響》中。
  • 中文名: 濟公
  • 別號名稱: 李修緣,濟顛和(he)尚(shang)
  • 出生日期: 1130年
  • 性別:
  • 國籍: 南宋(song)
  • 民族: 漢族(zu)
  • 出生地: 臺(tai)(tai)州天(tian)臺(tai)(tai)(今浙江(jiang)省(sheng)臺(tai)(tai)州市(shi)天(tian)臺(tai)(tai)縣)
  • 去世日期: 1209年
  • 代表作品: 《鐫峰(feng)語錄》10卷
  • 主要成就: 禪宗第五十(shi)祖
詳細介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濟公,俗名李(li)(li)修緣(一說李(li)(li)心遠(yuan)),出(chu)生于公元1130年(nian)(建炎四(si)年(nian))或1148年(nian)(紹興十八年(nian)),卒于嘉定(ding)二年(nian)(1209年(nian)),浙江(jiang)臺州(zhou)人,出(chu)生于天(tian)(tian)臺山永寧村。他(ta)的祖上李(li)(li)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李(li)(li)家世代信佛(fo)(fo),他(ta)的父親李(li)(li)茂(mao)春和母(mu)親王氏住(zhu)在(zai)天(tian)(tian)臺北門(men)外永寧村。李(li)(li)茂(mao)春年(nian)近四(si)旬,膝下(xia)無嗣,虔(qian)誠拜佛(fo)(fo),終得(de)此(ci)子。濟公出(chu)生后,國清寺住(zhu)持為他(ta)取俗名修緣,從此(ci)與(yu)佛(fo)(fo)門(men)結下(xia)深(shen)緣。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和的(de)遠孫,卻(que)沒有染上紈绔(ku)子(zi)弟的(de)劣習。少(shao)年時(shi)就讀于村北赤城(cheng)山瑞霞洞(dong),受(shou)到釋道(dao)二教(jiao)的(de)熏染。父母雙亡(wang)以后(hou)(hou),他先是進(jin)國(guo)(guo)清(qing)寺(si)拜法空一本為師(shi),在當過國(guo)(guo)清(qing)寺(si)住持的(de)高僧(seng)瞎堂(tang)慧遠的(de)門下,受(shou)具足(zu)戒,取名道(dao)濟,嗣其法衣接著又參訪祗園(yuan)寺(si)道(dao)清(qing)、觀音(yin)寺(si)道(dao)凈(jing),最后(hou)(hou)投奔杭州靈(ling)隱寺(si)。

主要經歷

出家

少(shao)年(nian)濟公成長在赭溪畔(pan),讀(du)書于(yu)赤城山(shan)(shan)。由于(yu)受天臺山(shan)(shan)“佛(fo)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積善(shan)信佛(fo)家(jia)族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萌生了(le)方外之念。弱冠之年(nian),皈(gui)依佛(fo)門(men),法號道濟,先入國清寺(si),后至(zhi)臨安(an)(今浙江杭州)投奔靈隱寺(si)瞎(xia)堂(tang)慧(hui)遠,這(zhe)位“佛(fo)海(hai)禪師”為濟公授具足戒。

濟(ji)(ji)公出(chu)家后,一反常態。言(yan)行叵測,難耐(nai)坐(zuo)禪,不(bu)喜念(nian)經(jing),嗜好酒肉,衣衫襤褸,浮(fu)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狀類瘋狂(kuang),人們稱(cheng)他為(wei)“濟(ji)(ji)顛僧”。在一般僧俗眼里,道(dao)濟(ji)(ji)的(de)言(yan)行出(chu)格,被認(ren)為(wei)不(bu)是正常的(de)人。所以有的(de)僧人向方丈告(gao)狀,說道(dao)濟(ji)(ji)違犯禪門戒規,應責打(da)并(bing)逐出(chu)山(shan)門。誰知,方丈慧遠一邊口宣:“法(fa)律之設原為(wei)常人,豈(qi)可一概而(er)施!”并(bing)在首座呈上的(de)單(dan)紙上批了:“佛(fo)門廣大,豈(qi)不(bu)容一癲(dian)僧!”此后無(wu)人再敢詬逐。

拜師

瞎堂圓(yuan)寂后,南宋嘉泰元年(nian)(1201年(nian)),濟公(gong)到(dao)凈(jing)(jing)慈(ci)寺(si)(si),拜(bai)該寺(si)(si)第二十代(dai)住持德輝禪師(shi)為師(shi),升座為書記(ji)(即佛寺(si)(si)西序六(liu)頭(tou)首(shou)之二,負(fu)責(ze)文翰事務(wu)),僧(seng)俗(su)四眾稱之為“濟書記(ji)”。嘉泰四年(nian)(1204年(nian)),凈(jing)(jing)慈(ci)寺(si)(si)毀(hui)于大火,德輝禪師(shi)亦(yi)圓(yuan)寂于火中(zhong)。為了(le)重建凈(jing)(jing)慈(ci)寺(si)(si),濟公(gong)化緣籌備木材,于是便有了(le)“運木古(gu)井(jing)”的傳說(shuo)。

凈慈寺(si)重建(jian)后,雖有僧人住(zhu)持(chi),但都為時不長。于是,濟公(gong)又撰文《致少林(lin)長老書》,稱(cheng)凈慈寺(si)“欲(yu)再(zai)成莊嚴圣地,須(xu)仰仗本色高人”,“敬(jing)致一函,求作禪(chan)林(lin)之主”。不久,少林(lin)妙崧至杭出任該寺(si)第二十九代(dai)住(zhu)持(chi)。人稱(cheng)“住(zhu)持(chi)得人,名藍有光(guang)”,皆出濟公(gong)之功德(de)。

圓寂

道濟于宋嘉定(ding)二年(1209年)五月十(shi)六日圓寂(ji),得年六十(shi),臨終前曾作一偈云:

六十年來狼籍,東壁打(da)到西(xi)壁。

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shui)連天碧。

后(hou)人將其歸葬虎跑。遺有(you)《鐫峰語(yu)錄》10卷、偈語(yu)榜文(wen)14篇(pian)。

本(ben)百科(ke)詞條(tiao)由網站(zhan)注(zhu)冊用戶【 巧笑(xiao)倩(qian)兮 】編輯上傳(chuan)提供,詞條屬(shu)于開放詞條,當前頁面(mian)所(suo)展示(shi)的(de)詞條介紹涉(she)及宣(xuan)傳(chuan)內容屬(shu)于注冊(ce)用(yong)戶個(ge)人編輯行為,與【濟(ji)公】的(de)所(suo)屬(shu)企業(ye)/所(suo)有人/主體無(wu)關(guan),網站不(bu)(bu)完全保證(zheng)內容信息(xi)的(de)準確(que)性、真實(shi)性,也不(bu)(bu)代表本站立場,各(ge)項數據信息(xi)存在(zai)更新不(bu)(bu)及時的(de)情況,僅供參考,請(qing)以(yi)官方發布為準。如果(guo)頁面(mian)內容與實(shi)際情況不(bu)(bu)符,可點擊“反饋”在(zai)線向網站提出修(xiu)改,網站將核實(shi)后進(jin)行更正。 反饋(kui)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wei)注冊用戶(hu)提(ti)供信(xin)息(xi)存儲空(kong)間服務(wu),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供”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冊用戶(hu)自主發布(bu)上傳(chuan),不代(dai)表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suo)有,如有侵(qin)權、虛假(jia)信(xin)息(xi)、錯誤信(xin)息(xi)或任(ren)何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zai)第一時間刪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ye)上(shang)相關信(xin)息(xi)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quan)、商標(biao)權(quan)、為用(yong)戶提(ti)供的商業信(xin)息(xi)等),非經許可不得(de)抄(chao)襲或使用(yong)。
提交(jiao)說(shuo)明(ming):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850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480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3584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3109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