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鄭珍
0 票數:0 #文人#
鄭珍(1806年—1864年),清代官員、學者。字子尹,晚號柴翁,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且同亭長,貴州遵義人。道光十七年舉人,選荔波縣訓導,咸豐間告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著有《儀禮私箋》、《說文逸字》、《說文新附考》、《巢經巢經說》、《鄭學錄》等。學宗許鄭,治經學、小學,亦工書善畫,還是晚清宋詩派作家,其詩風格奇崛,時傷艱澀,與獨山莫友芝并稱“西南巨儒”。
  • 中文名: 鄭珍
  • 出生日期: 1806年
  • 性別: 男(nan)
  • 國籍: 中國
  • 民族: 漢(han)族
  • 籍貫: 貴州(zhou)省
  • 出生地: 遵(zun)義市
  • 去世日期: 1864年
  • 職業職位: 清代官員,學者
  • 代表作品: 儀禮私箋(jian),說(shuo)(shuo)文(wen)逸字,說(shuo)(shuo)文(wen)新附(fu)考,巢經巢經說(shuo)(shuo),鄭學錄
詳細介(jie)紹 PROFILE +

人物簡介

鄭珍(1806年(nian)—1864年(nian)),清代官員、學者(zhe)。字(zi)子(zi)尹,晚號柴翁,別號子(zi)午山(shan)孩、五尺道(dao)人(ren)、且(qie)同亭長,貴州(zhou)遵義(yi)人(ren)。道(dao)光十(shi)七(qi)年(nian)舉人(ren),選荔波縣訓導,咸豐間告(gao)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

學(xue)宗許鄭,治經(jing)學(xue)、小學(xue),亦工書善(shan)畫,還是晚清(qing)宋詩派作家(jia),其詩風格奇崛,時傷艱澀,與(yu)獨山莫友芝并稱“西南(nan)巨儒”。所著有《儀禮私(si)箋(jian)》、《說(shuo)文逸字(zi)》、《說(shuo)文新附(fu)考》、《巢(chao)經(jing)巢(chao)經(jing)說(shuo)》、《鄭學(xue)錄》等。

主要經歷

家族啟蒙

鄭(zheng)珍(zhen)于清嘉慶(qing)十(shi)一年(nian)(1806年(nian))農(nong)歷三(san)(san)月初(chu)十(shi)生于遵義(yi)縣西鄉(xiang)天旺里(li)河梁莊玉磬山腳下(今鴨(ya)溪鎮金(jin)鐘村荷莊村民(min)組)。先世為(wei)(wei)江西人。鄭(zheng)珍(zhen)出生儒醫(yi)之家,母親是東(dong)鄉(xiang)樂(le)安(an)(an)里(li)三(san)(san)甲沙(sha)灘(tan)黎安(an)(an)理的三(san)(san)女。鄭(zheng)珍(zhen)5歲(sui)時便由(you)爺爺鄭(zheng)仲橋啟蒙識字,后隨(sui)父鄭(zheng)文清課讀,11歲(sui)入私(si)塾,12歲(sui)就讀于遵義(yi)湘(xiang)川書(shu)院,攻研四書(shu)、五經,涉獵(lie)諸子百家,性靜持重(zhong),極嗜(shi)讀書(shu)。母見其異(yi),舍薄田,在鄭(zheng)珍(zhen)14歲(sui)時舉家遷東(dong)鄉(xiang)樂(le)安(an)(an)里(li)的堯(yao)灣(今禹門鄉(xiang)沙(sha)灘(tan)),與外祖父黎安(an)(an)理家就近而居,并拜(bai)舅父黎恂為(wei)(wei)師。

舅(jiu)父黎恂,曾任(ren)浙江桐鄉縣令,藏書甚豐(feng)。鄭(zheng)珍(zhen)常走讀于舅(jiu)父家,每次舅(jiu)父都(dou)滿滿地裝一(yi)箱(xiang)書給他。鄭(zheng)珍(zhen)從早到(dao)晚肘不離案,衣不解帶,一(yi)天要讀若干(gan)萬言,后又專心(xin)致(zhi)志地攻讀宋朝周敦頤(yi)、程顥、程頤(yi)、張載和朱熹(xi)的著(zhu)作(zuo),仔細研究程朱理學。

如此數年(nian),學業上有(you)了(le)十分(fen)顯著(zhu)的長進,著(zhu)有(you)《儀(yi)禮私箋(jian)》、《說文(wen)(wen)逸(yi)字》、《說文(wen)(wen)新附考》、《巢(chao)經巢(chao)集》等。他與莫友芝共同編纂(zuan)的《遵(zun)義府(fu)志》被梁啟超譽(yu)為“天下第(di)一府(fu)志”,舅父見其(qi)過目成誦(song),聰慧過人,遂將(jiang)長女許嫁于他。

求學名師

道光(guang)五年(nian)(1825年(nian)),侍郎(lang)程(cheng)恩澤督辦貴州學(xue)政(zheng),擇優(you)選(xuan)拔他為貢(gong)生。程(cheng)恩澤系(xi)漢(han)(han)學(xue)家,為當時宋詩(shi)(shi)運動(dong)領袖,指導(dao)他說(shuo):“為學(xue)不先識字,何以(yi)讀(du)三代兩漢(han)(han)之(zhi)書(shu)。”勉勵以(yi)以(yi)黔(qian)北先哲尹道真(zhen)為楷模,賜字子尹,并指導(dao)鄭(zheng)珍(zhen)讀(du)許(慎)鄭(zheng)(玄)之(zhi)書(shu),習宋代詩(shi)(shi)藝。

于是,他(ta)進一(yi)步鉆研文字的(de)形、聲(sheng)、義(yi)的(de)源(yuan)流(liu)和先秦各種(zhong)(zhong)制(zhi)度(du)。當時的(de)學(xue)者們都(dou)十(shi)分注重考據(ju),他(ta)繼承了這(zhe)種(zhong)(zhong)傳(chuan)統,實事求是地做學(xue)問,既不(bu)隨(sui)便標新立異,也不(bu)輕易附(fu)和茍同(tong)。兩年(nian)后返遵,拜遵義(yi)府學(xue)教授莫(mo)與(yu)(yu)儔為師,繼續攻讀漢學(xue)與(yu)(yu)宋(song)學(xue),并因此與(yu)(yu)其子莫(mo)友(you)芝相識(shi),共同(tong)探(tan)討經(jing)文、切磋(cuo)詩藝,結為莫(mo)逆之交。

科考不順

道(dao)光八年(1828年)考取秀才(cai)。道(dao)光十七年(1837年)應聘(pin)為(wei)遵(zun)(zun)義(yi)啟秀書院講習,同年秋中舉,與莫友芝(zhi)聯袂進(jin)京會(hui)試(shi)(shi)。候榜期間,留意搜購古籍(ji)秘本,閉門研讀,竟落(luo)榜回(hui)遵(zun)(zun)。次(ci)年,受知府平(ping)翰聘(pin),與莫友芝(zhi)合纂《遵(zun)(zun)義(yi)府志》,歷時3年,成書48卷、80余萬字(zi)。其(qi)后,三次(ci)進(jin)京會(hui)試(shi)(shi),均(jun)未(wei)中試(shi)(shi),依例選為(wei)大(da)挑二等,以教職(zhi)補用。

晚年講學

道(dao)光(guang)二十四年(nian)(1844年(nian))任古(gu)州(今榕江縣(xian))廳學(xue)(xue)訓導、荔波(bo)縣(xian)學(xue)(xue)教(jiao)諭,繼任鎮遠(yuan)府學(xue)(xue)代理訓導和荔波(bo)縣(xian)學(xue)(xue)訓導。每屆(jie)任期(qi)雖不(bu)足一(yi)年(nian),仍努力培訓人才。

回遵(zun)后(hou),先后(hou)主啟(qi)秀、湘川書(shu)院講席(xi),培育鄭知(zhi)同(tong)、黎庶昌、莫庭芝等(deng)一批俊彥(yan)。咸豐五年(1855年),有叛苗(miao)侵(qin)犯荔(li)波,珍(zhen)率兵(bing)守城。同(tong)治(zhi)二年(1863年)大學士祁雋藻(zao)薦于(yu)朝,特旨以知(zhi)縣分發江蘇補用,鄭珍(zhen)辭(ci)謝不就。同(tong)治(zhi)三年(1864年)九(jiu)月十七日,因咽(yan)喉(hou)潰穿而(er)卒,葬于(yu)遵(zun)義禹門(men)子(zi)午山。

主要作品

【桐岡】

明月上岡頭,綠(lv)墜一湖影。來往不逢人,露下(xia)衣裳(shang)冷。

【晚望】

向晚(wan)古(gu)原上,悠然太古(gu)春。碧云收(shou)去(qu)鳥,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靜,山(shan)容雨后新。獨憐溪左右,十室(shi)九家貧。

【邯鄲】

盡說邯(han)鄲歌舞場,客車停處草(cao)遮墻。少年老去才(cai)人嫁,獨對春城看(kan)夕陽。

【處沾益出宣(xuan)威入東川】

出衙更(geng)似(si)居衙苦(ku),愁事堪(kan)當(dang)異事征。逢樹便停村便宿,與牛同寢(qin)豕同興(xing)。

昨(zuo)宵(xiao)(xiao)蚤(zao)(zao)會今宵(xiao)(xiao)蚤(zao)(zao),前路(lu)蠅迎(ying)后路(lu)蠅。任(ren)詡東坡渡東海,東川若到看公能。

【二月十(shi)七度婁(lou)山關】

山勢(shi)西來萬馬奔,大(da)樓一(yi)勒(le)九旗屯。天隨路入(ru)藤蘿峽,人共云(yun)爭虎豹門。

舊日劉兵此飛過(guo),六(liu)年黔(qian)國任翻傾。黃(huang)心無復將軍樹,空逐(zhu)流移泫石根(gen)。

【白水瀑布】

斷巖千尺(chi)無(wu)去處,銀河欲轉(zhuan)天(tian)上去。水仙大笑(xiao)且(qie)莫莫,恰好借渠(qu)寫吾(wu)樂。

九龍浴(yu)佛雪照天(tian),五劍掛壁霜(shuang)冰(bing)山。美人(ren)乳花玉胸(xiong)滑(hua),神女佩帶珠囊翻。

文章之(zhi)妙避直露(lu),自半以下成(cheng)霏煙(yan)。銀紅墜影飲谼(hong)壑,天馬無聲下神淵。

沫塵破散湯沸鼎,潭日蕩漾金(jin)熔盤。白水(shui)瀑布信奇絕,占(zhan)斷中黔(qian)山水(shui)窟。

世無蘇李兩謫仙,江月海(hai)風誰解說。春風吹上觀瀑亭,高(gao)巌深谷(gu)恍曾經。

手(shou)挹(yi)清泠(ling)洗凡耳,所不(bu)同心如(ru)白水(shui)。

【云門墱】

牢江驅白云,流入蒼龍門。門高(gao)一千仞,拄天氣何尊。蕩蕩百步中,水石互吐吞。

阿房廣(guang)樂作,巨窌洪牛奔。余波噴(pen)青壁,震怒(nu)不可(ke)馴。眉水若處(chu)女,春(chun)風(feng)吹綠裙。

迎門卻(que)挽(wan)去,碧(bi)入千(qian)花村(cun)。我行(xing)始兩日(ri),異(yi)境壯旅魂。抉懸自何(he)年,信有真宰存(cun)。

夕陽(yang)一反(fan)射,倒樹明(ming)蒼根。老蝠抱石花(hua),紅暉雙車(che)輪。仰嘆山水奇(qi),俯躡(nie)造化(hua)跟。

想見(jian)混成日,待與(yu)見(jian)者(zhe)論。

本百科詞(ci)條由網站注冊(ce)用戶【 文(wen)壇那些人(ren) 】編(bian)輯上傳(chuan)提供(gong),詞(ci)條(tiao)屬(shu)于(yu)開放詞(ci)條(tiao),當前頁面(mian)所展示的(de)詞(ci)條(tiao)介紹涉及宣傳(chuan)內(nei)(nei)容屬(shu)于(yu)注冊用戶個人編(bian)輯行為,與【鄭珍】的(de)所屬(shu)企業(ye)/所有(you)人/主(zhu)體(ti)無關,網(wang)(wang)站(zhan)(zhan)(zhan)不(bu)完全保(bao)證內(nei)(nei)容信息的(de)準確性(xing)、真實(shi)性(xing),也不(bu)代表本(ben)站(zhan)(zhan)(zhan)立場,各(ge)項數據信息存在更新不(bu)及時的(de)情(qing)(qing)況,僅(jin)供(gong)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如果頁面(mian)內(nei)(nei)容與實(shi)際情(qing)(qing)況不(bu)符,可點(dian)擊“反饋”在線向網(wang)(wang)站(zhan)(zhan)(zhan)提出修改,網(wang)(wang)站(zhan)(zhan)(zhan)將核實(shi)后進(jin)行更正。 反饋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zhu)冊(ce)用戶提(ti)(ti)供(gong)信息存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bian)輯上(shang)傳提(ti)(ti)供(gong)”的文(wen)章/文(wen)字均是注(zhu)冊(ce)用戶自主發布上(shang)傳,不代表(biao)本站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ru)有侵權、虛假信息、錯誤信息或任何問(wen)題(ti),請及時聯(lian)系(xi)我們,我們將(jiang)在第一時間(jian)刪除(chu)或更正。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頁上相關信(xin)息(xi)(xi)的(de)知識(shi)產權歸網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圖表、著作權、商(shang)標權、為用戶(hu)提供的(de)商(shang)業信(xin)息(xi)(xi)等(deng)),非經許可(ke)不得抄襲或(huo)使用。
提交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78995個品牌入駐 更新519508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59403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64640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