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一多生于清光緒二十(shi)五年十(shi)月(yue)二十(shi)二日(1899年11月(yue)24日),湖北省黃(huang)岡市蘄水(shui)縣(今黃(huang)岡市浠水(shui)縣)巴河(he)鎮的一個書香門第,自幼愛好(hao)古典詩詞和美(mei)術。五歲入(ru)私塾啟(qi)蒙,十(shi)歲到武昌就讀于兩湖師范附屬高等小學(xue)。
1912年十三歲時以復試鄂藉(jie)第一(yi)名的(de)成績考入北京(jing)清(qing)華留(liu)美預備學(xue)校(清(qing)華大(da)學(xue)前身),在清(qing)華度過了(le)十年學(xue)子生涯。喜(xi)讀中(zhong)(zhong)國(guo)古(gu)代詩集、詩話、史書、筆(bi)記(ji)等。入校時他(ta)(ta)的(de)姓名是聞多(duo),同學(xue)就用諧音的(de)英文詞widow(寡婦)給(gei)他(ta)(ta)起了(le)綽號。那時候,聞一(yi)多(duo)的(de)革(ge)命主張是廢姓,朋友間直呼其名,潘光(guang)旦便建議他(ta)(ta)改名為一(yi)多(duo),他(ta)(ta)從善如流,立刻笑領了(le)。他(ta)(ta)學(xue)習刻苦,成績優(you)異,興趣(qu)廣泛,喜(xi)讀中(zhong)(zhong)國(guo)古(gu)代詩集、詩話、史書、筆(bi)記(ji)等。
1916年開始在《清華(hua)周(zhou)刊》上發表系列讀書(shu)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jiu)體詩,并任《清華(hua)周(zhou)刊》《新華(hua)學(xue)報》的(de)編(bian)輯(ji)和校內編(bian)輯(ji)部的(de)負(fu)責(ze)人。
1919年“五四(si)運動(dong)“的(de)爆發(fa),聞一多緊隨校(xiao)園運動(dong)的(de)潮流。他激清難捺,手書岳飛《滿江紅》,貼于(yu)學校(xiao)飯廳門(men)前(qian),之后(hou),毅然投身于(yu)這一偉大斗爭中,發(fa)表演說,創作新詩,成為“五·四(si)”新文藝園中的(de)拓荒者(zhe)之一,并作為清華學生(sheng)代表赴上海參加(jia)全國(guo)學生(sheng)聯合會(hui)成立大會(hui)。
1920年(nian)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hua)文《旅客式的學生》。同(tong)年(nian)8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an)》。
1921年(nian)11月,與(yu)梁實秋(qiu)等人發起成立清(qing)華文學社。
1922年3月,寫(xie)成《律詩的研(yan)究》,開始系統(tong)地研(yan)究新詩格(ge)律化理論。
1922年(nian)7月,他(ta)(ta)赴美國留學(xue)(xue),先后(hou)在芝(zhi)加哥美術(shu)學(xue)(xue)院(yuan)、珂泉(quan)科羅拉多大(da)學(xue)(xue)和紐約藝術(shu)學(xue)(xue)院(yuan)進(jin)行學(xue)(xue)習,在專攻(gong)美術(shu)且成(cheng)績突出時(shi),他(ta)(ta)更(geng)表現出對(dui)(dui)文學(xue)(xue)的(de)極大(da)興趣,特別是(shi)對(dui)(dui)詩歌(ge)的(de)酷愛。年(nian)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zhu)的(de)《冬夜草兒評論(lun)》,代表了聞一(yi)多早期對(dui)(dui)新詩的(de)看(kan)法。
1923年(nian)9月出版第(di)一部詩集《紅(hong)燭》,把(ba)反帝(di)愛國的(de)主題和唯(wei)美(mei)主義的(de)形式典(dian)范地結合在(zai)一起。
1925年(nian)5月(yue)回國后,任北京藝術(shu)專科學校教務長,并從事(shi)《晨(chen)報》副刊《詩鐫》的編輯工作。
1928年1月(yue)出版第二(er)部詩集《死水》,在(zai)頹廢中表(biao)現出深沉的(de)愛國主義激情,標志著他(ta)在(zai)新詩方(fang)面(mian)所(suo)取得的(de)進步和成就。
從武(wu)漢大學(xue)(xue)開始,聞一多開始致力(li)于中國(guo)古代文學(xue)(xue)研究。他(ta)從唐詩(shi)開始,繼而上溯,由漢魏六(liu)朝詩(shi)到《楚辭》、《詩(shi)經》,由《莊子》而《周易》,由古代神話而史(shi)前文學(xue)(xue),同時對(dui)古文字學(xue)(xue)、音韻(yun)學(xue)(xue)、民俗學(xue)(xue)也下(xia)了驚人的功夫,涉(she)獵之廣,研究之深(shen),成果(guo)之豐,郭沫(mo)若嘆為不僅前無古人,恐(kong)怕(pa)還要(yao)后無來者。
1930年秋(qiu),聞一多受聘于國(guo)立青島大學,任文學院院長兼(jian)國(guo)文系主任。
1932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和山東(dong)地方勢力的(de)爭權奪利(li)斗爭延伸到青島大學內(nei)部(bu),派系紛爭,風潮迭起,聞一多受到不少攻擊與誹謗(bang),被(bei)迫辭(ci)職。
1932年(nian),聞一多離開青(qing)島,回到母校清(qing)華大學任中文(wen)系教授。
1932年秋,他回到母校清(qing)華(hua)大學(xue)任中(zhong)國(guo)文學(xue)系教授,從事(shi)中(zhong)國(guo)古典文學(xue)的研究(jiu)。
1937年7月,全(quan)國抗戰爆發,聞一多隨校遷往昆明(ming),任北大(da)(da)、清華、南開三校合并后(hou)的(de)西(xi)南聯合大(da)(da)學教授。面對嚴酷(ku)的(de)現(xian)實,他毅然拋棄(qi)文化救亡的(de)幻想,積極投身(shen)到抗日救亡和(he)爭民主、反(fan)獨(du)裁的(de)斗爭中。
1943年,他開(kai)(kai)始(shi)得到(dao)中(zhong)共昆(kun)明地下(xia)黨和民(min)(min)主(zhu)同盟的(de)(de)幫助,黨通(tong)過不同渠道(dao),給他送去毛澤東的(de)(de)《新民(min)(min)主(zhu)主(zhu)義論》等著(zhu)作。他開(kai)(kai)始(shi)認識到(dao)要救中(zhong)國,必須從根本上推翻(fan)帝國主(zhu)義和封建(jian)軍閥的(de)(de)統治。蔣介石的(de)(de)《中(zhong)國之命(ming)(ming)運》發表后,他表示五四(si)給他的(de)(de)印象(xiang)太深,《中(zhong)國之命(ming)(ming)運》公開(kai)(kai)的(de)(de)向五四(si)宣戰,是無法接受的(de)(de)。
1944年,他(ta)加入(ru)中國民(min)主(zhu)同盟,后出任民(min)盟中央(yang)執行(xing)委(wei)員、民(min)盟云南支部宣傳委(wei)員兼《民(min)主(zhu)周(zhou)刊》社社長(chang),成為積極的民(min)主(zhu)斗士。
1945年12月1日(ri),昆明發生(sheng)國民黨當局鎮壓學生(sheng)愛國運動的(de)一(yi)二一(yi)慘案(an),聞一(yi)多親自為(wei)死(si)難烈士書寫挽(wan)詞(ci):“民不畏死(si),奈何以死(si)懼之”。出殯時,他拄著(zhu)(zhu)手(shou)杖走(zou)在游行(xing)隊伍前列,并撰寫了(le)《一(yi)二一(yi)運動始末(mo)記》,揭露慘案(an)真相,號(hao)召“未死(si)的(de)戰(zhan)士們,踏著(zhu)(zhu)四烈士的(de)血跡”繼續戰(zhan)斗。
1946年6月29日,民盟(meng)云南支部舉行社(she)會各界(jie)招待(dai)會,他在會上宣(xuan)布(bu)民盟(meng)決心(xin)響應中共的號(hao)召,堅(jian)(jian)持“民主(zhu)(zhu)團結、和平建國(guo)”的立(li)場(chang),號(hao)召“各界(jie)朋友們親密地攜起手來,共同(tong)為反內(nei)戰、爭民主(zhu)(zhu),堅(jian)(jian)持到底!”
1946年(nian)(nian)7月11日,民盟(meng)負(fu)責人、著名社會(hui)教(jiao)育(yu)家、當(dang)年(nian)(nian)救(jiu)國(guo)會(hui)七君子之一(yi)的(de)李(li)公樸,在昆明被國(guo)民黨特務暗殺。聞(wen)一(yi)多當(dang)即通電全國(guo),控訴(su)反(fan)動派的(de)罪行。他為《學生(sheng)(sheng)報(bao)》的(de)《李(li)公樸先生(sheng)(sheng)死難專號》題詞:“反(fan)動派!你看見(jian)一(yi)個倒下去,可也看得見(jian)千(qian)百個繼(ji)起來!”
1946年7月15日,在云南大(da)學舉(ju)行的(de)李(li)公樸追悼大(da)會上,主持人為了聞一(yi)多(duo)的(de)安全(quan),沒(mei)有(you)安排他(ta)發(fa)言。但他(ta)毫無畏懼,拍案而起(qi),慷慨激昂(ang)地發(fa)表了《最后一(yi)次演講》,痛斥國(guo)民黨特務,并握拳宣(xuan)誓說(shuo):“我(wo)們(men)(men)有(you)這(zhe)個信心(xin):人民的(de)力量是(shi)要勝利(li)的(de),真理是(shi)永遠存在的(de)”,“我(wo)們(men)(men)不怕(pa)死,我(wo)們(men)(men)有(you)犧(xi)牲精神,我(wo)們(men)(men)隨(sui)時(shi)準備像李(li)先生一(yi)樣,前腳(jiao)跨出大(da)門,后腳(jiao)就不準備再跨進大(da)門!”下午(wu),他(ta)主持《民主周刊》社的(de)記(ji)者招待會,進一(yi)步揭露暗殺(sha)事件的(de)真相。散會后,聞一(yi)多(duo)在返(fan)家途中,突遭國(guo)民黨特務伏擊,身中十(shi)余彈,不幸(xing)遇(yu)難(nan)。
1928年(nian) 上海(hai)新月書店 《死(si)水》
1948年 上(shang)海開明(ming)書店(dian) 《聞(wen)一(yi)多全集》(1一(yi)4冊)
1951年 上海開明書店(dian) 《聞一(yi)多選(xuan)集》
1955年 人民(min)文學出(chu)版社(she) 《聞(wen)一多(duo)詩文選集》
1983年 云(yun)南人民出版社 《聞一多青少(shao)年時代(dai)詩(shi)文集》
1985年 武漢大學出版社 《聞一多論(lun)新詩》(評論(lun))
1942年 重(zhong)慶國民(min)圖(tu)書出版社 《楚辭校補》(古典文學研(yan)究)
1956年(nian) 古籍出版社 《神(shen)話與詩(shi)》(古典文學研(yan)究)
1956年 古籍出版社 《古典(dian)新義》
1956年 古籍出版社 《唐詩(shi)雜(za)論》(古典文學研究)
1984年(nian) 重慶出(chu)版社 《聞(wen)一多(duo)論古典文學》
198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離騷解詁》(古典文學研究)
在創(chuang)建格律體時,聞(wen)一多(duo)提出了具體的(de)(de)主張,就是(shi)三美(mei)(mei):詩的(de)(de)實(shi)力(li)不獨包括(kuo)著音樂(le)的(de)(de)美(mei)(mei),繪畫(hua)的(de)(de)美(mei)(mei),并且還有建筑的(de)(de)美(mei)(mei)。音樂(le)美(mei)(mei)是(shi)指詩歌(ge)從聽覺方(fang)(fang)面(mian)來說表(biao)現的(de)(de)美(mei)(mei),包括(kuo)節奏、平仄、重音、押(ya)韻、停頓等(deng)各(ge)方(fang)(fang)面(mian)的(de)(de)美(mei)(mei),要求和諧,符合詩人的(de)(de)情(qing)緒(xu),流暢而不拗(ao)口——這(zhe)一點不包括(kuo)為特殊效果而運(yun)用聲音。
繪畫(hua)美是指詩(shi)歌(ge)的詞匯應該盡力去表現(xian)顏色,表現(xian)一幅幅色彩濃(nong)郁(yu)的畫(hua)面。
建筑美是指(zhi)針(zhen)對自由(you)體提出來的,指(zhi)詩(shi)(shi)歌每節之間應(ying)(ying)該勻稱,各行(xing)詩(shi)(shi)句應(ying)(ying)該一樣長——這(zhe)一樣長不是指(zhi)字(zi)數完全相等(deng),而是指(zhi)音尺數應(ying)(ying)一樣多,這(zhe)樣格律(lv)詩(shi)(shi)就有一種(zhong)外(wai)形的勻稱均齊。
聞(wen)一多不(bu)光是偉大的(de)詩人,也是一位(wei)杰(jie)出(chu)的(de)學者,他(ta)(ta)是五四運動之后非(fei)常(chang)杰(jie)出(chu)的(de)作家。他(ta)(ta)還有(you)一首詩《聞(wen)先生(sheng)的(de)書(shu)桌》,寫得非(fei)常(chang)好(hao),寫他(ta)(ta)書(shu)桌上的(de)筆(bi)墨、紙硯,他(ta)(ta)看著那些(xie)東(dong)西就(jiu)開(kai)始發(fa)牢騷。(搜狐評)
聞一(yi)多熱愛祖國,愛國主(zhu)義如同一(yi)條紅線(xian)貫穿他(ta)(ta)的(de)(de)(de)一(yi)生,最后(hou)把他(ta)(ta)引向(xiang)社(she)會主(zhu)義,共(gong)產主(zhu)義。他(ta)(ta)一(yi)生的(de)(de)(de)道(dao)路是曲(qu)折的(de)(de)(de),他(ta)(ta)曾經(jing)有過迷茫、失誤(wu)與(yu)苦悶(men),但是經(jing)過深思和中國共(gong)產黨的(de)(de)(de)關懷與(yu)幫助,終(zhong)于找到(dao)了(le)真理(li),而一(yi)經(jing)找到(dao)了(le)真理(li),他(ta)(ta)便(bian)義無反顧,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為實現真理(li)而英勇奮斗(dou),直至(zhi)獻出寶貴的(de)(de)(de)生命(ming)。聞一(yi)多博學多才,除新(xin)詩與(yu)古文(wen)學研(yan)究外,在美術、戲劇(ju)、書法、篆刻等方面(mian)也(ye)有相當高(gao)深的(de)(de)(de)造詣。(浠水新(xin)聞網(wang)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