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mu)·侯(hou)賽因(阿拉(la)伯語:???? ?????,英語:Saddam Hussein,1937年(nian)4月28日(ri)—2006年(nian)12月30日(ri)),全名薩達姆(mu)·侯(hou)賽因·阿卜杜勒(le)-馬吉德(de)·提克(ke)里提,政治家,第五任伊拉(la)克(ke)總(zong)統。
薩達姆1956年(nian)(nian)開始投身政治運動。1957年(nian)(nian)加(jia)入(ru)阿拉(la)(la)伯(bo)復興(xing)社(she)會黨。1979年(nian)(nian)至2003年(nian)(nian)期(qi)間擔任伊(yi)拉(la)(la)克(ke)總統(tong)、伊(yi)拉(la)(la)克(ke)總理、阿拉(la)(la)伯(bo)復興(xing)社(she)會黨總書記、伊(yi)拉(la)(la)克(ke)革命(ming)指揮委員(yuan)會主席與最高軍(jun)事將領等(deng)職。2003年(nian)(nian)伊(yi)拉(la)(la)克(ke)戰爭中,薩達姆在逃亡半年(nian)(nian)后被美(mei)軍(jun)擄獲。經伊(yi)拉(la)(la)克(ke)法庭(ting)審判,于2006年(nian)(nian)11月5日被判處絞刑,并于12月30日執行,終年(nian)(nian)69歲(sui)。
薩達姆·侯賽因(yin)擔任伊(yi)(yi)拉(la)(la)克(ke)總統期間(1979年至2003年)大(da)力發(fa)(fa)展石(shi)油經(jing)(jing)濟、推動伊(yi)(yi)拉(la)(la)克(ke)經(jing)(jing)濟,提高伊(yi)(yi)拉(la)(la)克(ke)在伊(yi)(yi)斯蘭世界的地位,先后發(fa)(fa)生兩伊(yi)(yi)戰爭(zheng)、海(hai)灣戰爭(zheng)、伊(yi)(yi)拉(la)(la)克(ke)戰爭(zheng)。
1937年4月28日,薩達(da)(da)姆·侯賽因(以下簡稱:薩達(da)(da)姆)出生于伊(yi)拉克薩拉赫丁(ding)省提克里特(te)市(shi)外(wai)奧賈村的一個農民家庭,是前總統艾(ai)哈(ha)邁德·哈(ha)桑·貝克爾的外(wai)甥,他自幼喪父,靠叔父撫養成人。
1947年,10歲的(de)薩達姆逃家跑到巴格(ge)達,投(tou)靠其舅(jiu)(jiu)舅(jiu)(jiu)海(hai)拉拉·圖(tu)爾(er)法(fa),并在舅(jiu)(jiu)舅(jiu)(jiu)安(an)排下(xia),就讀(du)巴格(ge)達的(de)民族主(zhu)義學(xue)校。
1956年(nian)(nian)10月(yue),薩達姆加入反對親英統(tong)治者的(de)起義;同年(nian)(nian)加入左傾的(de)阿拉伯復興(xing)社會黨(dang),此(ci)后幾年(nian)(nian)中他在黨(dang)內(nei)職務迅速提升,并(bing)長期擔任地區領(ling)導機(ji)構的(de)副書(shu)記職務。
1958年,薩(sa)達(da)姆參加了刺殺伊拉克第三(san)任國(guo)王費薩(sa)爾二世(shi)的(de)行動。
1959年10月7日,薩達(da)姆(mu)參加了刺(ci)殺伊拉克(ke)共和國首任總理阿卜杜(du)勒·卡里姆(mu)·卡塞(sai)姆(mu)的行動(dong)。
1960年2月25日,因為參加刺殺總(zong)理的行動,薩(sa)達姆(mu)被伊拉克政(zheng)府判處死刑,于是他在夜晚游過底格里(li)斯河,輾轉(zhuan)到達了阿拉伯復興(xing)黨的發(fa)源地敘利亞(ya),之(zhi)后(hou)前往(wang)埃及(ji)開羅,并積極參加復興(xing)黨在開羅組(zu)織(zhi)的各項活動,由于組(zu)織(zhi)才能出(chu)眾(zhong)而當選為支委。同年2月,進入開羅大學法學系學習法學,后(hou)就讀于巴(ba)格達的穆斯坦(tan)西里(li)亞(ya)大學。
1962年,薩達姆(mu)擔(dan)任復(fu)興黨開羅支(zhi)部領導。
1963年(nian)2月,伊(yi)拉克(ke)復(fu)(fu)(fu)興黨(dang)發動(dong)政變并(bing)處(chu)決了卡塞姆,貝克(ke)爾(er)出(chu)任(ren)總理。薩(sa)達(da)姆重返(fan)故里(li)并(bing)擔任(ren)領導機(ji)構成(cheng)員(yuan),同時在巴格達(da)大(da)(da)學(xue)法律(lv)系深造。當時,由(you)于(yu)薩(sa)達(da)姆反對復(fu)(fu)(fu)興黨(dang)內的(de)腐(fu)敗現象而(er)得罪上層,幾(ji)乎被殺。由(you)于(yu)復(fu)(fu)(fu)興黨(dang)內不團結(jie),阿里(li)夫乘機(ji)在1963年(nian)11月發動(dong)政變,推(tui)翻了上臺才(cai)九(jiu)個(ge)月的(de)復(fu)(fu)(fu)興黨(dang)。薩(sa)達(da)姆再次逃(tao)往大(da)(da)馬士革。此后,成(cheng)為復(fu)(fu)(fu)興黨(dang)第四屆地區代(dai)表大(da)(da)會和第六屆全(quan)國代(dai)表大(da)(da)會委員(yuan)。薩(sa)達(da)姆返(fan)回(hui)伊(yi)拉克(ke)繼續進行秘(mi)密斗爭。
政變奪權
1963年2月(yue)8日(ri),在(zai)復興黨(dang)發動(dong)軍事(shi)政變奪權后回到伊拉克巴格達,薩(sa)達姆開始掌管黨(dang)內勢力,但同年11月(yue),當時的總統阿(a)里夫大舉緝(ji)捕(bu)復興黨(dang)人。
1964年(nian)10月,薩達(da)姆再次被捕入獄,在(zai)獄中(zhong),他被選(xuan)為復興黨副總書記。在(zai)度過了(le)兩(liang)年(nian)的(de)鐵窗生活(huo)后,他在(zai)復興黨的(de)幫助下(xia)越獄逃(tao)脫。
1967年(nian)越獄,此時的(de)薩達姆已是復興黨的(de)第(di)二號領導人(ren)物,權力僅次(ci)于阿卜杜拉赫曼·阿里夫。
1968年(nian)7月(yue)17日,阿(a)拉(la)伯(bo)復(fu)興(xing)社會(hui)黨和陸軍軍官們發動了政變推翻了伊拉(la)克政權。7月(yue)30日,在阿(a)拉(la)伯(bo)復(fu)興(xing)社會(hui)黨清洗(xi)了其它盟友、權力移交(jiao)給由其堂兄巴克爾(er)領(ling)導的(de)革命指揮委員會(hui)后,薩達姆負責主管(guan)內部安(an)全(quan)(quan)事務(wu)。翌年(nian)成為革命指揮部的(de)副總書記(ji)以及宣傳部長(chang)和安(an)全(quan)(quan)部長(chang)。
1972年6月1日,薩達姆開始將(jiang)外國的石(shi)(shi)油(you)公司國家(jia)化并將(jiang)石(shi)(shi)油(you)收入用來建造軍隊,雖(sui)然他(ta)沒有軍事經驗,但他(ta)要求晉升(sheng)為(wei)軍隊將(jiang)軍。薩達姆實際控(kong)制的伊拉克(ke)表現(xian)出(chu)了強烈的反美(mei)反以立場。
1979年(nian)7月16日,薩達姆就任總(zong)統,成(cheng)為伊拉克黨和(he)國家的領導(dao)人。
1991年3月,鎮壓南部什葉派穆斯林和北部庫爾德人發動的(de)暴動。1991年4月17日(ri),開始遵守聯(lian)合國687號決議,提供了(le)大規模殺傷性武器(qi)的(de)信息,但被指控有欺騙(pian)行為。
1994年(nian)5月,改組(zu)內閣后(hou)兼(jian)任總(zong)理(li)。
1995年7月,在阿(a)拉(la)伯復(fu)興社(she)會(hui)黨(dang)第11屆(jie)代表(biao)大(da)會(hui)上再次當選總(zong)書記(ji),但他拒(ju)絕(jue)了大(da)會(hui)提出的任(ren)該(gai)黨(dang)終生總(zong)書記(ji)的動議。1995年10月15日伊拉(la)克首次全民公(gong)決揭(jie)曉,薩達(da)姆連(lian)任(ren)總(zong)統,10月17日宣(xuan)誓就(jiu)職。
2001年5月(yue),再次當選(xuan)為(wei)阿拉(la)伯復興社會黨地區領導機(ji)構總書(shu)記。
2002年10月15日,薩達姆在(zai)全民公(gong)決中贏得(de)了100%的支持(chi)率,再次(ci)獲得(de)7年的總統任期。
2003年3月(yue)1日(ri),阿(a)拉(la)伯聯合(he)酋長國(guo)(guo)(guo)成為第一個公共建議薩達(da)姆(mu)下(xia)臺的(de)(de)阿(a)拉(la)伯國(guo)(guo)(guo)家;7日(ri),美國(guo)(guo)(guo)、英國(guo)(guo)(guo)、西(xi)(xi)班牙提出建議稱,薩達(da)姆(mu)必(bi)須在(zai)3月(yue)17日(ri)前放棄被禁止武器,否(fou)則將面(mian)臨戰(zhan)(zhan)爭。法國(guo)(guo)(guo)領(ling)導(dao)的(de)(de)其它國(guo)(guo)(guo)家反對任何使軍事(shi)行(xing)動合(he)法化的(de)(de)新決議;17日(ri),美國(guo)(guo)(guo)、英國(guo)(guo)(guo)、西(xi)(xi)班牙稱外交階段結(jie)束(shu),撤回了(le)建議中的(de)(de)提案。布什總統要求薩達(da)姆(mu)在(zai)48小時在(zai)內離開伊拉(la)克(ke);18日(ri),伊拉(la)克(ke)領(ling)導(dao)層拒絕(jue)了(le)最后通諜;20日(ri),美軍對巴格(ge)達(da)附近的(de)(de)伊領(ling)導(dao)層目標(biao)發(fa)動軍事(shi)打擊行(xing)動,伊拉(la)克(ke)戰(zhan)(zhan)爭開始。
2004年1月10日(ri),美(mei)國正式宣布根(gen)據日(ri)內瓦公約確(que)定(ding)薩達姆·侯(hou)賽因為戰(zhan)俘,并獲得戰(zhan)俘待遇和(he)權利。
2006年11月(yue)5日(ri),薩達姆被判(pan)絞刑;12月(yue)30日(ri),被伊拉克當局處絞刑;12月(yue)31日(ri),薩達姆的遺(yi)體在(zai)出生地奧(ao)賈村埋葬。
2015年3月16日,位(wei)于提(ti)克里特的(de)伊拉(la)克前總統(tong)薩達姆(mu)·侯賽因(yin)的(de)墳(fen)墓在伊軍(jun)與“伊斯(si)蘭(lan)國”(IS)的(de)交戰中(zhong)被炸(zha)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