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视频下载

網站分類
登錄 |    
木賊
0 票數:0 #植物#
木賊,別稱千峰草、銼草、筆頭草、筆筒草、接骨草、馬人參等,多年生常綠草本,高30-100厘米。其根狀莖粗短,黑褐色,橫生地下,節上生黑褐色的根,地睛莖直立,單一或僅于基部分枝,直徑6-8毫米,中空,有節,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有縱棱溝壑0-30條,粗糙。其喜生于山坡林下陰濕處,易生河岸濕地、溪邊,或雜草地,主產于中國東北、華北、內蒙古和長江流域各省。
  • 中文學名: 木賊
  • 拉丁學名: Equisetum hyemale L.
  • 別稱: 千(qian)峰(feng)草(cao),銼(cuo)草(cao),筆(bi)頭草(cao),筆(bi)筒草(cao),節(jie)骨草(cao)
  • 界: 植物(wu)界
  • 門: 蕨類植(zhi)物門(men)
  • 綱: 木賊綱
  • 目: 木賊目
  • 科: 木賊科(ke)
  • 屬: 木賊屬
  • 種: 木賊
  • 分布區域: 中(zhong)國,日本,朝(chao)鮮,俄(e)羅斯
詳(xiang)細介紹 PROFILE +

生長與分布

國內:分布于(yu)黑龍江、吉林、遼寧、河(he)北、安徽、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陜西、甘肅、內蒙古、新疆、青海(hai)等地(di)。

國外:日本、朝鮮半島(dao)、俄羅斯、歐洲、北美及中美洲等也有分布(bu)。

形態及特征

大型植物。根莖橫走或(huo)直(zhi)立(li)(li),黑棕(zong)色(se)(se),節和(he)根有黃(huang)棕(zong)色(se)(se)長(chang)(chang)毛。地上(shang)枝多年生。枝一型。高達1米(mi)(mi)(mi)或(huo)更多,中部(bu)(bu)(bu)直(zhi)徑(jing)(3)5-9毫米(mi)(mi)(mi),節間長(chang)(chang)5-8厘(li)米(mi)(mi)(mi),綠色(se)(se),不分枝或(huo)直(zhi)基部(bu)(bu)(bu)有少數(shu)直(zhi)立(li)(li)的(de)側枝。地上(shang)枝有脊(ji)16-22條,脊(ji)的(de)背部(bu)(bu)(bu)弧形或(huo)近(jin)方形,無(wu)明顯小(xiao)瘤或(huo)有小(xiao)瘤2行;鞘(qiao)筒0.7-1.0厘(li)米(mi)(mi)(mi),黑棕(zong)色(se)(se)或(huo)頂(ding)部(bu)(bu)(bu)及基部(bu)(bu)(bu)各有一圈或(huo)僅頂(ding)部(bu)(bu)(bu)有一圈黑棕(zong)色(se)(se);鞘(qiao)齒16-22枚,披(pi)針形,小(xiao),長(chang)(chang)0.3-0.4厘(li)米(mi)(mi)(mi)。

頂(ding)端(duan)淡棕色,膜(mo)質,芒(mang)狀,早落,下部(bu)黑棕色,薄革質,基(ji)部(bu)的背面有(you)3-4條縱棱,宿存或同鞘筒(tong)一起早落。孢子囊穗卵狀,長1.0-1.5厘米,直徑0.5-0.7厘米,頂(ding)端(duan)有(you)小尖突,無柄。

生活習性

生于坡林(lin)下(xia)陰濕(shi)處、濕(shi)地(di)、溪邊,喜(xi)陰濕(shi)的(de)環境,有時也生于雜草地(di)。常生于山坡潮(chao)濕(shi)地(di)或疏林(lin)下(xia)。盆栽冬季(ji)需移入(ru)不低于0℃的(de)室內越冬。

木賊(zei)喜潮濕,生于山坡、河岸濕地,喜直射陽(yang)光。

繁殖方式

孢子繁殖

采下(xia)孢子(zi)后立即播于(yu)土壤表面(mian),稍覆(fu)土保持濕度。

分莖繁殖

將根莖切成3-6cm長的節(jie)段,栽于土壤(rang)中,覆(fu)土4-5cm,常(chang)澆水,很易生根成活。

價值及其他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

甘苦,平。

①《嘉祜本草》:味甘微(wei)苦,無毒。

②《綱(gang)目》:溫(wen)。

③《本草正》:味微苦微甘。

入肺、肝、膽經(jing)。

①《雷公炮制藥性解》:入肺經(jing)。

②《本草經(jing)疏》:入足厥陰、少(shao)陽二(er)經(jing)血分。

③《本草(cao)匯言》:入手、足三陽(yang)經。

功能主治

疏風散熱,解肌(ji),退翳(yi)。治(zhi)目生云(yun)翳(yi),迎(ying)風流淚,腸(chang)風下血,血痢,脫肝,瘧疾(ji),喉痛,癰腫。

①《嘉祜本草》:主目疾,退翳膜。又消積塊,益肝膽,明目,療(liao)腸風,止(zhi)痢及婦人月水(shui)不(bu)斷。

②《綱(gang)目》:解肌,止淚,止血,去風濕,疝痛,大腸脫肛。

③《本草正》:發(fa)汗,解肌。治傷寒,瘧疾。去風濕,散火邪。

④《玉楸藥解(jie)》:平瘡瘍腫(zhong)硬,吐(tu)風狂痰(tan)涎。治癰疽瘰疬,疔毒,癤(jie)腫(zhong),汗斑,粉渣,崩中赤白諸證。

用法用量

內(nei)服:煎湯(tang),1-3錢;或入丸(wan)、散。外用:研(yan)末撒。

本百科詞(ci)條由(you)網站注冊(ce)用戶【 巧笑倩兮 】編(bian)輯上傳(chuan)提(ti)供,詞(ci)條(tiao)(tiao)屬(shu)(shu)于(yu)開放詞(ci)條(tiao)(tiao),當前頁面所(suo)展示的詞(ci)條(tiao)(tiao)介紹涉(she)及宣傳(chuan)內(nei)容(rong)屬(shu)(shu)于(yu)注冊用戶個人編(bian)輯行為,與(yu)(yu)【木(mu)賊】的所(suo)屬(shu)(shu)企業/所(suo)有人/主體(ti)無關,網(wang)站不(bu)完全保證內(nei)容(rong)信息的準(zhun)確(que)性、真(zhen)實(shi)性,也不(bu)代表(biao)本站立場,各項數據信息存在(zai)更新不(bu)及時的情況,僅供參考,請以官方發布為準(zhun)。如果頁面內(nei)容(rong)與(yu)(yu)實(shi)際情況不(bu)符(fu),可點擊“反饋(kui)”在(zai)線向網(wang)站提(ti)出修改,網(wang)站將核實(shi)后(hou)進行更正。 反饋
詞條所在榜單
發表評論
您還未登錄,依《網絡安全法》相關要求,請您登錄賬戶后再提交發布信息。點擊登錄>>如您還未注冊,可,感謝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評論
暫無評論
網站提醒和聲明
本站為注冊用戶(hu)提(ti)供(gong)(gong)信息(xi)(xi)(xi)存(cun)儲空間(jian)服務,非“MAIGOO編輯上傳(chuan)提(ti)供(gong)(gong)”的(de)文章/文字均是注冊用戶(hu)自主發布上傳(chuan),不代表本站觀點,版權(quan)歸原作(zuo)者所有,如(ru)有侵權(quan)、虛假信息(xi)(xi)(xi)、錯誤信息(xi)(xi)(xi)或任(ren)何問題(ti),請及時聯系(xi)我們(men),我們(men)將在第(di)一時間(jian)刪(shan)除或更正(zheng)。 申請刪除>> 糾錯>> 投訴侵權>> 網(wang)頁(ye)上相(xiang)關(guan)信息的知識產權(quan)歸網(wang)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wen)字(zi)、圖片、圖表(biao)、著作權(quan)、商(shang)標權(quan)、為用戶提供的商(shang)業信息等),非經(jing)許可(ke)不得抄襲或使用。
提交(jiao)說明: 查看提交幫助>> 注冊登錄>>
頁面相關分類
熱門模塊
已有4083148個品牌入駐 更新521334個招商信息 已發布1613442個代理需求 已有1395918條品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