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chang)于海(hai)拔(ba)300米以下的潮濕針(zhen)葉(xie)林(lin)或混(hun)交林(lin)下,常于沼(zhao)澤地段成(cheng)大片生長(chang)。
產東北(bei)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su)里江流域(yu)。蘇(su)聯西伯利亞鄂霍次克、日本中部(bu)至北(bei)部(bu)、北(bei)美也有。
根莖粗壯,有時粗達7厘米。
葉(xie)基(ji)生(sheng),葉(xie)柄長(chang)(chang)10-20厘米,有時更長(chang)(chang);葉(xie)片大(da),長(chang)(chang)20-40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漸狹或鈍(dun)圓。花序柄外圍(wei)鱗葉(xie)長(chang)(chang)10-40厘米。
花(hua)(hua)序(xu)(xu)柄3-20厘米(mi),粗1-1.2厘米(mi)。佛焰苞暗青(qing)紫色,外面飾以青(qing)紫色線紋,長10-16厘米(mi),徑4-5.5厘米(mi)。肉穗花(hua)(hua)序(xu)(xu)青(qing)紫色,徑2.5-3厘米(mi),有長0.5-1厘米(mi)的梗。花(hua)(hua)期5-6月(yue)。
臭菘種子
【采收儲藏】夏季采收,曬干(gan)。
【性味(wei)】味(wei)辛;微苦;性平。
【功能主(zhu)治】鎮咳(ke);祛痰;平喘。主(zhu)氣管炎咳(ke)喘。
【用法用量】內(nei)服:煎湯,9-15g。
臭菘的葉
【采收儲藏】春、夏(xia)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藥理作(zuo)用】強心(xin)(xin)作(zuo)用:臭菘的地上(shang)部分提(ti)取物,使蛙心(xin)(xin)收縮幅度(du)增加(jia)11%-23%,但不影(ying)響心(xin)(xin)跳頻(pin)率,提(ti)示有強心(xin)(xin)作(zuo)用。
【性味(wei)】味(wei)辛;苦;性平。
【功能主(zhu)治】祛風除濕(shi)。主(zhu)風濕(shi)痹痛(tong)。
【用法(fa)用量(liang)】內服:適量(liang),搗敷。
臭菘根莖
【采收(shou)儲藏】夏、秋季采挖(wa),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yong)。
【化學成(cheng)份】全草含沒食(shi)子酸丁(ding)酯(butyl ga11ate),草酸鈣(Calcium oxalate)β-胡蘿卜素(su)(β-carotene),維生素(su)(vitamin)A,β-谷甾醇(chun)(β-sitosterol),α-香樹(shu)脂醇(chun)(α-amyrin)和β-香樹(shu)脂醇(chun)(β-amyrin)。
【藥理(li)作(zuo)用(yong)】根煎劑(ji)具有(you)鎮靜(jing)、解痙和祛(qu)痰作(zuo)用(yong)。
【性味】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zhi)】解表止咳(ke);化(hua)痰平(ping)喘。主發熱頭痛;氣管(guan)炎咳(ke)喘。
【用法用量】內(nei)服:煎湯,9-15g。
全草有(you)毒,牛馬(ma)不食。大量服(fu)根和種子引起(qi)惡心、嘔吐(tu)、頭痛、眩(xuan)暈和視力模糊(hu)。
毒理: 根莖和根尚有刺激、流涎(xian)、催(cui)吐、抗痙和麻(ma)醉作用;葉外(wai)敷可捎腫。該(gai)植物(wu)煮(zhu)后可食(shi)用。